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登封降禪

春色明媚,風和日麗。

⊙ ttKan⊙ ¢O

天公沒有刻意地來刷存在感,良好的天氣算是開了個好頭。五色土砌築的封祀壇上,劉皇帝那自認衰老但在許多人眼中偉岸的身軀佇立着,身着一年也穿不了幾次的冕服。於劉皇帝而言,這一身冕服的負重,要比封禪大典更加沉重。

祭壇上的情況一目瞭然, 劉皇帝盛裝出場,凌然獨立。事實上,這場規模宏大的祭祀典禮,很顯著地貫徹着劉皇帝的意志,那種透着霸道乃至張狂的意志。

場面弄得很大,但具體的流程在劉皇帝的意願下,還是進行了大量簡化,與趙普那幹引經據典整理出的複雜流程相比。

當然,也只是相對而言,最主要的,是給劉皇帝減輕了負擔,不用太折騰。一系列的流程,一系列的細節,都有專門的禮官去做,而劉皇帝需要做的,就是站在臺前,接受萬衆矚目,感受氣運所鍾。

祭壇上,一衆人員站位十分講究,當然,劉皇帝作爲處在C位的絕對主角。在他身邊, 司禮、司樽、司樂、司洗,捧帛、捧爵、捧祝、焚祝一干人等都圍繞着劉皇帝恭立着, 他們這些人也基本囊括了祭典的程序。

祭壇右側, 儀仗衛士組成的警戒線外, 圍觀者也數萬計, 上至皇室宗親、貴族官僚,下至士民工商,黎民黔首,都規規矩矩,肅立觀禮。

漫漫人海,無邊無涯,這大概也是封禪大典中唯一一項這麼多人蔘與觀禮的環節了。人很多,卻無多少嘈雜,大漢臣民們的“素質”在這樣一場活動中展現無遺。

顯然,這樣的場面上,有太多值得臣服的人,太多值得敬畏的事物,所有人都彷彿籠罩在一層無形的壓力下,都低眉順眼,約束着自己的行爲,剋制着自己的身體乃至思想。

作爲朝廷的廣陽伯爵,值此大典,趙匡義也自湖南北上,與趙匡胤一道站在勳貴的陣營中, 靜靜地觀摩着典禮流程。

祭壇很高,很遠, 密集的旗幡更影響了視野,對於封祀壇上狀況,哪怕是站在前排,也難以窺探清楚。

但是,雖身處低位,那道偉岸挺拔的身影在腦海中的印象卻越加清晰深刻,萬衆矚目下,劉皇帝身上的光芒彷彿也更加耀眼了。

禮官引贊祝詞,隨着一道道高聲傳達,在場所有人依序跪倒,稽首在地,這是祭奠過程中規定的一幕,成千上萬人的雌伏,甚至引起了一陣人浪,氣勢磅礴。

祭壇上,劉皇帝也沒有徹底地特立獨行,同樣拜倒在地,雖是三跪九叩,但姿態仍舊是昂揚的。對於劉皇帝來說,屈膝下跪,也是一種別樣的體驗了。

祭壇正前方,平坦的廣場間,由於一百二十八人組成的禮樂隊伍,也在指揮下,按照排練進行舞月獻祝。

不過,那振聾的禮樂,強健的祭舞,不像是在向天地神祇獻禮示敬,更像是在向劉皇帝獻媚。

整個初獻儀式,雖然圍繞着劉皇帝展開,但劉皇帝的參與感,卻不那麼強烈。從頭到尾,劉皇帝就是禮拜,進香,再場面性地發了一句“天下安泰,萬民安康”的祈願,剩下的就是以一個挺拔的身姿站在那兒,至於其他獻禮都有禮官們執行。

劉皇帝之後,由太子劉暘進行亞獻。

劉暘之後,是宰相趙普代表臣民行終獻禮。這,大概也是趙普仕途旅程中,一項永遠值得回味的標誌性事件,幾乎走到宰相生涯的巔峰。

最後,還有一項飲福受胙儀式,由劉皇帝親自主持,再之後,這第一日的封祀祭禮,完美收官。

皇帝回位,鑾駕起行,臣民散去,有序退場。

比起一干臣僚,劉皇帝的心情,卻沒有預想中的那麼興奮,相反,有些波瀾不驚,直覺平淡如水,相比之下,還是疲憊的身體、沉重的腳步顯得更真實些。

三月十一日,更加嚴肅莊重的陣勢,衆星捧月,羣臣拱衛之下,鹵簿儀仗,大張旗鼓,前往泰山。

曲折迂旋、直通岱頂的山道,周邊是一片蒼翠,鬱鬱蔥蔥,規整的石階上,儀衛鋪開,同樣直達岱頂,既在護衛聖躬,也在守護這條“通天之途”。

比起山下的祭祀,這登封之禮,於劉皇帝而言,也着實是個巨大的挑戰,尤其是生理上的考驗,極其煎熬。

一身隆重的冕服本就是不輕的負擔,還要以一個鄭重的姿態,步行登山,哪怕道路階級都是經過開闢的,對於體力的消耗仍舊是巨大的。

不過,到了這一步,劉皇帝也沒有其他選擇,若是讓人擡着上山,那可真就貽笑大方了。春陽之下,林蔭之間,劉皇帝獨身一人,邁着莊重的步伐,一步一步,一級一級,直向岱頂登封壇。

