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接風洗塵

“陛下切莫如此,臣豈敢當!”

萬歲殿內,設一御宴,公卿大臣俱在,平蜀將帥覲見,當着衆臣的面,劉承祐親自給向訓解去徵袍,執其手,引其入座。

面對天子這番紆尊降貴的盛情優榮,向訓不免心潮起伏,感激的同時,也難免惶然,連道不敢,不過都被劉承祐和風細雨地化解了。

皇帝對於向訓的禮遇,在場的文武,多有豔羨,卻又覺得理所應當,基本都認爲,天子既做此姿態,作爲平蜀的主帥,向訓也就當得起。

至於其他的高級將領,也與感榮焉,皇帝如此禮待主帥,那說明對他們的功績是認可的,那他們在蜀地的行爲,也就好說了,可以放心了。

“朕坐居北極,而全取川蜀,此皆星民與將帥之功,今凱旋還京,朕自當親侍戎甲,以表感激!”劉承祐對盛情難卻的向訓笑道,以作寬慰。

向訓很會說話道:“此皆仰仗陛下天威,朝中諸賢支持,將士齊心,乃有其功,若以諸般榮譽,加於我身,臣不敢當之!”

聽其言,在場的文武都露出了滿意的神色,劉承祐也不禁哈哈大笑,指着向訓對周圍道:“何爲將帥之英?向星民就是!”

“諸卿,朕提議,君臣舉杯,敬百戰平蜀歸來的功臣們!”衆人落座後,劉承祐拿起杯子,大聲道。

“是!”

“謝陛下!”

南征的高級將領們,高懷德、趙匡胤、王全斌、王仁贍、李彥、崔彥進、張永德、郭進等人俱在,對於這些大漢朝的中堅將帥,劉承祐自然也不吝讚賞,親自敬酒。

向訓以下第一人,就是趙匡胤,經過平蜀一戰,趙匡胤的氣勢更加強大了。但在劉承祐面前,還是收斂着,一舉一動都透着股“忠臣良將,國之英才”的氣質。

劉承祐的語氣倒是十分感慨,動情地道:“卿調度有方,指揮若素,東路大軍,連破敵壘,如摧朽木,長驅直入,急抵成都,有如天兵,迫孟氏投誠。全下川蜀,卿有大功。

悖逆之徒謀叛,不臣之賊作亂,都率兵馬,忍寒冒風,戡亂除惡,還民安治,卿有力焉。”

“陛下過譽了,平蜀戡亂,皆是陛下長鞭所向,公卿運籌,向公總調,將士用命,臣只爲本分職守,焉敢厚顏以承功勳!”趙匡胤的情商,顯然也不下於向訓,面對皇帝盛讚,也不敢當之。

不知覺間,大漢的帥們,似乎都變得謙恭有禮,居功而不自傲,知進退,識時務。

這樣的情況,劉承祐自然是滿意的,不過對趙匡胤,語氣依舊沉重,甚至雙手持杯對飲,然後嚴肅道:“朕心懷愧者,乃趙廣陽公辭世之時,卿猶在蜀平亂,未能讓你見得終顏……”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 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現金/點幣等你拿!

事實上,這個時代,對於當官爲將的人而言,因公事而遠離父母,不能送終,乃是很尋常的事,許多人都是死後而奉孝致哀守喪。

就如當初的景範公,老父死,方泣淚辭官,匆匆東返,料理後事。

但此時,劉承祐以趙弘殷之死來表示愧疚之情,好像多對不住趙匡胤的樣子,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施恩彰德。

而趙匡胤聞之,也是面帶動容,雙目微紅。趙弘殷對趙匡胤成長的影響很大,他與父親之間的感情也十分深厚,皇帝這樣的態度,自然令他感動。

只見他一口飲盡,而後拜倒,比起方纔的套話,明顯真誠許多,道:“臣父子二人,深享君遇,飽受國恩,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趙卿請起!”劉承祐十分感動地,親自把他扶起。

