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

史彥超的犧牲,還是有價值的,康再遇終究得以率領殘軍,向南成功脫逃。也是遼軍這邊,雖然取得了勝利,但經過這麼一場夜戰苦鬥,也是疲憊不堪,傷亡不小,是以沒有深追,而是收兵而返,歸營休整。

漢軍這邊,早已疲敝之極,精神體力都消耗見底,若不是求生的慾望在驅使,怕也是逃都不肯逃了。還是康再遇,察覺到遼軍的情況,及時停下,收攏將士,列整撤還,以免大漢精騎徹底變成散兵遊勇。

一直退到長城口,方纔摸着黑,得到喘息之機,即便如此,爲了減小注意力,以免吸引了可能的遼軍追兵,連火都不敢生。稍加清點,成功跟着康再遇南逃的漢軍,只不足千騎了,大部分帶傷。

就這麼短暫的休整,就有好幾名官兵自馬背上跌下,卻是過於疲憊,再也不知。而剩下的人,除了一陣的倉皇,都是昏昏欲睡。

見到這副狼狽像,康再遇不由心中哀嘆,自北伐以來,各路漢軍,可有似此番這般悽慘的?同時暗罵史彥超,你是痛快地去了,他帶着這殘兵敗卒,又有何顏面還營?

當然,再多的負面情緒,這種情況也不敢表現出來,還得極力地安撫將士,催促繼續南撤。這長城口,距離遼軍仍舊近,不是久留之地,當速走。

“將軍,你看!”正欲動身,一名低級軍官驚呼道。

循聲張望而去,卻見着南面的山道間,有幾道燈火閃爍,起伏着向他們而來。其他的漢騎見狀都不由一陣動搖,下意識地握緊了刀。

“難道又是遼軍的伏兵?”

“閉嘴!若是遼軍伏軍,早就殺將過來了!來人不多,更像哨探!”感受到軍心的不穩,康再遇呵斥了句,迅速做下判斷,吩咐道:“都小心戒備,準備作戰!都聽着,不管來者是誰,只要敢阻我們道路,都隨我殺!”

康再遇的表現,有效地穩住了將士,至少大家還有個主心骨。不過,終究讓他們白緊張了,北來的,正是隨後的楊業軍。

要說楊業,也就比史彥超晚出發一個時辰左右,但等他趕上來,晚的時間,可就差得太多了。楊業雖然心中也有所焦急,但強行控制着情緒,不像史彥超那般,輕馳急進。雖然加快了速度,但每一個時辰,都要給將士、戰馬以足夠的休息時間,即便如此,也走了一段夜路,方纔趕到焦山口。

然而,仍舊沒有見到史彥超軍的身影,當即就判斷出,史彥超是連夜進軍了。楊業有些不能理解,史彥超的底氣何在,怎麼就敢趁夜行軍,過長城,翻山嶺。

是以,對史彥超的處境,楊業更加不看好。一面遣人哨騎繼續北上查探,希望與史彥超軍取得聯繫,一面在焦山口暫時休整。然而那個時候,史彥超軍已然陷入突圍的死戰之中了。

當康再遇帶領殘軍,與楊業軍匯合之時,哪怕是百戰之卒,敗退的將士們也不禁露出劫後餘生的慶幸,至於康再遇,老眼都差點落淚。

楊業下令,就地休整,一面派人查探,一面安排佈防,同時分出口糧、飲水,給血戰得生的禁騎補充,並且讓隨軍醫官以及懂得基本救治醫術的士卒幫助療傷。

楊業自己,則拉着康再遇,在旁打下手幫其療傷,同時問詢史彥超以及戰事的情況。兵敗,是顯而易見的事情,楊業想知道的,戰事的經過以及遼軍的情況。

事實上,面對楊業這少壯將領的詢問,康再遇這樣的老將,心裡挺不是滋味的,還是顧及臉面的。但是,敗了終究是敗了,對於軍情,更不當也不敢隱瞞,是以將前後經過講述了一遍。不過,關於史彥超冒進的事情,沒有過多的言語,雖然是罪魁禍首,康再遇並沒有落井下石的意思。

“你們與遼兵鏖戰近兩個時辰?遼主也在殿後軍中?”楊業則迅速分析起來軍情,訝異問道。

“若非遼主吸引,再加其兵馬不衆,史將軍也不至於冒進追擊!”大概是傷口發作,康再遇不由咬了咬牙,應道:“然而,遼軍對於我軍的追擊,顯然有所準備,提前埋伏,致有此敗,死傷重大!”

“歸師難遏啊!”楊業則嘆了聲。

考慮了一陣,楊業問:“可知遼軍駐於何處?”

“不知?但想來離戰場不遠!”康再遇應道,然而注意到楊業異樣的表情,突然問道:“楊將軍,你不會有什麼想法吧!”

聞之,楊業搖了搖頭,卻明顯有幾分言不由衷:“在下北來,本爲支援你們,史將軍及衆將士歿於戰陣,然接應到你們,也該撤退了!”

休息了約一個時辰,始終不見遼軍的動靜,長城口的漢軍,也放下心來,逃出生天的將士,大多裹甲而睡,席地而眠,呼嚕聲大作。

楊業作爲主將,親自巡視着警戒情況,直到哨騎歸來。楊業趕忙問道:“前方情況如何?”

