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

垂拱殿內,劉暘緩慢地在御案前踱着步,腳步聲顯得很沉重,而那張沉凝的面龐間,甚至有那麼一絲愁苦,顯然,他的心情並不好。

御前侍候着的,除了內侍鄭元之外,便只有內閣學士徐士廉了,不過都低着頭,大氣也不敢喘一下。

良久,劉暘擡眼瞥向保持着默然狀的徐士廉,稍顯悵然地道:“先帝在時,豈是如此多事?紛至沓來!層出不窮!簡直可惡!”

此言落,徐士廉與鄭元都不由心頭大震,鄭元則趕忙道:“官家息怒!”

沒有搭理他,劉暘直接衝着徐士廉道:“這些個大臣、御史、使君、知州知縣,還有將軍,本章之上,一個個懇切陳言,盡職盡忠,爲國爲民,然而從其本心,有將朕視爲君父親嗎?”

徐士廉在劉暘身邊也侍從好些年了,在他的印象中,這個皇帝素來沉穩內斂,但此時,陛下竟然在埋怨,這可是極其少見的。一時間,徐士廉心裡也是感慨頗多,憂思重重。

“爲何不說話?”見徐士廉沉默,劉暘不由惱怒道。

便是寬和如劉暘,發起怒來,帶給臣僕的壓力也比山大。迎着皇帝的目光,徐士廉不敢再作啞了,沉吟少許,略顯謹慎地道來:“以臣愚見,一切紛擾,概因爲陛下初登大寶,威權不固……”

“初登大寶?從柩前繼位開始,整整一年了!”劉暘徑道。

這該是劉暘今日抱怨的最後一句話,發泄了一番情緒過後,理智重新恢復,認真思量幾許,一雙深眸之中閃過少許負複雜的色彩,嘴裡喃喃道:政治

“那麼如何樹立權威,嚴刑峻法,殺人立威何如?溫良恭儉讓以得之,那朕究竟得到了什麼?”

劉暘的聲音如尋常時候那般平和,但聽在徐士廉耳中,卻覺從裡到外的發寒,皇帝儼然被下邊人的手腳以及地方上的亂象激怒了。

шшш★ ttκǎ n★ ¢ o

所幸,劉暘很快地從那種駭人的狀態中擺脫出來,又沉吟良久,悠然一嘆,問徐士廉道:“內外臣僚上書,關於稅制改革的這些個弊端、損失、禍亂、惡果,你有什麼看法?”

見皇帝進入正常問政的狀態,徐士廉心頭莫名一鬆,略作思索,沉穩地應道:“回陛下,以臣愚見,事或有其事,但理絕非其理!”

“怎麼講?”劉暘直直地盯着徐士廉。

在劉暘的印象中,徐士廉平日裡話並不多,那似乎是二十年前登聞鼓案落下的“後遺症”,但對於內外軍政,徐士廉也常有驚人之語,此時的劉暘,顯然希望從徐士廉嘴裡聽到一些“真知灼見”。

徐士廉則繼續從容道:“稅制新法,乃是先帝、陛下、晉王、趙相併朝中諸宰及相關部司幹臣多方聽取、審慎調查、細緻考量,方纔得來。

試想,以君臣之賢能,及多年治國之經驗,所擬大政,便有考慮不當之處,也不至於引發如此多的紛擾與動亂。

因此,恕臣斗膽直言,在這些騷亂背後,必有奸人作祟,推波助瀾!”

“你所言奸人,所指何人?”劉暘追問道。

“以陛下之睿智,如何不曉?”徐士廉道:“誰在稅改中利益受損,誰又在這些騷亂之中得利,誰就是禍國奸人!”

聽其言,劉暘不由冷笑兩聲,意味深長地說道:“你此言,可囊括了不少人,若是傳將出去,這羣情洶洶,怕是要衝你去了!”

見皇帝這般說,徐士廉顯得雲淡風氣的,拱手道:“倘若如此,那豈不是佐證臣之所言,皆據實而談!”

注視了徐士廉一會兒,劉暘又思索片刻,面帶會議,悵然地說道:“先帝曾多次講過,政策無關對錯,只在利益,制定政策也從來是不難的,困難只在如何執行政策。現在看來,朝廷在稅制改革的執行上,問題很大啊.”

“陛下英明!”徐士廉道。

“英明的是先帝!”劉暘斷然道,嘴角復現出少許的苦澀:“朕若是英明,何以讓人小覷,反覆挑釁?”

對此,徐士廉默然,雖然他還想再勸皇帝忍耐,但此時實在說不出口,因爲就如其言,整整一年多了,紛擾不加少,騷亂反在加劇,忍已經不該再是皇帝的治國理念了。相忍爲國,若成了單方面的,那就是一廂情願了。

“徐卿,你家有多少地?”劉暘忽然聞道。

對此問,徐士廉下意識地陪了幾分小心,但稍作斟酌,還是如實稟來,道:“臣出身寒微,入仕之後,泰半時間居邊州,及奉調入京,朝廷以榆林卻亂之功賞,兼多年俸祿及陛下之賜,在家鄉置有薄田百畝,只待致仕之後,還鄉養老。”

對這個回答,劉暘眼神中閃過少許恍惚,連徐士廉這等一心紮在公事政務上的幹臣,公事之外,仍不免將俸祿、賞賜拿回鄉置辦土地,而況他人。百畝地雖然不多,卻深刻地反應着大漢臣民們對於土地那等偏執的熱愛。大漢帝國的商品經濟在過去的幾十年蓬勃發展,但是經濟,依舊是建立在以億萬計的土地基礎上。

“百畝地夠嗎?”劉暘又這麼問道。

“臣家裡人丁不多,連帶父母妻兒,也不過六口人。待臣歸養之後,足以耕讀傳家了!”徐士廉很坦然地道:“時下土地之經營,僱傭了三戶人家,每年扣除僱資以及稅賦,也有不少盈餘”

“百畝田土,就足以讓朝廷一四品大員滿足!”聽完徐士廉的敘說,劉暘又不禁憤慨道:“然而,有些人家萬畝肥田,仍不知惜福,仍要對那些窮苦民衆敲骨吸髓,貪婪之心,令人作嘔,他們的禮義廉恥,道德抱負,都學到哪兒去了!”