沿途守護的宿衛,都昂首挺胸,只在劉皇帝經過時,垂首致意。在劉皇帝身後,十丈開外,方是太子、諸王及趙普等衆臣組成的陪同團。比起劉皇帝的自如,他們要更加慎重,姿態也更顯敬畏。

一條登封之途,劉皇帝足足走了一個多時辰,及至岱頂祭壇,已近日中。稍事休息,整個封禪大典中最重要的一項祭典便啓動了。

毫無疑問,這登封禮的性質,就是向昭昭蒼穹、浩瀚宇宙展示劉皇帝的建樹與成就,就是爲劉皇帝歌功頌德的。

祭文是由李煜擬寫的,不時劉皇帝要刻意折辱與他,這是趙普的決定,從李煜這種亡國降臣嘴中,表述劉皇帝的功績,似乎更有說服性。

事實證明,李煜不只是擅長寫詩作畫,這著文也是一把好手,洋洋灑灑近萬言,盡是溢美之詞,字列之間,滿是阿諛奉承。

當然,這其中經過三次檢校更正,方纔成篇,不知李煜在寫這篇祭文時是怎樣的心情,但劉皇帝是難得有些臉紅的,無他,吹捧太過。

巨大碑石就立在登封壇邊,與山體相融,有萬世不移之意。黃綢布是劉皇帝親手扯下的,沉澱感撲面而來,祭冊是焚燒掉了,但祭文卻是完完整整地刻在石碑文上的。

站在碑刻下,劉皇帝仰頭注視上邊鑿刻的文字,彷彿有什麼魔力牢牢地吸引着他的目光。碑文內容,先是一段從開天闢地開始的追溯,重點突出唐末亂世,三代更迭,十國紛亂,然後從劉皇帝的出生開始講起,包括出生時的異像。

長於藩鎮,十餘年間默默無聞,契丹南寇,中原天傾,河東一聲驚雷,爲王前驅,兵出太行。招攬豪傑,北逐契丹,欒城一戰,天下聞名。

高祖卒崩,國勢震盪,少年受命,統馭天下,內勘叛亂,外御胡戎,勵精圖治,志清寰宇。革舊除弊,富國強兵,高瞻遠睹,步步爲營,十五載來,混一宇內。

乾祐已去,開寶當興,西復河隴,南平大理,東越大海,北擊契丹。四境昇平,八荒臣服,萬國來朝。

......

劉皇帝倒也沒有完全沉浸在那些歌頌之辭中,只是,回頭再看,原來自己已經做了那麼多事,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自己的皇帝生涯,到目前爲止,算得上是成功的。

自山陽登山,自山陰下山,待歸行營,已是身心俱疲,不過,劉皇帝的興致猶在,也只有夜下獨處之時,方覺乏味。

三月十二日,鑾駕再度起行,浩浩蕩蕩,直奔南方,橫渡汶水,直抵樑父。有前日的登封禮在前,降禪之禮,劉皇帝也再沒有表現出多大興趣,他已然疲了。

波瀾不驚地結束了降禪禮,也代表着這場封禪大典,正式落成,完美收官。當然,整個過程中,劉皇帝這邊一切順利,劉皇帝之外,難免有些問題,但都在可控範圍之內,趙普的預期達到了,沒出大的疏漏,就是成功。

而劉皇帝在當夜與符後的交談中,說及封禪的感想時,明確地指出,此後餘生,再不赴泰山,再不行封禪!

沒錯,在結束封禪的那一刻,劉皇帝便後悔了。自我剖析一番,這場浩大的典禮,可以說是爲了滿足他的虛榮心而展開的。

在追尋前代帝王腳步的同時,劉皇帝也是想通過此法,宣告他對古人的超越。但真正完成了,體驗感並沒有那麼良好。

伴隨着封禪的,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怠政誤軍......等等負面的詞彙,在劉皇帝的腦海中不斷盤旋,歌功頌德之聲中,劉皇帝私慾體現得淋漓盡致。

自我審視之後,劉皇帝倍覺難堪......

第311章 舊識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75章 敖萊小城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141章 雌威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103章 郭王會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313章 日常第497章 重拾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497章 重拾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40章 濮州案(3)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86章 籠絡人心第58章 正面互懟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376章 對策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46章 糧與錢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97章 再臨井陘第82章 瓦橋關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199章 出宮第9章 鳳翔戰況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36章 趙都帥第1704章 崇政殿內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20章 屯務廢改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31章 邊公在任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64章 邊事不寧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94章 汝公出山第83章 抉擇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98章 山道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141章 雌威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408章 蠢兒子第41章 高麗國王第334章 交待第214章 荊湖之策完結感言第67章 劉煦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