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遼國新君

由於前半程的耽擱,哪怕過長安後輕裝疾行,等劉皇帝趕回西京時,也已是二月下旬了。不過,在這段時間內,從劉皇帝這邊,驛騎陸續出動,大量的軍事命令向屯駐於北面大漢邊軍傳達而去,爲了抓緊時間,越過了政事堂以及樞密院,由皇帝直接下達命令。

在此事的反應與處置上,其他人不敢說些什麼,倒是太子劉暘,少有地主動向劉皇帝進言,指出其中不妥。

在長安時,父子倆已然做過充分溝通,劉暘也知道劉皇帝北伐主意已定,輕易更改不得,也沒有多言勸阻的意思。他只是提出,北伐大事,需以舉國合力,調動內外力量,更需中樞臣僚緊密配合,方能順利奏效,發揮充分的實力。

因此,越過中樞直接下令,固然求得一個速度,卻也容易在下面引起一些混亂,也會打擊到中樞臣僚們......

不得不說,隨着年齡閱歷、能力見識的增長,在很多事情,劉暘都開始有自己的見解與思想了,並且也開始敢向劉皇帝進言。

就拿此事來說,雖然只是個詔旨傳達的問題,劉皇帝是強勢慣了,且一心撲在北伐大事上,不會顧及那許多,而中樞那邊就算得知皇帝越過他們直接下達詔令,也是不敢多說什麼的。但是,劉暘卻能注意到這些細節,並且主動進言,這便是成長。

看到了這一點,劉皇帝非但沒惱,反而對劉暘表示讚賞。太子這些年的表現,自然一直在劉皇帝眼中的,進步也是一點一滴的,但或許是自己威勢太強了,“慈父”的形象裝都裝不像,使得劉暘壓抑得很,少有主見。

如今,看到他又有了進步,並且敢於向自己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劉皇帝心裡自然是高興的。作爲儲君,在大政上自然要迎合劉皇帝的想法,追隨他的腳步,但也要有自己的思想認識,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當一個木偶,否則時間久了,終將泯然衆人......

當然,這種變化,也確是劉暘的成長,也是心理上的一種成熟。從事太子這個職業十多年了,劉暘的經驗也是在不斷豐富中,就像走鋼絲,要注意平衡,要把握好一個度,這也是最難的。

在劉皇帝的陰影籠罩下,太積極了不行,消極就更不行;強勢了不行,軟弱則更不行;鋒芒畢露不行,深沉韜晦似乎也不可取......

至少到目前爲止,劉暘表現得確實不錯,已經到劉皇帝不刻意挑錯,就挑不出錯的地步了。比起皇帝,顯然太子要更難做!

採納劉暘的建議後,劉皇帝適時地做出改變,向西京朝堂主要是政事堂以及樞密院兩機構下達了一份詔令,直接告以北伐之志,讓他們全力籌備。而通過中樞進行戰爭動員,一旦開始了,就是堅決徹底了,停下來的可能再度降低。

寬闊的直道上,行營勻速前進,上千大內宿衛嚴密地拱衛着鑾駕,氣氛很嚴肅,哪怕洛陽已近,所有人仍舊默默地保持着趕路的姿態。

明媚的春光不時透過簾幕晃動的縫隙鑽入車內,劉皇帝倚在一張靠枕上邊,打着瞌睡,春暖花開之際,也是犯困的季節。

“官家,武德使求見!”行進間,喦脫在外邊稟報道,聲音很小,似乎怕驚擾到了劉皇帝。

但劉皇帝聞之,卻還是驚醒了,掀開車簾,注意到策馬在御駕外圍的李崇炬,問道:“北面又有新情況了?”

李崇炬點點頭,異常嚴肅地拱手應道:“陛下,遼國新主已立!”

“這麼快!”殘留着的困頓消散一空,劉皇帝難掩詫異,吩咐道:“上車說話!”

說完就卸下了窗簾,李崇炬也很快,登上鑾駕。免了他畢恭畢敬的行禮,劉皇帝讓坐近了,嚴肅地問道:“是誰繼位,耶律必攝,還是耶律賢!”

聞問,一向以沉穩嚴肅示人的李崇炬,此時也不禁露出一種意外的表情,應道:“是耶律賢!本月初五,齊王耶律賢與遼國宗室、貴族、大臣歃血盟誓,於柩前繼位!”

