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

“官家,馮相公求見!”沒讓劉承祐晃悠多久,垂拱殿內侍急急忙忙地前來通稟。

在殿外,吹着冷風,頭腦清醒,劉承祐原本想召馮道,君臣二人在冬風中來場“論道”的,不過思及老狐狸歲高,怕他凍壞了身體,也就將生起的趣味給壓下了。

快步一回到殿中,一股在熱意撲面而來,解開披在身上的裘袍,立刻有侍者接過,拿下去收置好。

“老臣馮道,參見——”望見劉承祐,正自品御茶的馮道,趕忙起身,規規矩矩地行禮。

劉承祐直接擡手打斷,示意他:“馮卿免禮。”

別看在殿外吹着北風挺瀟灑,回到室內,還是習慣性地往暖爐上靠。爐子內,靜靜地燃燒着炭火,火燒得還挺旺,加了香料,兩手貼近,烤了一會兒,凍得有些僵硬的手,方纔活絡了不少。

“天寒地凍的,馮卿還當保重身體!”劉承祐隨手同馮道寒暄着。

天子這般關切,馮道老臉上頓時面露感激,很自然地表現一副動容的模樣,拜道:“多謝陛下關懷。”

見老狐狸躬着腰候在那兒,挺辛苦的樣子,劉承祐當即擺手:“馮卿但坐!”

劉承祐站着,馮道哪兒敢言坐,搖着頭,定要恪守人臣之禮。見狀,劉承祐只得歸御座,馮道這才恭謹地坐下。

“不知陛下召臣,有何吩咐?”馮道問起正事。

“淮陽郡王開府,太后不放心,欲給他選一個王太傅,此事落在朕身上。皇室血脈不豐,朕就這麼一個弟弟,雖獨立出宮,但年紀尚幼,心性不定,需嚴師約束管教......”劉承祐也不多廢話,直接道明意圖。

前不久,經過太后允許,劉承祐正式將皇弟劉承勳放出宮去,封爲淮陽郡王,遙領淮南尹。一個封號,都難掩劉承祐蠢動之心。

對於劉承勳,劉承祐表現得十分重視,給淮陽王府中,配齊了上下屬官屬吏,輔助其讀書習武,還自控鶴軍中調了一隊精卒充當王府衛士。眼下,就差一個總領教習的太傅了。

說句不吉利的話,劉承祐若有個意外,就眼下的情況,能繼大統者,非劉承勳莫屬。

而在這個問題上,宰相楊邠,又犯了一條大忌,竟然主動請命,願親自教習劉承勳。這讓劉承祐心中原本稍有所緩的忌刻,再度攀至頂峰,不是針對劉承勳那懵懂小子,就是針對楊邠。

而眼下,馮道聞其言,心裡則嘀咕了起來,聽天子的意思,貌似是想要他去教劉承勳?老狐狸迅速往利弊方向琢磨......

不過,很快便聞劉承祐說:“馮卿於當世素有元老之名,多曉上下賢能俊達,可有人選薦上?”

聞言,馮道反應過來,是自己想多了,迎着劉承祐的目光,認真地琢磨了一會兒,拱手應道:“集賢殿學士李崧,歷仕唐、晉,位至宰輔,向具名望,功才考實,陛下以爲如何?”

李崧,劉承祐嘴裡咀嚼着這個名字。對於這些前晉遺臣,這麼長時間下來,劉承祐也多少有些瞭解,其中就包括這個李崧。

尤其在此前蘇逢吉案,查察其罪之時,便有關於此君與蘇逢吉之間的房產矛盾報上來。蘇逢吉遭貶後,劉承祐還做主將其兩京之房邸,還給李崧。

李崧這個人,要說文才,或許算不得驚人,當世當朝便有許多人都能超過他。不過這個人,履歷異常豐富,當過很多官,州鎮職吏,三司六部,宮廷翰林,累至宰相,可以說,當官辦事的經驗十分豐富。

在前晉的時候,可謂其仕途巔峰,即便受舉於耶律德光,也頗受厚待。不過,自歸附大漢以來,便開始轉黴運了,雖然朝廷對類似他這樣的舊臣一直是賞個官位,供養着。此前得罪蘇逢吉,差點被迫害,此後一直在集賢殿,蘇禹珪屬下,混日子。

“欒城一戰,所救晉臣之中,就有他吧!”劉承祐考慮間隨口問道。

“正是。說起來,陛下對李學士還有活命之恩!”馮道含笑道。

“前番契丹主入東京,所獲晉臣中,唯有馮卿與李崧,最受榮寵。得與馮卿並列,其才具,朕倒是有些信心的!”劉承祐慢悠悠地說。

聽劉承祐這番言語,馮道這邊,反倒心頭一緊。以他對天子的瞭解,當不會無的放矢纔是。何以提到契丹事,莫非對“降遼之臣”有什麼看法?

想到這兒,馮道又小心地轉變口風:“李崧之才具,臣也是十分佩服的,世無完人,就是識人眼光,偶爲障蔽。”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馮卿所指,莫非石敬瑭?杜重威?”劉承祐說。

“陛下聰穎,老臣歎服!”馮道誇獎道。

石敬瑭出鎮河東,杜重威率師抗遼,此二者,都是李崧極力舉薦的。雖然可能是出於當年時勢國情的緣故,但從結果上看,唐、晉之亡,都與石、杜二人,有莫大的干係。

自動屏蔽其恭維,劉承祐又想到了什麼,說:“洛陽查辦的李鳷與李嶼,是他的兄弟吧!”

西征還師途中,經停洛陽之時,劉承祐處置了一批違法的官員,那二李就在其列,是被當作典型來樹立的。

聞其言,馮道終於回過味來了,稟道:“陛下若心懷顧慮,爲淮陽郡王,另擇良師即可,朝中人才鹹集,翰林學士李浣,文才卓著,學問通達......”

李浣,是宰相李濤的弟弟。

“就選李崧吧!”劉承祐卻突然擡手,朝左右吩咐着:“讓陶谷擬製,以李崧爲淮陽王太傅!”

“是!”

解決了一樁事,劉承祐心情又鬆了些,瞄向馮道,順勢問道:“中書門下,可有新事?”

“正要回稟陛下,大名府上報,臨清王已斬成德軍副使張鵬!”馮道觀察着劉承祐的表情,小心地答道。

果然,聞其言,劉承祐眉頭直接深鎖起來,以一種難以名狀的心緒,喃喃自語道:“怎麼都是一鎮節度副使啊!”

“可曾查明,何故殺之?”劉承祐問:“朕要聽實情!”

閃過那麼一抹猶豫,馮道還是老實地答道:“張鵬以‘降遼’之事,譏諷臨清王!”

第94章 善後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157章 劉老四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216章 初夏第159章 還朝第52章 六穀土豪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227章 延州事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58章 正面互懟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14章 大論第36章 西面來人第1779章 四王畢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67章 又去一老第61章 南北之爭第63章 朝廷應對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18章 蒲陰第61章 趙二爲官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73章 西北隱患第92章 大調整第71章 叛軍勢蹙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60章 家事、國事第35章 瑤華春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416章 面試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273 王晏鎮洛第321章 矛盾第79章 滏陽之捷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9章 新官上任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38章 任其紛擾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195章 楊邠案(3)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196章 橐駝兒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