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特權

廣政殿,議政堂。

朝廷中樞的一干大臣們齊聚於此,趙普、劉晞、趙匡義、呂端以及新履任的財政使韓徽,這是當下文官權勢最重的五人了。

作爲管理天下事務的行政中心,從來都是忙碌的,哪怕在同一片宮殿羣內辦公,但像這種宰臣齊聚碰頭議事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而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必然有大事發生。堂內,氣氛有些嚴肅,這一個個權勢人物,各自安坐,或品茗、或養神,一時間都沒開那個口。

還是主持會議的趙普率先打破沉默,環視一圈道:“陽翟之事,還請諸位說說各自的看法吧!”

趙普言罷,第一次參與這樣級別會議的韓徽稍作沉吟,便語氣嚴厲地道:“這個潘佑,恣意妄爲,無所顧忌!未經請示,擅作主張,清查楚公地產,誰給他的權力,朝廷該當發文痛斥!”

韓徽氣勢洶洶的模樣,與他平日裡的沉穩,大不相同,彷彿就是在表態一般。趙普瞥了他一眼,心中也不免生出些異樣。

而見韓徽痛批潘佑的行爲,趙匡義卻悠悠然地開口了,言語中頗有些針對的意思,道:“韓相此言,怕是有失偏頗吧!陽翟乃是京畿道屬地,潘佑身爲主官,對治下土地本有管理之權,他的行爲,合情合理,合法合規,有何不妥?

若因楚公之故,他在行事之前,也曾行文,向朝廷通報情由,做出瞭解釋。潘佑之舉,完全符合新制,既在朝廷頒佈的條文律令範圍之內,若不顧其情,橫加申斥,怕也是不妥!”

這太陽彷彿是打西邊出來了,趙匡義竟然爲潘佑說話了

韓徽聽此駁斥,看向趙匡義,心中暗思,因財政使之職,還是把趙匡義給得罪了。不過,從各方面,韓徽可都不怵趙匡義,只是稍作思索,便淡淡地質問道:“依趙相之意,潘佑自行其是,冒犯天威,還是合情合理的了?”

“韓相言重了吧!”趙匡義語氣也嚴厲了幾分:“只是幾方藥田的事,還不至於上升到冒犯天威吧!像潘佑這樣的純臣,所作所爲,一心爲公,朝廷該當予以肯定保護,多加支持纔是,否則,豈不讓那些忠臣賢士寒心?”

趙匡義這麼說,在座的幾人,都不由蹙起眉頭,實在沒有想到,在此事上,趙匡義竟然如此態度鮮明地支持潘佑。

注意到衆人的異樣,趙匡義又瞧向趙普,慢悠悠地說道:“趙公,今日會議,是給潘佑定責議罪的嗎?”

“自然不是!”趙普深深地看了趙匡義一眼,給了一個肯定的回答,然後說道:“二位的意見,老夫知曉了,暫且放下爭論,聽聽其他人的看法!”

說着,趙普看向一臉沉容的呂端,露出一點淺笑,問道:“易直,你以爲如何?”

呂端表情看不出什麼變化,挺直着身體,一板一眼地衝在座諸人行了個禮,斟酌着說道:“在下認爲,陽翟之事,根本問題在於,楚國公所擁土地,是否屬於帝產!若是,那麼當由少府處置,朝廷不當干預,倘若不是,那麼潘使君依稅制清查造冊,便屬於照章辦事,朝廷沒有苛責的理由!”

這幹大臣討論事情,自然不會看那些表面的東西,探討的乃是潘佑清查劉曙土地這項舉動背後影射的東西,也正因爲涉及到皇家,關乎到劉皇帝,這才引得他們如此重視。

“楚國公身爲皇子,其產業,自然是皇室之產,其間事務管理,自有少府及宗正,外臣豈能干預!”韓徽接話道,態度堅定。

趙匡義則緊跟着道:“據查,楚國公的土地,除了公府自行置辦,有不少都是陛下賞賜。而大漢的功臣勳貴,所擁地產,同樣有不少得益於陛下恩賞,這兩者之間,又又何區別?”

