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鉅變(二)

夜色,已深。

春谷城外的校場中,陳武獨自一人坐在中軍大帳裡吃悶酒。

原本統帥一軍,結果韓當過來後,就奪走了他的兵權。這種事情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會感覺不舒服,更何況陳武也是一個非常驕傲的人。被人無緣無故奪了兵權不說,還變成了押糧官,負責後勤事務……這讓一向桀驁的陳武,心中更加惱怒,甚至對孫權有些怨恨。

想當初,孫策被殺,孫權繼位。

他陳武是第一個站出來,旗幟鮮明的表示支持孫權。

可到頭來,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廬江之戰,與陳武並無太大幹系。連周瑜都吃了敗仗,身陷重圍之中,你韓當就能比得過周都督,就一定可以救出周瑜,戰勝張遼嗎?

想當年,你韓當跟隨孫堅,二十二路諸侯也奈何不得人家。

現如今張遼兵強馬壯,身邊更有馬超這種虓虎般的猛將,還有郭嘉這種智謀過人的謀士,你就一定能大獲全勝?

至少,陳武不這麼認爲!

而事實也證明,張遼的確不是那麼容易對付。

三日前,韓當率部渡江,結果還沒等他上岸,就在江岸遭遇蕭淩迎頭痛擊。若不是黃蓋援兵抵達及時,說不得韓當首戰便要潰敗。憑藉黃蓋兇猛的攻勢,江東軍登陸大江西岸,漢軍隨即撤退,固守襄安縣城。

蕭淩守城,而太史享則率一支騎軍,屯駐襄安以南。

西聯馬超所部。進可攻退可守……黃蓋韓當兩人手中三萬強兵。被攔在襄安城下。止步不前。

人家張遼還沒有露面,甚至連馬超都沒有出動。

只憑兩員小將,就把韓當死死攔在城下。

而韓當對此卻是束手無策,只知道猛攻襄安……在陳武看來,如此猛攻根本沒有用處。他派人渡江勸阻韓當,卻被韓當一頓臭罵。陳武這般高傲的性子,又怎能容忍韓當如此輕視?

可韓當是孫氏老臣,是孫權老子孫堅留下來的班底。

陳武就算再厲害。也無法爭過韓當,只能忍氣吞聲,守在春谷充當運輸大隊長。

時間,已經將近八月。從廬江傳來的消息,也讓陳武感到失落……周瑜被困在臨湖,據說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而韓當等援兵距離臨湖不過咫尺,卻無法寸進。想來,這世上最大的痛苦就在於,明明希望就在眼前,卻是觸手不可及。若不得援兵。周瑜恐怕凶多吉少。

想到這裡,陳武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將軍,營外有一人,說是將軍同鄉,求見將軍。”

陳武是廬江人,聽聞親隨稟報,不禁一怔。

同鄉?

他在家鄉已沒有親人,隨孫策渡江之後,家人幾乎都遷到了丹陽。這個時候,所謂‘同鄉’,又是什麼來歷?

心中,或多或少有些瞭然,不過陳武卻不動聲色。

“既然是同鄉,便請他進來說話。”

親隨領命而去,陳武則起身從大帳的廊柱上取下寶劍,而後坐在書案後將寶劍拔出。

這口寶劍,是當年他投效孫策時,孫策贈予。

雖然算不得神兵,但是卻鋒利無比,算得上一口好劍。陳武命人又點亮了幾支松明,把大帳裡照映的非常通透。他一手拿着一塊柔軟布巾,認真而仔細的擦拭寶劍。不一會兒的功夫,親兵領着一名老者走進大帳。當陳武看清楚那老人的時候,不由得一愣,驀地站起身來。

來人,還真是他的同鄉,而且陳武也不陌生。

喬玄,喬國老!

“喬翁,怎地是你?”

