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戍客望邊色

元鳳五年六月初,原龜茲國境內,馮奉世隨行漢軍援兵主力,在前往它乾城的路上。

路途遙遠,天氣酷熱,士卒們都走得很疲憊,但沒辦法,龜茲是他們在西域北道唯一能夠就食的地方。

馮奉世便不由想起任弘臨走時留下的話來。

雖然傅介子讓任弘暫時忘掉西域,好好回長安去,但任弘仍放心不下,臨走前的夜裡,他與傅介子徹夜深談,出了不少主意。

“渠犁、輪臺食已耗盡,好容易種下的粟麥也被匈奴人踐踏毀掉,得重新栽種。漢軍新來的三千人,即便要提防匈奴去而復返,也不能在這兩地駐紮,傅公不妨讓兩千人去龜茲分散就食。”

國都被破國王被殺,這是龜茲有史以來遭到最沉重的一次打擊,昔日的西域城郭第一大國一蹶不振,再生不出大的野心來。

漢軍到來後,正式將龜茲一分爲三,分別是沙雅、廷城、拜城,交給三個不同家族統治。被挑中的龜茲貴族驚嚇多過喜悅,乖順地派遣使者前去長安,請求天子發給印綬,便能正式立邦。

不過一路行來,馮奉世也發現,這場戰爭裡,受損最大的非龜茲莫屬,不僅兩千多青壯被烏孫掠走爲奴,沿途的村邑小城也被烏孫人毀掉不少。

大地爲馬蹄撕裂,麥子和粟被踩進泥土,有些地方還時常見到撕咬腐朽屍骸的野狼。烏孫人雖與漢是同盟,但其野蠻程度與匈奴不分伯仲,龜茲這次出血太重,未來一代人內,能把傷口舔癒合就不錯了。

馮奉世挪開了眼睛:“一將無能,尚且三軍受累,龜茲王選擇對大漢首先動刀,那龜茲,就只能承受這種後果。”

但也有一個地方例外,那就是龜茲城以西八十里的它乾綠洲,一點都沒受戰爭影響,

在任弘的計劃裡,它乾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它乾乃龜茲第二大城,烏孫人未曾侵犯,當地有廣袤綠洲,農田萬畝,屯粟麥兩三千石,入秋後的糧食,足夠漢軍大部吃到明年。”

而到了它乾城附近,此地果如任弘所言,綠洲肥饒,人口衆多,並且在烏孫人鐵蹄下奇蹟般地得到保全。

看到這些,馮奉世難免有些泄氣:“任謁者真奇才也,借烏孫兵滅龜茲的同時,還不忘爲援軍抵達後的吃食操心。”

“未雨綢繆,走一步看十步啊,我枉長任弘十多歲,何時才能做到這種地步?”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它乾城的龜茲人是否會敵視漢軍的到來。

當馮奉世他們抵達它乾城,發現自己的擔憂完全落空了。

他驚訝地發現,還未進城,便看到道路兩側,站滿了它乾人,手中揮舞着這月餘來趕工搓羅布麻縫製,用石榴皮染色的黃旗,熱烈歡迎漢軍入駐。

滿城百姓都在長老帶領下,出城來迎,男子荷簞食胡餅雙手遞來,胡婦攜壺漿奶酒頂在頭頂,甚至還有龜茲舞樂,抖肩扭脖,一路唱跳,極其熱情,看得漢卒們眼花繚亂。

而那高鼻深目的長老則朝馮奉世行禮,讓譯長告訴他:

“它乾能從烏孫人蹄下倖免,全靠了漢使任君救護,往後它乾安危,則要仰仗大漢天兵了!”

