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餓狼相爭

“他真是這麼說的?”夜下,春寒甚厲,劉承祐一邊烤着火,一邊說道,橙紅的火光印在臉上,看不出喜怒,聲音更聽不出波動。

李少遊所報,乃王峻離開御帳之後的一些表現。據其報,王峻出帳,臉色陰沉,怒形於色,回帳之後,語帶不遜,同親兵言,天子越發剛愎,聽不進忠言,並抱怨“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王峻便是那良弓、走狗......

見劉承祐的反應有些平淡,李少遊左右看了看,忍不住道:“陛下,王峻爲人桀驁,性格乖張,恃功而驕,前番統軍,恣意妄爲,多有逾制之舉。自陛下御幸淮南,更是多有怨言。此等褻瀆君威之人,不當爲臣,望陛下早作處置,以免他日,多生事端!”

“朕看得出來,這兩個月,王卿心情並不好,可以理解嘛!”劉承祐說道。

擡眼望着劉承祐的背影,李少遊眉頭皺了一下,在他看來,他這個皇帝表弟,在位這些年來,威勢愈盛,唯我獨尊,豈能容王峻這等欺君之臣。

但李少遊確實是個聰明的人,也足夠了解劉承祐,從其言語,其他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眼下,劉承祐並沒有辦王峻之意。

眼珠子一轉,於是又改口道:“不過,王峻終究是行營都部署,正當大軍征伐,或可緩作處置?”

見到李少遊的口風轉變,似乎察覺到了他的心理變化一般,劉承祐終於轉過身體,饒有興趣地看着他:“遊哥,你考慮事情,倒是越發周全起來了!”

微微垂下頭,李少遊揖手應道:“跟在官家身邊多年,臣也當有些進步!”

“張德鈞!”

“在!”

劉承祐支使着張永德:“春寒侵骨傷肌,王卿爲都帥,甚是辛勞,將那件絨服拿去,賜與王卿,以表關懷!”

張德鈞一愣,道:“官家,這個可是太后娘娘與皇后縫製的啊!”

“一件袍子,再是珍貴,朕豈吝於同王卿分享!”劉承祐語氣嚴厲了些。

見狀,張德鈞哪裡再敢多言,趕忙去辦了。

“只盼那王峻,能夠感官家一番苦心,念恩懷德,以報國家!”李少遊不禁嘆道:“猶記當年,還在晉陽的時候,王峻位卑,但爲人尚且幹練利落,多識大體,如今......”

“人,總歸是會變的!”劉承祐的語氣中,終於流露出少許真切的情緒,瞟向李少遊,意有所指:“遊哥,你不是也變了嗎?同朕生疏不少啊!”

迎着天子的目光,李少遊嘴角銜着點謙卑的笑容:“陛下如今已位在九五,威服四海,睥睨天下,臣不得不感懷臣服敬畏之心!”

聽其言,劉承祐笑了。

李少遊心中則暗道,陛下,你變得,更多啊......

翌日清晨,天色尚且晦暗,未待張德鈞叫醒,劉承祐自從睡夢中醒來,突醒。親率大軍,以爲國徵,劉承祐的心理壓力與身體壓力,可一點都不小,不時耳繞殺聲,驚坐而起。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錦榻之上,還算溫暖,只可惜孤榻一張,即將燃盡的蠟光,投在劉承祐臉上,照出的是疲倦寡淡的表情。此時此景,劉承祐倒是有些希望,枕邊躺着一佳人了。折娘子,在淮水解凍之後,便被安排,送回東京安養去了......

用力地揉了揉臉,恢復了些精神,劉承祐喚道:“來人,朕起了!”

沒有多久,便有御前內侍,端着盥洗用品進帳伺候,簡單快速地處理一下個人衛生,換上一件常服,便至帳中,落於御案。

“夜間都有什麼公文發來?”劉承祐問當值的郎官張貽肅。

“回陛下,東京有幾份關於新歲官員任免以及重刑勾決,轉運使王樸進報新一批軍需已至宿、潁,發來行營,另有湖南、吳越奏,已遣兵馬伐唐!”張貽肅答道。

“哦?”最後一則消息,立刻讓劉承祐提起了精神,令其找出奏書閱覽。卻是開春以來,朗州節度使王逵已奉命率軍北上,攻唐之鄂州,吳越王錢弘俶也發水陸軍一萬,攻唐之常州。

江淮地圖,多在劉承祐腦海中,腦筋只一轉,便清晰地浮現出朗兵與吳越兵的動向,放下奏報,說道:“雖有些晚,但總歸是動了,擬詔回覆,替朕答謝之,功成之日,必有重酬!”

