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 流民[下]

“……,逃難的人能有幾個有錢人家,”張涵的話還沒講完,“真正有錢的人家,就不會逃難了。這點小錢沒意思。家裡不是正缺人手嗎?就憑這些人身上帶的錢,不了多久,到時候,……”

想到美妙處,張涵咧嘴一笑,露出八顆潔白的牙齒。張王氏的教育大獲成功,張涵已經完全從地主的角度考慮問題了。

張家缺乏人手,挖礦需要大量人力,新技術研究需要大量人力,種地也需要大量人力……張王氏也有心從流民中補充一部分。但張涵這種不動聲色便攝取了最大利益的手段,還是令她很驚訝這哪裡象個歲的孩子?

“……,張家免費獲得一批奴隸的同時,多半還會落下個好名聲。”

張涵的辦法簡單可行,張昭聞得此消息,心中大感欣慰,有孫如此,何愁張氏不興,遂令一切依計行事。

這河畔衆人都是沛縣王家村人氏,沛縣地處二水交匯之地,遭遇了旱災,還可應付;等到大水一至,這一年心血便化爲烏有。糧價飛漲,手裡又沒多少積蓄,王氏衆人再不情願,也只好先顧全家人的性命。

這一路行來,經歷的艱險不必細說。出發時王家村老少二百三十七口,這四百多里路走下來,就死了六個。手中的糧食緊了再緊,也剩的不多了。正想設法,從張塢買些糧食。

因此,張塢鄉三老張昭張老爺提出的要求很多,王村人也是喜出望外了便宜的糧食,是活命的保證,至少能讓人多活段時日。與此相比,其它的根本不算問題。

再說,張昭已經說明,這些要求是爲了防範疫病。若還是故意違反,就是存心禍害人家,別說被人趕走,就算是就地打死都活該。疫病可是不認識人的。

隨後發生的事情不出張涵所料,張家的善名迅速傳遍了附近地區,越來越多的流民絡繹不絕,涌到了清水河畔。

張塢人的糧食很快就出售一空,有的人家還把口糧都賣了部分。心眼靈活的,就找到了張家,都是親戚朋友,張王氏也沒有多說,只以450錢一石出售給他們。張塢人轉手就是100文的利,這錢掙的舒服。

如同張涵所說的一樣,流民身上的錢終究有用盡的時候。張家略施手段,便有無數人求上門來,想賣身爲奴。再怎麼樣,這也是一條活路。

有手藝的優先,識字的優先,精壯的優先,模樣端整的優先……張家挑挑撿撿,也還是‘被迫’收下了數千戶奴隸。不是買的分文沒花是收下的,奴隸們還得感激張家慈善,救命恩人吶!

可不是,那些兒不符合條件的流民,只能在無助中悲慘的死去。在這一個夏天裡,張涵看到的死人,比他兩生加起來還要多上百倍。

有生以來,張涵從沒見過這樣的景象。張塢本是個比較富裕的地方,張塢人與張家都沾親帶故。就是最困難的,也不過吃糠咽菜,幾年才能做身粗布衣服。就是奴隸,在張家也能夠餬口,不至於捱餓。

看到流民慘不忍睹的樣子,看到這些“蘆柴棒”,張涵受到了很大沖擊。在不損害自己利益的時候,人都是有同情心和憐憫心的。在制訂計劃的時候,他是很理智,也清楚張家幫不了所有這些流民,明白必然有人會被捨棄。

然而,看到很多人活生生的餓死,還是超出了張涵的忍耐能力。

“祖父,就沒有辦法了嗎?”

張涵闖進去的時候,張昭正在喝酒,他擡眼看看張涵,並沒有責怪他的失禮。而是招呼他過去坐下。然後,張昭給孫子倒了杯酒,纔開口。

“有,怎麼會沒有?”

“什麼辦法?”張涵耐着性子坐好,聽見這話,不覺長身而起,急切地問道。

“開倉放糧……”

張昭語氣很是平靜,這話卻猶如驚雷般打在張涵頭上,他一下子坐倒在地,身上沒有半點力氣。

開倉放糧?

開什麼玩笑?!

兩個月來,涌入魯國的流民逾十萬。一天兩碗粥,張家能養活這十幾萬衆,再倆月新糧就下來了。但是,真要開倉放糧的話,就是找死了!

大漢朝廷都做不到的,張家卻做到了,還真有錢……這也罷了,張家也未必怕人覬覦。

然而,救了幾百口,那是存心爲善;救了幾千口,那是不知進退;救了十幾萬口,那就是刁買人心,圖謀不軌!

‘到底還是個孩子呀!’

