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藏字

帛信上的內容很多,字也挺小,吳宗年十分盡責地一句句翻譯給蒲陰王和伊吾王聽:

“天漢盛國也,持戟之兵百萬,智謀之士十萬。

軍在玉門遲遲不援,無他,爲誘右賢王及衆虜入甕也。

帝心常欲繼孝武之業,滅強胡,故納義陽侯計,聯烏孫,詐匈奴。

匈奴前得烏孫使者來請平,言欲退兵,然其軍實在烏壘,併力東進,蒲陰、伊吾二虜可破。

昔匈奴渾邪王在胡,伊稚斜單于薄恩寡幸,欲殺之,故渾邪舉衆內附。

而在漢,則封渾邪爲漯陰侯,邑萬戶,安樂晚年,其子孫爲屬國都尉。

保身而百世顯榮,此永安之計,豈不美與?望右谷蠡王與日逐王依前計行事,慎勿遲疑!”

這一面就這些內容,帛書很長,前後文的順序有點怪,文筆也差,一段話豎着寫到頭爲止。

讀完了,吳宗年翻過來後,另一面則是最後兩句話:

“天子已遣後將軍趙充國以軍十萬出酒泉,取蒲類海,破右賢王庭。

事成,必封右谷蠡王爲西單于,與漢約爲昆弟!”

“好個右谷蠡王,好個日逐王,竟然勾結漢人,欲背叛右賢王和大單于!”

脾氣比較急躁的伊吾王已經罵起來了,蒲陰王倒是更細心些,懷疑地看了吳宗年一眼,讓他出帳站着等候,卻喊來另外一個識漢字的降人。

過了好久,他們才重新喊了吳宗年入帳,兩人正在爭議這信上內容是否爲真。

伊吾王努力壓抑着自己的大嗓門:“日逐王一家早在狐鹿姑時便頗有怨言,至於右谷蠡王,想要背叛單于又不是第一次了!蒲陰王,你難道忘了九年前盧胡王的事了麼?”

吳宗年沒有貿然插話,只默默在旁垂手聽着。

在匈奴待了一年,他也對其歷史有了些瞭解,知道這些繼承問題引出的麻煩,還要從伊稚斜單于的兒子,且鞮侯單于說起。

且鞮侯在匈奴最艱難的年頭繼位,那時漢已贏得大宛之戰,西域爭先恐後投降漢朝,匈奴陷入了包圍。

且鞮侯先做出服軟的姿態,喊大漢“丈人”,意欲和親,卻又扣留蘇武,並頂住了李廣利的進攻,招降李陵,重用衛律,讓匈奴緩過來一口氣。儘管在位才短短數年,卻堪稱中興之主。

而且鞮侯單于有三個兒子,左賢王狐鹿姑,相當於匈奴的太子。

次子乃日逐王先賢撣之父,時爲左大將。

三子則是眼下這位右谷蠡王。

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且鞮侯單于病死前,遺言傳位給狐鹿姑。狐鹿姑還沒抵達,匈奴貴人卻擁立其弟左大將爲單于。

但左大將卻堅決不從,力請狐鹿姑至單于庭,將單于金鷹寶冠親手奉上。

狐鹿姑當時十分感動,立了弟弟爲左賢王,答應哪怕弟弟先自己而去,這單于之位,也給弟弟的子嗣留着。

可當其弟當真逝世時,狐鹿姑卻反悔了,讓自己的兒子做了左賢王。卻將弟弟之子先賢撣挪到了邊緣的西域,立爲右日逐王,雖也算六角之一,但比左右賢王位置要低。

此事在匈奴引起過不平,覺得狐鹿姑做事不地道。

但日逐王先賢撣卻繼承了其父親的性格,凡事顧全大局,竟沒有抱怨。做了日逐王后,還仿照漢制,在西域設僮僕都尉,奴役諸邦,搞得有聲有色,每年給單于庭送去大量黃金。

而匈奴在吃下李廣利那十萬大軍後,似乎真的中興了,狐鹿姑也膨脹了,給大漢的國書上公然宣稱:“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天之驕子也!”

他竟然想恢復過去和親制度,讓漢每年送歲貢禮物,就能達成兩國和平。

你在想屁吃!

這也是漢匈戰爭永遠停不下來的原因,雙方都是老大帝國,都覺得自己有優勢,再穩住一波就能贏……

但比起休養生息,漸漸恢復氣力的漢朝,匈奴內部就動盪多了。

日逐王這樁事還沒了,九年前,當狐鹿姑單于病死時,繼承問題又爆發了。

狐鹿姑單于以爲自己的諸子皆年少,便打算立弟弟右谷蠡王爲單于,可等他死後,狐鹿姑單于的閼氏卻搞了政變,與衛律合謀,把單于的死隱瞞起來,與匈奴貴人飲酒盟誓,改立閼氏的兒子爲壺衍鞮單于,這一年是始元二年(前85年)。

差點到手的單于之位飛了,右谷蠡王自然十分惱火,想要率領自己的部衆歸降漢朝,又唯恐距離太遠難以到達。就聯合在天山以北的盧屠王,要他和自己一起與烏孫國結盟,進攻匈奴,打下右地,然後再投降漢朝。

說起這件事,與盧屠王有親戚關係的伊吾王咎憤憤不平:“盧屠王忠於大單于,將此事告發,大單于便派人查問,右谷蠡王竟不認罪,反而把罪名推到盧屠王身上,衛律判決不公,導致盧屠王被殺!”

