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楊邠案(2)

劉承祐言語間語氣肯定,王章也不否認,對天子的“前瞻”也並不意外,武德司是幹什麼的,而今在朝中已不是什麼秘密了。

武德司成立之初,尚且不名一文,但隨着這兩年在劉承祐的支持下不斷壯大,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忌憚。自古以來,特務機構便爲人所非議,然歷朝歷代亦從無例外,他們就像懸於文武臣僚頭上的刀,是皇帝鞏固皇權的一把利器。

此前,因爲武德司之事,楊邠便與劉承祐起過爭執,直接進言,請劉承祐裁撤武德司。言國家監察,自有御史臺,無需宵小任事,而致朝政混亂。話說得很衝,並且誇大其詞,很不給劉承祐面子。

當然,不管楊邠如何“據理力爭”,結果終究難如其願。劉承祐與楊邠之間的矛盾,就是在此類事項間,不斷累積,不斷激化,直到爆發。

“回京以來,就楊邠之事,有不少臣僚,旁敲側擊,向朕試探。然似王卿這般直白的,尚屬頭一次!”表情淡定,劉承祐慢悠悠地說道。

王章也收回了稍顯大膽的注視目光,起身揖禮:“言語衝撞處,請陛下治罪!”

言罷,又坐回座位,靜聽“聖訓”。

見王章這副模樣,劉承祐擡手搖了搖:“不至於此!”

“朕思王卿直言,甚是有理,也確需給朝堂一個交代!”劉承祐自御案上準確地抽出了一份書文,示意內侍遞給王章:“楊邠下獄的緣由,具表於其間,王卿一覽便知!”

“謝陛下!”嘴裡迴應了聲,王章結果便凝神閱讀起來,入目的那些信息,讓他的表情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凝重起來。

“兵變”、“奪權”之類的刺眼,緊緊地抓着王章的眼球,臉上的病態,似乎又重了些。

劉承祐嘆了口氣,語速緩慢地說道:“事涉謀逆,攸關社稷,朕不得不警惕,爲防不測,唯有以雷霆手段,即行處置!”

劉承祐言語中的解釋,並不能說服王章。王章雖不以聰明機智見長,但這麼長的仕途生涯、高官經歷下來,也磨練出了一定的政治嗅覺。

其間蹊蹺很大!

以王章的對楊邠的瞭解,說其人攬權、藐君,他都信,然說其兵變謀反,王章是持十分保留意見的。

且不說楊邠有沒有兵變的實力,縱使其有心,又怎會在如今劉承祐皇權逐漸穩固,人心思安的情況下發動,豈非飛蛾撲火,自取其禍。

如今大漢局勢整體偏安,劉承祐對軍隊的掌控一直在加強,以楊邠精明,又豈會行此蠢事。

至於聯合鉅鹿王劉承贇舉事,則更值得懷疑。縱使當時劉承祐遠離京師,巡視在外,身邊護衛力量不足,憑着那點邢州鎮兵,又哪裡能對付得了殿前精銳。更滑稽的是,劉承贇還率先告發,楊邠秉政那麼久,行事怎會如此疏忽大意。

刨除以上問題,即便楊邠真的打算謀逆,也真的事成了,憑着邢州那點力量,如何收拾局面?東京這邊太后與文武諸公俱在,十萬禁軍尚在,以謀逆之身,如何與之對抗,難道再聯合河東的太原王劉崇?

即便如此,楊邠身爲宰臣,都敢悍然謀逆,那天下的那些稍稍安分一些的方鎮,只怕要翻了天了。以三代以來的世事人心,只怕又是諸侯紛起,影從而討逆臣,山河破碎,再打出個新的王朝......

這些情況,倘有見識的人,都能考慮到。楊邠久處高位,調理天下陰陽,再不識大體,也不至愚笨如斯。

而這些問題,以天子的英明,又豈難洞察之?而劉承祐的反應......思及此,王章嘴角抽動了一下,那般苦澀。

王章心思急轉,劉承祐則默默地觀察着他變幻的神情,頗爲有趣。

一抹遲疑顯於面上,迎着劉承祐的目光,王章還是發出疑問:“陛下,此文所述,皆太過籠統,多臆測之言,恐無確鑿實證,還請陛下慎重!”

