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兩日而克

“狂轟濫炸”一個多時辰,朝城上拋射了五千餘顆石彈,其間樓檣,與城牆周遭的房屋建築,都遭到了不小的損壞。

李守貞將河東城修築得當真堅固,就彷彿早早地預見到了被困城圍攻的情況一般,大量石彈衝擊下,也只在城牆面上留下了些重擊後的斑點、凹坑,連個大的缺口都沒有。另外一方面,石彈飛擊比較分散,倘無累日連續的打擊,想要一次性將城牆擊垮打破,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而城上,人員的傷亡並不算大,但對於叛軍軍心士氣的打擊,卻是極其嚴重。隔着七八十丈遠,視線雖不甚清晰,城垣上的人影幢幢卻是盡入眼中,劉承祐能夠感受到那些叛軍的驚惶、恐懼、混亂。人心不穩,敵膽喪。

拋石機止,官軍寨牆大開,肩負進攻任務的龍棲、小底兩軍,也受令而動。木牛、木幔等防護器械推動在前,士卒矮身循其後,十幾座壕橋,亦被推向城下,欲填護城河,幾架巨大的雲車也在大量民夫的操作下,向着前穩穩推進,就向一頭頭野獸,向蒲城張開巨口獠牙.....

近前,弓弩等遠程壓制的進攻手段,繼續展開,而那粗如長槍的牀子弩箭,更是帶着極強的殺傷力,直射向蒲城。有逾垣而進者,叛軍有倒黴的人,直接被射穿,悽嚎無比,慘狀駭人。

就攻城方面,官軍是做了足夠充分的準備,尤其是在這些攻城器械的準備上。而爲了打造這些戰爭軍器,付出的代價也不小,爲了緩解財政上的壓力,可謂極盡壓榨工匠與勞力。

以寨壘逼城而築之故,官軍進攻的動作已經很快了,但軍器衝城的佈置總歸要有些時間。在這個過程中,蒲城上的叛軍守卒,縱使軍心渙散,但在李守貞心腹將校與巡檢督戰兵的彈壓強逼下,還是拿起武器,勉強地做好了迎接進攻的準備,混亂的場面稍微有點改善。

壕橋推入水中,固靠兩岸,護城河頓成通途,士卒可執盾而過。雲梯逼上城,落板而搭上。官軍的進攻徹底展開......

李守貞在城中,還是屯了不少御備器械的,滾石、檑木、箭矢、金湯等還算充足。一時間,激烈的攻防便在蒲城一線展開,城上城下,弓弩相對,箭如雨下,廝殺聲劇。

並且,由於官軍的寨壘戰術,極大地縮短了與河東城的距離,使得叛軍在官軍的進攻下,反應始終難以及時。

並沒有付出太大的代價,一線的進攻士卒,便有登上城頭者。而城戰攻防,一旦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也就預示着新一輪的進攻階段到來。白熱化的戰鬥,在兵甲沒有巨大差距的情況下,基本要靠將士血勇拼殺。

論將士英勇,禁軍將士,尤其是龍棲、小底兩軍,自不是蒲軍士卒能比的。受限於仰攻,且蒲軍嬰城之利,而官軍的強弩也無法再提供覆蓋性的支持,攻防局面很快僵持住。

沿城垣一線戰鬥,前後又持續了近兩個時辰,始終沒能打破。

“原以爲蒲軍人心已喪,大軍既登城,可輕易而下,未曾想到,在禁軍將士輪番進攻下,竟能撐這麼久!”觀戰臺上,眼瞧着戰鬥糾纏,且禁軍的進攻明顯有所放緩,坐在一旁的馮道臉上不禁浮現出點憂慮,偏頭看向劉承祐。

劉承祐臉上倒是沒有多少變化,平靜不似作假,聞馮道之言,劉承祐問楊邠與扈彥珂:“二位怎麼看?”

楊邠回答很簡潔:“叛賊人寡,我軍人衆,只需繼續加強進攻,如潮攻勢下,損失一重,叛軍定然抵擋不住!”