陳武面露驚喜之色,連忙把寶劍收回鞘中,而後擺手示意親隨退出大帳。

喬玄風塵僕僕,看上去顯得非常疲憊。他走進大帳後,也不客套,徑自坐下來,從書案上端起一碗酒,便一飲而盡。吃完了酒,他如釋重負般長出一口氣,而後伸手抹去鬍子上的酒漬。

“子烈,許久不見,別來無恙!”

“有勞喬翁掛念,別來無恙倒說不上,不過是湊合着而已。”

喬玄在廬江頗有名望。

其人家境殷實,卻樂善好施,故而口碑極好。陳武對喬玄也頗爲尊重,後來孫策娶了大喬夫人後,陳武對喬玄也就更加敬重。只是前兩年孫權送走了大喬夫人和孫紹,喬玄一怒之下便離開江東,返回廬江老家。陳武對此也頗感無奈,從孫權的角度而言,他這麼做似乎並無大礙。可是在喬玄看來,這是對他的奇恥大辱,也使得喬玄對江東的感情,隨之減弱。

而今,喬玄突然來訪,的確是有些出乎陳武的意料。

他爲喬玄滿上一杯酒水,而後笑問道:“喬翁怎地會來我這裡?”

“我此來,爲救子烈性命。”

喬玄倒也不客氣,開門見山便說出來意。

陳武聞聽,眉頭微微一蹙,輕聲道:“喬翁,大夫人的事情我也知道是主公做的不對,可畢竟是一家人,喬翁何苦要與主公爲敵?更不要說,周都督而今身陷臨湖,喬翁何以視而不見?”

“休要與我言那不仁不義之人。”

喬玄一臉怒色,大聲道:“當初我敬他是名門之後,才學過人,所以才忍下了那樁婚事。可沒想到,此兒心中全無親情。紹與大喬北上時,他一言不發,甚至還表示贊同,實非君子所爲。

子烈,喬某福薄,當不得那人的尊長。

自伯符故去之後,江東上下再無半點進取之心。孫仲謀任人唯親,更是個心狠手辣之人……江東若落入這等人手中,實乃百姓之苦。子烈,你在伯符帳下。本爲大將。獨當一面。可現在呢?你辛辛苦苦在這邊苦戰。到頭來黃蓋韓當一來,你便被奪了兵權。在孫仲謀眼中,你我皆非他信任之人。不管你爲他付出多少辛苦,到最後恐怕也難有好下場,請你三思。”

“這個……”

同樣的華語,若處子別人口中,陳武或許會惱怒異常。

可是這話從喬玄口中說出,卻好像有一種別樣的震撼力。他坐下來。低着頭一言不發。喬玄說的沒錯,無論他怎樣做,始終比不得孫權身邊的元從,更比不得黃蓋韓當程普這些人。

而今,孫權更看重魯肅,看重周泰這些當初跟隨他起家的人。

陳武又沒有周瑜那樣的才華和名望,又怎可能被孫權真個重用?

“喬翁,武受伯符所重,方有今日之成就。

今江東正處於危難之際,我若撒手離開。豈不被人恥笑?”

哪知道,陳武這一句話。卻讓喬玄臉色更加難看,“子烈,你還算是有情義的人,比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之人強似百倍。既然你還念着伯符的知遇之恩,那我不放再與你說一件事。

當年伯符遇刺,並非你我想象那麼簡單。

我本以爲是一個意外,可前些時候才知道,這其中另有內情……”

陳武聞聽,頓時一個寒顫。

他一下子站起來,上前一步,一把拉住喬玄的胳膊,“喬翁,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喬玄嘆了口氣,在陳武耳邊低語一陣。陳武臉色青一陣,白一陣,雙手握拳,瞠目欲裂……

“喬翁,你所言當真?”

“這種事情,我怎能信口開河。”

“啊呀,主公你走的好冤枉……”陳武只覺身體中有一股氣直衝頭頂,他擡腳將書案踹到,拔出寶劍咔嚓將書案劈成兩半,臉上更殺氣凜然,咬牙切齒道:“若果真如此,陳武反了!”