匈奴人都認爲盧屠王死得冤枉,右谷蠡王也心虛,暫時不敢反叛,便始終窩在位於後世烏魯木齊的王庭裡。

“九年了,右谷蠡王整整九年不曾去龍城祭祖,更未朝見過大單于,難道是想等着大單于主動朝拜他麼?”

右谷蠡王這傢伙,是有前科的啊。

這便是右地諸王的恩恩怨怨,根本不是秘密,而是多年前便人盡皆知的舊賬。

雖說衛律死後,壺衍鞮單于也對日逐王、右谷蠡王進行過安撫,但舊日怨恨只是被掩蓋起來,此刻被任弘薄薄一份帛書,就全揭露出來了。

氈衣之下,全是爛瘡。

想到這,吳宗年暗暗搖頭:“果然如孔子所言,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伊吾王按照自己的情緒來斷言,蒲陰王卻仔細琢磨起這場戰爭的緣起來。

“日逐王是否反叛我不敢斷言,可右谷蠡王,絕對有這可能!”

“開春時,不就是右谷蠡王親至右賢王庭,當着吾等的面陳述鐵門關的害處,請求右賢王發兵的麼?”

鐵門的建造,漢軍在西域南北道的突飛猛進,利益受損最大的自然就是日逐王,其次則爲右谷蠡王。

他們力主右部出兵重奪西域,在情理之中,可現在仔細想想,蒲陰王卻總覺得,這其中有一個巨大的陰謀!

“要右賢王發兵的是右谷蠡王。”

“到了鐵門,將自己的部衆放在渠犁休憩,反要你我猛攻鐵門關的,還是右谷蠡王。”

“接待了烏孫使者,將其送走後說什麼烏孫不可不防,要你我分兵兩千騎去西邊巡視的,也是右谷蠡王!”

“我看這一切,或許都是詭計,是爲了誘惑你我在鐵門下耗盡氣力。”

伊吾王頷首:“沒錯,日逐王派人過來說,鐵門另一層損失更加慘重,你親眼見到了麼?或許他們只是和漢軍一起配合,鬧出點聲勢呢?”

這時候,一旁聽了許久的吳宗年咳嗽一聲道:“兩位大王,日逐王麾下僮僕都尉,就在營旁,不如……”

這一說,伊吾王便一拍大腿站了起來:“我懷疑這醍醐阿達也不是一兩日了。”

“鐵門之戰,他說漢軍一夜築城,故來不及阻止。”

“本該被處死,日逐王卻留下了他,說什麼要將功贖罪。”

“但這月餘以來,醍醐阿達立了什麼功勞?”

伊吾王掰着手指算起醍醐阿達做下的蠢事來:

“在龜茲城時,他手下明明有幾百騎,加上龜茲人,竟放跑了漢使與烏孫公主,致使他們去烏孫搬來救兵。”

“而輪臺之戰,又是這個醍醐阿達,坐視龜茲兵全軍覆沒,反倒是他一騎未損,逃了回來。”

伊吾王越說越感到恐懼,從很多年前起便留下的懷疑之種,現在被這封帛書施肥澆水,慢慢發芽,在心中長成了參天大樹!

眼下醍醐阿達緊挨着他們紮營,是不是也爲了在動手時,忽然襲擊呢?

二人是不可能和右谷蠡王、日逐王一起降漢的,因爲領地在右賢王控制下,妻子部衆皆是人質。

伊吾王恨恨地說道:“是否要立刻進攻右谷蠡王,先下手總比晚下手強!”

蒲陰王更謹慎些,搖頭道:“不可,吾等且先合兵一處,不能被各個擊破。”

“還得派人帶着這帛書,繞道去告知右賢王,萬幸啊,右賢王親自帶人看着山國,吾等還有退路。”

“還有,立刻圍住醍醐阿達那一里外的營帳,將他抓起來審問審問!”

……

二人做好決定後,立刻離開營帳去做準備,吳宗年也便沒了事。

他走出營帳後籠着袖子轉悠,周遭盡是被喚醒後迷迷糊糊準備弓馬,要去包圍醍醐阿達的匈奴人,因爲事發突然,營中有些混亂。

吳宗年看似隨意地轉悠着,目光掃向一個個氈帳,他看似平靜的內心,早已波濤洶涌。

方纔那篇帛書,連漢字都不識的匈奴自是瞧不明白,粗識文字的另外兩名降人,也只能按照閱讀順序讀出大意。

唯獨吳宗年注意到了一個細節。

若是從右到左豎讀,就會發現前後文的順序也有點怪,像是不擅文辭者的作品。

可仔細琢磨,就明白,這是強行拼湊出來的。

昔日吳宗年與任弘追隨傅介子去樓蘭時,任弘年輕好學,常來請教吳宗年他擅長的《春秋》,吳宗年也好爲人師,不吝指點。

當時他便發現,任弘着急時,時常會下意識地將字從左到右橫寫,比豎寫熟練不少。

所以,這信中暗藏的那句話,得打破常理,從左向右橫讀!

