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晉王

“陛下,政事堂事務,一向是由李相公主持,今趙公還朝復位,不知李相公當如何自處?”這個時候,一直少作話的劉暘開口了,行了一禮,平靜地向劉皇帝問道。

聞言,劉皇帝偏頭看向劉暘,沉吟了下,有點隨意地道:“趙卿回來太過高興,倒是把李昉給忽略了。那依你之見,你這恩師,當如何安排啊?”

劉皇帝這話裡,似乎帶着點刺,不過劉暘心神卻十分穩定,面態自然地應道:“近來漠北多事,乃蠻連續東侵,與契丹屢發衝動,塞北局勢不穩,臣以爲可讓李相出任山陽,往鎮漠南!”

聽到劉暘的提議,劉皇帝稍微想了想,心中暗歎,這個兒子,倒是重情義,如此費心直言,卻是爲了拯李昉於朝政漩渦。

山陽雖在偏處北疆,但可不是貧瘠之地,這些年依靠這各種牲畜及皮革出產,經濟發展十分可觀,又不乏沃土,號稱塞上明珠的地方就有幾顆。

更爲關鍵的則是,不論接下來稅改政策如何變化,以山陽的地理民情現狀,都不會改革的重心,對於因稅改而麻煩纏身的李昉,山陽實在是一個不錯的去處。

不過,劉皇帝並未如劉暘之願,而是輕描澹寫地說道:“李昉是文臣,漠北紛擾,需要軍事幹才,他能豈能起到坐鎮邊疆的作用?山陽另換人去,着京畿都指揮使慕容承泰北赴任職,至於李昉,就讓他去河南,接替史德珫,統管不了全國稅改,河南一道總不至於如此遲誤了吧!”

聽此吩咐,劉暘呆了下,心中微嘆,只是表示認可,李師終究難以徹底擺脫此間紛擾啊

如此,大漢朝廷中樞的又一次重大人事變動,就此定下了。數月之間,來來去去,足足有三名宰相的變動,從王着到李昉、趙普,每一個都是足以影響朝局的變動,當然,一切的變化也都是圍繞着稅制改革。

說起李昉,少年得志,高中狀元,成爲皇帝近臣,也算是元勳故舊。由於出色的文才,在士林中威望甚高,又因屢任重職,還擔當過太子太傅,在朝中的地位也十分崇高。

但其仕途際遇,卻並非一帆風順,可以說屢起屢撲,起起落落,不甚尋常,若是算上當年的登聞鼓桉,這已是李昉第二次被降職黜免,外放離京了。

當然,所謂的不順,也只是相對而言了,畢竟李昉的人生早已達到了絕大多數人一生都無法企及的高度,自中樞到地方,各級職位都擔任過,包括一言九鼎的宰相,履歷之豐富,際遇之複雜,也是常人無法比擬的。

說完李昉的安排,劉皇帝又露出笑容,親切地對趙普道:“趙卿千里赴京,一路辛苦了,先回家安頓,歇息片刻,晚上朕再給你接風!”

“謝陛下!”趙普也不推辭,起身拜道。

離開垂拱殿,劉暘與晉王劉晞聯袂而行,兄弟倆緩緩踱步於宮室之間,一時都沒有作話,只有輕微的腳步聲,飄忽於廊道間,氣氛一時有些尷尬。

良久,終是劉暘開口了:“三弟,陛下此番委你以要務,可是重任相托啊!”

聽其感慨,劉晞瞥了劉暘一眼,背在身後的雙手攤開,面露苦笑道:“不瞞太子殿下,臣也大感意外,如今,只感誠惶誠恐,如履薄冰吧,生怕辜負了陛下信任!所幸,有趙相公主事,臣想來只有盡力做好輔助工作,希望不要出現太大的差池吧!”

劉晞這麼說,劉暘搖了搖頭,看着劉晞,表情認真地道:“三弟謙虛了!你的能力,我是知道的,左世濟民,安邦定國,比之任何宰相賢臣都不差。陛下對你的信重是人所共知的,以皇子拜相輔政,這還是當朝第一例,只需好自爲之,爲國爲民,發揮出你的才幹即可!”

