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

劉皇帝足足花了一個多時辰,同劉規討論皇室私產的問題,並且拿出了一系列減租減息、減民負擔的措施,當然,這些都是在劉皇帝的“指導”下進行的。

讓劉規想方設法地賺取利潤、積累財富,這是他所擅長的,也是他樂意做的,但是讓他從身上割肉,就不那麼簡單了,首先心理上就有障礙,哪怕此前大刀闊斧地給少府產業砍枝去葉,本質還是爲了追求更高的收益。

當然,最關鍵的原因在於,這種惠民惠農,昭示恩德,顯示皇帝陛下寬仁憐憫的事情,作爲一個合格的忠僕,怎麼可能僭越。

劉皇帝只是提出一定想法,至於細節完善,具體措施,還是由劉規負責出臺執行,同樣保證給劉皇帝辦得漂漂亮亮的。

少府對所轄土地的管理改革,可以看作是大漢這一次稅制改革的重要補充,畢竟涉及到幾十萬頃土地、草場,數百萬農牧民,這其中的份量,以大漢之體量巨大,也是不輕的。

稅制改革的核心在於土地,劉皇帝改革的初衷在於減輕小農小民負擔,緩解社會階級矛盾,不管從國家範圍,還從少府層面,在目標上都是統一的。

不過,少府的改革,帶來的轟動,明顯要更大。對於那些利益受損的勳貴而言,劉皇帝不只要割皇子皇女的肉,狠起來連自己的肉都割,做到這個程度,他們這些人,夫復何言?

而對於那些給皇室當牛做馬的黔首而言,則是人情大悅,喜不自禁,漫天的烏雲由此消散,陽光與希望重灑人間……

就像劉皇帝所說的,由於沉重的奉納負擔,那些耕種着皇室土地的農民,怨望實在不小,並且隨着時間的流逝,越發深重,尤其在過去的十來年來,各地實則發生了不少騷亂,只不過都被地方官府配合着少府鎮壓了。

而對於這一部分農民羣體而言,面對壓迫,他們不敢反抗,也沒法反抗,因爲他們擡頭望見的就是一片姓劉的天。站在大漢的天空下,呼吸着大漢的空氣,耕作着大漢的土地,他們根本沒有多少自由可言。

對於許多普通黔首而言,日子艱難,活不下去,有諸多選擇,經商、務工,徙邊、出海,乃至爲奴爲婢,不論如何,至少有選擇的機會。

但是,少府控制下的那些農戶,卻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除了像老黃牛一般被役使着勞作生產,繳錢供糧,爲皇室的享受增光添彩之外,沒有其他任何出路。

逃,無處可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尤其在大漢戶籍管理愈趨完善嚴格的背景下,逃戶是一項風險極大的事情。要麼激烈抗爭,那就得用性命,用至親安危爲代價......

因此,長年累月下來,許多皇室佃民,早已麻木,人生一片昏暗,看不到任何希望。至於劉規所言,爲皇家勞作奉獻,光榮,幸運,那就是純粹的狗屁言論了......

很多時候,現實就是這般矛盾,乃至魔幻,劉皇帝對於地方宗族豪強勢力的崛起,對於鄉里之間基於土地的人身依附,可以說是怎麼看怎麼不順眼,恨不能把它拆個支離破碎。但是,自己的做法,卻比那些普通的地主土豪做得更過分,更徹底,規模也更大。

或許,在劉皇帝價值觀念裡,全天下的子民,只該依附於他這個皇帝,其他都是非法的,都是在掘皇權的根......只不過,劉皇帝心裡也有數,君與國之間,終究是有一道界線的,永遠也消除不了,兩者也不可能真正融爲一體,私心不可避免,自然就帶出一些與其“英明”相悖的決策與作爲......

放任與漠視少府對佃農的嚴重剝削,只是劉皇帝諸多昏聵決策中的一項,不過,所幸劉皇帝的湖塗也是有期限的,當他醒悟過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改弦更張,是不帶絲毫猶豫的。

對劉皇帝而言,皇室擁有海量的土地,以及大量的依附人口,這都是皇室的根基,自然是好好呵護,需要善待,以保重他們對皇室的敬畏與忠誠。

但過去少府的做法,顯然與這一點相左了,連劉皇帝都不禁沉浸在那鉅額的利益中,而忽視了佃民之苦。

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可持久,久則必失人心,掘根斷基。甚至於,劉皇帝已經認爲皇室已然喪失人心了,這不可不慎。

知錯能改,並且果斷改正,這是劉皇帝的一大優點。於是,隨着劉皇帝一道皇室土地改革詔令下達,隨着少府逐步落實,那些佃民們自是喜笑顏開。

小民雖然庸賤愚鈍,但有其存身之道,尤其精明算計,大的數據算不明白,但自己耕作的土地、勞動的收入,卻能掰扯得明明白白。何況,還有少府職吏以及宣慰司援應人員的下鄉解釋,惠民政策再透明不過了。

不究細節,成功地讓那些農民知道,從開寶二十五年開始,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不再爲少府無底線地掠奪,土地自然還是屬於天子的,但耕作收穫除了一小部分需上交,其餘的大部分都可裝入他們自己的口袋與倉庫,由他們自由支配。

可以說,爲自己勞作,但又享受着種“皇糧”的“榮譽”,對於飽受剝削壓榨之苦的廣大皇室佃農而言,是在天降鴻運,如果有忠誠度與好感度這種東西,那麼針對劉皇帝,這兩個標準必然在短時間內得到暴漲。

當然,如果僅僅是政策優待,實惠落實,也不至於有這麼大的反響,在改革的過程中,宣慰司是出了大力氣的......

在後續的宣傳中,此前少府對佃農的過分剝削,原因在於一部分少府官吏貪婪無度,他們瞞着劉皇帝,做下一樁樁惡事,壓榨着他們。

偉大英明的皇帝陛下,自然是仁慈寬厚的,也不會壓榨他們這些小民,對他們的遭遇憐憫、同情。

以前是被那些奸賊惡吏欺瞞,如今,皇帝陛下洞察秋毫,自然撥雲見日,還佃農們一個公平......

甚至於,民間還出現了一些看起來聽起來就很假的小故事,比如劉皇帝在聽說少府對下屬土地的高額徵稅後,瞠目結舌,怒不可遏,乃至於一時激動,竟失足跌倒。

在深刻反思後,急召少府監劉規,君臣密議數個時辰,皇帝陛下親自指導,嚴令劉規,必須改革,與民實惠,減其負擔,云云......

總之,皇帝陛下的形象,永遠是光輝的!

吹得有些過,蠱惑人心的意味太過濃重,但就是有人信,那些遍佈大漢各道的皇莊中,十分難得地,再度有“萬歲”的歡呼爆發......

第162章 薨逝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241章 “戲言”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675章 血戰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33章 捷報第93章 班師第40章 濮州案(3)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39章 長沙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35章 唐將空談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120章 折家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3章 取士不公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2章 登聞鼓響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24章 巡遊第71章 北齊鎮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118章 商賈第178章 祭拜第6章 告一段落第47章 戰略所向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90章 老將可用第362章 分封?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396章 天花板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118章 棉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157章 提親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36章 虒亭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421章 樑孝王第43章 劉皇帝訓子第153章 削藩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75章 敖萊小城第265章 楊無敵第1768章 崩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9章 鳳翔戰況第89章 談話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76章 大才蒙塵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