雖然有幾分真情在,但劉承祐與趙匡胤之間的交流,作秀的嫌疑也確實大。劉承祐出招,而趙匡胤這對手戲也接得恰當,大飆演技。

剩下來的將領,雖不如趙匡胤這邊“情深”,也都受到了劉承祐親自敬酒談話,給足了尊重,類似的事情,劉承祐經常做,早就駕輕就熟。

一場由天子親自主持的接風宴,在君臣相誼的氣氛結束,既然有接風,那便有洗塵。瓊林苑中,是有皇家浴池的,劉承祐偶爾也會去洗個鴛鴦浴什麼的。御宴結束後,劉承祐特賜浴湯,給他們解伐洗疲,每個人還賜了一名美貌宮娥侍候,可以領回家的那種。

漢宮之中的美女資源,還是很豐厚的。這些年來,宮中宦官、宮娥的人員配置,一直在緩慢增加,到乾祐十年爲止,也不過五百餘人。增長的人中,大多是諸方勢力所獻。

不過,在這十一年,宮中人員直接暴漲,主要是滅蜀之後,戰利太豐富了。蜀宮的美人宦官,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經過審查之後,北遷漢宮,成爲漢帝的私有物品。

尤其是孟昶蒐集的那些花蕊小娘子,基本都被劉承祐笑納了。哼哼,他收的美人,何止徐、李二妃.....

當然,這些人中,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得到皇帝的寵幸。而對這些美人們而言,作爲禮物,賞賜給將領抑或大臣,也未必不是好事,出宮入高門,一個妾的地位總歸是少不了的,至少不用爲奴爲婢了。

對於皇帝的厚待,一干將帥武將,當然是感恩戴德地笑納了,包括向訓、趙匡胤,他們也沒有拒絕美人之賞。

不過,一衆人中,只有向訓被劉承祐單獨留下,並在內寢敘話。

鑲玉帶畫的屏風後邊,一方寬大的御榻上,劉承祐趴在一邊,向訓趴在另外一邊,都光着膀子,身邊是兩名面貌乖巧並且手藝嫺熟的宮娥蹲跪着,給他們按摩。

“星民,你去西南統兵經略,有快六年了吧!”劉承祐閉着眼睛,享受着纖纖玉手在腰背肩膀上的活動,嘴裡說道。

“陛下記性真好,老臣是乾祐五年,陛下南征凱旋後,奉命前往鳳翔就任的,應該有70個月了吧!”向訓的應道。

“你的記性也不差啊!”劉承祐笑了笑:“誒,你怎麼也學起範、魏他們,稱起老臣來了?”

“臣也將知天命了,年歲確實不小了,此番奉詔平蜀,自感責任重大,如負千鈞,時有力不從心之感!”向訓的話裡,隱約偷着股暮氣,聲音也顯得蒼老。

劉承祐也跟着嘆了口氣:“一去西南五六年,戎馬倥傯,百事親勞,辛苦你了!”

“陛下與臣建功立業,青史留名的機會,老臣感激尚且不及,何來言苦!”向訓道。

“以星民之才幹、志趣、豪情,合該留名於史冊,流芳百世!”劉承祐說。

“老臣可不敢當此隆譽!”向訓謙虛道。

劉承祐擺動了一下手,故作惱怒道:“不要‘老臣’、‘老臣’地自稱,你向星民還不到47歲,正值盛年,何以言老。平蜀只是個開始,你是大漢柱國才,用得着你的地方還很多!”

顯然,劉承祐聽出向訓話裡自菲之意。

沉默了一下,向訓道:“臣確實是老了......”

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198章 轉折點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15章 漸不自知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24章 人事調整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5章 荊南來使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84章 夏州降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1707章無題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44章 箇中弊端第109章 在長安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1769章 影響力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2052章 回京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204章 解決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311章 舊識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82章 殺俘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344章 打個賭第265章 楊無敵第84章 夏州降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1752章 放手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136章 趙都帥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108章 井陘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236章 母、妻、子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33章 兩廣運動第27章 郭威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