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回鶻使者

馬匪退去,帶走了死亡的危機,留下的是一片狼藉,車陣之中,屍體倒了一片,場面觸目驚心,或許是天氣太過寒冷的緣故,四濺的鮮血彷彿已經凝固了,深沉而壓抑。

近三百人的使團,活下來的不足一半,護衛的兵卒之外,那些奴僕與隨從傷亡更重。殺戮與死亡,似乎也是司空見慣了的事情,並沒有表現出太多劫後餘生的喜悅。活着的人,自發地收拾起來,同時仍舊保持着戒備。

重傷者的哀吟聲中,此前一直坐鎮指揮的那名老者也不由舒了口氣,四下看了看,雖然苦於慘重的傷亡,巨大的損失,但至少性命保住了。

“使君,您沒事嗎?”一名渾身狼狽,沾着血污的隨員走了上來,扶着身體有些僵硬的老者,關心道。

“老夫無事,看看扈從護衛們吧,清點傷亡損失,儘量救治傷者!”老者吩咐着,問道:“回鶻人情況如何?”

“傷亡也不小!”隨着答道,又指着東面的越發迫近的漢騎,道:“萬幸有大漢的援軍,否則我等必死於此地!”

提及此,老者也再度將目光投向東面,跟着感嘆道:“是啊!找到回鶻使節,漢騎之來,我們當去拜謝!”

“是!”

這名老者,身材不算高大,但氣度沉穩,名叫曹元恭,乃歸義軍節度使曹元忠的族兄,官居瓜州刺史,是此次東使的負責人,也是多年以來,代表瓜、沙向朝廷聯絡進貢地位最高的人。當然,也是第一次出這麼大的意外。

很快,找到了隨行的西州回鶻使者僕勒。這是名身材魁梧的回鶻人,長相也堪稱英俊,在面對馬匪攻擊時,表現得十英勇,帶着隨行的回鶻勇士,拼死抗擊,自己也受了傷,中了兩箭,一箭在大腿,一箭在臀部,比較尷尬。

但被找到,告與要去拜謝來援的漢騎,使者僕勒表現出了十分的熱情,顧不得身上的傷,簡單地處理過後,便找到曹元恭。

僕勒此番東來,自然是帶着重要使命的,奉西州回鶻可汗烏古只的命令求援的。從去歲耶律斜軫率軍西征開始,已經一年多過去了,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內,西域的局勢自然是天翻地覆,在遼軍的強大攻擊力下,高昌回鶻自然是喪師失地,已經到向東祈援的情況了,可見危急情況。

當然,西州回鶻自己大概也知道,要讓大漢軍隊橫跨兩千裡至西域救助關係並不親厚的他們,顯然不現實,因而僕勒原本的目標,是向歸義軍求援。畢竟,相比於遠在千里之外的大漢,歸義軍近在咫尺,方便得多,再加上雙方還是姻親關係。

不得不提的是,佔據着瓜、沙的歸義軍,在進入十世紀以後,是在逐步走下坡路的,畢竟在己方勢力的夾縫中求生存,從來是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的。

因而,遼軍鐵騎悍然侵入高昌回鶻之時,歸義軍也受到了驚嚇,屯糧積械,修繕城防,聚兵備戰,生怕波及到自身。是故,回鶻可汗的使者僕勒找到地歸義軍節度曹元忠時,得到了足夠的禮待,但出兵,恕其直言,歸義軍自保尚且不足,又哪裡敢去與遼軍作對。

但是,脣亡齒寒的道理也是懂的,如果西州回鶻真的被滅了,遼軍回過頭來對付一個歸義軍,想來也不會費什麼勁兒。至於大漢,隔着一個甘州回鶻勢力的漢軍,並不能給他們多少有力的支持,半個世紀以來,歸義軍都是靠着自己立足於瓜、沙,關鍵時刻也只能指望自己。

顧慮雖多,對於西州回鶻的求援,還是有所表示。思慮幾許,曹元忠對僕勒說,歸義軍實力弱小,縱然派出三兩千兵馬,也無濟於事。倒是東面的甘州回鶻,戶民數十萬衆,他們同出一源,可以請求幫助。他正準備再向中原派出使節,莫若隨他同往,可一路護送他至甘州。

僕勒想了想,也有道理,向歸義軍求救,本就是一種無奈的做法,希望曹氏能夠從後方鬧出些動靜,牽制遼軍。相比之下,甘州回鶻的人口更多,兵力更強,倘若能夠出兵救援,那麼能起到同樣的作用,並且效果更好。

