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長沙

正值夏季,湘江水量充沛,滾滾北逝,一場大雨過後,更添幾分洶涌,卻也使人耳目一新,稍去炎夏的燥熱。

四艘走舸,踏破江滔,溯流南下,速度很快,船身各處,仍帶着雨打的痕跡,船頭的旗幟早已收起,四支木楫支出,在船伕的操縱下,不停地划動着。

每艘船上,都有二十餘名湖南士卒。領航的一艘,其間帶頭的是一名年輕軍官,衣甲都被沾溼還未乾透,懷抱戰刀,靠着舟篷,閉着眼睛,手把在刀柄上,似乎隨時欲拔而作戰。

船內很安靜,氣氛很嚴肅,除了江水的震盪與船伕擬楫的聲響,再去雜聲。這四船兵卒,都是周行逢的親兵,死忠那種。

19日,在撤往巴陵的當夜,這些人受周行逢之命潛出,隱遁至艑山,搭上提前準備好了四艘船,火速南下,目標直向長沙。

這一路,經洞庭入湘江,過湘陰,除了此前的一場大雨有所耽擱之外,都很順利。平日的湘江之上,雖算不得百舸爭流,舟船往來,也不算少,但如今,放眼所望,盡是冷清景象,連漁船都少見。

“隊長,過潙口了!”船頭放哨的士卒,扭頭朝軍官彙報道。

一睜眼,冷淡的目光掃過,那張普通的面容頓時平添幾分兇悍氣質。探頭,朝西岸望了望,潙水奔騰入湘,能夠看到明顯的波流。

過了潙口,距離長沙,就只剩六七十里的水路,不惜體力,全速通行,一個半時辰當至。

稍作考慮,軍官沉聲吩咐着:“換人擬楫,全速南下,日晡之前,務必抵達長沙!”

“是!”

“隊長,你說長沙如今是什麼情況?要是漢軍已經攻克,那我們......”一名什長,看着軍官,問道。

“漢軍的速度,應當沒有這麼快。長沙若陷,江上不會沒有一艘漢船!”這名隊長是熟悉水情地勢的,應道。想了想,臉上露出一抹決絕:“節帥對我們呢有恩,夫人更善待我們,就算身死,也要回長沙,保護夫人與小郎君,完成節帥命令!”

說完,軍官走出船篷,向北方望去,神情複雜,有擔憂,有感傷。巴陵,或許已經被攻克了吧,節帥又安危如何......

自乾祐二年起,湖南百姓飽受戰亂之苦,久罹禍難。多年以來,戰爭與動亂始終是這片土地與城池的主旋律。而受創最重者,還得屬長沙這座湖南最大的城池。

馬氏兄弟爭權,一把大火,焚了半座城垣,府庫累世所積,爲蠻人所獲。唐軍滅楚,更是取之盡錙銖,掠奪財貨,幾乎搬空長沙。

及楚人共逐唐軍,又給古城內外,增添幾抹血腥。周行逢入主長沙,有所恢復,又逢朗州軍將內部相爭,始終擺脫不了戰事。

去歲大飢影響尚未消散,今夏又是舉國以抗朝廷大軍,北方在大戰,長沙在動盪。

夏陽籠罩,光芒萬丈,照射在長沙古舊的城郭內外,悶熱潮溼,煩躁着軍民心情。此時的長沙,正是滿城蕭條,人心離散。街道之上,冷冷清清,百姓面有飢色,士兵心不在焉,將吏各懷鬼胎。

這段時間以來,北邊的消息一條接着一條而來,三江口鏖戰,澧陽大敗,武陵失陷,漢軍鐵蹄已下益陽。

風雨飄搖的大背景,就如繩索扼喉,令人窒息。然而於長沙軍民而言,很多人卻已經盼着漢軍快點到來,好做解脫。據聞,漢軍下武陵城之後,次日便放賑軍糧,賙濟饑民。

相較於湖南其他州鎮的變亂,刀兵橫起,長沙的情況雖則同樣不妙,但總體而言,還沒有惡化到那一步。

不是軍府將吏齊心,措施得當,而是周行逢有個賢內助。其妻嚴氏,與周行逢同發於微賤,但富貴之後,仍不忘初心,親自下田耕作,體恤民間疾苦,勸解周行逢寬刑,一直以來,頗有賢名。

