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遷都(完)

“陛下,救我!”

到這個時候,李貴妃怎可能看不清楚狀況?

只見她花容失色,突然撲倒在丹陛之上,朝着劉協大聲呼喊。可這種時候,劉協又能如何?在劉闖咄咄逼人的目光注視下,漢帝似想要起身,但最終還是沒有站起來。他張了張嘴,有意爲李貴妃求情,不過到最後,也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姜冏衝上前,一把便抓住了李貴妃的頭髮,將她從丹陛上拖下來。

看着狼狽不堪的李貴妃,劉闖的眼中閃過一抹憐憫。說到底,這女人只是個替死鬼。

發生這樣的事情,劉協罪責難逃。

可劉闖心裡更加清楚,這時候他還奈何不得劉協。

不管怎樣,劉協是天子,是皇帝。哪怕他只是一個傀儡,但畢竟是大漢君王。至少在目前的情勢下,劉闖奈何不得劉協。只能先剷除他身邊的羽翼,而後將他淡化。等到天下人不再掛念劉協的時候,劉闖的機會也就到來。不過在那之前,劉闖必須要容忍劉協的存在。哪怕這個傢伙心懷叵測,他也必須要容忍下去。

“陛下,今貴妃失德,實不宜再居宮中,請陛下決斷。”

劉闖上前一步,躬身行禮。

他要逼迫劉協,逼得劉協親口說出處決李貴妃的話語。要知道,劉協身邊已經沒什麼人了!此前處決金禕韋晃,使得他在士大夫之中幾乎失去了所有的支持。而今,能夠給予他幫助的。便是那些宗親外戚……一俟劉曄擔任宗正,宗室將無法繼續給予劉協支持。至於外戚……相信李貴妃的事情發生之後,再也不會有人爲劉協賣命。

劉協對此,非常清楚。

他擡起頭看着眼前這個魁碩的男子,心中百感交集。

曾幾何時,他把劉闖視爲漢室的救命稻草。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的配合也頗爲默契。但是從什麼時候,他二人成爲敵對雙方?也許會有人認爲,是從曹操死後。劉闖進駐許都開始。但劉協卻明白,當劉闖崛起北方之後,他二人便難以共存。

劉闖,野心勃勃。

當時雄踞河北,坐擁四州,實力無人可以相比。

這種情況之下。劉闖又怎可能甘爲人下?就算換做自己,恐怕也不會心甘情願的低頭。

更不要說,劉闖手下有一批人。

只那些部曲,便不可能容忍劉協的存在。

這是兩個新舊利益集團,而今劉闖所代表的新興利益集團要搶班奪權,那麼作爲舊的利益集團。就必須要讓出位子。爲帝王十餘載,劉協怎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猶豫良久。最終艱難開口道:“就依皇叔所願……”

當日,李貴妃被賜死於宮中。

而在劉闖率部入宮逼迫漢帝的時候,執金吾對許都城中,李氏宗族的黨羽展開了血腥的屠殺。

一連三日,許都全城戒嚴。

執金吾負責警戒,而黃閣槍士營和劍士營則首次公開露面,緝拿李氏宗族黨羽。短短三天。約有千餘人受到牽累,被緝拿入大牢。而李家在潁川的老宅。則被虎賁軍攻破,李氏滿門共八百餘人盡數被殺,未留下一個活口。

李家滅亡,也預示着漢帝最後的力量被根除。

朝中呼籲劉闖拜相的聲音越發高漲,漢帝在這種情況下,也只得下旨,拜劉闖爲相,同時重置丞相府,恢復西漢初期宰相當國的局面。十一月,漢帝最終抵不過羣臣催促,在劉闖的嚴密監視下,乘坐儀仗離開許都,前往燕京進行督戰。

而在漢帝離開許都的當天,丞相府傳來消息:於三日後正式遷都洛陽。

遷都的消息一經傳開,許都震動。

反倒是漢帝的離去,沒有太多人去關心。當天清晨,劉闖率百官送天子儀仗自毓秀門而出,緩緩駛離許都。沒有舉城歡送,更沒有夾道歡呼。漢帝幾乎是悄無聲息的離去,在許都百姓當中也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就好像,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的確,到這一步,漢帝確變成了一個小人物。

李氏覆沒,也使得劉協的根基蕩然無存,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對於漢帝的結局,劉闖沒有再去關心。