……

而與此同時,任弘也已回到了樓蘭。

任弘有些難以置信。他和瑤光公主等一行人從渠犁沿着孔雀河前往樓蘭,一路上整整六百里行程,居然風平浪靜,沒有出任何事。

連這個季節在孔雀河兩岸肆虐的狼羣都沒遭遇到,往日頻繁出沒在蘆葦叢中的新疆虎也好似絕了跡,腳印都不留下一個。

這與他們數月前在龜茲,在輪臺遇到那麼多驚心動魄的險境相比,簡直是天塹之別。

但也不能說完全沒事,比如在注賓城時,使團裡一匹公馬想強上蘿蔔,被任弘抽跑了。

“我家蘿蔔,就算配種也要找天馬配,你也配?”

任弘氣得渾身發抖。

而當樓蘭城土黃色的牆垣終於出現在遠方時,任弘感慨良多,掰着指頭算了算。

“我是去年九月北上去注賓城與傅公匯合的,眼下已近六月,好傢伙,又是三個三月過去了。”

與駐西域漢軍雲集的渠犁、龜茲相比,去年被漢匈反覆爭奪的樓蘭卻沐浴在和平的陽光下。樓蘭的農夫依然在田地裡,爲每一次放水的多寡而爭得面耳斥,胡楊林旁的草地上牧民驅趕着羊羣,羅布泊中漁舟點點,撒下的每一網都能撈起不少銀魚來。

這便是西域正在發生的事,漢軍每將戰線往外推進一些,後方的城郭小國便能離戰爭遠一點。

“願不久之後,整個西域都能獲得和平。”

這是任弘由衷的期望,畢竟滋養鮮花的是雨露,不是滾滾雷鳴,這應是漢朝統治西域與匈奴最大的不同,他們不是破壞者,而是建設者。

聽聞使團抵達,早就等得不耐煩的烏孫王子劉萬年跑到樓蘭城外相迎,終於又見到了自家姐姐。

“阿姊與任君滅龜茲的壯舉,早就在樓蘭傳開了。”

兩月不見,劉萬年對任弘的態度,與先前全然不同了,揖讓裡帶着崇敬。

畢竟任弘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北道局勢,有了龜茲的前車之鑑,姑墨、疏勒、莎車的使者相繼東來,欲入漢朝貢,換一個平安。

若是萬餘匈奴人被漢軍三千人逼退的消息傳來,恐怕入朝的小邦會更多,除了被匈奴直接控制的車師、山國、危須等,西域南北道二十餘國將望風披靡,停止搖擺和觀望,乖乖倒向漢朝這邊。

一同出迎的樓蘭城主伊向漢也諂媚地笑道:“現在一提任君之名,西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任君威望,幾乎能趕上傅公了。”

“我這後生全靠傅公提攜纔有今日,豈敢與之比肩?”

任弘嘴上謙遜,心裡倒是希望千百年後,“任道遠”這三個字能同“博望侯”一樣,也變成一個符號,後人提及就會心潮澎湃。

伊向漢極力邀請任弘等人宴飲,而劉萬年上個月在鄯善,這個月則來了樓蘭,他與任弘和瑤光公族說起兩地的區別。

“鄯善王爲了給大漢援兵湊夠軍糧,與其夫人食不二味,坐不重席,以普通食物招待我。”

“而樓蘭城主則相反,雖然也湊了一千石糧食出來交給漢軍,但依然食佳餚,飲美酒,每日招待我的食物都換着花樣,還贈我許多絲帛。”

不過若要讓劉萬年選他更敬重的人,還是鄯善王。

“鄯善王身上,有一股說不出來的神采。”劉萬年永遠忘不了鄯善王餓着肚子,看向東方的眼神。

神采,是精漢氣質麼?

任弘依然記得,鄯善王曾極力挽留自己留在扦泥,甚至拋出了國相的籌碼。

鄯善王是偏執型人格,對漢文化是發自內心的認可,認準一件事就做到底,甚至不惜付出全部,伊向漢這種投機者,當然沒法與之相比。

而在晚上的宴饗裡,伊向漢小心翼翼地向任弘提出,想要邀請一些敦煌郡的儒者來樓蘭教自己《論語》《孝經》。

任弘很明白伊向漢的小算盤:“伊向漢多半是害怕鄯善王表現太過出衆,得漢廷偏愛,最後將樓蘭還給鄯善王管轄,那他這與君王無異,只差一個名義的樓蘭城主可就尷尬了。”

“子曰:有教無類,若伊城主真的欲學禮儀,確實可邀約儒者前來,只是西域遼遠,一般的讀書人恐怕不樂意來此。”

“我會以重金相邀!”

