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

在大漢北方道州開始承受着一輪輪寒潮侵襲時,遼闊的東北大地,已然是一片冰天雪地了,風雪漫天,冰寒刺骨。

雖然太子劉暘有移遼東治所於北邊瀋州的意思,但對於初下的遼東,穩定恢復纔是第一位的,目前軍政中心,仍舊設立於東梁河陰的遼陽城。

隨着以布政使宋雄爲首的州縣官吏陸續到任,經過幾個月的規整,遼東的安撫工作,已具成效,雖然還遠遠談不上安定,但屬於大漢的統治秩序,已然初步構建。

比起入冬前,遼陽城冷清了不少,此前遍佈饑民、難民的景象,已然不見,在遼東官府的調度下,安置在新設的鄉村之中,重建家園,艱難生存。席捲整個遼東的戰爭固然殘酷,但對於當地的各族百姓而言,更殘酷的還是這個寒冬,也就是大漢官府有所擔當,給每鄉每村,都發放了一些救命的糧食,給予希望。

遼陽最大的變化,還得屬大軍的撤退,城外龐大的軍營,已然一空,木料都任由百姓拆除,用以生火取暖,因此幾座營壘,顯得很殘破。

被安排留駐遼陽的漢軍,人數不算少,足有兩萬步騎,不過全部屯於城中,裡邊有足夠幹整的營舍,可供將士休養訓練。

而遼陽城內所餘官民人口,甚至不滿兩萬,比之駐軍更少,其中還包括一部分從難民中選出的壯勞力及青年男女,方纔充實了些堂堂道治的人氣。

由此可見,兩國在遼東的鏖戰,對當地的破壞有多嚴重,可以從人口的變化直觀地反應。基本沒有疑問的,眼下大漢諸道,人口最少的地區,就是新設立的遼東道了。

按照對遼東善後最終決議,留兵六萬駐守遼東,拱衛新佔土地,並且保持對遼軍殘部的壓迫,隨時調控東北局勢。

對六萬戍卒的挑選,算是給劉暘的有一個考驗,那些軍隊留下,那些將領留下,都需要慎重考量,畢竟,沒有多少人願意留在東北,尤其是在遼東殘破的情況下。

這不是靠軍令強硬推行就可以的,軍心問題,不得不顧及,否則必生波折。對此,需要綜合考量,權衡各方面的因素。

最終,以劉皇帝的訓示爲基礎,輔以趙、高二國公參謀,方纔定下。六萬軍中,一萬五千爲禁軍,從隨徵的各支禁兵中挑選,這些人是最不樂意的,畢竟是禁軍嘛,但是命令也最爲強勢,習慣兩京繁華的他們,必須得在邊地磨礪一番,去去身上的浮麗。

一萬五千卒爲北方邊軍戍卒,有戍期已滿或將滿的,延期一年,一年之後,朝廷再行調戍輪換,當然,得期待這年平穩度過。

剩下的,多來自燕山、河北、河南的地方都司軍隊以及鄉兵,還包括五千番騎。到如今,大漢軍事體系中的番兵,是越來越好用了,每有戰事,總免不了徵調,此番北伐是徵召規模最大的一次,這些軍隊自主權很少,但很好用,就是一塊磚,朝廷哪裡需要,就填那裡。

遼東駐軍,主要屯於四個地方,其一乃是新奪取的通州地區,留兵兩萬駐守,控制松遼平原中部,向北威脅黃龍府,向南拱衛遼東。

其二自然是遼陽了,剩下兩處,一爲遼東南來遠地區,針對高麗國,只有駐兵五千,不算多,就是看不起高麗的威脅。另外就是扼守遼西走廊尾端,控制燕山、遼東進出口的錦州了。

餘者,多分佈於遼東諸州城,在地方官兵及治安體系構建完成之前,承擔着戍守及治安的職責,協助各地官府管理地方。

到十一月中旬,隨着最後一批五千人軍隊自遼陽起行,遼東大撤軍也基本宣佈結束,而這也意味着,劉暘在遼東的差事也差不多結束了,距離他離開遼東,也不遠了。

北伐雖然結束了,但東路軍機構並未撤除,北伐行營仍舊設置在遼陽,行營下屬直轄的護衛兵馬也在整備之中,各級軍吏也在做着最後的收拾,準備隨太子返回。

近段時間以來,趙匡胤與高懷德兩位統帥,倒是進入了一種放鬆的狀態,這是自通州之戰以及來遠之戰後的事。都有意識地卸下軍權,放手讓太子去操持事務。

不得不說,在此前遼東的戰事中,趙匡胤實際掌控着大軍以及一切軍中事務,太子殿下寬和大度,敢於放手放權。

但這對太子的權威,是造成了一定傷害的。雖然是爲了戰爭服務,爲求軍令通達,追求勝利,但戰事既然結束,就得考慮其他因素了,最重要的,得顧忌太子以及皇帝的想法,可以肯定的是,軍中密佈着皇帝的眼線,對於那些情況,皇帝一定知道。

