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

壽春,漢軍十數萬人,仍舊屯於此,整軍備戰,消化勝利果實。僅在壽春境內,北漢前後擊敗南唐軍民有十五萬人往上,繳獲糧食、軍甲甚多。

整兵的同時,不忘安民,施漢制,行漢律。當然,分兵攻略城邑,也在進行中。沿江地區,潘美領軍南下,已與張永德各奉命君命,向舒、和二州發起進攻,根據其報,進展順利。

漢軍攜大勝之之勢,勢不可擋,而唐軍畏戰,且在向南收縮兵力,除了少數的江北堅堡之外,其餘地方,並不難收取。

劉承祐則先遣慕容延釗,率龍捷馬軍與龍棲軍約以一萬步騎南下,統籌對南唐沿江州郡的攻伐。而就這三兩日的時間內,或畏漢軍兵勢,或受漢帝那封《告淮南軍民書》所感,淮南縣鎮,陸續上書投降,大開其門,迎漢軍入駐。

揚州的攻取,與唐主求和決議,兩方消息,先後傳至劉承祐這邊。

趙匡胤與陳思讓率軍南下,目標揚州的情況,郭榮此前軍報中,奏稟過。對此,劉承祐並未覺得有何不妥,甚至保有期待。但捷報真傳來之後,還是忍不住生出些詫異,暗歎不愧是趙大。

對此,劉承祐即令通報徵淮全軍,同時,降詔以趙匡胤爲揚州刺史,暫署軍州事,陳思讓爲揚泰巡檢使,算是將揚、泰之地,暫交給二者。

至於南唐請和之事,則沒有那麼多意外,若說有什麼在意料之外的話,就是金陵的北漢密探還未發力,南唐便自有臣子提議了。

有鑑於此,劉承祐乾脆在壽春,多待了一日,等候唐使孫晟北來。

“陛下,被俘的僞唐淮南援應使皇甫暉,請求謁見!”壽春州衙,劉承祐獨自考量着接下來的國家大略,張德鈞稟道。

在壽春城破之後,在來安之戰被俘的皇甫暉,由郭榮遣派軍卒,送到了行營,獻與劉承祐。畢竟名義上,是淮南諸路唐軍的主帥,只是對於這皇甫暉,劉承祐沒什麼興趣。

“哦?”此時聞其主動求見,終於提起了點興致,道:“稍有閒暇,那就不妨見見。就是不知這位僞唐名將,見朕所謂何事?”

“大抵是求饒,抑或請降吧!”張德鈞猜測道。

未己,皇甫暉被帶上堂來,兩名侍衛看押在後,防備着這老將。打量着此人,面相還算剛正,一臉老態,意氣略顯消沉,身上被創處甚多。

揮了揮手,示意侍衛退後,劉承祐問道:“你就是皇甫暉?聞名已久,求見於朕,有何事,可試言之,朕可酌情應允!”

皇甫暉也打量着劉承祐,老眼微微發亮,見到漢天子尊容,頗爲感慨的樣子。沒有接話,皇甫暉說:“我筋疲力竭,不堪其累,不知可否暫坐?”

“自無不允!”聽其言,劉承祐擺手,示意張德鈞給他一短扎。

皇甫暉卻沒管,徑直坐在地面上,喘了幾口氣,表現有些裝模作樣,望着劉承祐,又道:“不知可否暫臥?”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說完,不待劉承祐發話,便自顧自地躺下,橫臥於堂中,似乎有種放浪形骸的瀟灑。

見其表現,張德鈞頓時呵斥道:“放肆!你敗軍之將,竟敢於天子御前如此失儀!”

劉承祐則來了點興趣,總覺得,這老將,有些裝,不知從哪裡學來的“名將風流”。伸手止住張德鈞,靜觀其表演。

但見漢天子安然在座,如觀猴戲一般,皇甫暉終於躺不住了,撐起上身,盤腿而坐,道:“陛下或許以爲,我求見,是爲了向陛下求饒,欲苟全一條性命?”

