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

鑾駕之中,結了個親家,氣氛都多了親切,君臣二人一番暢談,行駛在寒風中的鑾駕內,不時爆發出一陣痛快的笑聲。

趙匡胤自是極爲欣喜,能與皇家結親,已是榮幸,但能直接與太子加深關係,就屬於喜上加喜了。他當然不會覺得,一個太子側妃會委屈了自己女兒,要知道,如今的太子妃可是慕容家的人。

這麼多年了,隨着早期的開國將帥功臣逐漸退居幕後,年富力強的趙匡胤則益加突顯了,到如今,趙匡胤也才四十多歲,當年的晚輩,也徹底成爲一派大佬,國家柱石。

再加上名列乾祐二十四臣,趙家在大漢的地位,也是在不斷攀升的,十分顯赫。若再加上此番在遼東戰場上無法抹殺的功績,資歷名望更得到提升。

但即便如此,趙匡胤也沒有自信,能夠完全蓋過慕容家。哪怕慕容延釗已經死去有些年頭了,但趙匡胤也不敢說自己的聲望能夠比得過他,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大漢衛公可一度是大漢第一將帥。

當然,慕容延釗的病逝對慕容家而言,聲勢確實有所滑落,但慕容家也不只慕容延釗一人,似慕容延卿、慕容延忠這樣的頂樑,雖然遠不如慕容延釗,但也是朝廷宿將重臣。

而慕容延釗子嗣頗多,不乏精英人才,慕容德業已是州府大員,慕容德豐更是太子心腹近臣。比起慕容家,他趙家仍舊靠他撐着,兄弟趙光義雖然也是頗受皇帝關照,總體而言,還是太單薄了。

因此,不論怎麼說,能把自己女兒送到東宮,對趙家的好處,絕對是巨大的。再加上,一直以來,太子對他都是十分尊重的,太子監國秉政期間,也多向他請教。

如果不是劉皇帝主動提,爲免引發猜忌,趙匡胤也不會動這心思,但這是劉皇帝主動要結親,他當然不會拒絕。

再加上,考慮一下皇帝定下這份姻緣的原因,除了拉攏性質的政治聯姻,或許也是東宮的那點問題,太子妃無所出,有心人可都關注了,趙匡胤顯然也是有心人。

倘若,自家的女兒,能夠有幸誕下皇孫,那麼......

同劉皇帝交流期間,趙匡胤的心思是百轉千折,越想臉上的笑容越掩飾不住。相比於趙匡胤,劉皇帝的考量,就相對簡單些了。

最主要的,就是因爲太子無後,幫他充實一下後宮,同時,左右是政治聯姻,趙匡胤有這個資格同自己做親家。劉皇帝倒也不怕趙家聲勢地位繼續擡升,大漢的外戚已經夠多了,也不怕再崛起一個。

“陛下,燕山道軍報!”伴隨着一陣馬蹄聲急來,內閣學士張雍在外稟報。

沒有被打擾到的掃興感,看了看趙匡胤,反而來了些興致,應道:“呈上來!”

眼下劉皇帝所乘鑾駕,幾乎是座移動的寢殿,劉皇帝自居臥室,喦脫等三名內侍則伺候在前邊。

張雍沒敢入內,登車之後,只是佝身於門口,呈上急奏,稟報道:“董遵誨將軍已率軍掠遼上京而返!”

“哦?有什麼收穫?”劉皇帝翻閱的同時,問道,語氣中帶有少許的期待。

“破遼五城,兵脅上京城,殺四千餘人,掠一萬人、四萬牛馬羊駝牲畜而歸!”張雍幹練地答道。

“終是沒能破了上京城嗎?”對於所述戰果,劉皇帝似乎並不看在眼裡,略表可惜地說道。

“兵臨之際,遼軍集衆而守,我軍缺乏攻堅武器,再兼天氣嚴寒,遼主率軍而返,未免有失,不得不及時後撤!”張雍道。

劉皇帝審閱着軍報,來自王彥超,上邊所述董遵誨軍領軍北方的經過,很是詳細。說起來,在劉皇帝決議出兵,遠襲上京之後,王彥超那邊動作很快。

董遵誨所率領漢奚聯合騎兵,總計一萬五千餘騎,號稱兩萬,於十月十日,自大定城出發,在嚮導的引領下,冒着風寒,直撲上京。

到二十日時,已然飲馬潢水,上京周邊,因爲耶律賢當初南下,本就處於十分空虛的狀態,各地留兵,很少,即便加上從奚部逃回的少量部卒,也不足萬人,還要兼顧整個上京及其周邊的防禦,顯然是不可能的。

