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終罷西征

或許有些讓人訝異,王繼恩與喦脫相繼死後,劉皇帝是好生傷感了兩日,甚至在無人的地方默默流了些眼淚。他哭的,或許並不是那兩名老奴,而是過去幾十年的回憶以及大好時光,畢竟,那二人是真正見證着他劉皇帝是如何走到當下的

有些幾十年的習慣,真不是輕易改變的,也不是說斷就能斷的。人已沒了,劉皇帝在這幾日間,支使內侍之時,仍舊忍不住喚喦脫的名字,這既讓身邊人惶恐無措,也平添哀思。

喦脫之死,對劉皇帝個人生活的影響同樣是很大的,找一個替代者不難,難得是如何讓劉皇帝習慣,但偏偏,他是大不習慣。

新的內侍行首名叫胡德,乃是秋華殿折賢妃的近侍太監,被劉皇帝強行討要過來的,顯然,劉皇帝信任的並不是此人,而是折賢妃。或許就連劉皇帝自己都意識到了,在故人凋零的當下,能夠讓他放心信任的人,連鳳毛麟角都沒有了,折賢妃顯是其一。

因爲此事,還惹得高貴妃吃了飛醋,畢竟如今高貴妃主持後宮事務,雖無皇后之名,卻有其實。皇帝需要近侍,怎麼着也該問問她的意見,即便退一步,賢妃能調教好奴僕,她秋華殿的人,難道就不夠忠誠,就侍候不好官家了?

胡德也是資深太監了,還不滿五十歲,年輕力壯的,“業務素質”就更不用提了,更重要的是,有一股敦厚端正的氣質,一看就是賢妃身邊出來的人。

但,人再好,也不是喦脫,這就是最大的區別。同時,關於自己身邊的侍從掌班制度,劉皇帝又進行了更爲嚴密、周全的改進,其中最基本的一點原則,就是不得單人侍駕,尤其在他就寢之時,任何人單獨靠近御榻,不論何由,即刻處死。

就是召后妃侍寢,也得有兩名宮娥在旁看着,當然,以老皇帝的身體,早已是有心無力,那活兒早就不靈光了但制度原則,就是如此。

劉皇帝這種種的規定安排,就反應出一個心理:總有刁民想害朕。王繼恩臨死前的提醒,作用是很大的,那被奴僕刺殺的遼國皇帝耶律璟之下場,的確值得引以爲戒。

當年,消息傳來之時,劉皇帝就已經有所警惕,同時總結其中的緣故,因此對於身邊人,劉皇帝還算是寬厚的。但是,對於如今的老皇帝來說,連喦脫、王繼恩都殺了,那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不懷疑,所以,哪怕辛苦麻煩些,該防還得防着

劉皇帝能接受自己老死、病死,絕不甘心因爲什麼莫名其妙的原因而“意外”致死。劉皇帝如今這等晚年心態,怕是無人能夠體會,同樣的,也很難爲人想象,老皇帝已魔怔到如此深重的地步。

劉皇帝近來的心情顯然很差,看起來鬱鬱寡歡的,人也更加蒼老了,就像一根快要爛到心的朽木。但這根朽木,即便腐爛了,也彷彿帶着劇毒,更加讓人畏懼。

旁人如何感想,劉皇帝已然渾不在意了,但有心無力的感覺,他卻也品嚐愈深。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懷疑自己還能否壓服羣臣,就越猜忌是否有人藐視天威、興風作浪,就越要折騰出點動靜,以顯示他的存在。

這種心理,顯然比從前還要嚴重,而若想讓劉皇帝安分下來,恐怕得等到他折騰不動爲止了。而與其他愛折騰的老皇帝相比,劉皇帝最大的不同,大抵是他在更多地折騰勳貴及官僚,對於普通小民,是儘可能不去打擾。

當然,這或許只是劉皇帝不太準確的自我認知,具體情形如何,看看今時之西北、西南,看看河隴、高昌、川蕃地區的局勢,便有答案了。即便是安東,若無朝廷的供血支持,若無劉煦以大毅力、大才幹苦心經營,安東未必是當下的安穩局面,極大可能會是大漢另一個流血點。

