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8章 應急機制

第1748章 應急機制

“此番火藥庫失事,延慶坊大火,皆賴巡檢司果斷出兵,動作迅速,方使火情及時得到控制,避免更多損失及傷亡!”

劉皇帝換了個姿態,慢悠悠地說道:“按理說,巡檢使張永德,勇於任事,敢於擔當,有濟難之功,該當予以褒獎。

不過,當夜他便向朕告罪,原因是,未得上命,擅自掉兵,有違朝制,朕也覺得是這樣。朝廷制定那麼多典章制度,就是爲秩序井然,一舉一動,都有法可依,有例可行。規矩定了,就不是擺設,就該遵從。

關於此事,諸卿有何意見?”

衆臣在下,聽劉皇帝說出這麼一番話,都有些把不準劉皇帝的脈。都這種時候了,不會還要就此說事,拿張永德的過吧。

已經罷了一個兵部尚書,難道還要把張永德也給擼了,倘若這樣,那張永德此番,可算是得不償失了。不少人,都把目光投向張永德,不過張永德倒顯得很平靜。

趙匡義近來不論是在御前,還是在朝廷內,表現都很積極,此時想了想,也主動開口:“陛下,事分輕重緩急,當危難之際,張巡檢不爲個人得失,勇於擔責,救災救民,此爲大義所在。

雖略有逾越之處,卻也事出有因,倘以此罪之,恐怕朝野難以心服,今後,臣工遇事,也將畏手畏腳,難免遲鈍,失時失效”

說到這兒,趙匡義停頓了一下,又道:“不過,朝廷所定規矩,又不能不守。臣以爲,此時可以特例看待,陛下可法外施恩,寬恕張巡檢逾越之舉。陛下金口一開,自可兩全其美!”

“這不失爲一個解決辦法!”聽趙匡義這麼說,劉皇帝輕輕一笑,道:“不過,特事固然可以特辦,然此例一開,今後所有人都以此爲藉口,假危急之名,先斬後奏,長此以往,那制度規矩,豈不形同虛設?”

話說到這個份上,如何不知,劉皇帝另有用意。也猜了,趙匡義直接拱手請示道:“陛下英明,恕臣愚鈍,還請陛下示下,教臣等一妥善辦法!”

趙匡義又故作謙虛了,以他的聰明智慧,怎麼可能想不出來,只是捧着劉皇帝罷了。劉皇帝也不兜圈子,嘴角微微上咧,說道:“此事可成,特例,但只此一例!”

“至於今後!另尋他法!”

說到這兒,劉皇帝突然瞧向近來日子十分不好過的開封府劉繼昌:“東京每年發生多少火情?”

聞問,劉繼昌不敢怠慢,立刻答道:“回陛下,據臣所查,東京每年各類走水,約有三百餘起。”

“有這麼多?”劉皇帝有些意外。

劉繼昌答道:“陛下,火情雖多,但都無法與此次火難相比!”

“朕是問你這嗎?”劉皇帝瞪了他一眼,道:“平日裡遇火,都是如何應對處置的?”

“回陛下!”劉繼昌硬着頭皮,答來:“根據乾祐年間所頒治安條例,府衙下設有救火隊,遇火情隨即出動,同時各里坊小吏,亦有監察,街巷之間,亦常備註水池,常備水缸,以備火情。因而,走水頗多,卻未釀成大的災難.”

劉繼昌這番話,又有些避重就輕了,東京每年那麼多起火,前前後後,損失財產,死傷人衆也實在不少,只是攤薄下來罷了。

這麼大的城市,出幾次火災,顯是很正常的。即便損失大些,苦的也是小民,甚至咎由自取,只以尋常記錄上報,也驚動不了劉皇帝。

對於這裡邊的門道,劉皇帝雖有所覺,倒也沒尋根究底,繼續爲難劉繼昌,他目的並不在此。當然,對於他所提關於火情的治安條例,他此時倒也有了些意識。

接着劉繼昌的話,劉皇帝感慨道:“顯然,從朝廷到官府,過去並不是沒有警惕。只是,以此次之事看來,過去的條例,只適用於小火小災,尋常事務,遇此大火急情,便力有不足!”

