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斬首行動

“我曾聞古時刺客風範,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

任弘的話,和湖面上的冰一樣陰冷:

“只不知一個月後,樓蘭王被吾等殺死時,沙漠裡又會怎樣的異象?”

傅介子點了點頭,果然沒有看錯,這任弘真是敏銳到了極致,又被他猜對了!這次出使,重點就是樓蘭!

“樓蘭是距離大漢最近的城邦,地處咽喉要道,不管是去輪臺龜茲烏孫的北道,還是去于闐莎車疏勒的南道,都要在樓蘭中轉,大漢欲重返西域,必先定樓蘭!”

任弘知道,樓蘭國位於日後西域省巴音郭楞州的若羌縣,別看只是一個縣,面積卻有兩個江蘇省那麼大,是目前漢通西域的唯一通道——直通哈密吐魯番的星星峽還被匈奴右賢王佔據着呢,任弘上次的提議孔都尉發兵襲擊馬鬃山,奪取星星峽,若是實行,西域形勢必將大變,只可惜……

所以樓蘭,就成了漢朝重返西域必須過的第一關。

任弘道:“可我從途經懸泉置的商賈口中得知,如今的樓蘭王安歸,是在匈奴長大的質子,他一直親匈奴而不親漢。”

樓蘭的情況,很複雜,簡直就是一個小邦夾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血淚史……

自從一百年前,匈奴將大月氏趕到中亞去後,便降服了西域三十六國,逼迫他們每年上交糧食、黃金、鐵器、牲畜,併爲匈奴耳目,遮絕漢使。

直到漢朝鑿空西域,開拓河西,漢武帝意識到,奪取西域,徹底斬斷匈奴右臂,是獲得這場戰爭勝利的必要條件,而距漢最近的樓蘭首當其衝。

漢武帝派趙破奴以七百騎兵攻破樓蘭,從此樓蘭成了匈奴、漢朝兩屬,樓蘭王各派一名質子去單于庭、長安。

可在漢朝的樓蘭王子卻出了事——他在長安犯了重罪,被廷尉判處宮刑!

若是在秦朝,這樓蘭的“留學王子”或許能免除宮刑,因爲秦律有讓藩屬臣邦的君長“贖宮”的規矩:臣邦真戎君長,其有腐罪,贖宮。花錢便能消災。

漢朝其實也能花錢贖罪,太史公司馬遷就是家裡清貧沒錢才捱了刀,但比“暴秦”更嚴厲的是,這種寬限,僅限於本國人士,外國人、藩屬君長不在其列。

於是樓蘭王子就這樣被拖去蠶室,閹了!

別管漢代宮刑是不是全割,這對男人而言都是極具羞辱的刑罰,樓蘭至今仍有生殖崇拜,一個閹人怎麼可能回國繼位?

於是,樓蘭人只能將在匈奴爲質的王子迎回,由於漢朝遠征大宛的餘威尚在,新王倒也不敢造次,仍打發他的兩個兒子,王子安歸質匈奴,王子尉屠耆質於漢朝,繼續在兩個雞蛋上跳舞。

前幾年,樓蘭王又死了,恰逢漢朝已撤出西域,漢軍十一年未出玉門,反倒是匈奴重新控制南北兩道,便直接派人送安歸回國,得立爲王。

兩代樓蘭王都在匈奴影響下長大成人,屁股哪能不歪啊。

安歸先拒絕了入朝覲見漢天子的要求,接着開始了“一邊倒”的政策,開始死心塌地爲匈奴當狗。

他數次派人僞裝成盜寇,遮殺漢使,三年間,衛司馬、光祿大夫忠、期門郎遂成,三波使節都殞命樓蘭境內。安息、大宛前往漢朝購買絲綢的使團,也常被樓蘭阻撓,搶奪貢品。

也就傅介子上次出使時一通恐嚇,嚇唬樓蘭王安歸說,大漢即將派兵經營從玉門到鹽澤的烽燧,安歸纔不敢對他們下手。

但安歸肯定也派人將此事通知了匈奴,讓匈奴單于意識到,漢朝即將重返西域,這纔會派右賢王進攻河西走廊,想徹底斬斷這隻想撬自己牆角的手。

破虜燧的戰鬥,張掖的大捷,這些與任弘息息相關的事,只是兩個帝國爭奪西域的前奏。

個人的奮鬥和國家、時代是緊密相連的,任弘他們,其實早在不知不覺間,捲入其中了……

傅介子露出了一絲不解:“任弘,猜出我要前往樓蘭不難,但你怎知,吾欲用刺殺之策?”

此事極其機密,連副使吳宗年都沒告訴,傅介子本以爲無人能猜到,卻不想任弘一說就中。

任弘笑道:“按理說,樓蘭如此桀驁,助匈奴爲虐,大漢應該發兵懲戒纔對。”

“但樓蘭都城距離玉門關千六百里,玉門以西的亭障又放棄許久,沙漠行軍緩慢,起碼要一個月才能抵達。兩次大宛之戰證明,跨越流沙遠征,代價太大了,且容易引起匈奴人警覺。”

“反倒是派遣勇士刺殺,誅其首惡,爲樓蘭換一個親漢的王侯,代價更低許多……”

“你的看法倒是與我相同。”

傅介子頷首:“不錯,大將軍雖欲恢復孝武皇帝之策經營西域,但眼下朝野輿論爲賢良文學充斥,他們在鹽鐵之會時便抨擊孝武之策,認爲遠征西域,只會讓甲士死於軍旅,百姓罷於轉運……”

所以爲了不引起朝局動盪,讓反對者炸毛,霍光的意思是,既要在西域與匈奴展開競爭,拿下樓蘭,又不能貿然出兵,影響國內的民生。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傅介子只能提出了自己的計劃:

“我在西域走了一圈後,將所見所聞告於大將軍。”

“樓蘭、龜茲兩國數次反覆而不誅,無所懲艾,恐怕會讓西域諸邦越發輕視大漢。我路過龜茲、樓蘭時,其王易近人,若能帶着勇士前去刺殺,推鋒折銳,穹廬擾亂,上下相遁,因以輕銳隨其後。彼輩必交臂不敢格,大漢之威,將震撼諸國!”