政治覺悟很高的趙匡胤,當然明白這些道理,哪怕是杞人之憂,也得多想想,以免犯忌。因此,趙匡胤由大軍統帥,轉換成顧問一般的角色。

倒也有幾分自在與逍遙,趙匡胤同幾名親近的將領,喝酒吃肉,或許於郊外冬獵,高懷德更有雅興,除了騎馬射箭,更喜歡玩弄曲樂。

越到最後,就越覺匆忙,事務繁重,接見的人也多。遼陽官署內,劉暘也接見着一批官吏,有二十餘人,多身材魁壯,帶有一些強悍氣息。

遼東缺少官吏,州縣命官可以從內地調動,但一些吏房職位,卻不是段時間內可以填補的,於是,直接從軍中選拔了一批軍吏,充實地方。

對這些人,劉暘也親自接見,既安撫其心,也做些囑咐,在軍中爲吏,與在地方爲吏,終究是不同的,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此事上,劉暘這個太子還是很細心的。而劉暘對遼東的影響,也通過這些細微之處,潤物細無聲般地展開,可以說遍及方方面面。

叮囑了一番,命慕容德豐引他們下去,另賜一頓酒食,一干軍吏,感激退下。書房內只餘他一人,一股疲倦浮上面龐,劉暘不由得擡手捏了捏額頭。

“殿下,宋使君求見!”馬懷遇前來稟報。

“快請!”劉暘當即打起精神。

很快,宋雄入內行禮,雖然年紀不小了,但精神矍鑠的,身子骨看起來還挺硬朗。劉暘禮賢下士,親自將宋雄扶起,說道:“使君不必多禮!”

落座敘話,侍者奉茶,劉暘看着宋雄,問:“我將返回幽州,本欲同使君商談一番,使君已來!”

放下茶杯,宋雄問道:“不知殿下何日起行?”

劉暘道:“後日!”

“屆時,臣當率遼東僚屬,恭送殿下!”宋雄表示道。

劉暘笑了笑,對宋雄道:“這些時日,遼東安置,漸入條理,都是使君調度之功,有使君在,遼東可定,朝廷可安了!”

“臣只是初理一些俗務,遼東距離安治,尚有不少差距,臣實不敢居功!”宋雄說道:“一切未入正軌,真正施政,還需待明歲,天氣回暖之後再進行。農爲國本,食爲民安,只有待農事理順了,遼東方可真正安治,百姓方可逐漸歸心!”

“有使君此言,遼東安治可期!”聽其言,劉暘露出了點笑容,很是認可他的想法:“遼東殘破,恢復治政,困難重重,有需要幫助的,儘可開口!”

“錢糧、耕具、種子等物資固然需要朝廷支持,但以臣巡視諸州所見,物資缺乏,可以迅速彌補,但要遼東發展夯實,最重要的,還在於丁口的大量損失!”宋雄道:

“臣察問過,比起開戰之前,遼東人口,十不存三,就如今而言,過於稀少了,且多爲老弱。人口若不充實,遼東永遠難以振興,無法自足,單靠朝廷調撥支援,短期尚可,若長期,恐爲朝廷負擔......”

聞言,劉暘凝眉思慮一番,擡眼道:“使君所言,乃是根本問題啊!”

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7章 新政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5章 春闈第112章 兄弟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465章 “教匪”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20章 屯務廢改第300章 靈州換任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200章 禦敵第86章 籠絡人心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99章 北使南歸第444章 揣測者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127章 不允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24章 人事調整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37章 回鶻使者第42章 嶺南在望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47章 誘其北上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29章 請纓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407章 麻煩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55章 燕王病故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65章 決議南征第126章 冬至宴2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33章 面聖第421章 樑孝王第56章 是非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247章 視察第33章 東京城內第52章 幽燕變故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240章 城塌了第339章 那一腳第375章 少林寺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8章 巡視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