這在伊向漢聽來是鼓勵之意,頓時大喜,摸出早就準備好的一些黃金,送到任弘面前,進一步提出了一個打算。

“還望任君回長安,增秩顯貴後,能代我稟明天子,說樓蘭願意內屬於漢,用漢法,比內諸侯!”

“伊城主醉了。”

任弘嚴肅起來,將那盤金餅推開,提醒他道:“樓蘭只是一個城郭,不是外諸侯,你只是城主,不是樓蘭王,此議絕不會被朝廷答應。”

正因如此,伊向漢名不正言不順,連使者都沒法往長安派。

在伊向漢看來,尉屠耆可比他那死鬼兄長安歸難對付多了。眼看隔壁虛僞的鄯善王裝大漢忠臣一天比一天像,演得一次比一次誇張,他焉能不急?

見提議被任弘否決,伊向漢有些着慌了,避席再拜道:

“那就讓樓蘭比張掖屬國,成爲大漢的‘敦煌屬國’如何?讓我作爲歸義胡長,只要大漢能讓我子孫世代作爲城主,我願將樓蘭的兵馬,統統交給大漢派來的官吏來管!”

……

PS:第二章在下午。

第49章 遇見對的人第385章 從此葡萄入漢家第518章 我方劉更生請求出戰寫在故事開始之前第151章 將軍尚不知人第412章 江西老表第341章 一個幽靈第483章 絕幕第473章 煉金術士劉更生第490章 矛盾第301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317章 被殺的覺悟第249章 遊擊第249章 遊擊第117章 一秒五噴第223章 第三極第319章 一千個太陽第549章 身毒都護府第80章 大風起兮!第156章 漢家千里駒第295章 戰爭使者第30章 狼人殺第273章 太子黨第370章 全西域一盤棋第340章 吞金獸第556章 不裝了第124章 滅國第361章 國家養豬百年第467章 昏第507章 洗足第129章 無中生有!第568章 凱撒第494章 洪流第544章 撒馬爾罕的金桃第326章 王對王第298章 黑戈壁第290章 少年錦帶佩吳鉤第98章 上有胡姬抱琵琶(第二卷完)第482章 胡無人第381章 除惡第352章 設使國家無有孤第194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24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第118章 多米諾骨牌第437章 在滔滔的長河中第559章 讓學者和驢子走中間第33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379章 碎葉城西秋月團第421章 歸期第198章 麟也第467章 昏第383章 職業病犯了第66章 第三者插足第346章 太難了第3章 任少卿第22章 破虜燧第126章 尚思爲國戍輪臺第374章 精絕古城第16章 兵糧寸斷!第229章 百戰始取邊城功第398章 小棉襖第148章 爲何我的眼裡常含淚水第568章 凱撒第545章 副王第337章 欲加之罪第184章 女曰雞鳴第503章 郊迎第57章 魔鬼城第155章 經組織研究決定第246章 重傷不治第160章 封侯取第一日中!第465章 阿賀第493章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第19章 古代鍵盤俠第294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五卷完)第50章 真爽第506章 俠客行第94章 千樹萬樹梨花開第117章 一秒五噴第316章 此生無悔第240章 元霆元年第281章 存亡之機第183章 庶人劍第246章 重傷不治第305章 收刀第197章 變白以爲黑兮第178章 人生如朝露第59章 紅頭髮的女野人第84章 孔夫子的話第276章 昌邑國第389章 達阪城的姑娘第470章 戰忽第325章 西涼鐵錘第486章 再封狼居胥第562章 交易第7章 看我找到了什麼第315章 守閭者不內第570章 時代變了第15章 母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