“沒人反對?沒有內鬥?沒出亂子?”劉皇帝一連幾問。

雖然知道劉皇帝的期待,但李崇炬還是搖了搖頭,說道:“耶律賢似乎與遼國上層達成了共識,雖有爭鬥,但終究沒釀成內亂,耶律賢得以平穩繼位!”

“嘶......”劉皇帝忍不住抽了一口氣,毫不掩飾其失望,緊接着眉頭深蹙,急聲問:“有沒有搞清楚,究竟怎麼回事?前兩日,你不是還上報,上京暗流涌動,爭鬥不休,局面爲何會這般快便安定下來?”

劉皇帝的語氣中已然帶上了幾分怒意,李崇炬頭也不由得低了幾分,沉聲應道:“回陛下,關鍵在於遼南院大王耶律斜珍,耶律賢得到了此人支持!”

“耶律斜珍......”劉皇帝面色陰沉,呢喃了句。

李崇矩稟道:“耶律斜珍回朝奔喪,當夜,耶律賢親自登門拜謁,在府門前等候了兩個時辰,方纔得見,二者會面說了些什麼,不曾探得,但隨其後,在遼廷推舉新帝的朝會上,耶律斜珍便亮明旗幟,支持耶律賢繼位!

耶律斜珍是遼國當下聲名最盛的統帥,他表明立場後,遼國軍政中持搖擺態度的貴族大臣,也都轉而支持耶律賢了!

漢族大臣中,韓匡嗣,高勳、韓德樞等人也相繼的表示支持耶律賢!兼耶律賢適、蕭思溫等掌握實權的文武大臣保駕護航,大勢所逼下,耶律賢得以繼承帝位!”

聞之,劉皇帝的怒意稍微平復下來,仍覺不對,說:“耶律璟的兄弟們能同意?那耶律必攝呢?他難道就沒有任何作爲?”

對此,李崇矩露出一種疑惑的表情,嘆道:“這就是令人不解的地方了!初時,遼國朝堂支持他的人並不少,安平王耶律敵烈更是努力爲之奔走,然而耶律必攝似乎卻沒有謀求帝位的野心,一心操持耶律璟喪事。

後來,羣臣推戴耶律賢,他也沒有任何抗拒,而是帶頭向新主臣服,大局由此得定!”

“不堪大用啊!”聽到這樣的結果,劉皇帝終於按捺不住了,以一種怒其不爭的態度罵道:“這個耶律必攝在想什麼?他能眼睜睜看着父兄的基業被旁系佔奪而無動於衷,不加抗爭?皇帝之位,就這麼拱手讓人?他的雙膝,就如此軟弱?”

見劉皇帝這義憤難填的模樣,李崇矩有些不知道說些什麼,垂着頭等他發泄結束了,方纔說道:“陛下,遼國新君立,在衆臣推戴下繼位,遼國新舊交替間內亂,怕是機會不大了!”

劉皇帝略微平復下心情,說:“他們那個太平王呢?不是說他上竄下跳,分外積極嗎?”

“耶律賢繼位之後,封其爲趙王,以作籠絡!”

“耶律敵烈呢?”

“封魏王、侍中、太尉、保國軍節度使!”李崇矩道:“另外,遼國大臣,多有加官進爵以及財貨賞賜,耶律必攝也被加官北院大王,輔政......”

“這個耶律賢,很有手腕啊,也兼具魄力!”終於,劉皇帝感慨了一句:“不只能聚攏人心,得到那麼多人的支持,對皇位的直接競爭者,還能如此大方,難得啊!”

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141章 雌威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86章 鬚髮花白第85章 善後爭議第252章 面聖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1755章 良平島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26章 冬至宴2第20章 屯務廢改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97章 隰州第15章 漸不自知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85章 少壯派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216章 初夏第49章 醫政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197章 財計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這纔是感言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66章 陷河陽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192章 劉銖案第146章 黃羊平第1674章 爆發第36章 盡伏東北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194章 楊邠案(2)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173章 日常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95章 效果已顯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09章 在長安第140章 封王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64章 沉默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132章 做媒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9章 公府密議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492章 事發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387章 就國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4章 中原易主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76章 大才蒙塵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