此番周行逢北上,就是以嚴氏主掌長沙大局。當然,長沙未亂,也是多方因素造成的。

首先,以掌書記李觀象爲首的一干人,費心維持,好爲之後的獻城打個良好基礎。

其次,武德司、軍情司的細作暗探,沉寂下來,因爲南面行營,已不需要一個動亂的長沙。

最後,則是最主要的,夫人嚴氏將長沙倉儲中僅有的餘糧,分散與百姓,又空軍府財貨,發與兵士,既治肚餓,又安軍心,如此方纔勉強地維持着長沙的秩序。

武平節度衙門,官署之內,掌書記李觀象與幾名僚屬坐着,烹茶論事。公務早已閒置,也無事可理,其他州縣早就各自爲政,長沙半死不活的,得過且過,他們這些人,也就等待着漢軍來接收,甚至懷着期待的心情。

“若非這場大雨,漢軍應該也到長沙了!”一名屬吏嘆道。

“都已下益陽,益陽距此不過一百多裡,馬軍半日可至,也等不了多久了!”另一人說。

“許久沒有收到北邊的消息了,也不知如今嶽州戰況如何?”一人說道。

“怎麼,你還擔憂周行逢的安危?”有人調笑道。

“終究有一份主臣情誼啊!節帥性格剛毅,逆天而爲,終究令人嘆惋啊!”

“自古以來,逆天而行者,豈得善終。漢軍南來,摧枯拉朽,其強抗於嶽州,只是徒添我湖南兒郎的傷亡啊!”

“湖湘百姓,久罹戰禍,如今上下疲敝,無不嗷嗷的待哺,一心向安。只盼這場無謂之禍難,能夠早些結束......”

“軍府存糧,已不足百石,若是漢軍再不來,我們都得餓肚子了!”

“我們餓一餓,尚能忍忍,要是餓到了城中那幹守兵,災禍就在眼前啊!”

“......”

署內茶香四溢,帶着空氣都好聞許多,一干僚屬熱議,李觀象坐在主座,倒顯得很淡定,不急不躁,靜聽羣議。

“李書記,你就一點不擔憂?”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瞥了發問的那人一眼,李觀象淡淡道:“擔憂又有何用?左右,局勢已不可挽回。這麼久以來,軍府上下都甚是操勞,難得閒情,多喝點茶水吧。待到漢軍入城,在朝廷治下,我等前途不定,可難有這份閒適了......”

一名屬吏走了進來,在門口立住,見了,李觀象問道:“何事?”

“嶽州有人歸來,乃是節帥的親兵!”屬吏答道。

“多少人?人呢?”李觀象的淡定立刻從臉上消失,變得嚴肅,趕忙問道。

“有百餘卒,直接去見夫人了!”

眉頭不禁緊皺起來,有那麼一絲凝重,身邊一人忍不住問道:“不會出現什麼變故吧!”

李觀象也是這般疑慮的,這個節骨眼上,可不能出什麼差錯,起身踱了幾步,吩咐道:“趕緊聯繫孫、王二位指揮!”

孫、王,乃是長沙僅剩的兩營守軍指揮,早已與李觀象勾結起來,他們也早早地做好了獻城的準備。

而在內府廳堂上,歸來的軍官跪倒在其中,深低着頭。案後,一名衣着樸素、妝容淺淡的婦人坐着,並不算美麗,膚容甚至有些粗糲,但氣質莊重,令人不敢輕辱,這正是周妻嚴氏。懷裡抱着一名稚童,雙目無辜而懵懂地張望着,乃是周行逢幼子周保權。

拆開軍官遞上的一封信,有些墨跡已經化開,默默地閱完,兩行清淚,不由自主地落下,低在周保權的臉上。

終是沒能忍住,哀傷的嗚咽之聲響起......

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133章 延禧驛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97章 再臨井陘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40章 開拓之志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218章 進兵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89章 談話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157章 提親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83章 抉擇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149章 降表第406章 調任世宗篇終 駕崩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117章 潑冷水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52章 聽政3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69章 禍事了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167章 先震後蝗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82章 瓦橋關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130章 陳橋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275章 當與衆樂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276章 玉如意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94章 楊邠案(2)第140章 封王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177章 耶律妃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461章 癲狂?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4章 君臣同心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91章 今日開寶第285章 家務事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61章 趙二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