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

對遼國而言,奚人歸順大漢的後果是嚴重的,最直接的,是有折了一位柱國大臣,損失了上萬的契丹部卒,並且讓開了漢軍北上的道路,給漢軍北襲空虛的上京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從長遠來看,使得遼國對漢防禦,出現了一個難以彌補的漏洞,比之遼東失守、東北大亂還要嚴重的漏洞,通過奚族屬地,漢軍可以長驅以徵上京,這比起從任何其他大漢其他城關出發,都要近,也方便得多。遼上京臨潢府,也再不是安全的後方。

並且,失去了奚族,也就失去了一個長期的軍隊、戰馬、錢糧來源,而奚人所屬那豐美的草場以及數十萬人口若是被大漢消化掉,反而會成爲大漢今後持續對契丹打擊的強大助力。

後果之嚴重,影響之深遠,已是可想而知,但對於遼國皇帝耶律賢而言,未能收到消息的他,還暫時沒有心情體會這切膚之痛,即便知曉了,也沒有精力去應付那嚴峻到看不到未來的局勢。

此時的遼帝耶律賢,自身的處境已然夠險惡,他正親身遭遇着遼軍過去曾經歷過的危險與艱難,正體會着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倉皇。

耶律賢下定撤軍的決心後,行動能力還是不弱的,撤的計劃安排,也沒有明顯疏漏的地方,既顧及到後路,提前派軍,控制道口,保持安全暢通。

同時也防備着漢軍的追擊,分批有序撤離,並留精銳之卒與強悍之將殿後,以備不測。然而,很多事情,不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能取得好結果的。

當有漢軍這個外力因素存在時,事情的發展就顯然不是遼軍單方面能夠決定的,而漢軍這股外力,充滿敵意與破壞慾,且源源不斷,不求成事,但求敗事。

面對遼軍的北撤,雲中的漢軍在九原侯李萬超的主持下按捺到了最後,待遼軍全部開拔之後,方纔同意田重進率兵出發。

隨同田重進追擊的漢軍,只有九千步騎,騎兵五千,部卒四千,與遼軍前後近十萬之衆相比,兵力實在過於薄弱了。但是,這是田重進主動要求的,要必須得給雲中留下足以應急的兵力,以防追擊不測,出現意外。

然而,兵馬雖寡,但從徵的都是雲中精銳,兵源都來自北疆邊軍,大部分人都有戍邊、作戰的經驗。而田重進,作風硬朗,也有豁出一切的勇氣,抱着成功成仁的決心。

順着遼軍北撤路線,鍾跡進兵,沿途擊破遼軍三道殿後騎軍的襲擾遲滯,生猛地在長城以南追上了遼軍後軍。然後不顧四十餘里突破進軍疲憊,發揚敢打敢拼的精神,率領麾下,稍作調整,便繼續發動對遼軍的進攻。

遼軍對於漢軍的追擊自然是有所防備的,留下精騎,在塞南埋伏打擊,結果竟被田重進帶着部下,衝破了。步騎協同作戰的漢軍,攻防一體,再度展現出其威力,即便沒有巨弩重炮,僅靠弓弩之犀利,漢軍也在這種轉戰急進的作戰過程中,爆發出強悍的戰鬥力。

負責殿後防禦的遼軍主將,乃是皇叔耶律道隱,不論漢胡,到了關鍵時刻,還是更信任自家人,這幾乎是種本能,耶律賢還專門從調了五千皮室軍給耶律道隱,聽從他指揮作戰。

耶律道隱也並不只依靠皇叔的身份得到重用,得益於耶律倍一脈良好的傳統與家教,再兼本身的稟賦,耶律道隱堪稱文武全才,性格沉靜,遇急不慌,臨危不懼,用兵更是號令嚴明。

僅以殿後作戰的任務來說,耶律道隱也沒有辜負耶律賢的重託,應對指揮也十分得力。面對田重進軍的兇猛追擊,敏銳地察覺到,銜尾直追,氣勢洶洶,而遼軍雖然主動撤離,但終究是後退,軍心難以一,果斷放棄了在平原上與漢軍糾纏。

而是改變戰法,不求迅速擊破追擊的田重進軍,轉爲牽扯消耗,邊打邊撤,漢軍步騎結果,但終究不如遼軍的全騎兵靈活。

不過,不論遼軍什麼戰法,田重進所率漢軍,都是一副拼命三郎的打法,給破綻就抓,給空間就佔,不管不顧,一往無前,朝着遼軍發起進攻,擋道着,皆將之毀滅。

從長城南口到焦山鎮約二十里的路程,耶律道隱給田重進設置了兩道防線,一波伏兵,結果沒有任何意外。漢軍就像沒有腦子的野蠻人一般,兩眼之中只有遼軍,也只認準一個方向,向北,追殺,繼續向北!