負責護送漢帝前往燕京的,是奮武將軍魏延,相信魏延一定會給予漢帝妥善的關照。

事實上,當漢帝設計想要害死劉闖,炸燬章華寺的時候,劉闖就把這個人從心中抹消出去。那一天,他先抵達章華臺大營,隨後便差遣趙雲和假扮成劉闖的董俷前往章華寺。

而賈詡,此前在章華寺中便挖好了一條地道。

當趙雲等人抵達章華寺之後,便立刻進入地道,並且順着地道離開……李家雖準備了大量天雷火,到頭來卻只炸燬了一座寺院。事後劉闖仔細思來,也不禁有些後怕。若不是賈詡及時發現了李家的動作,那麼當天他很有可能會毫無準備的進入章華寺。

不過,天雷火沒有炸死劉闖,劉協也就徹底完了!

劉闖只命人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往燕京的曹丕。

相信曹丕一定會明白他的意思,劉闖也相信,以曹丕的聰慧,一定會遵從他的吩咐。

建安十年十一月末,劉闖下令遷都。

古都洛陽,在歷經董卓之亂以後的第十五年,重又成爲大漢中樞所在。

劉闖抵達許都之後,便立刻大封羣臣。

可以說,隨着漢帝北上,劉闖進駐洛陽,攝政之局已經形成。任何人也無法改變。

這一次,劉闖不是奉天子以令諸侯,而是代天攝政。

對此,江東孫權、江夏劉備皆表示不肯承認,可大勢所趨之下,兩人即便反對,又能如何?

劉闖是皇叔,而天子北上,鎮守過門。他暫領朝政又有何妨?

在這種態勢之下,諸葛亮於關中突然起兵,兵進武都,虎視漢中。

漢中太守張魯大驚失色,急忙命他的弟弟張衛兵駐陽平關,試圖阻擋漢軍南下。

同時。張魯還派人前往西川,懇請劉璋出兵援助。

劉璋最初,是準備出兵救援……可是在謀士張鬆的勸說下,劉璋最終改變了主意。

“主公萬不可妄動。”

張鬆生於益州蜀郡,身形短小,放蕩而不治節操。

按道理說。似他這樣的人,本不該被重用。只是張氏乃西川望族。張鬆的兄長又是劉璋的心腹。所以,張鬆雖長得醜陋,卻得以被劉璋所重,委任爲益州別駕。

不過,此人相貌雖醜,卻有真才實學。

他勸說劉璋道:“今劉皇叔遷都洛陽,總攬朝堂。有中興漢室之意。

張魯此前曾出兵攻打劉皇叔,而今劉皇叔不過是順天而行。討伐不臣……若主公冒然出擊,必然會被冠以逆臣之名,與主公並無益處。況且,西川地形險要,又是天府之國。主公到時候只需守住劍閣,派一大將坐鎮葭萌關,便可自成諸侯。

這個時候,主公可以派人前往洛陽,向劉皇叔提請要求。

主公不是一直想要做司空嗎?今劉皇叔爲丞相,必不會吝嗇於一司空之職……到那時候,主公領司空之位坐鎮西川,進可攻,退可守,便劉皇叔也奈何不得與你。可若這個時候出兵相助張魯,只怕凶多吉少……還請主公,三思而後行。”

劉璋的性子有些軟弱,而且已經過了野心勃勃的年紀,早就沒有了當年奔走之士的銳氣。

能夠偏安一隅,做個逍遙諸侯似乎也不錯。

他思忖良久,便開口問道:“卻不知子喬以爲,誰可坐鎮葭萌關?”

“我薦一人,可令葭萌關固若金湯。”

“卻不知何人?”

“便是那江陵校尉,孟達孟子敬。”

“孟達?”

劉璋聽罷一怔,旋即輕輕點頭。

他倒是聽人說過孟達這個人,知道此人頗有才華。

而今張鬆既然舉薦此人,相信必有可取之處。

劉璋思忖良久,最終還是同意了張鬆的主張……不過,他除了命孟達爲葭萌關守將之外,又派遣大將霍峻爲副將,協助孟達守衛葭萌關。在安排妥當此事之後,劉璋又詢問張鬆,“子喬,我有一事想要辛苦你一遭,請你代我走一趟洛陽。”

張鬆聞聽,連忙躬身道:“主公若有差遣,鬆焉敢不從?”

