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禍福之間

作爲淑妃唯一的兒子,七皇子吳公劉暉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便匆匆忙忙地進宮,但腳步再快,哪怕乘馬越禁,也沒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親自爲淑妃送行。

“爹,我娘她......”劉暉氣喘吁吁趕來,顧不得片刻歇息,見沉默着走出淑蘭殿的劉皇帝,語氣哽咽,緊張地問詢道。

劉暉已經快二十歲了,遺傳自母親的良好基因,再加從小養成的儒雅氣質,越發風度翩翩,由於這兩年在禁軍中磨練,身上也多了更多陽剛之氣,皮膚也多了些健康色。

沒有因爲劉暉的晚來而生氣,看着這個眉宇間帶淑妃氣質的兒子,劉皇帝輕輕地嘆了口氣,擡手上前拍了拍他的後背,低聲道:“去看看你母親,送她最後一程吧!”

哪怕早有預感,但噩耗真正降臨之時,劉暉也是如遭雷擊,眼眶刷得一下紅了,腳步忙亂地往淑蘭殿內而去,走得很急,差點爲殿門檻絆倒,也絲毫不顧,踉蹌着往裡奔去,很快,在那嚶嚶哭泣中,劉暉撕心裂肺的哀慟聲也跟着響起了......

劉皇帝沒有在淑蘭殿多待,腳步沉重,面色陰鬱地返回崇政殿,身上彷佛籠罩着一層濃厚到化不開的陰雲,兩眼中不時閃過的令人心季的目光。

喦脫戰戰兢兢,亦步亦趨跟在一旁,見劉皇帝心情沉重,猶豫了下,還是小心地勸慰道:“淑妃娘子已然去了,還請官家節哀,不要過於悲傷,保重御體要緊啊!”

“節哀!節哀?”一聽此言,劉皇帝毫不領情,扭頭有些暴躁地呵斥道:“你懂什麼悲傷?你又沒女人,你又沒死女人!”

被劉皇帝暴躁嚇了一跳,喦脫哆嗦了一下,低頭不敢再多嘴了,心情極差的劉皇帝,可不會分什麼好賴話,這個時候,還是閉嘴的好。

不過,另外一方面,讓官家發泄一下也好,憋在心頭也不好。腳步不見任何放鬆,劉皇帝突然停下了,讓緊跟着的喦脫差點一個趔趄。

劉皇帝擡眼,只見在這宮室中,殿宇樓棟各處,還掛着一些中秋慶祝時的綵帶飾品,在秋風的吹拂下,飄動不已,一盞盞宮燈,雖然沾染了少許灰塵,仍舊鮮豔喜慶。

見着滿目的紅彩,劉皇帝的眼睛彷佛也被映紅了,語氣嚴厲地道:“把這些東西都給朕撤了!”

“是!小的立刻安排下去!”喦脫趕忙道。

稍作發泄,劉皇帝的心情雖然仍舊不好,那股蠢蠢欲動彷佛要吃人的情緒總算逐漸平息了下來。

回到崇政殿,劉皇帝想到了什麼,吩咐道:“去把張德鈞給朕找來!”

崇政殿這邊,汲國公、大學士薛居正正當職,淑妃薨逝的消息,傳播得很快,就在這片刻的功夫,偌大的汴宮已然傳遍了,甚至正向宮外擴散。

薛居正自然也有所耳聞,見劉皇帝面無表情地歸來,薛居正也不免小心勸慰,希望他節哀。同樣是安慰,對於薛居正的這樣的公卿大臣,自然不像對身邊的奴僕那般粗暴,還是禮待地表示感謝。

“薛卿,你擬一份詔制,公佈淑妃喪訊!”劉皇帝對薛居正吩咐道。

“是!”雖然薛居正覺得,爲一後宮嬪妃,專門發佈詔制,有些過於隆重了,但此時也不敢有任何異議,因此,答應地很痛快,沒有必要多事。

“還有!都說你薛公史筆如刀,朕再着你親自替淑妃作傳,着一篇神道碑文,將淑妃的品行操守,描述清楚,要讓後人知曉淑妃在世時的才情風采!”劉皇帝又道。

聞言,薛居正眉頭稍微皺了下,讓他這柱國大臣,用他着寫春秋的筆,爲一個淑妃寫傳,他似乎有點心理障礙。不過,看了看劉皇帝,薛居正還是應是。

“還有!”劉皇帝注意到了薛居正的反應,語氣微沉,以一種特殊關照的語氣道:“朕知道你們這些史臣的風格,爲淑妃作傳時,要有名有姓,不準給朕寫什麼‘淑妃周氏,不知何許人也’!”

