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文武並舉

“爹!”太子劉暘入殿,躬身行禮。

劉皇帝似乎是越來越喜歡躺平了,斜躺在舒適的軟椅上,美貌的宮娥用她柔軟的小手給他按摩着腿,手中則拿着一卷《開寶總類》閱讀着。

聞聲,放下書卷,視線轉移到劉暘身上,臉上露出一點溫和的笑容,探手指道:“坐!”

“是!”

劉暘此來,未着常服,而是一身軍裝打扮,金盔亮甲玄袍的襯托下,顯得英氣勃勃的。當然,劉暘表現出的,更多是種尊貴與威嚴的氣質。他此番,是受命檢閱京城禁軍恢復工作,方下部隊,閱軍而還。

“退下吧!”劉皇帝朝着宮娥擺擺手,翹起二郎腿,問劉暘道:“禁軍情況如何了?”

聞問,劉暘恭順謙和依舊,應道:“一切都已恢復正軌,外兵陸續奉調入京充值,各軍缺額已然補足,在各軍將領的安排下,日常訓練,從容有序展開。軍心穩定,士氣高昂,大部分出徵歸來的將士,也已從北伐的疲態中恢復過來......”

“這麼長時間了,再恢復不過來,我可就要向有司將吏問責了!”劉皇帝輕描淡寫地說道。

這話讓劉暘表情不由一滯,陪着點笑,道:“據兒觀察,將吏們還是很盡責的,未嘗懈怠,尤其新入調禁軍的邊將們,帶兵經驗豐富,治兵有方,值得勉勵嘉獎!”

經過這又一番的整頓,大漢禁軍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主要體現在人員的更替上,自上而下,近半數的高級將領,被外放地方,隨之以各地傑出將才入替,遼東屯有上萬禁軍以作磨礪,北伐傷亡馬步軍,也自南北選拔精銳充補,同時,一大批資歷淺薄的有功軍官,也得以提拔,承擔更重要的責任。

就這樣,禁軍的又一次更新換代,也就完成了。意義或許不像早年那麼重大,畢竟時至如今,朝廷對於軍隊的掌控還是很牢固的,只不過,是繼續加深影響與控制的一種舉措了,當然,軍隊也不當一潭死水,需要流動的活力。

“軍中生面孔,應該比較多了吧!”劉皇帝以一種感慨的語氣說道。

劉暘有些難以體會到劉皇帝的心緒,聞嘆,只能說道:“這也說明,大漢軍中人才井噴,越來越多的後起之秀崛起,爲國家效力,爲大漢盡忠!大漢軍隊,仍舊是第一等的強軍,威震四海,睥睨八方......”

“好了!好了!”劉皇帝連連擺手,衝劉暘笑道:“這些話,你倒是說得越來也順暢了!”

劉暘表情一尬,訕訕一笑:“兒只是有感而發!”

“你我父子之間,就不需這等客套恭維了!”劉皇帝搖搖頭,沉吟一會兒,說道:“我也許久,沒有到軍中走一趟了!”

“您若是降尊巡閱,定能激烈將心士氣!”劉暘聽出劉皇帝語氣中的意動,當即表示道。

“不知覺間,三月已然過半!”劉皇帝興趣勃發,坐了起來,說道:“我要去行獵!傳詔,自駐京諸軍中,挑揀精良,隨駕狩獵,比武論議,我也親眼看看,他們整訓的成果!”

“是!”劉暘應道:“爹想行狩何處?”

“也不需走遠了!就到北郊,邙山腳下即可!”劉皇帝道,嘖嘖嘴:“如論行狩之地,還得屬北方草場,曠野深林,馳騁縱橫啊!”