周瑜,躺在踏上,面容憔悴,臉色蒼白。

才中秋,天氣正適宜,可是他卻覺得,渾身發冷。

舒縣城外被毒箭射傷,雖然在臨湖找來醫生救治,可這臨湖小縣,又哪兒來的名醫聖手?臨湖本地最有名的醫生,也僅僅是緩解了周瑜的傷勢。那毒性並沒有完全拔除,反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毒性越來越重。若這個時候,周瑜可以潛心休養,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偏偏漢軍圍城,他身爲主帥不得片刻休息。以至於這身體越來越差,不過月餘,整個人就變得無比憔悴。

昨夜一場秋雨,周瑜受了涼,就病倒榻上。

這在以前,根本是無法想象的事情,而現在……

“江東可有消息?”

周瑜一陣劇烈的咳嗽,吃力的從榻上坐起來。

早有親隨上前攙扶,低聲道:“義公將軍的兵馬,仍被抵擋在襄安以東。雖然他與黃將軍連番猛攻,奈何賊軍守衛森嚴,至今無法突破。至於城外賊軍,今天倒是非常老實,沒有動靜。

據斥候打探消息,主公正在從會稽抽調兵馬,相信用不得多久,一定會發兵救援。“

周瑜聽罷,鬆了口氣。

不過,他旋即反應過來,輕聲道:“你剛纔說,城外漢軍沒有動靜?”

“是啊!”

周瑜心裡一動,連忙起身道:“快扶我去城頭查看。”

“都督,外面大雨……”

“就算是下刀子,我也要前去查看。”

親隨拗不過周瑜,只得聽從他的吩咐,爲他換了一件衣服。沒辦法,周瑜身上如今傷口潰爛,毒性越來越嚴重。加之他大量吃藥,以至於身上有一股藥味。和那潰爛傷口處傳來的惡臭混在一起,非常刺鼻。周瑜又是個極愛乾淨的人,每一次出門,都要換上一件乾淨衣服。

換好了衣服,周瑜隨親隨一起登上城樓。

說是大雨,其實雨勢並不算很大……對於久居江南的人而言,這種雨水根本不足爲題。只是周瑜現在的情況,卻受不得半點寒。出門的時候,披上了一件厚厚的裘袍。更襯托出他身體虛弱。

登上城樓。舉目觀瞧。

只見城外漢軍大營連綿相連。足有十數裡。

“今日漢軍,幾時造飯?”

“是卯時造飯,辰時用飯……”

城頭上的守軍,對漢軍的動靜觀察的非常清楚。

見周瑜詢問,連忙上前稟報。

周瑜則站在城頭上,陷入沉思之中。末了,大纛旗角突然掃中周瑜的臉頰。他激靈靈打了個寒顫,心裡一動。好像突然想到了什麼,臉色頓時變得難看,大叫一聲:“不好,義公危險。”

說完,他噴出一口鮮血,一頭栽倒在地上。

建安十一年八月,就在孫權信心滿滿從會稽抽調大量兵力,支援丹陽佔據的時候,海軍都督賀齊,突然在山陰起兵。宣佈歸降朝廷。賀齊在檄文之中,歷數孫權十宗罪。而其中謀害兄長。驅逐孫策遺孤,更令整個江東爲之震動。怎麼回事,孫策不是被刺,而是被孫權所害?

一時間,江東大亂。

隨後,賀齊聯絡宋謙,兩人聯手奪取大末,迎接劉勇所部。

而大漢海軍則趁此機會,再次出現在錢唐灣。

甘寧率部在錢唐縣登陸,兵鋒直指吳郡。錢唐丟失,會稽造反,整個江東都陷入恐慌之中。

不等孫權做出反應,位於春谷的陳武,也突然起兵,率部攻打牛渚。

漢軍大將徐晃自歷陽渡江,與陳武前後夾擊,令牛渚守軍徹底潰敗……與此同時,張遼下令,以馬超爲先鋒,率百鍊精兵以及兩萬兵馬,在襄安與太史享蕭淩二人合併一處,向韓當黃蓋發動突襲。