“只是如此,我軍的傷亡也難以控制了。”扈彥珂則朝劉承祐一禮,就楊邠的發言補充道,顯然,不怎麼贊同。

隨後,在楊邠威凌目光下,自若與劉承祐道:“在臣看來,這只不過是叛軍困獸猶鬥罷了,這波抗擊之後,其勢不能久。縱今日能擋,明日能擋?況且,我軍攻城利器,還未完全發揮其功效,何需用人命去填?”

又觀了一會兒戰,此時在前參與進攻的,便有他的大舅哥高懷德及其麾下。這一波進攻潮,也持續了近兩刻鐘了,場面看起來仍舊激烈,但效果不佳。

用力地眨了幾下眼睛,舒緩雙目的疲勞,劉承祐問:“東城什麼情況。”

等了一會兒,趙延進來報:“正沿城垣激戰。”

“叛軍已經暫時適應我軍的進攻節奏了,在他們被激起的那股氣消散之前,破之不易,徒耗士卒罷了。增兵強攻,或可收效,朕不爲也。”發表了兩句看法,劉承祐直接下令道:“鳴金收兵,傳令各軍,有序撤回寨城之後,收攏士卒,救治傷員!”

隨着鳴金聲起,第一次進攻,以官軍的主動罷戰告終。

“官家,何故收兵?弟兄們已經登上蒲城,只要繼續進攻下去,叛軍定然擋不住!”御帳之中,舅父李洪建夾着兜鍪氣沖沖地走進來,望着劉承祐直接質問道。

作爲天子舅父,大內都部署,行營馬步軍都虞侯,禁軍高級將帥,怎麼都是位高權重,春風得意。但隨軍以來,雖總禁軍,但感覺自己就像個提線木偶一般,這天子什麼都要插上一手。

今日衝城,在他看來,最多熬至日落,蒲城必破。結果爲劉承祐叫停,這心中的怒氣與不滿蹭得一下便上來了。

“舅舅先坐。”劉承祐平和地對李洪建示意了下,說道:“賊勢不可久,只需變奏泄其氣,強攻功果未知,但將士死傷過重,那是一定的了。”

“能破城,多死幾個人,又有何礙?”劉承祐的話顯然不能說服李洪建,矢口反駁。

聞言,劉承祐表情頓時一肅,稍顯嚴厲地訓斥道:“將士背井離家,隨朕平叛,爲國盡忠,朕當視之爲手足。舅舅既爲國戚,又是將帥,這等不恤下情的話,就不要再講了,否則,必不輕饒。”

劉承祐這是將作秀融入到骨子裡了,別看說得敞亮,真到沒辦法的時候,看他腦子裡會不會有“體恤士卒”這四個字。

突然面對劉承祐的變臉,李洪建不由一訥,但見外甥那認真的嚴厲表情,腹內之語,終究嚥了回去。

隨着罷戰收兵回營,白文珂等將帥悉來御營,多多少少,皆有些不樂意。見其狀,劉承祐反倒安心,這說明,戰意仍舊高昂。被劉承祐善言安撫,直道明日再攻。

經過簡單的戰損統計,南城的禁軍,前後共投入了七千餘軍士直接參與戰鬥,傷亡近千人,當然叛軍也好不到哪兒去。東城那邊,損失要稍微大一些。

今日進攻,官軍明顯沒有盡全力,但叛軍的深淺,可基本被試探出來了。而劉承祐也沒有一上來,便不遺餘力的想法,圍城這麼久,上下將士,也是需要熟悉適應進攻節奏的。

不過,試探完叛軍的作戰防禦,劉承祐這心裡也是更加踏實了。

秋意漸濃,夜愈寒,節度衙門改造的“秦王府”完全沉凝在一片壓抑的氣氛當中。堂間,李守貞表情冷硬,高居王座,一干河中文武聚在一塊兒,俱緘默不言。

終於,一名臂纏繃帶的將領站了出來,一臉的憋屈,憤怒道:“大王,漢軍的那些拋石車必須毀掉,數千石彈,亂砸一通,士卒們膽氣盡喪,如何作戰,如何抵擋漢軍衝城?”

見其激動,李守貞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問道:“孤不想嗎?讓你領軍出城,你能將之破壞嗎?你敢嗎?”

