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荊湖之策

劉承祐步入樞密院,折從阮正與郭榮談論着什麼。擡手止住二者,提袍坐上張德鈞奉上的短椅,問:“二卿所談者,何事?”

折從阮應道:“軍情司上報,四日之前,湖南周行逢破了武陵城,到如今,其已完全據有辰、朗、潭、衡等地,湖南境內,只怕再無周氏之敵手!”

“哦?”劉承祐嘖了句,並不感意外的樣子:“潭、朗之間,鏖戰大半年,終於分出勝負了!孫朗、曹進二者,果非周行逢對手,只是沒想到,兩人竟能堅持到如今!”

“自潭軍圍城,雖歷時數月,結果可料!”郭榮的語氣中,則稍顯可惜,說:“只是未曾想到,湖南境內其他勢力,竟然坐觀成敗,任由二者攻伐。擁兵於南部的張文表,更是耽於享樂,沒給周行逢添一點麻煩,讓其從容困城而破!”

今歲夏,朗州武陵,連番動亂,從王逵起,歷劉言、潘叔嗣,內亂傾軋,血拼不斷,最後讓孫朗、曹進兩個不名一文的飄零北將,一朝成名。

周行逢見機,高舉“義旗”,起水陸軍北上。孫朗、曹進二者,也不是坐以待斃之徒,合朗、辰二州軍五千,南下迎擊,雙方戰於益陽。

益陽此縣,自當年馬希萼起兵時起,便一直是朗、潭之間軍爭的重點地區,屢遭戰火摧殘,幾乎見證了馬楚末期以來的所有戰爭。此番亦然,雙方在益陽鏖兵十餘日。

然而,曹進、孫朗原不過一裨將,又屬外將,背主弒將,而取兵城,雜聚之兵,雖多朗州悍卒,但人心不穩,值得彼輩倚重的,也只有跟隨二者多年的中原士卒,然人數已不過七百。

周行逢所動之兵,雖然不足一萬,正面應戰者,更無衆寡之懸殊。但是,周行逢馭兵有方,上下一心,從接戰開始,便佔據上風。

而孫朗、曹進者,雖少才略,但也是常年行走於刀尖上的悍士。雖難察敗像,但感受到不妙,果斷撤軍,動作很快。周行逢趁機追殺,雖然斬獲兩千餘卒,但仍舊讓二人領殘兵,退回了武陵城。

周行逢趁機整頓兵馬,以水陸兵,進而圍城。原本,如不出意外,以武陵人心散亂,內憂外困的情況,可旬日而破。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但是,兔急咬人,狗急跳牆,孫朗、曹進二人,在城中大發丁壯,以拒潭兵。武陵城,雖然是湖南多年動亂的策源地,但實則未遭到多少實質性的破壞,再加幾任節度,都不遺餘力地修繕加固城池,前番又集二州之糧秣於城中。

面對這等情況,孫、曹二人,拼死守城,周行逢軍攻了兩陣,一時還真被守住了。而周行逢這邊,以軍力不足,困其有餘,破之不足。

兩方於武陵內外對峙鏖兵,從夏入秋,彌三月有餘。入冬之前,眼見師老兵疲,而堅城難下,有下屬將吏勸周行逢暫時退兵,容後再圖,被周行逢果斷拒絕。

召集隨軍將校,對他們說道:“圍城數月而不下,非賊軍堅固,是我憐恤士卒,不願多耗性命破城。如此,武陵賊已式微,徒坐守待斃,城中人衆糧寡,我則飽食暖衣於外,其能頂幾時?事已至此,斷不可半途而廢,前功盡棄。今日若退,他日復來,所費之力,勢必倍之!再有言退者斬!”

如此,周行逢統一軍心,也絕了孫朗、曹進“嚴守城防,耗其士氣,待敵自退”的希望。

當然,周行逢如此固執,也是審時度勢後的決定。

一者,中原北漢王朝,忙於內政,無意於外,對湖南只是發表了一些不痛不癢的詔令,以致周行逢可心無旁騖,放心攻略。周邊勢力,荊南高氏素來自守,南唐經淮南重創,正在改革,後蜀忙於北御,可以說周行逢有一個幾乎完美的安定外部環境。

二者,武陵孤城一座,周遭的縣、鎮,都向他臣服,提供兵役、糧食。他屯兵於外,無短於糧草、軍械、被服,有足夠的底氣。再兼長沙經其治理,日漸恢復。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周行逢有個賢妻。他嗜殺成性,用法嚴苛,常有濫刑之時,多受其妻勸誡,而緩刑積德。逢農時,其妻也親自下地勞作,撫定民生,使其更少無後顧之憂。

三者,唯一可慮的,是南部的張文表等老弟兄,他們纔是肘腋之患。對於這些人,周行逢以厚禮相增穩之。尤其是張文表,周行逢還選了五名美女贈之,其中一女,更是他後宅之內最漂亮最喜愛的寵妾。

是故,周行逢在武陵城下鏖兵之時,張文表正忙着享受美酒佳人。尤其是周行逢的那名寵妾,早在朗州之時,就有豔羨,如今被周行逢獻於榻上,更是自得,常與人言,周行逢畏他如此云云。

至今冬,武陵城中糧盡,再無力抵抗,亂兵一起,周行逢輕易破門而入,得以全城而下。雖損耗了不少錢糧,但武陵一下,收穫總歸是大於付出的。

劉承祐這邊,雖忙於內政的梳理,但對於湖南的戰事,還是關注着的,不時要察問一番。

迅速消化了周行逢破武陵、據朗州的消息,劉承祐問:“那孫朗、曹進呢?若是逃出來了,或可留之,日後做些文章!”