“不是嗎?”劉承祐隨口應道。

“那可就小看老夫了!”皇甫暉感慨着:“老夫此來,是要親眼看看,擊敗我的大漢天子,竟是何模樣,果然神明如日,威風八面,貴不可言!”

劉承祐不禁笑了笑,淡淡應之:“擊敗你的,是我大漢淮東經略使,郭榮!”

“若無漢天子,豈有漢師?”皇甫暉說道:“來安之敗,非我不盡力國事。而是那郭榮,過於狡猾,兼之以漢軍將士精銳難擋,我智窮力竭,所以受擒。我年輕時,也曾見識過契丹人之強悍,與之廝殺,亦未懼之。然今觀大漢之強兵,天下已少有兵馬能及!我朝多年未與中原交戰,不知北兵之精悍,屢戰屢敗,不足爲奇啊!”

“朕與漢軍,可不需你一俘虜,來認可,來褒獎!”劉承祐仍舊一副不動聲色的模樣。

見狀,皇甫暉暢快一笑,就那般坐着,拱手道:“老夫在唐廷時,常有人以北將及年少時之輕浮,而輕我,疑我,故嘗投江以明志。今日已見中原天子,心中無憾,所求者,不過短匕一把,以盡最後的忠誠。”

聞言,發現皇甫暉的目光中,盡是坦然。劉承祐認真地打量了他幾眼,似乎有些疑惑,思慮其用心。

“陛下不必懷疑,敗軍之將,別無他求!”皇甫暉則說:“難道,大漢天子,還吝惜一把匕首嗎?”

面對其請,劉承祐擡手,直接指着一名侍衛,吩咐道:“帶皇甫暉下去,找御醫,先把他的傷治治!”

聽劉承祐吩咐,皇甫暉卻也沒再多說什麼,目光平靜,神色自若,跟着侍衛下去。但沒超過一刻鐘,侍衛匆匆來報:“陛下,那皇甫自盡了!”

“嗯?”劉承祐頓時訝然,手中拿着的硃筆頓了下,爾後直接放下,問道:“怎麼回事?”

“小的帶皇甫暉去尋御醫療傷,還未診斷,這廝趁我不備,撞牆而死!”

“這匹夫,失禮於御前,口出狂言,陛下不問其罪,反療其傷,竟如此不領情,一心尋死,好不知趣!”張德鈞道:“此人行舉怪異,就是不知這前後舉動,是何用意?”

劉承祐稍微思考了一會兒,突地笑了笑,說道:“這位皇甫將軍吶,是欲以朕揚其忠名啊,倒也是爲難他了。不過,此人當真不懼死,倒也確實出乎朕的意料!”

“這老兒,好狡猾的心思!”張德鈞似乎有些憤憤難以自持。

劉承祐則道:“罷了,人既已死,難道朕還要同一死人計較嗎?將之厚葬了吧!”

“陛下仁德!”張德鈞恭敬道。

搖了搖頭,劉承祐又想了想,回憶起皇甫暉的言行,雖然不以爲意,但總有種被碰瓷的感覺,只是,皇甫暉是用命。

細思之,這皇甫暉,也算是個妙人了。

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1756章 海豐號第47章 戰略所向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32章 天子上門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115章 瀛州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384章 反響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43章 事畢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84章 夏州降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240章 城塌了第2053章 終章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408章 蠢兒子第125章 冬至宴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331章 泰來樓第62章 緊鑼密鼓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80章 進攻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127章 皇城司第337章 特權第403章 抓起來!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1694章 鹽州第127章 冬至宴3第71章 叛軍勢蹙第364章 沉默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316章 不裝了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380章 饒樂國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1736章 試炮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347章 割韭菜第387章 就國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20章 威臨荊南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37章 新政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1740章 農民苦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41章 卷甲入城第118章 蒲陰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48章 處處矛盾第62章 緊鑼密鼓第70章 衛公辭世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15章 名單第1736章 試炮第44章 聽政湖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