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封王

開寶九年,夏六月朔,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劉皇帝要給他的兒子們封王了。這可是轟動朝野的大事,也今年上半年朝廷又一次盛會。

封王的消息,實則早就傳出來了,並且在皇室、朝廷內部流傳甚廣,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即便依照成例,作爲皇帝的兒子,封王賜爵,也是理所當然,沒有人會有異議。

而劉皇帝呢,也是早有這個想法。只不過,受限於他“無功不授名爵”的理念,一直表現得有些剋制,即便這個理念,用在皇室內部成員身上,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並不能站住腳,但劉皇帝也難免有些又當又立的心理。

時至開寶九年,大漢宗室之中,得王爵者只有三個人,雍王劉承勳以及徐王劉承贇以及承繼魏王一脈的劉旻。即便算上早年劉皇帝所授周王以及被剝奪名爵的太原王劉崇一脈,那也只有寥寥五人。

當初劉崇被髮配洛陽養老,爵位是得到保留,不過,在他猝然而逝後,子孫被幽禁,而爵位也是連降三等,由劉承均承襲。

而除了陸續得封公爵的幾個兒子,其餘宗室,有爵者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不只是宗室血脈單薄的原因,更重要的,還在於劉皇帝那隱約的打壓。

可以說,在劉皇帝當朝,大漢的宗室們,並沒有享受到他們該有的權力與地位。一方面,劉皇帝要堅持賜爵以功,另一方面,劉皇帝又吝嗇信任,沒有給宗室子弟以奮進的機會。

久而久之,大漢的宗室子弟們,怎能沒有怨氣,劉皇帝也不相信他們沒有怨憤。這也是前番,劉皇帝一朝解禁,大漢宗室盡開顏,甚至有喜極而泣的情況發生。

如今,對宗室的管理與任用,朝廷有了新的政策與制度,對於自己的兒子,這些大漢宗室的核心成員,劉皇帝自然也該有進一步的安排。

封王,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並且,沒風聲傳出之前,就有很多人想到了,北伐戰爭中,除太子意外,劉煦、劉晞、劉昉這幾兄弟,都立下殊榮,朝廷議功,卻沒有足夠份量的犒賞,這其中的曲折,自然引人思考。

而恰如很多人所猜測的那般,之所以一直按捺着,劉皇帝還真是在等着劉昉兄弟的歸來。即便回京了,仍舊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來籌備。

對於封王大典,劉皇帝也表現出了極高的重視,場面也異常浩大。冊封典禮舉行在乾元大殿,由內閣大學士、虞國公魏仁溥擔任司儀,與會者包括宗親、外戚、公卿、六品以上百官悉數在列,並專門延請在京的諸族各國使節觀禮。

如此盛大隆重的典禮,也足以看出劉皇帝對於此事的重視。而準備封王的皇子,也只有三人,劉煦、劉晞、劉昉,因而在典禮之上,他們也頭一次成爲了劉皇帝腳下最耀眼奪目的配角,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乾元殿上,貴族雲集,大漢的統治階層們,俱衣冠楚楚,風度翩翩,以極其飽滿的熱情立於大漢規格最高的殿堂,而能夠立身於此,對他們而言,本身就是權力與地位的體現。

“開始吧!”劉皇帝一身正式的冕服,高坐龍牀,一張臉上盡是威嚴肅穆,古井無波,讓人看不出任何情緒。

受命之後,魏仁溥便按照儀制,正式開始冊封典禮。過去,對於這些顯得繁冗複雜的禮制流程,是極其不屑的,甚至抱有一種蔑視的態度,恨不得所有事務都能乾脆利落、直達要害地解決。

但是,隨着年紀的增長,隨着以他爲首構建的一整套的制度與社會管理體系的完善,對於這些繁瑣,卻是有了更深的體會,甚至甘之如飴,他早已意識到了,這些規矩與禮制,就是權威的體現,是維繫統治階層的一種方式,而作爲站在統治階層最高峰的皇帝,又怎會再厭惡。

