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平淡的會面

楊邠、蘇逢吉召進宮,覲見皇帝。楊夫人被太后李氏叫到慈明殿去了,當年在晉陽時,楊邠作爲劉知遠麾下最重要的臣子,交往密切,太后與其妻之間也是有幾分情分的。而今苟得殘命返京,總得有所表示,也是配合劉皇帝這“寬仁”的表現。

得知楊、蘇衣衫簡陋,風塵僕僕,車馬勞頓,劉承祐還特意命宮人,帶他們去御池沐浴,換上一身乾淨的衣裳,得一份體面。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對於真正心腹股肱之臣,劉皇帝一般都是帶到瓊林苑去招待的。不過,對於楊邠與蘇逢吉來說,能在皇宮之內沐浴更衣,已是超出其想象的優待了。

沐浴一番,改換新衣,這精氣神確實有所改變,不過,更多的還是一種感慨,面對內侍宮娥的時候,更是完全不適應。

兩個老人,安安靜靜地坐着,沉默不言,入宮之後,一路走來,見着那些壯麗的樓臺,雄偉的殿閣,似乎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稀能夠找到些熟悉的記憶,然而,回憶往昔,再多的感慨卻不敢隨意說出口了。

蘇文忠得幸,跟隨祖父一起入宮,作爲一個基本在西陲飽受磨礪長大的青年,是頭一次見識到開封這樣的雄城,領略到帝都的風采,及入宮,更被雕欄玉砌、瓊樓玉宇給迷花了眼。

原來祖父口中所言的開封、宮室,竟是這般模樣,果然雄麗非凡。青年的心胸逐漸充斥着敬畏,同時,對着神秘而嚴肅的宮廷,又帶有格外的好奇。

見孫兒坐立不安,四下打量,蘇逢吉忍不住教訓道:“文忠,靜心!安坐!”

注意到祖父的眼神,嚴肅無比,在蘇文忠的印象中,大抵只有讀書不認真時蘇逢吉纔會露出這樣的表情。立刻安分了起來,恭敬地應了聲是。

蘇逢吉這才說道:“皇宮不比他處,你有幸一同覲見,已是陛下的恩典,當謹守禮節!”

“宮中規矩,確實森嚴不少啊!”見蘇逢吉教孫,楊邠在旁,輕輕感慨道。

這是能夠明顯感覺得到的,當年他們勢盛之時,出入禁宮,言行舉止,都沒有太過嚴厲的限制與約束,宮廷禮儀也明顯不健全,但如今,等級森嚴,上下有序,生活在這座金碧輝煌的囚籠中的人,都嚴格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不敢有絲毫的逾越。

“二位前輩可曾打理好?陛下有諭,讓下官迎二位前往萬歲殿!”這個時候,一名身着淺緋服色的中年官員走了進來,風度翩翩,以一個溫雅的姿態,向二者一禮。

聞問,蘇逢吉起身,回禮應道:“罪臣等已經收拾好,煩請引路!”

“請!”來人臉上露出和煦的笑容,言行語態,都顯溫和,極具君子之風。問起這名氣度不凡的青年官員的名字,叫作石熙載,是乾祐五年制舉進士,歷任左拾遺、監察御史、元城令、知徐州,前不久回京之後,被調於崇政殿擔任學士承旨。因其淳厚,講禮法,有度量,敢言直諫,頗受劉皇帝賞識。

一路埋頭行走,穿過道道宮門,經過重重殿宇,花費了一刻多鐘的時間,抵達萬歲殿,等候召見。當通事宦官宣佈召見,在入殿之前,楊邠仰頭注視了一眼“萬歲殿”三個大字,比起當年,似乎沒有太大變化。

“罪民楊邠(蘇逢吉),參見陛下!”入殿之後,只瞄了一眼,二者拜倒。

年輕的蘇文忠跟在一旁,恭敬地跪着,額頭緊緊地貼在冰冷的地面上,不敢發出任何聲音,內心的敬畏感莫名地暴漲,似乎只有這種的匍匐到底的姿態,才能讓他感到舒適些。

“免禮!平身!入座!”劉皇帝的聲音,渾厚、沉穩、有力。

“謝陛下!”

對於楊邠與蘇逢吉,劉承祐原以爲再見之時,自己的情緒會很複雜,當年的恩怨,權力的鬥爭,君臣的矛盾,足可以寫成一本書。作爲勝利者的劉皇帝,時隔十多年之後,攀上人生的一座頂峰之時,再度會面,這場接見,本該是極具意義的。

甚至於,劉皇帝都做好了,把早年的壓抑發泄一番,與二者尤其是楊邠,好生暢談當年,追憶往昔,......

然而,真正見到楊、蘇之時,劉承祐忽然沒了那種興致,一時之間,甚至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纔好。兩個年紀加起來近一百三十歲的老人,流放的生活,終究是難熬的,白髮蒼蒼,消瘦衰老。雖然穿着錦衣華服,但與佝僂的身形極不相襯,完全無法想象倒退十多年他們會是執掌大漢國政的權臣。

劉皇帝是很少動惻隱之心的,不過此時,見到這二臣的模樣之後,難得地嘆了一口氣。說實話,對於楊蘇,劉皇帝並沒有那麼地在意,過了這麼多年,經歷了那麼多事,什麼感覺都淡了。

將二者召還東京,除了顯示他劉皇帝的“寬容”之外,還有一吐當年胸中不快的想法。不過,現在覺得,實在沒那個必要了,他劉皇帝的成就與功績,根本不需要楊蘇這樣的過客來肯定,他則更不需在這二人面前耀武揚威......