看着張涵頹然癱坐在那裡,張昭暗自嘆息一聲,伸手把他拉到身邊,灌了他一杯酒。

“沒人能挽救所有人,你只能挽救一部分。

涵兒,你已經做的很好了。

魯國的糧價如今保持在六七百錢,就已經救了無數人的性命。

張家收攏流民,有很多人家效仿,也救了不少人。

……”

張涵喝了一杯酒,如同驚醒般,一伸手搶了酒杯,又給自己倒了一杯灌下去,此後,他也不聽祖父的勸慰,一杯接一杯,飲個不停,今天便是要醉上一回。

張昭憐惜地看着孫兒,也就不再勸說,今日便讓他醉一回……

張涵並非想挽救世人。他清楚,自己是個普通人,不是救世主。但是,捨棄的滋味如此苦澀。眼看着大批流民死亡,他選擇了保存自己,卻不免有着深刻的罪惡感;聽張昭說沒辦法時那種鬆了口氣的感覺,又很讓他厭惡這樣的自己……

在有心求醉的情況下,張涵一杯接一杯,一壺接一壺,很快便醉眼朦朧了。恍惚中,張涵告訴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落到這種地步!’

有了這樣的覺悟,張涵知道,自己什麼事都做的出來。當然,他並沒有失去理智,凡事總是雙贏才能持久。再發生類似的情況,張涵還是會選擇同樣的辦法處置。只是,他不會再愧疚,不會再迷茫。

張涵憧憬着改變世界,創造歷史。但是,他還沒有改變世界,世界已經在改變他了。張涵的思考方式,被深深的銘刻上時代的印跡。

PS:今日第二更,還有兩更看看,俺還是改了一點點的

另外,被編輯教育了,鬱悶白竹豬大喊一聲:

‘票啊‘

第三卷 第四章 起兵第六十章 恭賀新禧!福壽安康!第十六章 蘿莉?地三卷 第二十章 無奈第三卷 第三十四章 土地改革[下]第五章 買官[下]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2)第二十三章 新年[上]第二十四章 閒話[上]第三卷 第十章 從軍記第十八章 二事[上]第三十章 植物園[下]第三十一章 八月十六第三卷 第十八章 北上?南下?第三十章 植物園[下]第二十六章 學鄉[下]第五章 要死了嗎?[下]第十五章 餘波[下]第三十三章 無題第四十二章 相聚[下]第三卷 第四十八章 上谷烏桓第三十一章 八月十六第十九章 若若[下]第三卷 第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五章 出書[上]第二十九章 黃巾第二章 干謁[上]第二十七章 李勝忠[上]第三卷 第五十二章 沮水盟誓第三十二章 選拔[下]第三卷 第七十四章 王二小?!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墾荒者(3)第十八章 二事[下]第十九章 若若[上]第十一章 續拜師[上]第三卷 第二十七章 沒錢啦?第三卷 第七十八章 《新漢律》(3)十六章 流民[下]第三十二章 屠殺第三十三章 岑晊[下]第二十三章 新年[上]第三十五章 落日[這章免費 可不是沒有字]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戰定[下]第三十二章 選拔[上]第二十章 心病卷尾語第三卷 第三十四章 土地改革[下]第三卷 第六十六章 天子東歸[6]第二十一章 志向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 天子東歸[5](元宵節快樂)第三卷 第八十四章 身不由已第八章 回家[上]第三卷 第二章 開始第二十七章 李勝忠[上]第十五章 餘波[下]第三卷 第八十章 閒話第三十八章 欺騙[下]第三卷 第六十四章 天子東歸[4]第三卷 第八十九章 勸進第二十一章 族學[上]第三卷 第十五章 風起第三十三章 岑晊[下]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3)第六章 蔡邕[上]第三卷 第四十一章 有錢沒錢又是一年第三卷 第五十二章 沮水盟誓第二十六章 學鄉卷尾語第三十七章 爲難[上]第三卷 第六十八章 江東[免費]第十五章 餘波[下]第九章 努力[下]第三卷 第四十五章 尋蹤覓跡第二章 幸福?[下]第三卷 第六十一章 天子東歸[1]第三十九章 婚禮[上]第十四章 同學[下]第五章 要死了嗎?[上]第五章 要死了嗎?[下]第二十三章 新年[上]第三卷 第四十六章 各懷心機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蝗蟲過境[上]第十九章 若若[下]第一章 麻煩[下]第十一章 續拜師[上]第三卷 第三章 免稅第二十六章 學鄉第四卷 第七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3)第三十三章 岑晊[上]第三十五章 落日[這章免費 可不是沒有字]第四十一章 財源[下]第十七章 農書[下]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總結第二十九章 黃巾[下]第十五章 餘波[上]第四卷 第五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1)第七章 青州[下]第四卷 第二章 恩科第三卷 第二十九章 大媒(1)第三卷 第三十六章 墾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