劉皇帝的“成熟”是全方位的,他的被同化,也是全方位的,思想精神早已融入到這個時代,融入到這個由他所主導的時代,當然,時代也在吞噬並同化他。

坐在最高的地方,視野也就更開闊,看得更遠更全,當然,乾元殿太大了,人也太多了,雖然整齊有序,但那烏壓壓一片,仍舊難以盡收眼底。

不過,這並不妨礙劉皇帝觀察他的臣子們,體會他們的情緒。當然,重點只放在兩個人身上,一皇后,二太子。

今日這場盛大的冊封儀式,毫無疑問,對於朝廷上下都會產生重要影響,說得嚴重點,甚至對帝國的未來都有深遠意義。

就眼下,最可能因之產生想法的,在劉皇帝看來,就是他的皇后與太子了。大符不會反對封王,但場面搞得如此盛大,如此隆重,就難免讓人揣測其用心。太子呢,哪怕有多次同劉皇帝促膝長談,也難免被諸王如此恩遇影響。

不過,讓劉皇帝比較滿意的是,皇后仍舊一副雍容大度的表現,端坐鳳牀,盡顯母儀之姿。劉暘呢,平靜如常,一臉和煦,嘴角掛着笑意,似乎在爲兄弟們高興。

整個典禮按照流程進行得十分順利,沒有絲毫波瀾,也沒有任何人敢在這種場合生出事端。這就是一場戲,所有人都是身臨其中的演員,哪怕只扮演一個微不足道的龍套,也以十二分的熱忱,鄭重其事地表現,融入其中。

當然,在這一幕中,只有三位主角。封號都不需另作考慮的,劉皇帝顯然早在多年以前,就做好鋪墊了,當初改孟昶趙國公封號,轉賜劉昉就是證明。

劉煦封秦王,劉晞封晉王,劉昉封趙王,這沒有一點出人意料的東西。只是,冊封詔書有些冗長,由魏仁溥親自擬寫,劉皇帝在其中的作用,只有蓋上璽印,但這也最具功能的一項。

雖然只是封王,並且劉皇帝還沒有賦予封建意義,諸王也沒有實際的封邑,沒有行政與軍事權力,甚至連採邑的權力都沒定論,但對當下的大漢,諸王的封立,絕對是件轟動的大事,至少以這幾位率先封王的皇子來說,是這樣的。

大漢的爵位體系,早已完善,卻始終存在一塊短板,如今,算是給補全了。在這個權力與地位的金字塔中,劉皇帝與太子以下,也終於誕生了一批最頂級的權貴。劉皇帝初衷,也在於維護天家,鞏固皇權。

魏王劉旻在遠征漠北中,也積讚了功勳,但以他的地位,已是封無可封,人家從出生後,就已經站在人生的頂峰了,並且還不怕功高蓋主。

無封,但是有賞,並且比他的哥哥們所受賞賜更重。劉皇帝從東西兩京,各賜一座皇莊,另有御器、名馬、寶甲、金銀等一系列的賞賜,名器無法再提升,就在物質上進行補償,同時劉皇帝還給魏王府加增一百人的衛隊,從宿衛中調撥。

可見,劉皇帝對劉旻的喜愛,當然其中未嘗沒有皇后大符的影響,愛屋及烏。

除新封三王之外,對於其他到年紀的兒子,劉皇帝趁着這個時機,也一併賜予爵位了。五皇子齊國公劉昀還是原地踏步,此子有些沒心沒肺的,沒有一點失望與不甘,笑嘻嘻的。

七皇子劉暉封吳公,八皇子劉曖封魯公,九皇子劉曙封楚公,十皇子劉昭封燕公,十一皇子劉曉封樑公,十二子劉晗封越公。

這些都是十歲以上的皇子,也是劉皇帝的一次爵位大派送,對於自己的兒子,劉皇帝最終還是顯示出他大方的一面。

禮畢之後,自然是滿堂喝彩,道賀之聲不絕,喜悅的氣氛也攀升至高潮。一場御宴,是免不了的,而劉皇帝則專門將得爵的兒子們叫到偏殿勉勵訓導一番。

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720章 靜默第63章 朝廷應對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81章 內外變動第48章 耿崇美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18章 請願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22章 稱帝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338章 爭執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61章 趙二爲官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3章 田畔問對第60章 都安心了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33章 真正目的第13章 舉城同歡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36章 虒亭第47章 應對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3章 不宜擴大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1790章 憂勞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35章 室韋覆滅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4章 西南事務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141章 祭關公第97章 再臨井陘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98章 溫柔鄉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30章 滿堂春宴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30章 滿堂春宴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58章 正面互懟第10章 老將出馬第42章 難得積極第179章 長教訓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265章 秦鳳既定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12章 如此安慰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34章 崇元殿中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416章 面試第391章 暗箭第62章 禍福之間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