不過,他停頓了一下之後又勸說道:“主公所欲者,爲司空一職。

但僅憑鬆一人前去,恐怕難得劉皇叔所重。今二公子尚年幼,不得離開父母。主公何不命大公子爲正使,鬆願爲副使一同前往洛陽。相信如此,更容易的劉皇叔看重。”

劉璋膝下有兩個兒子,長子劉偱,次子劉闡。

劉偱尚武,且通曉兵法,卻不得劉璋所喜。更重要的是,劉偱的丈人龐羲,原本是洛陽人,最初輔佐劉焉,而後又跟隨劉璋,在西川頗有威望。龐羲好權勢,爲巴西太守,平日裡招合部曲,令劉璋頗爲忌憚……劉璋還沒有坐上大司空,還沒有當夠諸侯,更不願意早早把權柄交給劉偱。偏偏劉偱爲人豪爽,喜歡結交名士。在龐羲的幫助下,劉偱如今屯兵雒城,聲望越來越高,被許多人稱讚。

自古以來,這父子因權力而反目成仇者多不勝數。

劉璋也是這樣,他對劉偱格外忌憚。

聽張鬆這麼一說,他心裡也不由得一動。

若是趁此機把劉偱送去洛陽,倒可以少了一個心腹之患……

於是,劉璋沉吟片刻後便點頭道:“子喬所言頗有道理,偱已長大成人,正當爲西川百姓效力。”

第307章 可以坐下來談一談第172章 凌之戰(上)第364章 斬將(十五)第407章 鏖戰江東(二)第348章 血戰賜支河首(三)第273章 大戰再起(二)第196章 捨得第37章 飛熊降世(上)第103章 可怕的是生不如死第286章 洛神(三)第39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172章 凌之戰(上)第46章 薛州的饋贈(下)第381章 官渡(十五)第292章 江東來使第31章 餘孽(上)第253章 遼東亂(五)第5章 龍蛇九變(下)第110章 虓虎之邀(一)第35章 麋繯夜奔(下)第351章 瓦亭(一)第79章 虓虎可信乎?第22章 薛州(下)第30章 漢有三仁焉 ,子奇偉丈夫(上)第38章 君不負妾,妾不負君(下)第155章 建安三年第386章 不知死活(二)第321章 改變的歷史(上)第156章 宿命相逢第298章 袁熙之死(一)第5章 龍蛇九變(上)第268章 白馬之戰(四)第206章 桃園結義第179章 啞巴吃黃連第214章 黑山賊第281章 亂起(五)第367章 建安九年(一)第35章 麋繯夜奔(上)第316章 兵戎將起(上)第348章 血戰賜支河首(一)第406章 鏖戰江東(一)第84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二)第38章 君不負妾,妾不負君(下)第181章 舅父來了!第233章 虎老雄風在第126章 不如歸去第297章 關關睢鳩第167章 兵臨城下第248章 暴雪(四)第138章 泰山賊來襲(二)第367章 雞肋(一)第414章 鉅變(二)第159章 搏!第323章 鄴城之變(四)第370章 交趾之亂(三)第101章 刺客之大漢皇叔第366章 腹心之殤(三)第45章 鐵漢柔情(下)第246章 暴雪(一)第180章 撤退第351章 瓦亭(一)第256章 黃閣第29章 隱藏的記憶(下)第59章 神亭嶺(三)第45章 鐵漢柔情(下)第117章 各有算計第56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323章 鄴城之變(四)第32章 賭一回(下)第203章 再遇刺殺第237章 獅子大開口!!!第124章 同病相憐第20章 請君三思而後行(下)第140章 門馬爲闖第50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上)第257章 遼東風波定第35章 麋繯夜奔(下)第82章 自此江山起風雲第383章 敢不敢來(一)第369章 銅雀深閨鎖大喬(三)第299章 袁熙之死(三)第179章 啞巴吃黃連第229章 廉頗未老(三)第339章 矯詔(三)第368章 提親(三)第260章 有客來訪第370章 交趾之亂(二)第129章 袁氏之邀(上)第293章 戍夫山輕鬆和愉悅第80章 五禽鬥龍蛇第233章 虎老雄風在第353章 涼州之變(二)第274章 虎牢(一)第337章 念天地之悠悠(一)第210章 闖三關第339章 矯詔(一)第377章 官渡(二)第222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 三 感謝書友星空的物語飄紅!第350章 建安八年,東線無戰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