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濮州案(3)

“一個張建雄,在濮州竟能一手遮天,矇蔽朝廷視聽?”

劉承祐的質問聲,迴盪在崇政殿內。

面對天子之怒,趙礪與王景崇伏在涼颼颼的地板上,身體都緊繃着,竟至顫慄。劉承祐可很少有似這般發怒的時候,這樣的失態與質問,朝臣們也很少見到,然每當這種時候,便證明,有人要倒黴了。

不管怎麼樣,王景崇不希望倒黴的人是自己。注意到身旁,恭伏於地上的趙礪,又望了望高高在上的劉承祐,一咬牙,沉聲稟道:“陛下,關於張建雄之事,臣另有彙報!”

“說!”

王景崇目光又瞧向趙礪,看其神情,有所遲疑。見狀,劉承祐眉毛一挑,道:“崇政殿內,無不可直言者!”

王景崇這才道來:“經臣調查,張建雄在濮州斂聚甚繁,所得甚多,對於屬下將吏,以錢帛收買,有反對者,皆羅織罪名以迫害。至於濮州巡察御史,以及河南道都御史,皆被其以重利賄賂......”

“好嘛!”聞其報,劉承祐已斂起怒容,只是語氣不免譏諷,瞧向趙礪:“這才幾年吶!御史臺,還真是沒讓朕失望啊!”

而聽王景崇舉告,趙礪已是臉色發白,再聞天子的諷刺,更是心驚肉跳,連連磕頭請罪:“臣等有罪!有負陛下期望,請陛下治罪!”

事實上,親往濮州走一遭,趙礪已然察覺到不妙之處,心知御史臺內部恐怕出了問題。原本還想壓下此事,慢慢調查,將對御史臺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但是,實在沒料到,天子反應這般快,目光如此敏銳,一下子便聯想到此問題。

“陛下,請容臣稟!”雖則心慌意亂,但趙礪還是儘量讓自己保持着冷靜,拜道:“御史臺或有犯官貪吏,但畢竟是少數,只需將蛀蟲清除即可。臣等爲臺官,屬下不軌,或有御下監管不力之過,請陛下治罪!”

這三年來,在劉承祐的支持之下,朝廷的監察系統不斷壯大,至少京內外人員配置是逐漸到位了,平日裡監察軍政,御史臺的權威也在不斷重新樹立之中。

作爲御史臺的高官之一,趙礪並不願意,就因此事,失了聖心。尤其武德司的崛起,已然大大侵佔了一部分御史臺的職權。

“而況,此事亦乃武德司,王副使一家之言,具體如何,還待查證!對於濮州事,以武德司之嚴密,尚有疏漏......”趙礪也急了,王景崇把火燒到他御史臺上,他也顧不得許多了,反來一手。

其言落,王景崇頓時怒目而視。見這二人,竟有互相攀咬的趨勢,劉承祐冷哼了一聲。

待二人老實了,劉承祐方纔把目光挪到王景崇身上:“武德司又是什麼情況,是否也不自知其事?”

“這......”面對天子冷言質問,王景崇張了張嘴,又朝趙礪看了看,仍有顧忌的樣子。

見狀,劉承祐稍微考慮了下,武德司畢竟有不少事情,是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說的。

於是,轉頭朝趙礪吩咐道:“趙卿,先起來吧,不要把頭磕破了。你先回御史臺,將此事告訴邊歸讜,也不知他這個御史大夫,是否知悉其事!御史臺主國家監察,深寄朕之所望,其心不正,其行不矩,何以察人。你就回去,同邊歸讜,好好自查一番吧。”

聽劉承祐這麼說,趙礪反而鬆了口氣,感激地拜道:“遵命!臣告退!”

趙礪小心翼翼地退出政殿,劉承祐一甩袍袖,看着王景崇,語氣平淡道:“殿中已無旁人,起來說吧!”