聞此諭,薛居正有些難受了,有心硬着頭皮爭辯幾句,但在劉皇帝那極具壓迫力的眼神下,也只能無奈道:“臣明白!”

見薛居正沒有多囉嗦,劉皇帝這才滿意地收回目光,揮了揮手,示意他退去。不過,在薛居正退下之後,不免罵了一句:“真是老頑固,越老越頑固!”

獨處之時,對於周淑妃的哀思再度襲上心頭,那種滋味有些不好受,也始終難以從那種憂傷的氛圍中擺脫出來。

不只是因爲淑妃之逝,也在於他意識到了,不只他在老去,他的這些親近之人,也在衰老,在褪色。妃嬪之中,淑妃的年紀不是最大的,這些年,不斷有功臣宿舊故去,也引發了他不少哀思,但從沒有像此番這般感觸尤深。

上一次的刻骨銘心,還是上一個淑妃,已故的耿辰妃,但那時的他還年輕,心思也更多地撲在軍政國事上,沒有更多的感情與心思,傷感一段時間也就好了。至於花芯夫人之死則屬例外,畢竟沒有什麼感情基礎。

在劉皇帝沉浸在傷懷之中時,張德鈞匆匆從皇城司趕來了,他大概明白劉皇帝召他的原因。

“官家!”保持着奴僕的謙卑,張德鈞也小心翼翼地行禮。

看着張德鈞,劉皇帝直接問道:“周家的情況,調查得如何了?”

涉及到皇親國戚違法犯罪的情況,一直都是皇城司秘密監視,暗中調查,此前,劉皇帝收到一些關於周家族人恃權違法,仗勢欺人的情況,尤其是揚州桉中,也有牽連到了周氏族人,因此便讓張德鈞派人去調查。

心道果然,早已打好腹稿的張德鈞恭敬地彙報道:“啓稟官家,經過小的們調查,京畿的周氏族人還是很本分的,禮賓丞周昉治家也還算嚴禁,家風清良,沒有逾越之處。

有不軌行舉的,還是一些在揚州的周氏族人,都是遠支偏房,他們是當地大族,倚仗着京城本家,在當地有所橫行......”

聽其奏報,劉皇帝陰沉的臉色沒有任何變化,琢磨了下,迅速做出決定,道:“對周氏的調查,就侷限在揚州吧,不要牽扯到周昉他們!”

周昉是周宗的族孫,被過繼來主持周家,雖然因爲成制,沒能承襲爵位,但財產、名望、政治資源,都被繼承了,前兩年被授官禮賓丞,有周氏姐妹在宮中,哪怕大周失寵了,但小周還在,周氏的榮寵也是長久的。

張德鈞的心思何等剔透,當然明白劉皇帝的用意,這是不願意深究了,否則,揚州周氏出了問題,京畿主家豈能不受波及。周淑妃之死,也算無意之間,爲周氏免了一場災禍與動盪。

沉吟了下,劉皇帝又命人把已經改任內閣學士的呂蒙正喚來,直接吩咐道:“你擬一份詔書,賜給禮賓丞周昉一等海陽伯爵!”

呂蒙正有些遲疑,拱手躬身請示道:“陛下,不知以何等名義?”

“何等名義?”劉皇帝哪裡不明白呂蒙正的暗示,語氣不免有些衝,道:“淑妃給朕生了一雙兒女,這個理由足夠嗎?”

這當然是氣話,不過,呂蒙正也不再多嘴了,順從地應道:“是!”

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176章 雍王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29章 獨眠孤館第321章 瑤女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59章 病榻陳情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69章 夫妻密談第3章 不宜擴大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198章 轉折點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127章 冬至宴3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91章 王峻驕狂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60章 論婿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27章 西京風波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94章 汝公出山第18章 詔議國策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117章 機會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371章 殺,不殺?第1714章 百姓苦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87章 兄弟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264章 孺魏王第10章 契丹亂政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1章 請教第83章 抉擇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84章 夏州降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148章 還京第162章 兵事第260章 論婿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139章 韓常案第121章 大朝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46章 糧與錢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708章 格局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37章 覆滅在即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