不留後路,不怕埋伏,不懼包圍。這種表現,哪怕沈靜如耶律道隱,也被震懾到了。等打到焦山鎮的時候,出擊的漢軍,已經傷亡兩千餘衆,若是正面對決,出現這種傷亡,哪怕是漢軍,都要考慮後撤......

焦山鎮,也是遼軍的底線所在,更北面,遼軍的中軍大部都還沒撤乾淨。耶律道隱指揮軍隊退至此處時,也一改此前的軟弱戰法,嚴令諸軍,堅決抵禦。

真正激烈而殘酷的戰鬥,也圍繞着焦山鎮展開,遼軍堅決不退,漢軍則咬上了就不放,都沒有罷休的理由。在這裡,漢軍不可避免地吃了些虧,前後追擊逾八十里,連戰數場,中途甚至沒有怎麼休息,連吃飯都在交戰之際,輪番進行,很多官兵,更是屎尿都沒有空閒排,只能掉在褲襠裡。戰情之焦灼,可想而知。

遼軍呢,兵力要充足得多,雖然田重進軍不依不饒,連破他們數陣,但都被耶律道隱安撫住了,且有皮室軍壓陣,但他們的壓力更多還是來源於北撤行動。

因此,即便需要在長城山嶺間下馬與漢軍作戰,仍舊憑藉着優勢兵力,反制漢軍。甚至,耶律道隱還指揮軍隊,發起過幾波反衝擊,雖然難以突破漢軍的軍陣,但也給他們的進攻造成了影響。

而田重進軍爲了咬住遼軍,既然不敢罷戰,也不願停歇。所幸,田重進軍並不是只有自己在戰鬥,先有云中漢軍,北來支援,後有來自河東的援軍。

兩日後,在康延澤的統帥下,河東援兵主力在休整之後,也如約趕到。當漢軍齊聚,耶律道隱的殿後軍隊,承受的壓力就更大了。

焦山鎮沒法守,他選擇了放火焚燒,捨棄一部分軍隊,向北繼續後撤,在焦山鎮的防禦,也給他們爭取了繼續後撤的空間。

南面的戰鬥,雖然激烈,傷亡衆多,但對漢遼雙發而言,都不致命。相比之下,發生在北面的戰鬥,要殘酷得多,只不過攻守雙方互易,遼軍主攻,漢軍主守。

漢軍部隊約一萬一千步騎,由勇將康保裔率領,匯合了勝州保寧軍一部,經白道阪、奄遏下水,趕到白水濼以南。

這一路東來並不容易,八百餘里的路程,需要翻山越嶺,還要渡河,趕到白水濼以南時,康保裔軍已然十分疲憊了。

他們原本的計劃,是要於陰山山麓當道立寨,截斷遼軍北面歸途,同時休整。不過,戰場上的變化並不如漢軍之意,並沒有多少休整的時間,寨牆未半,已有遼軍受命北來。

這算得上是一場遭遇戰,但這場戰鬥來得比南面的追擊戰展開得要迅猛地多,漢軍多爲疲憊,遼軍也不輕鬆,漢軍受命阻截,遼軍則爲爭取生存,打破北撤的阻礙。

而在得知果有漢軍襲後阻截,都不用韓德讓等人建議了,耶律賢徑領親兵北上,加入對康保裔軍的進攻,並臨陣督戰。前有阻截,後有追兵,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其他選擇的餘地。

如果說在撤退的過程中,遼軍有什麼選擇做得不到位的話,就是隨軍攜帶了太多繳獲,笨重的物資,遲滯了遼軍的行動,消耗了他們的人力,而放棄的選擇,則顯得晚了。

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55章 南唐來使2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86章 駕臨渦口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9章 武夫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3章 不宜擴大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755章 良平島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35章 室韋覆滅第46章 郭榮奏事第87章 兄弟第67章 劉煦娶親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68章 婚宴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22章 稱帝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109章 大相國寺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148章 教誨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95章 玩陰謀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321章 瑤女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47章 誘其北上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418章 洗禮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146章 驕將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396章 天花板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159章 亂情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35章 東歸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60章 家事、國事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404章 冬夜第7章 風波第117章 潑冷水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99章 北使南歸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