面對此質問,那將領憋了一會兒,臉色漲得通紅,退下了。

此前,對漢軍鋪築至眼皮子底下的寨牆,也不是沒有嘗試出擊摧毀,幾次下來,效果都是被誘出去打殺,損失不小。眼下,想要出城,越過那些“龜殼”,搗毀官軍的那些攻城重械,無異於癡人說夢。

“大王,官軍人衆,甲械精良,實力強大,觀其今日攻勢,如此兇猛,我軍竭盡全力方纔擋住。若不另謀出路,恐怕難以抵擋多久啊,屆時城毀人亡......”這時,一名文吏起身,語氣有些悽慘,面色之間,滿是畏懼。言語間,也含着明顯的“暗示”。

李守貞聞其言,卻是面露獰色,怒斥道:“大膽賊子,怯敵畏戰,竟敢亂我軍心!”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言罷便命人將其拉出去斬了,滿堂膽顫,但顯然,震懾的效果短時間內達到了,其後便更加離心。商量了許久,終究沒能想出什麼應對之策。困局如此,當真沒辦法,除非來場天崩劇變......

一夜的休整過後,漢軍饗士卒,備軍械,晨霧初散,再次動了起來。昨日的砲石擊城,拋石車損壞不少,經過修復後,可供使用的,仍有近三百架。

劉承祐再登觀戰臺,下令進攻時,補充了一句:將所有的石彈用完!

然後,河東城再度迎來一場砲石雨的洗禮。

進攻節奏,如出前轍,停止石彈攻擊後,叛軍似乎有了經驗,知道官軍又要衝城了,躲避衝擊的士卒,紛紛被驅趕上城,等待接戰。

不過,這一回不一樣了,在城頭人員密集之時,換上了火油彈。帶着火苗的陶罐,高速發往城頭,在叛軍士卒的視線下,扎入人羣,罐碎油出,轟然爆發,烈火頓時將周遭的幾名叛卒吞噬。

其後,是一顆又一顆,密集不斷,拋向城頭。比起此前石彈攻擊,更淒厲的慘嚎迴響在蒲城間。

“是猛火油!”有人驚呼,呼聲中帶着恐懼。

幾百顆火油彈,基本上的都拋入了城內,城頭、檣樓、房屋以及大量的守卒,未做防備之下,被迅速地吞噬。

大火沖天,濃煙滾滾,天高雲淡不復,有種錯覺,整個蔚藍的天空都被染黑了......

極目遠眺那些在火海中逃竄哀嚎的身影,觀戰臺上,馮道身體不由哆嗦了幾下,老臉泛白,脣微顫:“此舉有傷天和,得慎用啊!”

劉承祐神情也有些嚴肅,不過眼下,可沒時間給他動什麼婦人之仁,戰爭本就是傷天和的事,戰場搏命,可容不得手軟。

此番火油彈建功,基本是因爲出其不意,守軍毫無防備,否則,效果不會這般好。但顯然,這火油彈絕對是攻防利器。

城垣以土石築造,城頭甕城,除了樓檣柵欄之外,並沒有太多的可燃物,火雖大,城上卻難以持久。得趁着突遭重創之下,叛軍喪膽,抓住機會破城。

隨着進攻的命令下達,同樣有些愣神的漢軍將士,這才依昨日之道,有序地朝泛着熱浪的蒲城攻取。

事實證明,劉承祐還是太小心了,城上的火卻是沒有持續太久,但同樣的,叛軍的抵抗也是微乎其微,活着的都亡命去了。

十分輕鬆地,城門被破開......

第465章 “教匪”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30章 滿堂春宴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44章 聽政湖湘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41章 西域戰況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85章 善後爭議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151章 聽政2第276章 玉如意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452章 皇孫第1714章 百姓苦第59章 明貶實升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40章 封王第465章 “教匪”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89章 談話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84章 夏州降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452章 皇孫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413章 分食第79章 大獲全勝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204章 解決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1章 柩前繼位第39章 連夜南進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60章 皇后進言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187章 瑣屑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82章 四件大事第68章 撤了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4章 武夫軍閥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380章 投漢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1772章 處置第446章 流光園第66章 朕要親征第477章 孝敬皇后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77章 渦口之戰(1)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73章 道府之爭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