“陛下息怒!”見劉暘怒火蹭蹭往上冒,徐士廉立刻勸道。

劉暘則一擺手,一副朕很冷靜的模樣,沉吟良久,鄭重其事地問道:“關於稅改,如今朝裡朝外,爭議甚至反對之聲很大,有些人甚至將其批爲亂政虐民之源,以你之見,朕當如何應對?”

聞問,徐士廉一時沒有作答,而是極其嚴肅地反問劉暘道:“陛下欲改世祖之政乎?”

注意着徐士廉那張凝重的面孔,劉暘灑然一笑,就兩個字答道:“如何?”

徐士廉深吸一口氣,便有些激切地說道:“亂政者,不法勳貴;禍國者,背主官僚;虐民者,無良地主。此三者,乃稅務改制騷亂之根源!

恕臣直言,陛下當矢志如一,堅定如初,推進改革,不因一時阻礙滯而氣餒!

如有改棄,一則背先帝之志,二則損朝廷權威,三則傷改革志士與天下庶民之心.”

見徐士廉說得如此懇切,劉暘淡淡地笑了,不知譏諷向何人,隨意拿起一道御案上的奏章,道:“然而,天下庶民,已經被稅改折騰得筋疲力盡,已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了.”

徐士廉當即道:“奏章中上報之騷亂,與全天下德惠之小民貧農相比,能佔幾何?

恕臣直言,大漢稅制改革進展到如今,已然見到成效,反對之聲越激烈,越見改革之必要!

同時,若有始無終,半途而廢,既無濟於解決當下面臨之問題,還會使大漢稅制更加混亂,於臣民而言,也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臣,祈請陛下明鑑!”

徐士廉對過去半年間發生在帝國內部的民亂看法就相對清楚了,稅改固然在執行中,在有心人的對抗中、曲解利用中,造成了不小的破壞與混亂。

然而,實事求是地說,那終究是小部分,大漢主要的權貴、地主羣體們,多少還是有些底線的,不是人人都敢明目張膽地對抗朝廷大政,也不是所有地主都連最後一粒口糧都不留給農民,否則,這大漢帝國早就動搖了。

一個還處在上升期的,政治相對清明,中央權威鞏固的帝國體制下,對所有人的約束力都是很強的,對人性中惡的一面都有極大的壓制。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那些關於稅改弊端的危言聳聽,又是從何而來呢?對此,作爲皇帝的劉暘,又如何不知,然而也正是如此,他才難掩怒氣,很明顯,有些人當真把他的寬厚當作興風作浪的本錢了。

“朕還收到一份劾章,來自成都知府王審銳,彈劾劍南道布政使潘佑,用政不善,苛待僚屬,欺虐下民,西川大旱,賑濟不力,致民騷亂這道奏章,透露的意味,有些不尋常吶!”

王審銳,乃是已故平南公王全斌次子,而這份由於成都知府彈劾劍南道布政使的奏章,其中透露的意思,顯然絕不只是一次“道府之爭”。

徐士廉聽了,眉頭也皺得極緊,看着劉暘說道:“陛下,潘使君御下嚴厲,不爲己甚,此事朝野盡知。

然而,他待小民從來寬和,據臣所知,劍南幾年任上,從來兢兢業業,致力於稅改,打擊豪強,成果顯著。

西川大旱,朝廷也有明詔,責其救濟,臣無法相信,潘使君會在此等事務上懈怠!”

“朕也不信!”劉暘直接道,帶有懷疑的兩眼稍稍眯着:“然而,這樣的劾章,就這般堂而皇之地呈上朕案頭了!”

徐士廉凝眉想了想,道:“陛下或可去文,讓潘使君就此事解釋一二,兩相對照,箇中曲直,自當瞭然!”

劉暘點了點頭,又是一陣沉默,突然衝鄭元、徐士廉道:“許久沒有出宮了,陪朕去周遭州縣逛逛,朕倒要看看,大漢的百姓們,究竟處在怎樣一種水深火熱之中。倘若有,又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59章 明貶實升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412章 二王第119章 難審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118章 棉第1695章 袁家莊第69章 東出太行第1708章 格局第115章 瀛州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8章 巡視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76章 大才蒙塵第97章 再臨井陘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97章 決斷!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半島史話·奇葩第41章 高麗國王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7章 恩賞問題第133章 納了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124章 辭表第73章 紙上談兵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56章 彌月之喜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57章 七月大朝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41章 小風波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110章 西南將帥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162章 薨逝無題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00章 梁山濼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62章 禍福之間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48章 耿崇美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40章 封王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287章第408章 蠢兒子第30章 滿堂春宴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59章 睡王上位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270章 立場第179章 長教訓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79章 大獲全勝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67章 劉煦娶親第14章 武夫軍閥第32章 郭氏之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