端坐在龍牀之上,默默地注視着二人,二人並未敢坐,而是卑躬地站着,年邁的身軀微微顫動,彷彿隨時可能摔倒。注意到楊邠,劉承祐甚至有些感慨,當年不卑不亢,強勢剛烈的楊相公,似乎已然不在了。

良久,劉承祐平靜地說了句:“二老在涇原受苦了!”

聞言,蘇逢吉再度拜倒,言語哽咽:“罪民罪有應得,只恨受苦不足,不能償之,彌補過失!”

蘇逢吉的覺悟,還是很高的,自從由高峰跌落谷底,喪失權力、富貴,成爲一個流邊的罪徒之後,他就從迷失之中清醒過來,恢復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從他的話裡,劉承祐能夠感受到那種熾烈的情緒,不由笑了笑,看向蘇文忠:“你是蘇老的孫兒?叫什麼名字?”

聞問,一直跪着的蘇文忠愣了下,而後平息了一下心頭那莫名的情緒,劉皇帝的目光似乎極具壓迫力,不敢擡頭,恭順地應道:“小民蘇文忠!”

“你祖父年老了,久跪不益,把他攙起來,坐下吧!”劉承祐吩咐道。

“是!”不敢怠慢,蘇文忠照辦。

打量了蘇文忠兩眼,劉承祐又道:“朕觀此子,頗具英氣,希望日後,能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

這話一出,蘇逢吉要多激動,有多激動,顫着嘴脣向劉皇帝謝恩,又讓蘇文忠再度跪下。劉皇帝揚了揚手,能夠理解,畢竟這算是徹底給蘇家解禁了。

又看向楊邠,劉承祐發現,雖然此時的楊邠是一副恭順的姿態,但總覺得,這具衰弱的軀體中,仍有一根不易彎曲脊樑。

注意到他陷入平靜的蒼老面容,劉承祐手指萬歲殿,輕笑道:“楊公可還記得,當年先帝大漸,就是在此殿,將江山社稷這千鈞重擔,交付與朕。你們也是在此,接受先帝的委託,扶助於朕!”

聽劉皇帝提出此事,楊邠下意識地擡頭,與劉皇帝對視了一眼,拱手苦笑道:“陛下不負先帝所託,老朽等卻是無自知之明,纔不堪任,德不配位。以陛下之英明神武,哪裡需要什麼輔政大臣,哪裡需要我們這樣的老朽扶助?”

從楊邠的態度中,劉承祐感受到了一種坦蕩。而聽其言,也不由露出了一抹笑容,顯然,劉皇帝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大漢的發展強大,已經征服了楊邠。或許,今日殿中一拜,是楊邠頭一次心悅臣服。

心情莫名的釋然幾分,在楊蘇二人身上停留了片刻,鄭重說道:“不論往日恩怨過錯,二位終究是侍奉先帝與朕的老人,爲大漢建立過汗馬功勞。即將進行的國慶大典,朕爲二位留兩個席位,可與會!”

“謝陛下!”當劉皇帝說出這番話時,楊蘇二人,都不禁表露出感動的情緒。

接見楊蘇的情,就在一種平淡的氣氛中結束了,全程劉皇帝話不多,也沒同二人做什麼深入的交流,只是簡單地問候了一番,並正式下詔,赦免二人的罪過,允他們遷回東京。然後,就結束了。

“喦脫,朕要是把你貶到邊陲,吃苦受罪十餘載,然後再赦免,你會做何感想?”等楊、蘇告退後,劉承祐饒有興趣地問喦脫。

這話可有些難道,喦脫眼珠子轉了轉,應道:“自然是感恩戴德!”

“難道十多年受盡折磨,吃盡苦頭,就這般容易遺忘?”劉皇帝淡淡一笑。

“官家歷來賞罰分明,如受重懲,必是罪有應得,焉敢怨言?”喦脫答道。

聽其言,劉皇帝是搖着頭,淡淡地說道:“有這樣心胸的人,又豈會遭朕貶斥至此?”

如果劉皇帝這番話,被楊邠與蘇逢吉聽到,只怕也會憂懼難安。事實上,這麼多年來,劉皇帝還真就沒赦免過什麼人,更沒有過大赦天下的舉動,原因也在於此,他並不相信,那些受了罪、吃了苦的人,心中會沒有怨氣。

縱使表現得沒有,只怕也是不敢,沒機會報復罷了。

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198章 秋獵第198章 秋獵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55章 燕王病故第98章 追捕第7章 風波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198章 秋獵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768章 崩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207章 還京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1769章 影響力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328章 默認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348章 老皇帝第30章 “寬刑簡政”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133章 延禧驛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14章 武夫軍閥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78章 南北併發第264章 孺魏王第276章 玉如意第1674章 爆發第1693章 安西王第127章 冬至宴3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44章 太后相召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177章 耶律妃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84章 夏州降第39章 濮州案(2)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376章 拷問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345章 剝削者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6章 遺奏十條第1755章 良平島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78章 召還二郎?第99章 御帳議戰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