其實,刺殺不服漢朝的蠻夷君長,扶持親漢侯王,維持傀儡統治,這主意還是桑弘羊在鹽鐵會議時提出的。

但卻被賢良文學噴成“不仁不義”,他們痛心疾首,覺得大漢作爲天朝,不該用武力,而應用德行,以實現遠人來朝,怎麼能想出刺殺這種下三濫招數呢?

然而,大將軍霍光是個實用主義者,他先利用賢良文學的力量,將政敵桑弘羊逼到了絕境。

但在幹掉桑弘羊後,卻延續了他的政策,不僅鹽鐵沒廢除,連這徵募勇士刺殺敵人的點子,也重新撿了起來。

“故大將軍曰:龜茲道遠,且先驗之於樓蘭!”

他嘆息道:“若能成功,在漢的樓蘭王子可回國繼位,如此便能讓樓蘭的貴庶百姓,免於刀兵之災了。”

這話說的,原來刺殺樓蘭王安歸,是爲了愛與和平啊。

所以傅介子這次出使樓蘭,名爲贈禮,實則是一場中央授權的斬首行動!

難怪他需要那麼多奇節勇士。

回想任弘方纔的話,傅介子道:

“入其國而刺其君,成功者少,失敗者多,吾等不可重蹈荊軻覆轍啊,專諸進炙刺王僚之策麼?以美食誘樓蘭王而殺之,倒也不錯,畢竟是戎狄胡君,沒怎麼見過世面,或能成功。”

飯局上下手,這是春秋戰國的老套路了,晉卿趙無恤也這麼幹過,請他姐夫代王吃飯,然後讓廚師用打酒喝的銅鬥,一下敲碎了代王的腦袋……

“不過可惜了……”

傅介子拉長了聲音,上下打量任弘:“你或許烤得了炙魚美味,卻當不了專諸啊。”

任弘有些尷尬,他的武藝的確不夠下飯。

傅介子指着遠處,奚充國、孫十萬、鄭吉、韓敢當、趙漢兒等壯士們笑道:“他們,便是專諸慶忌之輩,我已徵募了不少。”

繼而看向任弘,目光裡滿是激賞:

“但能夠出謀定計的‘伍子胥’,唯有你一人而已!”

完本感言與答疑解惑第211章 新婦入青廬第523章 聖人第517章 歷史使命第457章 埋葬過去第184章 女曰雞鳴第184章 女曰雞鳴第335章 北庭第143章 痛擊我的隊友(3000月票加更)第210章 士昏第264章 千里一線牽第387章 衆生皆苦第284章 好慌第387章 衆生皆苦第340章 吞金獸寫在故事開始之前第511章 南海使君今北海第547章 打印第91章 左官第155章 經組織研究決定第193章 論衡第103章 保大(1000月票加更)第531章 蘿蔔第67章 心有猛虎第74章 不辱使命第217章 葉公好龍第511章 南海使君今北海第494章 洪流第501章 食盡鳥投林第73章 書生亦有志第150章 衛霍雖沒第532章 遺言第184章 女曰雞鳴第23章 鐵衣遠戍辛勤久第90章 五推五返第347章 壯士長歌入漢關第506章 俠客行第305章 收刀第429章 我在東北玩泥巴第161章 她還是個孩子!第391章 武能越塔送人頭第519章 百花齊放寫在故事開始之前第555章 荷魯斯之眼第364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333章 今天的風兒好喧囂第419章 逐鹿第380章 劉詢第251章 腰佩雕弓漢射聲第355章 世界是你們的(第六卷完)第327章 短小第48章 張國臂掖第262章 成王第497章 破陣子第49章 遇見對的人第77章 給大漢做狗有何不好第80章 大風起兮!第96章 男人的承諾第246章 重傷不治第78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85章 絲綢之路經濟帶第12章 天馬死第258章 圍魏救趙第91章 左官第85章 絲綢之路經濟帶第230章 你們這些年輕人第302章 先打孩子第499章 願斬單于首!第299章 性質極其惡劣第498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331章 豬撞樹上了第520章 權變第415章 二進宮第449章 我有一劍(上)第167章 朋友越來越多(5000月票)第544章 撒馬爾罕的金桃第253章 請自重第343章 廢立第48章 張國臂掖第234章 刁民第153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27章 短小第529章 五星出東方第117章 一秒五噴第395章 關白第525章 小心地滑第199章 黨同第296章 屬國過居延第132章 猜疑鏈第525章 小心地滑第358章 畝產又是一萬八第79章 這廚師不看菜譜看上兵法了第491章 鐵在燒第197章 變白以爲黑兮第413章 本始五年第222章 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第287章 騎都尉第150章 衛霍雖沒第176章 西風壓倒東風第150章 衛霍雖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