郭榮搖搖頭:“二人皆被生擒,周行逢入城,將二者斬首,首級懸於城門。另外,進城之後,周行逢收編朗兵,卻將追隨孫、曹人的所有中原部將,全部斬殺,五百餘軍士,一個未留!”

聞言,劉承祐不由抽了口涼氣,凝神道:“這個周行逢,殺伐果決,手段倒確實狠辣啊!”

“據報,周行逢殺北兵,名義上是爲劉言、潘叔嗣復仇。但臣揣測之,是以北兵爲禍亂之源,殺之絕後患,另,未必沒有震懾朗州降卒之心!”郭榮分析道。

折從阮,嘆了口氣,說道:“武陵城破之後,城中只餘軍民不足兩萬,且多凍餓,周行逢自長沙調集糧食賑濟,邀買人心。而今,既收朗州降兵,據湘湖精華之地,擁兵逾兩萬。只待其消化休整結束,荊湖之地,只怕再無其敵手!”

“周行逢,勢成矣!”劉承祐手指一擡,沉聲道。

“不可任其再坐大下去了,否則,必爲朝廷之患!”想了想,劉承祐看着折、郭二人:“二卿覺得,如何制之?”

“臣與折公,方纔正在談論其事!”郭榮說道:“臣等以爲,武陵一戰之後,周行逢下一步的目標,定然是南部的張文表等將吏,以期一統湖南。

不過,湖南連遭戰亂,以近三載以來,最爲毒烈,士民百姓,飽受其苦,兵疲民貧,府廩空虛。短時間內,周行逢只怕不會再啓刀兵。但休整個一年半載,元氣稍復,就看其抉擇如何了!”

“倘真如此,一年半載之後,朝廷也有餘力,在湖南摻和一手了!”劉承祐想了想,言語間透着自信:“不過,如今周行逢已據朗州,朝廷也當有所表示纔是,卿等以爲如何?”

折從阮這時,朝着侍立在旁的李處耘說道:“正元,你方纔不是有所見解嗎?可道與陛下!”

看得出來,折從阮對李處耘確實欣賞,常找機會給其表現。見狀,劉承祐也看向他,李處耘擡手一禮,從容敘來:“陛下,孫朗、曹進二人,殺害節度自立,周行逢舉‘義旗’平叛,朝廷也是默認了的。今孫、曹授首,可遣使表周行逢之功,同時,嚴厲申飭其濫殺之罪!

辰、朗之地,已實據於其手,朝廷可順勢以其兼領武平、武安兩鎮節度,以安其心。然周氏不可不制,湖南境內,能起此效者,不外乎張文表。

前番,朝廷降詔,以張文表領兵北上,欲待武陵平定,以之繼任。張既不動,而今看來,卻也屬好事。可升張文表爲靜江軍節度使,以其鎮全、永、道、桂、郴五州,與其名義,使之與周行逢分據南北,彼等自會相抗!”

聽其建議,劉承祐不由淡淡一笑:“周行逢苦心孤詣,籌劃多時,亦步亦趨,也算吃盡苦頭,方纔佔據湖南半壁。張文表不過吃喝狎妓,朕一紙詔書,便以另外半壁賜之。呵呵,你此策,用心甚險啊!”

李處耘則道:“此爲陽謀!”

“縱使有朝廷詔令,南部諸州,只怕也是各自爲政。縱使朝廷大力提拔張文表,只怕也不是周行逢的對手,難免爲其所並!”郭榮說。

李處耘再一禮,沉着應道:“一旦周張相爭,湖南再度興兵,朝廷可降詔止戈罷戰。不聽,則以荊南高氏,發兵南下,許以朗州之地。朝廷大軍,可循其後南下,一舉收取荊湖!”

三言兩語間,李處耘已爲劉承祐規劃出了一幅收取荊湖的藍圖,並且,可行性不小。

劉承祐眉毛揚了揚,打量了李處耘幾眼,說道:“收取荊湖,這纔是李卿此策,真正的目的吧!”

“陛下英明!”李處耘語氣肯定地說道:“荊湖乃天下腹心,朝廷若能收之,則天下復歸一統之日,未遠可期!”

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1756章 海豐號第433章 聖訓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18章 蒲陰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36章 迎奉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10章 契丹亂政第289章 趙普使蜀3淺談兩點第30章 滿堂春宴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170章 御宴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1768章 崩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40章 潞州三傑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267章 國難之際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2章 登聞鼓響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75章 高貴妃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93章 班師第14章 武夫軍閥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79章 父子問對第53章 兵制改革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55章 拉開序幕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133章 面聖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56章 是非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119章 難審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151章 聽政2第465章 “教匪”第47章 應對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385 禮賓館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章 何謂開寶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82章 矛盾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40章 郭黨俊傑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126章 近臣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