而東來的禮物,都是曹氏幫僕勒置辦的。然而,結果嘛,自然是失望的,抵達汗帳刪丹之後,向才繼位沒幾年的甘州回鶻可汗景瓊表明來意,景瓊也是和顏悅色地接待了僕勒,然而一談及出兵西域,就開始左顧而言他事,最終遊說失敗。

事實上,甘州回鶻可汗景瓊也是無奈,因爲他的日子也不好過,內部有矛盾,外部有壓力,而一切的壓力,就是來源於東面的大漢。地緣政治就是如此,有大漢這個強鄰崛起,周邊勢力自然無不感到威脅。

尤其是也算河西走廊上一霸的甘州回鶻,那種危機感更是與日俱增,畢竟以他們的勢力,對於如今的大漢,誇張地說,只需動一根手指頭,就能滅了他們。

再加上,大漢在這十來年的時間裡,西進的步伐從來沒有停止過,雖然沒有暴風驟雨般狂飆猛進,但步步蠶食,像一張網罩過來,也是令人窒息的。

在甘州回鶻內部,一些抗漢保國的聲音也開始擡頭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僕勒求過來,甘州回鶻哪裡有心思派兵西進,去淌西域的渾水,去得罪契丹人?

而回鶻可汗景瓊的內心寫照則是,當今天下,也只有契丹人還能勉強與大漢扳扳手腕,要是把契丹人得罪,豈不是斷自己一條後路?

請援甘州失敗,使者僕勒自然失望不已,甚至有些絕望。當時的心情,就像河西的冬季這般冰冷,而他也沒別的選擇,已經走到甘州,走到刪丹,乾脆跟着曹元恭去開封,或許偉大寬容仁慈的大漢皇帝,會念他一路辛苦,動一動惻隱之心,出兵解救呢?

哪怕有曹元恭提醒他,大漢與契丹人和議通好也沒過多長時間。但是,僕勒還是決定東往,哪怕比較渺茫,當然,也是此人清楚,在這種時候,西返怕也是前途未卜,還不如去開封碰碰運氣。

僕勒的求援之路,是真不輕鬆,從夏初開始,就秘密東向,出入西域一共就那麼幾條路,耶律斜軫西征走了北道,僕勒東援走的是中路,那時也已被契丹軍隊所扼斷。

因此,爲避過沿途契丹人的封鎖,就耽擱了不少時間,還差點被俘虜。出發時的一百多人,到瓜州時就只剩二十三人了。眼下,經過一場襲擊,又傷亡了十多人。

漢騎這邊,領頭的人身份可不低,乃是河西都指揮、平西侯王彥升。當求救的消息通過戍堡傳至姑臧之時,王彥升正在軍營中,得知消息,正覺得閒悶的王彥升頓時來了興趣,點了五百漢騎就向西而來。

“在下瓜州刺史曹元恭,見過將軍,不知將軍貴姓,多謝活命之恩!”見到氣勢強大的王彥升時,曹元恭按捺住心中的少許疑惑,躬身作揖。

“此乃大漢河西都將、平西侯!”王彥升沒回話,身邊一名親兵高聲道。

此言落,曹元恭神情頓時更恭敬了。

“足下是歸義軍的使者,官話倒說得不錯,怎麼選這麼個季節東來?”居高臨下,王彥升顯得有些倨傲,打量着他問。

“奉西平公之命,有要事入朝,覲見天子!”曹元恭答道。

“你又是何人?”王彥升又把目光投到僕勒身上,早注意到此人的特殊了。

聞問,僕勒趕忙操着他半生不熟漢語,應道:“我是回鶻使者,奉西州可汗之命東來,朝見漢朝皇帝,以通往來友好。”

王彥升聽得比較費勁,但終究是聽懂了,得悉其意,不由以一種調侃的語氣道:“西州回鶻?你們可汗不忙着抵禦契丹人,還有心思遣使交通?”

聞言,僕勒有剎那的尷尬。

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180章 過鄴都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45章 移鎮之議第22章 “鄭州站”第346章 文人風骨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140章 封王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474章 立場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97章 隰州第30章 收穫第286章 宗室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41章 西域戰況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0章 荒唐太子第99章 又窮了第361章 “龍宮”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27章 西京風波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198章 轉折點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25章 開寶新政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465章 遼奸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8章 侯益第130章 陳橋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196章 橐駝兒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40章 開拓之志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1701章 浮出水面這纔是感言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36章 虒亭第186章 賜死第77章 吏職變動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6章 異見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93章 班師第39章 長沙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376章 對策第87章 秋後算賬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5章 馬楚內亂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365章 看衰第345章 剝削者第376章 拷問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413章 分食第79章 大獲全勝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32章 天子上門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23章 老臣凋零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192章 劉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