對這一點,劉皇帝顯然認識得並不到位,因此,每每沉寂一段時間,就忍不住跳出來折騰,年紀越大,反不如青壯年時期沉穩鎮定,就是這麼個道理。

三月初五,距離劉皇帝壽誕就只有一日了。嘉慶節,年年都在過,但最近幾年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沒過好,整體氛圍不到位。但今年,卻是明顯大操大辦了,似乎想通過一場喜誕去一去晦氣。

當然,最重要的,這是劉皇帝五十九週歲,正式跨入花甲之年的關口,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大肆操辦一番,也是理所當然。

宮廷內部,已然沉浸在喜慶的氛圍中了,各處都在張燈結綵,貼壽幅,請掃宮室路面,整個一派忙碌之景。當然,整個西京城,乃至整個大漢,也都是如此,至少從新任皇城使張彬的輿情彙報中可知,京畿士民們都是“喜氣洋洋迎嘉慶,高高興興賀壽誕”,洛陽城百姓俱是喜笑顏開,可比宮廷內要熱鬧得多得多。

張彬接替王繼恩擔任皇城使,乃是順理成章的事,畢竟,剛發生了一場傷筋動骨般的大變故,規制、職權上又有大突破、大調整,需要一個資歷足夠又熟悉事務的人主持局面,不適合另外調人,於是多年媳婦熬成婆,張彬得以扶正,成爲新一任的皇城使,成爲又一個宮廷內外的風雲人物。

副使與正使之間,只有半級的差距,然而真正坐到那個位置上,方纔感受到其中的天差地別。當然,眼下的張彬可不敢太得意忘形,畢竟王繼恩的下場可是血淋淋的前車之鑑,他還不像王繼恩與劉皇帝有那樣深厚的主僕之情,至少不敢在初上位時表現得太跳脫,安安分分,兢兢業業,擺出一副勤懇任事的姿態

暮春的陽光格外明媚,照得人心情都愉悅不少,劉皇帝拄着竹節,在太子劉暘的陪伴下,信步於宮市御道間。

手中的竹杖,已經使用快兩年了,哪怕取材優質,平日裡又有細心的保養,仍舊看得出陳舊,或許是用順手了的緣故,劉皇帝就是捨不得換。

竹杖支在地面,“噠噠”地響着,劉皇帝則有一搭沒一搭地同劉暘敘着話:“聽說你們打算安排王明擔任京畿道布政使?”

“是!正欲就此事請示陛下批覆!”劉暘頷首,解釋着政出之由:“王公國家柱石,忠誠勤懇,勞苦功高,河西之弊雖有謬誤,但思之也情有可原,因此,臣等商討之後,認爲可以其主京畿道,以慰老臣功勳之心”

劉暘剛做了一件大事,與趙普一道,正式推動“罷西征諸政”的行動,並得以落實。這對大漢朝廷、官民來說,是實實在在的一樁大事,事實上,在長久苦其弊病後,想要推翻的可不是成百上千的人,而是數以萬計。

而能落實此事,正式下詔,告示天下,這首先就需要得到劉皇帝的認可。顯然,經王禹偁此前一番陳情,劉皇帝態度軟化了,動搖了。不過,劉暘與趙普都太熟悉劉皇帝了,爲了體諒那顆“老人家”心,也爲了減少劉皇帝的猜忌,由劉暘、趙普主持得出的結論也突出了一份“靈活性”。

罷西征,不代表對安西、對西征大軍就徹底不管了,改變的是政治理念,調整的是支持力度,至少,從今以後,不能再無限制地從國家、百姓身上抽血,以供應支持安西的作戰。

同時,那些因西征而產生的諸多疲民政策,悉數停罷產生的諸多弊端乃至赤裸裸的違法犯罪,要逐步清理清算,如“四徵”之類的苛捐雜稅,更是明令廢除。朝廷需要安撫人心,刮骨療毒,情況最嚴重的,毫無疑問就是河隴地區。

這顯然是一項大工程,反對西征的人很多,由於分封意圖的透露,這兩年更是成倍的增加,那種壓力,劉皇帝此前也不是一無所覺。

有一點劉皇帝自己不太願意承認的事情,便是從分封伊始,就意味着封國與朝廷的分離,而這種離心只會隨着時間到的推移越來越遠,而不會越近,這與利益人性攸關,而不以個人感情意志爲轉移。

