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

抵達廣州,老皇帝花了三日的時間來熟悉當地的氣候條件,然後方纔體會起番禺風物,即便老皇帝多感疲乏,腿腳不便,該走訪的依舊要走訪,哪怕只是做個樣子。

老一輩的人都知道,如今的番禺城與三十年前那完全是兩個城市,三十年間,從城市基建到城市文化,都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其中最直觀的,要數城市規模上的變化了。百年前,番禺雖然同樣是嶺南地區的中心城市,中州士人爲避戰亂持續南下,經濟、文化都有長足發展,但與眼下相比,也只能算中規中矩。

等到南粵劉氏統治時期,番禺城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老城得到新的整修,並且向南擴建至瀕臨珠江。在南粵時期,番禺城內居住的,主要是皇室、宮人宦官以及官僚、將軍、守衛,一般市民、普通百姓是沒有在城內定居資格的。

相反,依託着番禺城,在城東、城西起建了一大批的街坊、集市,加以道路連通,漸成規模。而這些南粵時期番禺城外的附屬街坊,則形成了幾十年後番禺的東西二城。

當年潘美平粵,挺進興王府,兵臨番禺城時,對於城池內外懸殊極大的情勢面貌有過一番最直觀的描述:番禺城外,小民之賤,有如豕犬。

可以說,當初朝廷平南,對嶺南百姓來說,是一場真正的“解放”,至少於廣州百姓而言,他們有了正常在番禺城內生活經營的權利

至今爲止,番禺城都未必能稱之爲南方最大的城市,但若說他是南方發展最快、進步最快的城市,卻也名副其實。比起三十年前剛剛南平之時,如今的番禺,在佔地面積上擴充了足足三倍。

在大漢城鎮化幾十年風雲間,如廣州番禺這般狂飆急進的,怕也只此一家了。傳統的市坊在這個進程中不斷崩潰,但也是有個過程的,有快有慢,有早有遲,而番禺城卻是最早緊隨京師改變市坊制度,進入新城市管理模式的地方。

甚至於,番禺東西新城的擴張建設,從規劃上就完全符合商品經濟、城市化的規律,在基建、管理制度以及經濟的結合度上,或許就連東京都比不上。

畢竟,東京除了商業化,還有濃重的政治氛圍,這是本質上的區別。曾經有中原旅人行至廣州府,只在番禺待了一日,便與同伴大發感慨,說在番禺感受到了別樣的風景,其後便在番禺安家、置業、定居,停下了遊歷的腳步。

在這類人眼裡,番禺大概是大漢帝國最自由、最開放、最包容的城市,在這裡,或許連呼吸的空氣都是香甜的

有一點毋庸置疑,番禺是大漢商業氛圍最濃厚的地方,放之全國,都是如此,這裡是商人、手工業者、航海家的天堂,當然同樣也是小偷、罪犯活動的溫牀。

這裡百業興旺,萬商雲集,各項資源集中,當前人類所能擁有的任何享受,都能體驗到。

當然了,與之匹配的,便是先進而嚴格的管理制度,在商業規則與制度的維護上,可以說番禺這裡是全國最細緻、最完備的。

其中最爲出名的,大抵是行市制度的設立與管理了,番禺在這方面,可是極其嚴格,甚至到了一刀切的地步。番禺雖有設縣,但在具體的管理上,廣州府的話語權是不需多言的,幾乎實現了垂直管理,在城市管理上番禺縣衙只是一個卑微的執行者。

而根據廣州府衙規定,番禺城內各行各業都需集中經營,集中納稅,相互之間,不得戧行,這既是爲了市場有序繁榮的發展,也是爲了方便官府集中管理。

因此,不像目前許多大漢城市中的“混亂”,番禺城至少在商業上,是秩序井然、井井有條的,行市內各鋪面商店也是鱗次櫛比。在嚴格的管理制度下,各種米市街、魚肉行、海鮮坊、瓷器街、香料坊、綢布坊、花鳥街、皮貨街、木瓦市等等行市應運而生。

每條街坊,都設在人煙稠密的地方,少則一條街,多則四五條街聯合在一起,經營的商鋪少則數十家,多則數百家。就連青樓妓院,在番禺城都得集中經營,照章納稅,而每條花街柳巷,都是廣州府的納稅大戶,平日裡可被“寶貝”着。

行市制度興起已經有有些歷史了,在大漢各地也都存在,尤其是大城市,但如廣州府這邊管理得如此嚴格分明的,卻也實在不多。

這樣的環境之下,久而久之,也使廣州府的行會制度發展得如火如荼,其經營組織程度也更高,位在全國前列!

