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

劉皇帝這番歡迎遠人來歸的發言,倒也不純是客套話,如今的大漢在歸化融合上在唐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號稱萬族共榮,治下族羣部落沒有萬族那麼誇張,百族總歸是有的。

而契丹族,自是其中一大族,人口不算多,將近十萬,但有契丹之名,就不敢讓人忽視。這些臣服大漢的契丹人中,有歷次交戰的俘虜,也有北伐收取漠南過程中那些未及北撤的,當然,佔主體的是那些因爲各種原因率部南投的。

對劉皇帝的這番話,蕭思溫自然不會全信,不過仍舊適地恭聲道:“陛下,臣有一議,不知陛下能否準允!”

“講!”見蕭思溫還有話說,劉皇帝大方地一擺手,道。

蕭思溫神情恭敬依舊,從容說來:“回陛下,臣南歸大漢這兩年間,不斷潛使人北上聯絡契丹貴族、故舊,欲引之來朝,如今,已然初見成效。近來,已經陸續得到回覆,有率衆南附的意願,臣以爲,只要朝廷主動接納,配合接應,臣想會有大漢將迎來更多的契丹臣民!”

聽此奏,劉皇帝立時來勁兒了,看着蕭思溫,面帶喜色:“哦?看來蕭卿這兩年的工作,當真是卓有成效啊!過去,武德司不是沒有嘗試過拉攏,但效果總是差強人意,此事若成,蕭卿又立一大功啊!”

這個任務,還是當初蕭思溫南來之後,劉皇帝交給他的,這麼長時間了,一直未見顯著成效,劉皇帝都快遺忘了,如今偶聞,卻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蕭思溫表示道:“此皆仰賴陛下之威德,實非老臣之功。欲成此事,招徠其衆,還需陛下與朝廷支持!”

“這自然不成問題!”劉皇帝也表態,斟酌了下,道:“此事,人是蕭卿引來的,就有蕭卿負責此事吧,朕讓王寅武全力輔助於你。朝廷這邊需要配合的事項,可求助於趙相公!”

“謝陛下!”蕭思溫竟然有種受寵若驚之感。

南來這麼長時間了,始終被束之高閣,不受重用也就罷了,還要遭受各種白眼與蔑視,這可是蕭思溫所不能容忍了,如今,總算得到一個可以發揮自己才幹與影響力的機會了,實在難得。

趙普默然在旁,聽劉皇帝提到自己,也拱手稱是,只是那嚴肅的表情顯示他對此事有保留態度。

劉皇帝則繼續說着:“刀兵不可輕動,但析其部衆,離其人心,同樣可以瓦解其勢力,不戰而屈人之兵,上策!”

“陛下英明!”蕭思溫應道。

“如今的契丹,還有多少部衆丁口?能經得住多久這樣的手段?”劉皇帝笑吟吟的,好像找到了制勝手段一般。

當然,人口也確實是契丹最大的一環弱項,也是永遠無法戰勝中原的一項,如今遷到了漠北,在那惡劣的生存環境下,今後只會越發艱難。

蕭思溫答道:“經過多年的戰爭,臣南來之前,契丹所屬諸軍部族加起來,只百餘萬口,若是算上前兩年持續的紛亂及逃衆,如今整個漠北,恐怕早已不足百萬,甚至更少!”

“這恐怕還不到契丹全勝時期之五一吧!甚至不如我大漢一道之人口!”劉皇帝嘖嘖感慨着,似乎很同情契丹的境況,玩笑道:“契丹衰弱至斯,朕還要窮追猛打,是否顯得不夠大度,不夠厚道了?”

雖然知道劉皇帝這是在開玩笑,蕭思溫也反應迅速地表示這都是契丹自己的選擇,咎由自取......

見劉皇帝高興,又繼續稟道:“陛下,臣以爲,契丹內部的紛亂,絕對不會就此告終,反而會因爲耶律罨撒葛之死,愈演愈烈。

宗室之中,還有越王耶律必攝,他是太宗耶律德光僅存子嗣,過去曾執掌國政,人望很高。當年繼位之爭,既有爲衆情所逼的緣故,也有主動退卻顧全大局的原因,否則哪怕掌握的軍隊,哪怕有耶律賢適、耶律斜軫等人的支持,契丹主也不會那般順利繼位。

然其繼位以來,竟將契丹帶入如今的衰弱境地,且日漸式微,臣料想耶律必攝心中恐怕也會爲當初的決定而後悔!”

“就算是當年是這耶律必攝奪位,就能避免今日之結局了嗎?”劉皇帝淡淡道。

“大漢天威,難以匹敵,結局已然註定,自然難逃!”蕭思溫趕忙道。

“不過,這個耶律必攝,會反抗耶律賢嗎?你也說了,當年都能顧全大局,主動退卻,如今,豈能給契丹雪上加霜?”劉皇帝有些不信任。

蕭思溫道:“縱然耶律必攝無心,難保他人有意,再者,契丹主難免不會對他起猜忌之心......”

說這話時,蕭思溫帶上了幾分謹慎,聲音都低了許多。劉皇帝看了他一眼,輕聲道:“蕭卿對君心,倒是看得透徹!”

蕭思溫不敢接這話,劉皇帝也沒有就此展開,而是說道:“即便如此,等耶律賢把這耶律必攝解決了,那還有誰能挑戰他的地位?契丹內鬥,或爲其掣肘,但若想僅靠其內耗致其崩潰,恐怕還是不易,眼下的契丹,還是有能人啊!”

見劉皇帝感慨,蕭思溫道:“契丹繼嗣之爭,已然綿延數十年,契丹主繼位之初,曾與諸王公貴族盟誓,確立嫡長子繼承,用以明確傳承。

然而,契丹主並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完善加固,大漢已然開啓北伐。另契丹主到今年初才得一子,而就臣所知,契丹主因當年火神澱之亂,從下便落下病根,身體有虧,久治難痊。

當年北伐,爲御大漢兵鋒,勞神傷體,至於帥師南下,親歷軍旅,更加重其疾。臣觀契丹主,非長壽之君,但有差池,契丹形勢將會走向何處,猶未可知。”

“倘若如此,這確實可做期待!”劉皇帝臉上露出了點笑意,眼神中也流露出一抹思索。

蕭思溫的話給他提了個醒,那些早已被埋藏在腦海深處的記憶,雖然已經模糊,但受其點撥,多少找到了一些熟悉感。

似乎,原本的耶律賢就沒有在位太長時間,最終留下孤兒寡母守國,也成就了一代蕭太后的傳奇。

總得來說,蕭思溫此番東來開封,確實帶給了劉皇帝一定的驚喜,此人對大漢的價值,正在逐漸展現出來。

趙普此來,也是有事要奏,念蕭思溫趕路辛苦,特命他退下休息,趙普則獨留,與劉皇帝進行密談。

“趙卿以爲,這蕭思溫爲人如何?”劉皇帝的注意力還在蕭思溫上。

聞問,趙普稍微醞釀了下,方纔答道:“臣以爲,此人對陛下過於恭順,對朝廷過於忠誠了......”

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47章 戰略所向第338章 爭執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117章 潑冷水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85章 少壯派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242章 戰後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30章 “寬刑簡政”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1755章 良平島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25章 李史合謀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46章 糧與錢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75章 恩威齊下第54章 聘納郭女第15章 荊南來使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31章 邊公在任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99章 兩個人才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88章 童謠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274章 厚葬之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133章 納了第33章 豪強第106章 倒趙第291章 酬功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57章 七月大朝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243章 總結第17章 鼓譟第15章 名單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82章 瓦橋關第321章 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