劉暘這番話落,劉晞平靜的雙眼中閃過一抹異色,面上倒也從容,以一種輕鬆的語氣對劉暘道:“殿下可是高看臣了,我何德何能,豈敢同朝中良臣賢相相比,我這閒散的性子,素爲陛下斥責,此番,想來也只是因緣際會,要做的也只是些得罪人的差事罷了”

對於劉晞有些小心的回答,劉暘沉默了一下,方纔輕笑着嘆道:“我只是有感而發,三弟不必介懷!”

兄弟倆又閒扯兩句,各自離開,只是沒走兩步,劉晞忍不住回首,望向劉暘那挺拔的背影,兩眼之中露出深思,眉宇間隱隱有些愁緒。

劉晞知道,自己這個太子哥哥當得並不容易,但如此敏感的表現,還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適才交談間那麼多暗示,不斷的機鋒,也讓劉晞暗自警醒,性情溫厚如劉暘,也難免猜忌之心,他接下來的日子,恐怕是輕鬆不起來的。

另一方面,則默默揣摩着劉皇帝的用意,讓他參與稅改,劉晞是提前預料到的,從安排他與劉暘一道出城迎接趙普就已經窺出些端倪了。

但是,拜他爲尚書僕射,入職政事堂,這是劉晞怎麼也想不到的。就如劉暘所言,皇子拜相,自劉皇帝當國以來,就從來沒有過,當年,他們這些年長的皇子,參與中樞朝政最深也就是擔任一部司主官,即便如此,也飽受矚目。

而放寬到立國以來,那也只有建國之初,劉皇帝與先魏王劉承訓兄弟倆,以皇子親王之尊,參贊朝政了,而那時,劉皇帝也曾有宰臣的頭銜在身上

這麼一想,劉晞沒有感到榮幸,只覺屁股底下火辣辣的,這是又一次被皇帝老子架在火爐上烤了。天家之子,大多是早熟的,而劉晞知事則更早,很少時起,劉晞就知道低調藏拙了,在與高貴妃的“較量”中表現得尤其明顯。

不過,劉晞能夠瞞得住旁人,卻瞞不過在四大皇子身上投入了大量心血的劉皇帝,同樣在很早的時候,劉皇帝便知道這個三兒子很會隱藏,因此也一直在逼他的潛力,不斷地委以差遣重任。

而這些年,劉晞參與朝廷事務也算深入,但與秦王劉煦的鋒芒畢露不同,劉晞即便在漠南那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也沒有像劉煦那般,苦心孤詣地經營自己的基本盤,對中樞事務更是表現出一種默不關心、泰然處之的態度,在漠南期間,沒有交結文武,沒有培植黨羽,僅僅是中規中矩地爲朝廷穩固邊陲,實行民族同化政策。

但藏拙也不是這麼好藏的,越是低調,越是不爭,反而顯得聰明,也正是那種踏實做事的作風,很受劉皇帝欣賞。

劉晞實則也明白自身的矛盾之處,要說對劉皇帝屁股底下那張寶座一點想法都沒有,那也是自欺欺人了,連九皇子劉曙當年都還隱露念頭,何況聰敏如劉晞。

只是劉晞腦子比較清楚,知道自己希望不大,總是保持着一種理性。然而,或許正是因爲心底潛藏的那點想法,也讓劉晞無法像齊王劉昀那樣,做到真正的在在閒適。

而此番,面對劉皇帝的委任,當劉暘都不免表現出忌憚之心後,劉晞的心中產生了三十多年以來從未有過的複雜,甚至有些迷茫。

劉皇帝是年邁了,開寶時代不知還能持續多久,而接下來他的前路,又該如何走?這是一個值得重新認真審視的問題。

第65章 君臣相宜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36章 趙都帥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480章 “新對策”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37章 整編事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99章 北巡結束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95章 玩陰謀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41章 小風波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59章 元臣多鄙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3章 取士不公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24章 巡遊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412章 二王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314章 還京第83章 遼帝之亡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45章 靖江軍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3章 不宜擴大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98章 虞美人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59章 明貶實升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98章 溫柔鄉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2章 王、鄭二公第95章 玩陰謀世宗篇43 南定西南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364章 沉默第121章 登乾元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無題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5章 春闈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403章 抓起來!第1761章 新問題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45章 治安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33章 東京城內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53章 有詩云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