看王章的表情,劉承祐心知,此公已然反應過此事的一些曲折彎繞了。眼神一閃,正欲開言,得報兵部侍郎王景崇求見。

“正好,前番若無王侍郎舉告,事恐不濟,這段時間,朕着其調查取證,王卿若有疑問,不妨聽聽他的彙報!”殿中,劉承祐指着王景崇,對王章說道。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聞言,王章瞥着萬分恭敬地候在君前的王景崇,眼中不屑之色閃過,不過心情越發沉重。有些事情,在朝中並不是什麼秘密,比如王景崇,之前一直是屬於“楊黨”勢力,然此時落在王章眼中,彷彿正舉着明晃晃的刀子要捅楊邠。

王景崇微垂着頭,不敢直視劉承祐,同樣瞥了眼旁坐的王章。受命之下,神色平靜地敘說道:“經臣所查,逆臣楊邠,早有謀反之心。先帝朝時,便藐視陛下,時有不敬之言,屢召親信,密謀不軌。先帝病篤大行,傳位陛下,楊邠就曾秘密勾連禁軍,欲謀廢黜之事,只是陛下英明神武,措施果斷,及時御臨,方纔作罷。”

“彼時臣爲其僚屬,故有所得,然其猖舉未發,不敢貿然呈報。這兩年,臣暗中觀察,蒐集證據,及至北巡,楊邠不臣之心爆發,方纔一舉成擒拿。”

“去歲季冬以來,臣以就楊邠逆事,推鞫審問與謀之官吏、軍校二十餘人,足以佐證其逆舉!”說到這兒,王景崇的語速加快了些,自官袍中取出一疊奏疏及供詞,雙手捧着,道:“另,經臣查證,除謀逆事外,另有楊邠重罪十條,請陛下御覽......”

空曠的大殿中,尚且迴盪着王景崇的尾音,氣氛陡然緊張起來。劉承祐閱覽着王景崇的“調查報告”,手中不時帶出翻動的聲響。

良久,劉承祐神色陰沉,長嘆一聲:“殊不知,楊邠歹心至此啊!”

說完,目光冷漠地盯着王章。

聞其感嘆,身體已經木了一段時間的王章,終於活過來了一般,餘光掃向劉承祐,喃喃道:“其安敢如此?”

氣憤的語氣中,隱含着少許的譏諷,就是不知,是在諷刺楊邠,還是在諷刺其他什麼......

王景崇方纔所言,句句誅心,連劉承祐繼位之初的“異動”都曝出來了,可見楊邠“反心”已非一時一日了。

到這個地步,王章哪裡還不能確定,天子是爲楊邠織了好大一張羅網,圈套其中,至於這王景崇,只怕一卒子罷了......

呼吸有些粗重,王章都未察覺到自己嗓子的沙啞:“楊邠犯事過矣,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注意着王章的反應,劉承祐心情忽地有些壓抑,手指敲着御案,考慮了一會兒,面無異常,淡淡地說了句:“楊邠乃大漢開國元勳,先帝欽命輔臣,他是不能行謀逆之事的。大漢國情難得穩定,再經不起折騰了......”

劉承祐的語氣中流露出一絲感傷,就是不知,他說此言之時,是否感覺臉臊得慌。

第187章 瑣屑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86章 賜死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5章 惡劣的處境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淺談兩點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8章 楊蘇還京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119章 回京第67章 劉煦娶親第79章 勢孤危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119章 難審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48章 耿崇美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106章 倒趙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417章 輕狂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269章 愛將第58章 回師第106章 誘惑第17章 武德司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157章 劉老四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167章 請辭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1809章 餞行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474章 立場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180章 過鄴都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218章 進兵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398章 虞美人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44章 箇中弊端第164章 監國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95章 玩陰謀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740章 農民苦第78章 滄州府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198章 秋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