第100章 大戰前夕

隋軍果然撤走了,在確定了進軍的路線之後,一向謹慎的李淵,派出了斥候打探,根據回報,隋軍大營只留下殘垣斷壁,大營內凌亂不堪,甚至還留下了一些糧食、器械,種種跡象表明,隋軍的撤走很驚慌,似乎受到了某種外來的威脅。如此看來,劉文靜、李孝常逃走沒有被發現,也就顯得非常合理了。

看來,薛舉精騎的東出,給大興城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之下,即使在東線還有李淵的數萬大軍,他楊侑也顧不得了。李淵親自召見了駐紮在下邽城東二十里外的孫華,得到了更爲詳細的信息。

隋軍撤退的情況,被孫華的士兵瞧在眼中,可是說,他們是眼睜睜的看着隋軍三萬大軍撤到了渭水以南,甚至匆忙地連浮橋也沒有燒掉。孫華非常肯定的告訴李淵,他是眼睜睜的看着隋軍撤走的,即使是如此,李淵還是非常小心,讓人渡過渭水,查看消息。

這個時候,楊侑已經撤回了渭水南岸,他將大軍駐紮在渭南,丘氏兄弟領兵三千人,駐紮在渭水河口,隋軍在渭水南岸遍佈斥候,一旦有唐軍斥候,就地斬殺。

李淵派出的數百名斥候,因爲隋軍的嚴密封鎖,都打聽不到任何消息,只能看見隋軍大營的旗幟高高飛揚,李淵心中懷疑這是隋軍的計謀,他雖然決定進兵,但不能盲目。劉文靜、武士鑊、柴紹等人,紛紛按捺不住,每日都來找李淵,請求李淵速速進兵,李淵好言相勸,總算將衆人一一安撫。

此時的楊侑,正在大營中,與李靖、杜如晦商量着事情,這是一場鬥智,撤退沒有那麼簡單,以往楊侑留給衆人的印象,是一個謀定而後動,計劃周詳之人。如果這一次顯得破綻多多,反而壞了大事。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第一日,隋軍撤到渭水南岸,駐紮了一日之後,隋軍再度撤走,而這一次,隋軍大營顯得更加凌亂,當唐軍斥候探查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立刻將消息回報了李淵。李淵心中充滿了疑惑,他立刻派出次子李世民,攜同柴紹、劉文靜等人,去隋軍的大營查看。

李世民在檢查了一番之後,意外地,在渭南大營一個大帳中,他撿到一封書信,信紙被人揉得鄒巴巴的,似乎有人很憤怒地將它捏成一團,李世民打開一看,心中又驚又喜。

這一封信,竟然是扶風郡太守竇璡所寫,上面還蓋着太守大印,信中所言,倒與劉文靜相差無幾,只是多了一個信息,那就是薛仁果已經沿着汧水南下,兵鋒直抵汧陽,汧陽縣縣長不戰而降,而汧陽縣距扶風郡郡治雍縣(今陝西鳳翔)不過半日的路程,尤其是薛仁果以騎兵居多,恐怕只要一個時辰,就能殺到雍縣城下。

原來是這個原因!李世民當即興沖沖地趕回大營,向父親報告了這一情況,李淵將信紙拿在手中,仔細的看着,他對竇璡的字跡還算熟悉,雖然書信被揉得皺巴巴的,但李淵還是一眼認出來了,這,正是竇璡的筆跡!

也就是說,劉文靜偷聽到的,是事實,而且,如今的情況更加的糟糕!這就是爲什麼隋軍會撤退的原因了,李靖眯起了眼,他看着躍躍欲試的次子李世民和女婿柴紹。

尤其是柴紹的眼中,充滿了仇恨,這種深深的恨意讓李淵不寒而慄,即使他知道仇人是楊侑而不是自己,但這種深深的怨恨,卻彷彿地獄的冤魂,死死的纏着一般。

不過,李淵很是理解,畢竟這種大仇,比殺妻奪子還要更狠。這時,劉文靜、武士鑊等人接到信息,紛紛趕來,請求李淵出兵,劉文靜更是一臉焦急,認爲這是上天給予的大好機會,不能就此浪費。

就在此時,在茫茫寒冷的西風中,楊侑親帥三萬大軍,一路上偃旗息鼓,沿着渭水移動,他們從新豐渡河,然後走高陵、富平,插過數片茂密的森林和山丘,最後在下邽縣西北外三十里處駐紮下來,爲了防止被唐軍斥候發現,隋軍只是啃着乾冷的胡餅、饃饃。