“身在匈奴,心在漢……”

將每段第二個字連起來後,這就是任弘要傳達給自己的信息。

“身在匈奴,心在漢!”

吳宗年仰起頭,好讓自己的淚水不要流出來:“任弘啊任弘,你明白我的所想麼?”

“太史公說,李陵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吾之不死,宜欲伺機以歸漢也!”

穹廬帳氈毛牆,哪能與長安雕樑畫棟相比,酪漿胡妾,豈能同結髮妻相提並論?過去三十年讀的聖賢書,每天入夜都在拷問自己的內心。

白天奚充國的呼喊,入夜後任弘送來的這句話,讓吳宗年那顆幾近熄滅的漢心,又燃了起來。

“我得幫幫任弘,幫幫奚充國。”

吳宗年腦子飛速轉動起來:“醍醐阿達不能被抓來,伊吾王已經篤定右谷蠡王和日逐王欲叛匈奴,但蒲陰王素來謹慎,他現在只是懷疑。”

“任弘這離間計,看似事事有跡可循,可若是仔細捋捋,其實也有不少漏洞啊。蒲陰王和醍醐阿達都不好騙,兩邊坐下來一談,或許便能戳破他的計策。”

這時候,吳宗年終於找到了一個空無一人的營帳,裡面的人奉命出去備戰了,只剩下狼藉的氈毯胡亂揉在一起。

他輕輕取下帳外沒來得及滅的火把,乘着無人注意,扔到這帳中。

天乾物燥,火焰慢慢變大,在氈帳中燃燒亂竄。

吳宗年捏着鼻子,拿起那些臭烘烘的氈毯扔到火上,便退出了帳篷。

混亂中沒人注意到吳宗年的舉動,他用氈帽遮住臉,快步離開,身後是微微冒煙的氈帳,暫時沒人察覺到,等發現時,它將徹底擴散,滅火已經來不及了。

夜色很深,隔着不遠處的僮僕都尉營地,放哨的斥候,定能一眼看到這意味着警告的火焰,並發現周圍慢慢朝他們靠近的“敵人”吧,最好是號角長鳴,再相互對射一陣,死些人!

“燒吧,燒吧。”

吳宗年露出了笑意:“我得提醒僮僕都尉,讓他快跑!”

“而這一跑,兩邊的誤會,就再難說清了!”

……

PS:今天還是隻有兩更。

第373章 取經第145章 長風幾萬裡第507章 洗足第147章 好男兒第443章 高產似母豬第220章 多事之秋第307章 正議滅烏孫第365章 大禮第295章 戰爭使者第124章 滅國第363章 當然是選擇原諒他第192章 三天不打第348章 輩分不能亂第22章 破虜燧第321章 選擇希望第528章 大吉大利第179章 肥馬輕裘第309章 家園第2章 絲路第480章 持節雲中第11章 使節第521章 標準答案第32章 憑几第303章 黃昏飲馬傍交河第233章 繞城駿馬誰能借第514章 皇帝輪流做第368章 都是大將軍逼的第49章 遇見對的人第496章 過河卒第160章 封侯取第一日中!第185章 惠此中國第143章 痛擊我的隊友(3000月票加更)第271章 對弈第196章 菟第411章 豫章故郡第546章 楚主第40章 風平浪靜的午後第144章 戍客望邊色第572章 征服者的終點第527章 等價交換第237章 印鈕第45章 騎臉第470章 戰忽第527章 等價交換第119章 從其國俗第177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125章 成人禮第232章 要離第459章 太子太傅第275章 以善人則大臣安第553章 太師進京第129章 無中生有!第508章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第529章 五星出東方第540章 縱橫第148章 爲何我的眼裡常含淚水第477章 大規模殺傷性第470章 戰忽第64章 心向大漢第321章 選擇希望第565章 宙斯之雷霆第459章 太子太傅第297章 軍門頻納受降書第574章 請君暫上麒麟閣第247章 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第101章 芝麻開門第133章 任重而道遠第38章 不貴第281章 存亡之機第260章 請良人閱兵第482章 胡無人第541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355章 世界是你們的(第六卷完)第445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349章 冠軍!第140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429章 我在東北玩泥巴第123章 演員第46章 我們是長城上的守衛!第259章 千奇百怪第146章 漢樂府第170章 奇貨可居(求月票)第509章 天亮了(第八卷完)第353章 友邦驚詫第211章 新婦入青廬第192章 三天不打第26章 強弓勁弩第87章 卡脖子第410章 下賤第382章 我是大哥大第155章 經組織研究決定第349章 冠軍!第206章 只要我速度夠快第562章 交易第13章 安息與羅馬第274章 閒棋第438章 在綿綿的山脈裡(第七卷完)第397章 藏劍第231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274章 閒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