狩獵只是一種方式,一種親近將士,展現君威的辦法。說起來,連劉皇帝自己都感覺到自己的變化了,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軍隊建設工作,始終是他的工作重心,對軍隊的控制永遠放在第一位,將士的忠誠始終關注。

當初的劉皇帝,對於軍隊,尤其是作爲大漢核心軍事力量的禁軍,上至將帥,下至虞侯、軍使,就沒有一個他不認識的,時常交流,大部分的營將,都有印象,有些人還能叫出名字。

而如今,三衙各軍都以下,能被劉皇帝記住的,已經算是鳳毛麟角了......這大概就是,過去與現在最明顯的區別了。

稍作思忖,劉皇帝問劉暘:“這些年,不乏官員將吏上表,請開武舉,以簡拔軍事人才,我一直沒有同意,因爲我一直認爲,將校是打出來的,需要戰場的磨礪,不是比比武略,試使勇力就行的。”

“您是打算重開武舉?”聞絃歌而知雅意,劉暘當即發問。

劉皇帝頷首:“過去,天下紛亂,戰事頻繁,大漢也不缺戰爭,軍中也確實磨鍊出了一大批傑出將校,但如今,天下日益向安,連北方遼國都被大漢打垮。

今後,我不敢說萬事太平,但國家局勢整體還是趨於安定的,在和平時代,如何培大漢的軍事人才將領,就需要多費神思考了!

或許是我過去太固執了吧,這思想,確實需要改變,至少當與大漢將士武人一個上升的通道,武舉未必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我此前建立奉宸營,挑揀年輕精英,也是爲軍隊培養軍官,只可惜始終未成定製,或許也該給這些人,一個博取功名的機會!”

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暘想了想,方纔說道:“大漢既有文舉,也當有武舉,如此,則陰陽相濟,文武並重!”

“此事,你同政事堂、樞密院、兵部諸司大臣議一議,先拿出一個章程來!”劉皇帝吩咐道:“武事與文事不一樣,不能一概而同,要立足長遠,可以持續,朕不希望,將來流於形式。

朕要挑選的,是真正的軍事人才,不只是拿出一套考覈選拔制度,還要考慮到選拔成功之後,如何管理,如何培養,這纔是最重要的!

文舉進士,觀政學習制度,施行多年,已然成熟,可以效仿!”

劉暘聞言,默默將劉皇帝關於武舉事宜的思想精神銘記於心之後,方纔揖手應道:“遵命!”

看着自己的太子,劉皇帝態度別提有多親切了,要說劉暘,最讓他感到滿意的,也無外乎這種沉穩的性格,雖說略顯遲緩,但並不迂腐,不急不躁,凡事能夠穩得住,這一點也是很可貴的品質。

“還有,會考之事,我仔細想了想,還是不能耽誤了!”劉皇帝又道:“北伐之事,固然影響到方方面面,尤其是中原北方諸道,但這不是耽誤科考的理由,爲國舉才,也不能隨意擱置!”

因爲去歲北伐之事,朝廷主要精力都放在戰爭相關事宜上,這就導致了北方正常的科舉被耽擱,按照三年一會考的制度,今年春本該是八方士子會京華,同場競考,結果因爲準備不足,中樞做下決議,延期一年,將會考挪至開寶十年。

“爹若是想再啓會考,只恐事起倉促,難以妥善!再者,中樞已然做下決議,您此前也準允了,改弦更張,是否先同政事堂諸卿商議一番?”劉暘又考慮了下,方纔應道。

見他這副謹慎的模樣,劉皇帝笑了笑,說道:“朝廷科考,除了常舉,還有恩科制舉,常舉趕不上,那便開恩科,降詔制舉,待到秋時吧,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朝廷已然緩過來了,也足夠中樞、地方充分準備了吧!

早些年的時候,朝廷科考選才,可多是通過開恩科進行的,就是王溥這個宰相,也是通過此法入仕的!”

劉暘這才恍然,恭聲道:“爹施此隆恩,天下才士,當喜笑顏開,感恩戴德了......”

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384章 反響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370章 劉鋹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0章 老將出馬第243章 總結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1811章 歸來第119章 幸西京第82章 瓦橋關第97章 隰州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39章 長沙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284章 影響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15章 襄陽第159章 亂情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43章 接見第321章 瑤女第47章 戰略所向第32章 郭氏之慮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97章 再臨井陘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95章 楊邠案(3)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139章 韓常案第73章 西北隱患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115章 兩則喜訊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104章 暗通款曲世宗篇51 皇太孫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46章 糧與錢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276章 玉如意第273 王晏鎮洛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470章 分封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2章 分食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126章 冬至宴2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83章 惠妃母子第3章 取士不公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31章 功成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287章第336章 橐相第173章 日常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159章 亂情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170章 御宴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321章 矛盾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第32章 潞州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