在楊侑嚴格的軍紀下,士兵們沒有怨言。與此同時,原本駐紮在永豐倉的侯君集也在虛張聲勢,他在大營中廣插軍旗,留下數百人,迷惑敵人,自己卻沿着秦嶺北段,朝着潼關方向前進。華陰縣一帶,越靠東,地形就越加難走,這裡被黃河河水切割得起伏不平,又有秦嶺隆起,侯君集小心翼翼,足足花了一整天的時間,纔在叫做高橋鄉的地方,臨時駐紮了下來。

這裡離馮翊縣有三十五六裡的距離,而到蒲津關更短一些,有二十七八里的樣子,而一旦從這裡過河,北面村莊極少,小溪小河衆多,山丘起伏不定,又有多處沼澤,四面蘆葦叢生,雖然在冬季已經不是很茂密而且已經枯萎,但仍然足以隱藏身形了。

這一片地方,叫做沙苑,東西有八十里,南北稍短,有三十里,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宇文泰曾在此地擊敗高歡,從而奠定了北周的基礎。沙苑東至朝邑縣的南陽洪,西至渭南縣的孝義鎮,而朝邑縣的南陽洪,正是侯君集的目的地。

侯君集駐紮了一夜,向百姓買了一些衣裳,第二天渡過渭水,士兵們沿着大河西岸緩緩而行,因爲更加靠近黃河,地面更加支離破碎,且有多處沼澤,一不小心就沒入其中,丟了性命。

五千隋軍小心翼翼,終於到達離朝邑縣南只有十餘里的南陽洪,此地在洛水南岸,一般人不會到這裡來,而這個村莊,因爲這幾年的戰亂,已經沒有什麼人了。侯君集佔領了村莊,立刻下令幾名士兵喬裝打扮,混入朝邑縣中打探軍情。

此時的侯君集,心中還有些疑惑,由於戰線的關係,此時的他得不到任何指示,更得不到任何支援,他只有憑藉他自己的力量,殺入蒲津關,並且在時間上,還要配合楊侑大軍。

就在侯君集抵達南陽洪的時候,楊侑的大軍在前一天,已經準備就緒,等待着李淵的上鉤。

此時的李淵已經將糧草輜重準備完畢,隨時就要發兵了,不過,他生性謹慎,在馮翊縣留下一萬人,連朝邑縣也足有五千人留守,以確保後方萬無一失。至於河東守將,李淵換成了李孝恭,輔以長孫順德、段志玄。

至於長子李建成,李淵帶在了身邊,他甚至平衡之道,長子是未來的太子,必須要撈足功勞,以後才能鎮住那些悍將,做好了這一切,李淵大軍這才緩緩開拔,在這日的響午,抵達下邽。

楊侑留在下邽的守將,是丘師利,兵力有三千,加上縣中的郡兵一千人,也就是四千人,聽到李淵殺來,丘師利立刻登上城牆,觀察着唐軍動向。

面對兵力不多的下邽,李淵並沒有輕易攻城,而是駐紮在十五里外,做着準備,他的計劃,是要將此處打造成進攻大興城的前沿基地。以此同時李淵還派出斥候,佈滿在渭水北岸,以防隋軍隨時可能的渡河,從這點上來說,李淵很是謹慎。

丘師利判斷出李淵應該會在兩日內應該會開始進攻下邽,拔掉這顆楔子,他急忙寫了一封書信,給楊侑送去。

此時的楊侑,已經在森林邊駐紮了兩日,他的心中也充滿了憂慮,這一次的準備固然充分,但那封信,的確是竇璡的來信,薛仁果已經在東出的途中,只有儘快擊敗李淵,或者至少將李淵趕回河東,楊侑才能抽調出兵力,對付西邊的薛舉。

但是,這個困難太大了,就宛如楊侑前世玩過的一款遊戲一樣,穿着一身的布衣、拿着木劍去打祖瑪教主,這樣的裝備,這樣的實力,哪怕組團兩三隊,也只有被秒殺的份。此時楊侑的目光中,已經有些開始動搖,帶着一絲的倦意。其實這是一個信心的問題。