“依朕的意思,在巡檢司框架下,單設一支隊伍,專門應對此類急情,不只是火災,就是洪災、雨災、暴亂,也可應時而出!”終於,劉皇帝說出他想法。

劉皇帝這番建議一提出,在場的大臣們別管心中究竟如何想,面上表現得卻極爲到位,皆贊其英明,考慮得當。

大概是也有些膩了,劉皇帝覺得這樣的反應頗爲無趣,嘆了口氣:“也只有經歷了這等刻骨銘心之痛,方能有所反思,尋求改變。吃一塹,長一智,延慶坊死難了那麼多士民百姓,哪怕爲了給他們一個交代,也得有所措施,以免禍事重演。這是用性命換來的教訓啊!”

“陛下憂國憂民之心,臣等欽佩不已!”王著這一回搶先開口,繼續對劉皇帝唱讚歌。一旁的趙匡義方欲張嘴,瞥了他一眼,生生地嚥下。

“陛下的建議甚好,完全可以加強朝廷在此類突發事件的應對!”劉暘也起身,鄭重地說道。

看着劉暘,劉皇帝道:“人數,暫且定爲一千人,具體條制與組織細則,就由你與衆大臣以及樞密院、巡檢司共同擬定,看看效果!”

“是!”

“遵命!”

“你們都退下吧!太子留下!”劉皇帝是越發感到精力不濟了,只議了這麼一會兒,便有些疲憊,姿態垮了下來,衝衆人擺了擺手。

衆臣魚貫而出,崇政殿內迅速安靜了下來,劉皇帝微微倚靠在御案邊,撐着腦袋,默不作聲。劉暘見狀,輕聲喚了句:“爹!”

劉皇帝揉了揉額頭,看着他:“坐!”

待劉暘坐定,劉皇帝方纔緩緩道:“伱記住,所謂制度與規矩,只是用來約束臣下與百姓的,作爲君主,可以嚴於律己,卻不能徹底困於其中,凡事且看利弊如何!”

劉暘微愣,旋即有些鄭重地道:“是,兒記住了!”

也不管劉暘是否聽進去了,他本身只是有感而發罷了。坐起身,換了個姿態,輕嘆道:“那韓德讓在東京已經都留許久了吧!”

劉暘頷首:“已然二十日過去了!”

劉皇帝悠悠道:“你可知,他們的來意?”

“據理藩使蕭思溫彙報,他們此來,是欲向大漢稱臣求和,恢復兩國邦交往來,意圖與大漢永結友好,不復衝突!”劉暘想起幾日前蕭思溫彙報,緩緩答來。

“看來,他們在漠北,是有些熬不住了啊!”劉皇帝笑了笑,而後冷冷道:“只是,党項之禍,就在眼前。朝廷花費了二十餘年時間,都沒能感化他們,何況契丹?這不遠數千裡南來,不過是對大漢有所求罷了,說什麼永與爲好,豈可輕信”

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43章 接見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38章 賞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376章 拷問第106章 敲打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62章 禍福之間第30章 收穫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66章 陷河陽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59章 元臣多鄙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380章 開寶第59章 不知死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79章 勢孤危第27章 出兵爭論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365章 看衰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15章 漸不自知第1694章 鹽州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1752章 放手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175章 軍略第195章 遼帝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132章 做媒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383章 敞開談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30章 湖湘之治第218章 走私第416章 尾聲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49章 南國風起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127章 皇城司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33章 兩廣運動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348章 老皇帝第60章 皇后進言第31章 功成第54章 病虎獠牙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63章 朝廷應對第77章 嚇人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41章 祭關公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88章 天子金令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136章 迎奉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