這一輪攻擊,着實突然。

韓當猝不及防,陣腳大亂……陳武在春谷起兵,斷了韓當的糧道,韓當本就手足無措。好在黃蓋反應及時,立刻率部準備返回春谷。漢軍恰好在這個時間段發動了攻擊,以至於江西江東軍全軍潰敗。

韓當在亂軍中,爲馬超斬殺。

而黃蓋則在江邊被太史享伏擊,成爲漢軍的俘虜。

周瑜在臨湖得知消息後,便知道大勢已去……孫策被殺的真相,他其實早有猜測,但最終沒有站出來說破。孫策死後,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孫權的確是最爲合適的繼承人。周瑜本意爲公,是爲江東未來着想……哪知道最終,這件事還是被人拆穿,更引發了江東的動盪。

局勢既然已經演變如斯,周瑜也不想去後悔什麼。

他立刻召集城中兵馬,下令棄守臨湖,全力突圍……

只是,張遼和郭嘉又怎可能容得周瑜逃走?周瑜前腳才一出城,郭嘉就立刻覺察到了他的動向。

於是,漢軍在臨湖三面合圍,周瑜率部拼死衝殺,奈何士氣低落,且漢軍兵多將廣……

周瑜在亂軍中,被張遼射殺,江東兵馬,也隨之停止了抵抗。

周瑜戰死臨湖,也意味着江東的局勢,徹底失去了控制。

劉闖接到消息的時候,正在宛城接見張鬆等人。

張鬆陪同劉璋之子劉循抵達洛陽時,劉闖已經率部進駐南陽。

不過,留守洛陽的荀諶倒是沒有怠慢西川使團,而是緊急聯繫了劉闖,並派人護送使團來到宛城。

漢中戰事,已經進入尾聲。

諸葛亮在七月末,攻破了陽平關,使得漢中大亂。

在閻圃的勸說之下,張魯最終決定,獻出漢中,歸降劉闖……隨後,諸葛亮命郝昭率部進擊,一舉拿下米倉山。

漢軍進入漢中,除了一些本地的豪強仍在做抵抗之外,大都主動歸降。

連張魯都投降了,還抵抗什麼?

更不要說劉闖本就代表着大漢的正統,對於歸降朝廷,並無太多人反對……諸葛亮拿下漢中之後,並未繼續南進。他命曹朋在劍閣屯兵,而後派人前往成都,拜會了益州牧劉璋。

諸葛亮寫了一封書信,內容大體上是說:劉益州和丞相同爲漢室宗親,本就應該相互扶持。

丞相也理解,劉益州你這些年來坐鎮西川,勞苦功高。

丞相是要振興漢室,而不是想要同室操戈……所以,他對劉益州你沒有半點惡意,只希望劉益州能夠顧全大局,尊奉朝廷。相信在丞相和劉益州聯手努力之下,大漢中興指日可待。

我身爲漢室臣子,得丞相所重主持漢中之戰。

我的目的,也僅僅是漢中,因爲那張魯此前曾有不臣之舉,所以纔會出兵討伐。如今,漢中已經被我拿下,我的任務也就算完成了。希望從此之後,能夠與劉益州和平相處,還請你能多多指點。

諸葛亮這封信,姿態很低,也使得劉璋非常高興。

說實話,當諸葛亮奪取了漢中之後,劉璋的確是有些擔心,擔心漢軍會趁勢南下,進攻益州。

爲此,劉璋命巴西太守龐羲徵調兵馬,更命孟達霍峻二人,加強葭萌關的防禦。

既然劉闖無心南下益州,劉璋也就鬆了口氣,而西川的百姓,也因此對劉闖產生出一絲好感。

劉闖在宛城,親切接見了西川使團。

他對張鬆頗爲留意,此人果然如史書中所言,身材五短,相貌醜陋。不過也正是知道這個人在歷史上曾起到的作用,劉闖並沒有在意他的桀驁和張狂,反而頗有禮數,令張鬆非常感動。