原本,南面還有奚族的拱衛,以保障其安全,不受兵災威脅。但是,籌寧率領奚人的北反,是誰也沒想到的,不只使遼廷構建的防線崩潰,損失了上萬兵馬,還使上京徹底暴露在漢軍的兵鋒之下。

董遵誨這支漢軍北來,實實在在鑽了個大空子,當漢旗高揚於潢水之畔時,諸城恐慌,上京震動。

在遼國,圍繞着上京周邊,是設有不少州城的,董遵誨將潢水南岸的城邑掃蕩一空之後,便迅速北渡,先破饒州,然後兵進上京城。

不過,比起周遭那些小邑小城,上京畢竟是遼國都城,還是有一定防禦的,最重要的,在敵情突來,形勢惡化之際,有個人站了出來。

蕭思溫!

蕭思溫此人,要說他有什麼驚人的軍事才幹,那倒不至於,但關鍵時刻,還是表現出了一些擔當。不像在通州之時,選擇逃回上京,這一回,主動攬過責任,同遼國的一些貴族大臣聯合起來,出人出力,聚集部卒,據城而守。

危難之際,有的人會頂不住壓力而陷入崩潰,而蕭思溫這老酋卻頂住了壓力,迎難而上。當時的上京,人心紛亂,一片板蕩,居然在他的周旋之下,穩住了。當然,那畢竟是大遼的都城,是契丹建國半個多世紀的中心之地,還是有一定凝聚力的。

面對這種情況,董遵誨也沒有強來,而是分派兵馬,掃蕩上京周邊那些沒有撤乾淨的城邑部族,自己則率主力逼壓上京。

不過,上京城內雖然聚集了數萬人,甚至能夠臨時武裝出兩三萬人的軍隊,但蕭思溫可不敢出城與戰,只是一味堅守,他看得很清楚,漢軍遠來,且缺乏攻城手段,只要安心守城,就可無虞。

雖然被動防禦,往往容易失措,但兩軍之間形勢特殊,漢軍根本無法久留,拖下去,時間也是利於守軍的。

董遵誨沉心靜氣近十日,但見上京城巍然不動,守軍穩如泰山,不受挑釁,不受刺激,也十分無奈。

進入十一月後,氣候是越發寒冷,局面仍舊沒有絲毫變化,僵持不下,董遵誨已生退意,他可不是莽夫。

連番挑釁無果之後,終是招還諸軍,匯合之後,果斷帶着繳獲南撤了。不過或許是氣不過,臨走之前,讓全軍對着上京城放了一泡尿,以示羞辱。

去得快速,回得也乾脆,甚至於耍了些虛招,都沒有給上京遼軍追擊的機會。也正是董遵誨退得快,在山陽遭受慘敗的耶律賢,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收容休整,也歸來了。雖然是疲兵敗卒,若是撤得慢些,配合上京城的人,即便不能重創董遵誨軍,繳獲的戰利品恐怕也難以全部帶回。

到十一月二十日,董遵誨領軍,返回大定城。這一趟,雖然沒能攻破上京城,取得最輝煌的戰果,但對於遼國的打擊絕對是重大的。

經過董遵誨那麼一番擄掠殺奪,上京這片遼國核心的統治地區,也是一片狼藉,元氣大傷。可以說,自北伐以來,偌大的遼國,已無一處未受戰亂侵襲了,遼國的統治根基再一次遭受動搖。

第132章 做媒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76章 視察第199章 出宮第64章 楊業卻敵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61章 趙二爲官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180章 賞功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1676章 慘重第351章 南粵,危!第139章 韓常案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452章 皇孫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43章 “梳理”、“優化”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8章 巡視第85章 安心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34章 驚陶谷第287章第81章 內外變動第92章 兩京並重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7章 恩賞問題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159章 亂情第58章 郭威又病了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76章 視察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14章 武夫軍閥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88章 天子金令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21章 道士第130章 御漢大計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362章 分封?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1754章 雄才難制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50章 下定決心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27章 父子座談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60章 都安心了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371章 慰問=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