支持西征的人同樣不少,這是政治立場的問題,而在西征的大概十年中,崛起了一大批官僚、軍官、商賈,從中獲取了大量利益,朝廷一改,動的則是他們的奶酪。

這些人的實力與反對方相比,自然要弱上不少,但他們成色更新,凝聚力更強,一定程度上還有安西大軍作爲後盾,勢力是不可小覷的,因此也是需要一定安撫的。

而王明,則是其中一個極具代表性的角色,一方大佬。對王明的結論,也可以看作是一個信號,當然,最爲重要的,還是顧及劉皇帝的感受。

畢竟西征說到底主要體現的是老皇帝的意志,這樣帶有“妥協性”的處置辦法,而非一股腦地批判、徹底打死西征,就是在給劉皇帝臺階下,留面子。妥協的對象不是那些依託在西征之政上的利益集體,而是老皇帝,否則甭管什麼小集體,也抵擋不住朝廷的重拳。

朝廷改弦更張,也並不意味着對西征支持的放棄,畢竟安西那兒還有好幾個皇子皇孫呢。只是改全力支持爲有限支持,從不顧一切,到把重心重新放回國內,以朝廷財政安全、官民生計安康爲先。

官方之外,劉皇帝自己從內帑出資支持,誰也管不了。或有義士西去安西闖蕩,有百姓去安西討生活,朝廷也是支持的。若有勳貴、官僚之弟,要到安西打拼,賺個封地,更是求之不得的。

各類流刑罪犯,仍舊可以向安西輸送,倘遇災年,災民願去安西,朝廷依舊會應時制定措施予以支持。

甚至於,還有人提出可由各地官府出面組織,號召郡望鄉紳、士民百姓積極捐款捐資,支援安西。不過,這一點被劉暘果斷否決了,沒有絲毫猶豫。

秉政多年,劉暘可太清楚那些官僚的本性,真要來這麼一招,到了地方,怕用不了多久,便又變成一項弊政了,“捐款捐資”,稍微操作一下就可以變成一項雜稅名目,而收上來的稅,大概率是不會用到名義上的安西的。

河隴的弊政,與這是大出一轍,蘭州刺史王龍就是這麼幹的,用支持西征名義籌集的大量物資、款項,投在安西的不足一成,餘下九成都被上下一干人等給分乾淨了

也正因有這些經過充分考量、權衡的措施,對於此次停罷西征之政的決議,劉皇帝纔沒有多話,而是默認支持。如今,對王明的任命,就又一次考慮到老皇帝的感受了,劉皇帝也體會到了那份尊重,那張醜陋的老臉上,自然露出笑意。

瞥了劉暘一眼,劉皇帝說道:“王明國之重臣,清廉幹練、勞苦功高,河西之弊,他固然有監管不力的責任,但鬧到如此積弊禍民,定是那些貪腐蛀蟲的原因,這些情況,你是要看得明白了。

當今朝廷高層,允文允武的人,實在是不多了,王明就是一個。以他的資歷功勞,也早就可以登堂拜相了,是朕把他壓着,讓他在河西給朕補漏。

這些年,河西若沒有王明,劉旻那小子在安西,豈能取得如此成就?

朕對王明,是有虧欠的,就是京畿之任,也不算多高!”

聽老皇帝嘴裡滿是對王明的認可與讚賞,劉暘心中也不禁生出點點漣漪,要知道,當年劉皇帝可還嚴厲申斥過王明,差點將之免官奪職。

如今的這份信任與看重,在劉暘的解讀中,恐怕還是那個問題,西征的“緣起緣滅”,劉皇帝在意的,還是他自己的顏面與權威。

不過,從他的態度來看,自己此番與趙普的處置,是判斷對了,甚合上意

“臣與王公有過幾次談話,在施政、馭民之策上,確實經驗豐富,有諸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劉暘微低着頭,謙遜地說道。

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688章 南洋之重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66章 陷河陽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53章 兵臨刪丹第164章蜀臣第296章 反響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169章 兩面三刀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162章 薨逝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177章 小賢王第152章 聽政3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36章 盡伏東北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91章 王峻驕狂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482章 李氏第4章 西南事務第361章 安東國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351章 林邑國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268章 機遇第197章 財計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79章 父子問對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67章 遺表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269章 愛將第150章 聽政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188章 後續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218章 進兵第239章 進退第130章 喪國之約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134章 東路軍第44章 太后相召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17章 鼓譟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33章 真正目的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37章 回鶻使者第82章 瓦橋關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