見韓、趙二人再起爭執,趙普伸手止住他們,想了想,朝呂端說道:“易直所言,可謂一語中的!”

事實上,這一點,在座衆人心裡都清楚,只是存在不同的立場與心思,表現自然各不相同。沉吟幾許,趙普看向還沒開言的劉晞,問道:“晉王殿下以爲如何?”

劉晞神情同樣是嚴肅的,讓人看不出深淺,斟酌了下,方纔在衆人的目光下,沉聲發言:“楚公早已開府,自治其家,他除了是皇子,同樣是陛下的臣工”

劉晞以一種平靜語調說出他的看法,很是中肯,話雖然沒說全,但意思很明顯了,他還是傾向於肯定潘佑的做法。

不過,話鋒一轉,劉晞又道:“不過,潘佑在陽翟的舉動,終是失之妥當。此事,朝廷在此前定製之時,是有些含糊的,未曾明確,這是朝廷疏漏之處。

但對於這些存疑的東西,潘佑不經請示,便按個人意願行事,說他自行其事,並不冤屈他,必須予以申斥,朝廷的政策,也非地方官員隨意解讀的!”

顯然,劉晞心中對於潘佑的做法,還是有些芥蒂的。只不過,他要顧全大局,稅改推進到如今的程度,並不容易。

陽翟之事,看起來不是什麼大事,不就是把楚國公府的土地照章辦事嗎?但牽涉到天家,牽涉到皇帝,就不可等閒視之了。

其他皇親國戚且不論,但劉皇帝的這些龍子龍孫們,在稅收上,是否該享有特權,這纔是核心問題。韓徽認爲,作爲皇帝的子孫,擁有一定特權,是合情合理的,因而他指責潘佑的行爲,是在冒犯天威。

趙匡義嘛,顯然持相反態度。

到劉晞這裡,從內心而言,他是很惱怒潘佑這種捅窗戶紙的行爲,但是,他不得不顧忌此事的影響。朝廷做個表態與定論,並不難,但是決定之後帶來的影響,卻是不得不考慮的,天家還是得在乎口碑與名聲的。

因而即便心中再彆扭,劉晞還得從大局着想,做出他的判斷與決定。

冷淡的目光在趙匡義身上掃視一下,劉晞又道:“爲國家大計,諸皇子公主之地產,朝廷還需拿出一個明確的態度,以便指導臣工們爲政,也安一安那些躁動的人心!”

劉晞這話,同樣是含沙射影,不過,趙匡義坐在那兒,倒也淡定得很,還點着頭,恭維劉晞道:“殿下大義爲國,欽佩之至!”

趙匡義對劉晞自然是有所顧忌的,但要說有多忌憚,卻也不盡然,畢竟他屬於“太子黨”,而劉晞如今被劉皇帝委以重任,立場上天然是對立的。

“此事,並非臣等所能決議!”看了看這二人,趙普做出結論,朝垂拱殿方向拱了拱手:“還是當提請陛下聖斷!”

()

第151章 凋零第1751章 結束了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112章 兄弟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131章 鳴沙匪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95章 大洗牌第3章 取士不公第60章 皇后進言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287章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8章 巡視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375章 少林寺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50章 下定決心第474章 立場第1773章 質問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1765章 三郡公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456章 遺澤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38章 賞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62章 緊鑼密鼓第76章 視察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20章 威臨荊南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269章 愛將第1764章 禁轎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43章 事畢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9章 勸諫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273 王晏鎮洛第114章 大朝會第195章 楊邠案(3)第416章 面試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1761章 新問題第139章 韓常案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18章 請願第75章 敖萊小城第185章 賜宴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385 禮賓館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394章 還欠着外債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1765章 三郡公第474章 立場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世宗篇51 皇太孫第149章 西拓南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