王景崇沒有起身,仍舊跪着,深吸一口氣,拱手道:“陛下,臣本欲密奏,經臣調查,武德內部,確有人替張建雄行迴護遮掩之事。”

“誰?”劉承祐兩眼一眯。

“京畿都知,後贊!”王景崇說道。

“後贊?”劉承祐眉頭一凝,雙目之中,泛着冷芒,盯向王景崇,語氣中的猜疑意味更加濃重了:“那張建雄,是如何能收買得到武德司的人?”

埋下頭王景崇此時精神緊繃着,只是那雙眼睛中,散發着一絲狡詐。

面對天子的疑問,不敢怠慢,解釋道:“京畿都知後贊,是宣徽使、國舅李業薦與李指揮使的,張建雄與國舅交好,二者遂有往來。此次,國舅之所以消息如此靈便,便是後贊透露與他的......”

“李少遊在做什麼?嗯?這個後贊好大的膽子,武德司有消息,竟敢不及時上報?”劉承祐冷聲斥責幾句。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王景崇一副畏懼的表現,未敢再接這話。

“去,傳武德使!”劉承祐朝張德鈞吩咐一句。

旋即看着畢恭畢敬的王景崇,劉承祐語氣淡漠地感慨着:“你王景崇,果然是幹臣,朕沒有看錯裡。這麼短的時間內,已然將此事前後,調查清楚了!”

“陛下有命,臣不敢怠慢,唯有盡力以報陛下恩遇!”王景崇拜倒。

“腿也跪麻了吧!起來吧!”見他還跪着,劉承祐說道。

“謝陛下”這回,王景崇慢慢起身了,並且將他所調查所得口供、證詞等,所成案文,獻與劉承祐。

花了一些時間,閱覽完,劉承祐輕輕地摔在御案上,有舉輕若重之效。

未幾,武德使、壽陽公李少遊入殿覲見,迎來了劉承祐劈頭蓋臉,一頓訓斥。這還是,李少遊頭一次,被天子這般對待。

雖有些措不及防,但李少遊還是有些準備,先自請其罪,順便也咬起了王景崇。一賴而誣,王景崇想要獨善其身都不可得,畢竟同屬武德司體系內,出了問題,王景崇這個副使,一點責任都沒有,也是不可能的。

兩個人,在崇政殿內,進行了一番激烈的爭執,推諉,反誣,徹底撕破臉皮。

劉承祐就看着二人,如同觀戲一般,直到忍無可忍。同樣,得了皇帝自查整飭武德司的命令,二人方纔從崇政殿內完整走出。

“好個任縣公,好個副司使,好個王景崇!”走出大殿,李少遊駐足,瞪着王景崇,那張英俊的面龐此時竟有些扭曲:“好手段,此次,是我疏忽了,讓你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壽陽公言重了!”迎着李少遊惡狠狠的目光,王景崇卻恍如未覺,方纔御前面紅耳赤的爭執仿若未發生一般,含笑道:“都是爲陛下效力,壽陽公屬下出了禍害,下官有意替你清楚,替武德司清理門戶,公當不會介意纔是吧。畢竟,是爲了武德司的大局,不是嗎?”

“呵呵......”聽其言,李少遊似乎想到了什麼,情緒慢慢平復下來,冷冷一笑:“說的是,此事我記下了,我們,走着瞧!”

言罷,李少遊拂袖而去。

“壽陽公慢走!”王景崇則在後邊,拱手一拜。嘴角掠起一絲,得意的笑容。

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270章 立場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5章 堂議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145章 中秋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465章 遼奸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70章 大禮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86章 駕臨渦口第25章 開寶新政第391章 暗箭第417章 輕狂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3章 相敬如賓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379章 蕭思溫第39章 濮州案(2)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93章 升遷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24章 巡遊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59章 亂情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78章 滄州府第33章 西巡結束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176章 雍王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29章 勸諫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67章 又去一老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95章 遼帝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313章 晉王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36章 奉宸營第107章 殿試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80章 投漢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56章 彌月之喜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67章 宿州一線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94章 楊邠案(2)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26章 名將第35章 唐將空談第383章 敞開談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118章 查抄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361章 安東國第144章 堂審第18章 侯益第70章 衛公辭世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