就像楊廣的前半生,幾乎順順利利,可是後半生,自從征伐高麗失敗之後,脾氣更加暴躁,加上他本身不喜人勸的性格,而顯得一意孤行,以至於釀下種種苦果,百姓造反,世家離心,最後只能無奈地躲到了江都,回到了他當初居住了十來年的地方,回味着往昔的歲月。這種行爲好比一隻將頭埋進沙子中的鴕鳥,以爲所有的威脅都一一不見,但實際上,危險依舊,而且更加危險。

但楊侑與楊廣最大的區別在於,楊侑一直都不是一個缺乏信心的人,而且,他會接受別人的意見,比如說李靖,即使在那樣的情況下,他依然採納了李靖的妙計,幾乎兵不血刃拿下了李秀寧。

而且,楊侑很清楚目前的局勢,他不會做一隻將頭埋進沙子裡的鴕鳥,而是會勇敢的面對。只是,在長期的搏鬥中,楊侑的身心已經有些疲憊,身心一旦疲憊,信心就會收到動搖。

他在大帳外,看着黑透的天空,幾顆繁星點綴,是那麼的美麗而又渺小,就如在隋末亂世中,卑微得如同草芥的人命。

未來怎麼走,此時的楊侑心中,底氣越來越淡薄,當初派李綱說服薛舉是一個良策嗎?可是實際上,他根本無法抽出兵力去支援河池郡,去支援蕭關,薛舉拿下蕭關,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如今的複雜的局面,是各種因素造成,楊侑能夠走到這一步,已經改變了歷史。歷史上的這個時候,李淵已經拿下了大興城,奉他爲帝,已經將他的小命捏在了手中!

可是,作爲一個穿越者,楊侑的想法絕對不只是拖住李淵,拖住薛舉,他的目標,是要平定天下,儘管這個任務艱難,花費的時間可能有三年、四年,甚至是十來年,他都會在所不惜。

但此刻的局勢,需要如何做呢?楊侑緩緩的在大營內踱步,獨孤千山步步跟着,保護着楊侑。一時之間,楊侑的心頭,閃現出好幾個想法,卻又被一一否定。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士兵上前,道:“殿下,下邽急報!”

第883章 聲東擊西第621章 海陵之戰第523章 請君入甕第959章 一敗塗地第483章 是敵是友(下)第72章 夜黑,殺人!第902章 故人再見,波瀾再起第430章 設伏第902章 故人再見,波瀾再起第523章 請君入甕第76章 借汝人頭一用第887章 包餃子第197章 再戰淺水原(上)第835章 突厥人,來了!第715章 月黑殺人夜第70章 可敢一戰?第4章 試探第1032章 好事終成第998章 不戰而退第114章 空城計?第269章 少女的決心第73章 突如其來的大火第10章 兵貴神速(上)第935章 將計就計第66章 燒營第182章 轉折點第37章 營前罵陣(下)第314章 絕殺第958章 緊追不捨第352章 請君入甕第72章 黃雀在後第909章 長安一夜第279章 兵變第426章 火燒浮橋第901章 毫無線索第518章 雙喜臨門第46章 最後的希望第499章 誘之以利第73章 突如其來的大火第94章 擒獲劉文靜第678章 撤退第88章 李世民的抉擇第619章 小心思第84章 攻城(下)第427章 艱難的等待第318章 江都鬥智(中)第1020章 拼死一搏第812章 三方結盟第426章 火燒浮橋第145章 捉拿陳茂(下)第396章 心計第455章 談江都第673章 隋軍隱患第833章 屈突通的計劃第877章 南北幾件事第641章 收集 情報第91章 毀你根基(下)第29章 失利 卑鄙第313章 鏖戰唐述山(下)第634章 招降李子通第622章 擬定計劃第207章 攻略(五)第841章 試探第552章 夜戰第405章 雨戰(下)第435章 李靖的猜想第619章 小心思第541章 挑戰第35章 死戰藍田(四)第549章 後果第951章 生死一線第901章 毫無線索第953章 對策第942章 兄弟之誼第154章 衝突第34章 死戰藍田(三)第419章 如何處理第68章 危機第79章 唐兵來襲?第322章 大戰前夕第70章 平定武功第731章 憤怒的劉黑闥第977章 內應第357章 大局已定第591章 失意第43章 訓練(上)第53章 一箭驚突利第688章 演員第20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45章 搏殺(上)第591章 失意第103章 可出兵否?第510章 打一棒,給個棗第561章 心事第117章 伏擊(上)第53章 下元節第794章 楊侑失算了第804章 南柯一夢第450章 以毒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