在一番交談之後,張鬆獻計,願意協助劉闖奪取西川。

而劉闖則笑着對張鬆道:“子喬不必着急,西川我必取之,奈何時機尚不成熟。

我想請子喬返回西川后,代我留意幾人:黃權、馬忠、張任、嚴顏……在我未有行動的時候,請子喬不要輕舉妄動。一代時機成熟,子喬再配合我行動,到時候奪取西川,子喬爲首功。”

張鬆聞聽,喜出望外。

“丞相差遣,鬆幹敢不效死命?”

拉攏了張鬆之後,劉闖也算是完成了一件心事。

他正準備送張鬆劉循返回洛陽,哪知道從荊州傳來一個消息,卻讓劉闖大吃一驚,不得不臨時改變了主意……

第29章 隱藏的記憶(中)第367章 建安九年(二)第418章 長阪坡(三)第31章 餘孽(下)第280章 亂起(四)第42章 蹊蹺(上)第40章 陰差陽錯(下)第331章 冀州之戰(七)第370章 交趾之亂(三)第341章 短歌行(一)第187章 許都,許都(二)第285章 洛神(二)第10章 潁川陳長文(上)第341章 短歌行(二)第210章 闖三關第169章 又是哪根蔥(二)第29章 隱藏的記憶(下)第360章 斬將(一)第30章 漢有三仁焉 ,子奇偉丈夫(下)第139章 泰山賊來襲(三)第313章 蒼亭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三)第329章 冀州之戰(一)第144章 揚武將軍第378章 官渡(四)第206章 桃園結義第81章 再戰呂布第64章 生不能同衾,死同穴第413章 鉅變(一)第120章 前奏第18章 汝南風雲起(下)第377章 官渡(三)第238章 海賊(一)第39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上)第129章 袁氏之邀(上)第182章 偏向虎山行第340章 水淹三軍(一)第278章 亂起(二)第205章 對峙第37章 飛熊降世(上)第322章 鄴城之變(二)第171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上)第24章 誰是潁川陶?(上)第352章 瓦亭(四)第255章 黎大隱和風馳第2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上)第216章 大家都在做戲!第60章 神亭嶺(四)第417章 長阪坡(二)第177章 飛熊橫行,貂子豈能阻擋?(下)第343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五)第17章 負豪氣者張三將軍(上)第184章 匹夫不可以奪志(二)第60章 神亭嶺(四)第265章 白馬之戰(一)第176章 凌之戰(五)第35章 麋繯夜奔(上)第304章 雁門風雲(一)第11章 淮陰步子山(下)第66章 袁術也來湊熱鬧?第380章 官渡(十三)第316章 兵戎將起(上)第41章 徐州風雲動(上)第420章 大決戰(二)第336章 孫尚香(三)第50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上)第210章 闖三關第336章 孫尚香(二)第26章 ‘太子’無用(上)第371章 雙傑(一)第222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 三 感謝書友星空的物語飄紅!第320章 阿醜不哭(上)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一)弟378章官渡五2/3第11章 淮陰步子山(上)第174章 凌之戰(三)第261章 漢室宗親第116章 誰讓誰好看?第366章 雞肋(二)第378章 官渡(四)第345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十一)第116章 誰讓誰好看?第26章 ‘太子’無用(下)第24章 誰是潁川陶?(下)第365章 腹心之殤(一)第269章 請田先生上座!第380章 官渡(十四)第412章 鏖戰江東(七)第418章 長阪坡(三)第215章 常山之虎第412章 鏖戰江東(七)第348章 血戰賜支河首(一)第380章 官渡(十四)第375章 虎牢(四)第287章 諸葛瑾第183章 匹夫不可奪志(一)第31章 餘孽(上)第234章 打完了,談一談!第393章 問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