在番禺城內行市間的經營者,都必需得加入行市行會,並繳納會費,接受管理,其一切經營活動都受到行會約束,行市內矛盾內部解決,行市外則由行會統一應付。商品定價權在行會,甚至於就連稅收都有行會代勞。

顯然,行會就是官府管理各行各業、各街各市最有力的臂助。但是,如此發展,固然省卻了官府很多事,許多時候只需坐着收錢即可,但也滋生了諸多矛盾。

比如行會對店家、會員的壓榨,在番禺街市上是很少見到欺行霸市的情況的,行市有制度,行會有規矩,敢有冒犯者,會迎來整個行會的打壓,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而行會規矩主要各會長制定,而會長則是由一些名流、豪商擔任,官府只做監督。

各街市行會內部,往往也是矛盾重重,會長几乎可以說是每條街市上的土皇帝,權力與便利都很大,行會內部有實力的成員,爲了爭奪會長位置,往往也是勾心鬥角,手段齊出,暴力行爲也是層出不窮。

同時,同行業之間的大小行市間,衝突也是時有發生,尤其是商品議價權問題,過去三十年間,番禺城內發生了數次同行業行會之間的價格戰,乃至流血衝突,每次都得死不少人。

每個行會,也都豢養着一些打手,這些遊走在灰色地帶的人,也是城市治安的挑戰,很多犯罪都與這些暴力團伙脫不開關係。

這些蛆蟲,則與貧民窟,共同構成番禺城各種犯罪活動的來源。毫無疑問,番禺城的犯罪率,在全國範圍內,都是居高不下的。

種種矛盾,等等問題,都是在番禺商業經濟大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但這些都難掩番禺在過去幾十年間產生的蛻變。甚至可以說,在當前的廣州府番禺城,已經誕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城市之中,遍佈小資產階級,商人的地位也不似其他城市那般受到猜疑、鄙視、限制,甚至於開始對官府產生一些隱晦的影響。

番禺同時也是一個移民城市,外來人口占據番禺人口的絕大多數,相反,本地的土著人口,反而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比例逐漸減少。

外來人口,帶來了外邊的先進文化與技術,寬鬆的政治、經濟氛圍,也使番禺的文化開放而多元,不只有傳統的中國的,更有海外的、西方的

作爲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與終點,番禺城具備其他大漢沿海城市難以具備的優越條件與地位。自安史之亂後,海上絲綢之路開始興起,自番禺往返的船隊日多,但隨着大漢帝國在海外貿易政策上的放寬與鼓勵,在南洋諸島、各國活動的日益頻繁,番禺城獲得的發展福利遠超歷史同期,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而冬季,正是外番商船活動最爲頻繁的時候,沿珠江的碼頭上,幾乎每天都有滿載着大漢瓷器、絲綢、茶葉、鐵器等貨物的外國商船拔錨起航,伶仃洋上盡數順着季風揚帆南下海船

同時,番禺城內最引人矚目,也最惹人非議的,或許就是那雲集的外番人羣了。在往返番禺的外洋人中,商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他們每次大概待2-6個月,即便有些人爲了長期往來便利,在城中安宅置業,但屬於暫住人口。

與之相對的,廣州府境內還存在着一些常駐的外番人口,這些人數量以十萬計,僅番禺城內,便不下十萬。這樣的規模,在當前的大漢,是很誇張的,也是讓人不可思議的,全國大抵也只有廣州府有這個條件,也有這個環境接納這麼多人。

在這些外番人中,以大食人居多,高麗、日本、天竺次之,近些年來,南洋的一些土著商人也增多了。

來源成分複雜,身份也同樣複雜,商人乃是最普遍的身份,其餘諸如冒險家、水手、手工業者、逃犯、乃至流亡羣體。

當年,鑑於安西都督府在碎葉進行的“滅教”行動,朝廷也隨之頒佈了一系列的限制政策,對中原及大西北的大食及信奉ysl的外夷也多有迫害,這就使得許多境內的ysl教徒,要麼改變信仰,要麼逃奔他處,廣州府乃是很多人最終的選擇。

因此,廣州府外番人口是形形色色,如欲辨其成色,也是完全扯不清的。

而爲了安置這些外番人,廣州府還專門劃出了一些街道,專供其聚居、生活,核心理念仍是方便管理。這也就形成了番禺城內另一道特色,跨街連市的番坊街。

讓廣州府乃至廣南東道上下意想不到的是,老皇帝在廣州府,首先“開炮”的,正是這番坊街

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178章 會獵第65章 選擇第311章 舊識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51章 耿淑妃薨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76章 視察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43章 東京聲色第429章 向南!第7章 貴戚解權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68章 撤了第397章 指點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287章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80章 京觀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38章 殿議第9章 王峻歸來第177章 小賢王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417章 輕狂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1740章 農民苦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49章 求援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46章 黃羊平第403章 抓起來!第227章 延州事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285章 家務事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416章 面試第93章 班師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28章 下獄第99章 又窮了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55章 山上山下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239章 進退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321章 矛盾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15章 馬楚內亂第408章 蠢兒子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417章 輕狂第433章 聖訓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42章 戰後第61章 北使南歸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62章 薨逝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98章 溫柔鄉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457章 鄭州第11章 大敗蜀軍第481章 行宮第260章 論婿第1803章 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