幾名哨騎,業務熟練,當即將情況道來:“伏擊的谷地,一片狼藉,已無遼軍一兵一卒,屍積一地,甲冑、兵器都還未收拾清理,或許是天色已黑,遼軍廝殺疲憊,準備白日再行清理。”

“你們是否被遼軍察覺?有沒有發現遼軍的營地?”楊業又問。

哨騎當即道:“將軍放心,我們一直注意隱藏行跡。至於其營地,在伏擊谷地以北約五里的一片山地內,未立柵寨,只有一些氈帳,車馬堆積,且連綿甚遠,望不到邊。大概是遼軍初勝一場,防禦並不算嚴密。自谷外,另有一條小徑狹道,通往遼軍駐,只是崎嶇難行......”

聽其描述,楊業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你們做得不錯,這麼短的時間,這麼複雜的地勢,能夠探明其情!”

“將軍,屬下此前,隱伏刺探,可走過這段路!”哨騎軍官嘿嘿應道。

“還有餘力嗎?陪我再走一趟!”楊業問道。

“願隨將軍!”軍官是不假思索。

於是,趁着濃郁的夜色,楊業親自北上,翻山嶺,走峽道,密探遼軍情況。秘密摺騰了好一陣子,等他回到長城口漢軍駐地,已經是丑時了。

回來的第一件事情,楊業便命人把軍官們叫到一起,環視直接道:“再爾等熟睡之際,我親自去探了探遼營。據此不遠,十餘里外,急行軍一個時辰可到......”

他這話一說出來,立刻有軍校聞聲知意,問道:“將軍,你不會想去襲擊遼營吧!”

“正是!”楊業毫不猶豫地點頭。

斬釘截鐵的兩個字,讓軍官們睡意頓消,在衆人愕然的目光中,楊業道:“我看了看遼軍佈置,在山嶺之中,頗受限制,可謂破綻百出,連綿十里,首尾難顧。且經此前的圍殲戰鬥,奔波疲憊,戒心大消。他們能想到一支兵馬的追殺,卻難料,追兵之後,還有追兵,並且在失敗受挫的情況下,仍敢連夜進兵,發動進攻。”

“此乃戰機,乃是數千大漢將士們用性命給我們爭取的機會,絕不能放過!”楊業激情地動員着麾下:“再者,遼主也在軍中,此番進兵,如能制之,則在座諸位,皆立不世戰功了!”

“當年欒城之戰,楊某有幸,隨陛下,擊破遼軍數十萬。如今,我們再度受天威照顧,出擊區區數萬的疲憊之敵,散陣之師,焉有不勝的道理!諸位可願隨我一行?”

楊業一番話,鼓動效果十分顯著,再加上他一直以來的善謀善戰的名聲,麾下對他也有種下意識的信任。而那些蕃騎軍官,也是經常聽楊業大名的,是以,稍有猶豫,也表示願意追隨。

達成共識,楊業所率五千漢軍,當即動員起來了,以十分高效的速度,做好出擊準備。出人意料的,得知楊業的計劃,康再遇十分感嘆其膽識,同時表示,願意隨他帶領一部分經過短暫休整的禁騎助戰。

卻是康再遇覺得,兵敗之下,回去難免受到責罰,不如拼一把。當然,也是楊業沉穩的表現,與對戰機的分析把握,比起史彥超,可值得信賴多了。

遼軍這邊,車馬、營帳、輜重,順着山地,一路綿延。就如楊業及哨騎所探那般,失之嚴肅,這也是爲了行軍的方便,再加上一場對漢軍追兵的伏擊,取得大勝,難免有所放鬆。

雖然在窮仄險狹處,布有防禦以及崗哨,但除了起到一定示警作用外,在防禦上,並不能作爲依靠。

遼帝在一頂普通的氈帳中,他的御帳,實在施展不開。拂曉以前,耶律璟正摟着一名美貌的妃子睡覺,忽然聞一陣殺聲,迅速被驚醒。

“來人,何處殺聲,什麼情況!”這段時間,耶律璟的精神壓力很大,是故聽到異動,拿着隨身的金刀,穿着內襯便出帳篷查問。

宿衛的皮室軍士,也都面面相覷,不知何故,但都警備起來,牢牢地保護着他。

晨色朦朧,殺聲來自南邊,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越發熾烈,越來越近。在耶律璟逐漸難看的時候,收到了消息,有三支漢軍發起突襲,前方危急,忙亂不能擋,請他先行北撤,耶律屋質聞變,已然去組織抵抗......

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242章 戰後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29章 請纓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41章 高麗國王第47章 戰略所向第66章 請辭?不許!278章 軍務第417章 輕狂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69章 東出太行第239章 進退世宗篇51 皇太孫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177章 小賢王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149章 降表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345章 剝削者第412章 二王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218章 進兵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364章 過韓府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117章 機會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1809章 餞行第336章 怪圈第194章 減稅難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408章 蠢兒子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46章 驕將第8章 瓊林宴第412章 二王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329章 遊市第98章 山道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27章 西京風波第4章 君臣同心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398章 虞美人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344章 打個賭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361章 安東國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30章 喪國之約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329章 遊市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119章 回京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50章 喜訊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480章 “新對策”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45章 了結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353章 信使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15章 名單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236章 母、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