“荊南高保融,還沒什麼動靜嗎?”劉承祐問。

張貽肅搖搖頭:“未有!”

關於助攻南唐,荊南那邊反應最快,最積極,在去歲冬的時候,上奏行營,說在準備兵馬,一直準備到如今。

“這荊南高氏,也是不容易......”劉承祐微微一嘆,語氣中免不了譏諷。

擡眼,看向張貽肅,只見其奮筆寫詔書,注意着其疲憊的神態,擺手說道:“你當值一夜,也辛苦了,書寫完畢,下去休息吧,換李昉來!”

“謝陛下!”張貽肅拱手感激道。

張貽肅,是三司使王章的女婿。

劉承祐又拿起王逵的奏書看了看,上邊,除了其動兵的奏報之外,還有王逵所請,想要朝廷將澧州與嶽州賞給他。唐軍在楚之時,尚且不覺,唐軍一撤,漢兵屯於澧州,於朗州而言,則如背生芒刺了。

另外一條,則是王逵參潭州觀察使周行逢,說他在長沙招兵買馬,而不尋圖東進攻唐,意圖不軌,請劉承祐提防。

前番,驅逐邊鎬統帥的唐軍之後,王逵、周行逢那十兄弟,瓜分馬楚遺產,分據土地。此前僅據朗州一地之時,十兄弟尚能同心同德,以驅逐唐軍爲己任,但當地盤大了,都急於享勝利果實。

十個人,或爲割據,或爲大將,意氣風發。雖然沒有將唐軍留下,但終究給邊鎬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劉承祐呢,也按照此前的允諾,降詔以州鎮委之。

王逵爲武平軍節度使,周行逢爲潭州觀察使,其餘如潘叔嗣、張文表者,也都有封賞,分食湖南軍政大權。當然,這些人中,以王逵與周行逢實力最強,勢力最大。

王逵嘛,佔據着朗州這個湖南“河東”,起兵造反的好地方,又是十兄弟之首。周行逢人夠狠,也夠果斷,腦子靈活,捨得下面皮,長沙雖然幾經罹亂,破敗不堪,帑藏空虛,但終究襟帶湘江,膏腴之地,人口仍是湖南之冠,潛力很大,只要收拾得當,其勢必起。

自古以來,共患難,難;同享樂,更難。顯然,功成名就之後,湖南那“十兄弟”嫌隙已生了。而劉承祐的委派,顯然有加劇其矛盾的意思。

這不,王逵的密告來了。稍晚些的時候,劉承祐又收到了一封奏報,來自潭州周行逢。

周行逢上報,衡、道等地,尚有唐軍餘孽活動,他已率軍南下進擊,消滅唐賊,收復疆土,並且嶺南有僞劉大軍,虎視眈眈,他欲以潭州兵,爲北漢守禦南方......

收到周行逢的彙報,劉承祐一言便道出其用意所在:“這個周行逢,倒是會鑽空子,分明是以清剿唐賊爲名,行擴充勢力之舉啊!”

“陛下,這湖南之地,只怕一時也難安定下來啊!”李昉不由嘆道。

劉承祐淡定地說:“十頭餓狼相爭,必是個你死我活,就是不知道結果如何。左右,針對僞唐,湖南的利用價值已盡,王逵軍那邊,朕並未期待其能起到多少作用!”

“也罷,讓彼爭去吧!”劉承祐擺擺手,忽地看向李昉:“你覺得,那‘十兄弟’,誰能成爲最後的勝者?”

“周行逢!”李昉道,語氣很肯定。

“朕也這麼覺得!”

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6章 “座談會”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84章 示警第340章 定論第45章 移鎮之議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200章 禦敵第35章 唐將空談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459章 挫折第15章 名單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36章 奉宸營第295章 難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51章 以鎰稱銖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291章 和議達成淺談兩點第482章 李氏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81章 兩日而克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484章 不對勁!第287章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118章 商賈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98章 事泄了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81章 廝殺漢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61章 淑妃病危第84章 示警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90章 老將可用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336章 怪圈第150章 蜀亡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86章 鬚髮花白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268章 機遇第26章 名將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15章 瀛州第38章 濮州案(1)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51章 詔令西進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69章 夫妻密談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62章 二代勳貴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