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韓通與向訓

聽到向訓這個名字,劉承祐已經沒有多少驚訝了,雖然不排除同名同姓的可能,但在這個時期,北來投軍,再循其經歷,他心中很是肯定,這向訓就是那名大將。

“帶他們到軍帳,我要見見他們!”對馬全義吩咐了一句,劉承祐轉身便順着木梯而下。

營帳之中,劉承祐總算見到了韓通與向訓的真容。兩個人,都是三十多歲的老男人。

韓通濃眉大眼的,鬍子很稠密,體態強健,相貌算不得兇惡,但屬於“醜”的那種,並且醜得很有特色,看過一眼便讓人記住了。

相較之下,向訓則要俊偉多了,五官端正,氣質出衆。面對劉承祐的審視,泰然自若,只目光稍稍下視,嘴角始終翹着點微妙的弧度,看得出來,這個是很自信的人。

“你就是韓通?”劉承祐問了句廢話。

“回殿下,正是屬下。”韓通進入狀態倒挺快,已然以下屬自居。

“聽聞馬全義說,你馬術無雙,尤善騎戰?”

聞言,韓通臉上浮現出些許“羞赧”,又似乎有些自得,回答倒是未見多張狂:“通自負有幾分勇力,卻也不敢當馬指揮使如此過譽。”

“時下胡寇猖獗,竊據京邑,天子有揮師伐虜,還定舊都之志。正需你這樣的良將猛士,陷陣衝鋒,攻城拔寨......”劉承祐揮了揮手,說道。

韓通此時倒是顯得聽聰明,當即旦夕着地:“通願做那,爲天子與殿下從風險中之人!”

顯然,此時的韓通,身處微末,是屬於那種比較上道的人。劉承祐也未再做什麼勉勵之語,直接說道:“你既有騎將的資歷,再委卒伍之事,便是屈才了。龍棲軍中尚無獨立騎軍,我欲集中諸營騎卒,成立一騎兵都,你就當個騎兵都校吧,位同營指揮。”

劉承祐話落,韓通兩眼頓時便瞪大了,眼珠子似乎要奪目而出,喜形於色,一下子拜倒:“卑職多謝殿下!”

“不過醜話說在前頭!”見其興奮,劉承祐又變了臉,語氣冷然地提醒一句:“我常以能者上,庸者下。軍中多悍士,騎卒更是不馴,你若領兵無方,治軍無法,不能服衆......”

聽劉承祐這麼說,韓通表情嚴肅起來,鄭重地接過話:“倘若此,卑職自請離職,聽憑殿下發落,絕無怨言。”

“我,拭目以待!”面對其表態,劉承祐聲音輕輕的,朝馬全義使了個眼色,領韓通下去。

龍棲軍中,還是有不少馬匹的,但多駑馬、馱馬,能做戰馬使用的,還是少數。集中起來,韓通這個騎兵都校,領兵不過三百。

然而,即便如此,劉承祐可以想見,他的這道命令,軍中絕對有異聲。騎兵的地位,絕對是在步卒之上的,憑什麼讓韓通一個新來之人,成爲騎將。

對這點,劉承祐心裡很明白,但他仍舊打算這麼做。就如當初提拔馬全義一般,軍中多有不和諧的腔調。不用韓通,劉承祐或許能在軍中找到一名資歷足夠,不惹人非議的騎將。

但是,相較於那些“無名”之輩,劉承祐更願意重用這些“闖出過”名聲的人。倒不是一味地迷信那些“那些歷史”名將,只是如此之下,投資的風險小些,回報高些。

“殿下,如此驟然提拔,軍中將校,恐有怨言!”張彥威這個老兵油子,在這方面,反應倒是不慢,不由低着聲音提醒道。

劉承祐直接擡手止住他,頓了頓,沉聲說:“姑且看之!”

安排好韓通之後,劉承祐這纔將注意力放到向訓身上,從先後順序就可看出,比起韓通,他更看重此人。

向訓臉上已經沒有什麼表情了,適才劉承祐與韓通的對話,他都聽在耳中,默默然地,沒有貿然插嘴。

此時,劉承祐表情漠然,審視着向訓,似乎要給他點壓力,帳中一時間變得極其安靜。但向訓到了如今這個年紀,歷經世事,卻也不會爲劉承祐這點小伎倆嚇住。

過了一會兒,劉承祐淡淡地開口了:“聽聞,你自入營後,常有高論。我心中好奇,卻是想聽聽......”

悄然打量着冷漠少年,向訓呆了一會兒,方纔挪動了一下步子,問:“適才殿下提到,天子有揮師南下之意,在下敢問,何日動兵?”

劉承祐卻不接他這話,只是平靜地看着向訓。

見狀,向訓眉毛擡了擡,輕咳一聲,拱手說:“在下自河內北來,對中原的情況也算了解,契丹施政苛暴,境內生民大被其苦,已盡喪民心,各地方鎮,亦飽受欺壓,胡寇必不能久守中原。如今的中原,羣情鼎沸,就如一堆乾柴燥枝,沾着點火星,便蓬勃燃燒。天子建號於晉陽,宣詔天下,此時若率河東虎師,進取河洛,則中原百姓必簞食壺漿以相迎。如此,契丹可逐,社稷可立,天下可定!”

向訓這套說辭,顯然很熟練,言罷即止,望着劉承祐,等待着他的反應。

“你腹中策略諫言,有機會當面陳陛下才是!”劉承祐表現得,則有些平淡,語氣中似乎夾着些許失望。

向訓則淡淡一笑,頭埋下,平靜地說:“聽聞天子,已領兵東向,欲出太行,營救晉帝。只怕,陛下是無心聽在下這點粗陋之見!”

聞言,劉承祐臉上閃過一絲變化,他聽出了點異樣,略作沉吟,問:“你出此言,似乎別有所指?”

向訓仍舊很平靜地答道:“天子東去,不出意外,恐怕會無功而返......”

從其言,劉承祐便知,這向訓,絕對是個明白人。

起身,在帳中慢悠悠地踱了幾步,又打量了向訓幾眼,擡指說道:“可以實話告訴你,揮兵南下,直趨中原的建議,此前並不是沒有人向進諫過!但陛下不納,你可知爲何?”

這句話,似乎將向訓問住了一般,皺眉遲疑幾許,方纔說道:“也許,陛下令有考量吧。”

聽其回答,劉承祐很想以一笑表達自己的態度,可惜,真的笑不出來。

目光投向東面,自閉地站了一會兒,不說話了。

劉承祐的作風,一時間內是難以讓人適應的。向訓不禁擡首注看着劉承祐,只可惜,從其古井不波的側臉上,並不能看出什麼東西。瞟向一旁的張彥威,只見他彷彿很習以爲常地站在那兒,向訓心中生出些古怪,也只能陪着自閉。

良久,劉承祐回過神了,低沉着嗓子,語速極快地對向訓說道:“我身邊缺少一名侍從,可願屈尊?”

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260章 論婿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91章 王峻驕狂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123章 幽燕事了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00章 城戰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127章 冬至宴3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25章 李史合謀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345章 剝削者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75章 西北邊報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89章 破財贖罪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5章 春闈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375章 少林寺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世宗篇46 北定漠北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24章 巡遊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100章 梁山濼第103章 郭王會第416章 尾聲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7章 西京風波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452章 皇孫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97章 擴*整頓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34章 驚陶谷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365章 看衰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243章 不自知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61章 北使南歸第177章 小賢王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23章 老臣凋零第45章 移鎮之議第357章 國滅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145章 中秋第296章 缺人了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146章 驕將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