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腹心之殤(一)

建安八年十一月,平原相臧霸死於平原。

臧霸戰死,平原淪陷,也代表着青州於河北之地盡沒。

劉闖在斬殺臧霸,祭奠了黃劭之後,便旋即下令開拔,率八千兵馬南下渡河,挺進高唐。

劉、馬於高唐合兵一處,也使得漢軍聲勢頓時大漲。

濟北毛暉、濟南徐翕見臧霸被殺,漢軍南下,也知道大勢已去。在繼續圍攻高唐,似乎已沒有了意義。他二人這次興兵前來,更多是想要救援臧霸。當年臧霸對他二人有救命之恩,可現在臧霸死了,那恩情似乎一下子變得淡薄了許多。有道是人走茶涼,人死燈滅!再厚的恩義還需要人活着才成。人一死,對毛暉和徐翕而言也似乎輕鬆許多,更不敢繼續糾纏。

馬超,絕對是一個很難對付的傢伙。

徐、毛合圍高唐,馬超卻依然是主動出擊。

黃河岸邊數次大戰,馬超憑藉個人之勇,輔以西涼兵驚人戰力,竟然一次次將徐、毛聯軍擊潰。

這傢伙儼然就是一個戰爭機器,從不知恐懼爲何物,更不知道什麼叫做防禦。

馬超連番主動出擊,使得聯軍損兵折將。

如此一個對手,徐翕和毛暉也不由得暗自心驚。而今,一個較之馬超更加兇殘的傢伙渡河而來,哪怕他二人有心要爲臧霸報仇,也不得不仔細考慮一番纔是。劉闖挾平原大捷之餘威君臨河南,絕不是他徐翕和毛暉可以抵擋。連主公都奈何不得的對手,他二人怎敢面對?

這種情況之下。撤退是最好的選擇。

當下。毛暉率部連夜向濟水方向撤兵。不過他也算夠意思。並沒有自顧自的撤退,而是和徐翕相互掩護,徐翕向濟南國,也就是漯陰撤退,而毛暉則是先掩護徐翕,而後又由徐翕掩護,總算是平安脫離戰場。當然了,兩人之所以能夠平安撤離。也是因爲劉闖沒有追擊。

劉闖抵達高唐後,就立刻找來了馬超。

出乎劉闖的預料,馬超很平靜,甚至沒有流露出半點哀傷之色。

“兄長,節哀!”

劉闖想要安慰一下馬超,哪知道馬超卻一擺手,平靜道:“皇叔不必爲我擔心,仲起戰死,乃武者之本份。武人,馬革裹屍本最平常。這次他戰死沙場。也是他學藝不精,怪不得別人。

兩軍對壘。不是你殺我,就是我殺你……於仲起而言,他雖身死,卻會重歸木巴瑟之懷抱,亦是一樁幸事。皇叔,他日我若是也戰死疆場,請你將我屍首務必送回西涼。如此一來,來生你我兄弟必然還可以並肩作戰。”

生生死死,於羌人而言,似乎看得非常淡薄。

馬超有一半的羌人血統,而且自幼是在外祖父的關照下長大,後來又和羌人混居,信奉木巴瑟,也就是羌人的神靈。羌人敬鬼神,供奉各路神靈。而木巴瑟是他們統一信奉的神靈,其性質和天神相似。

原本以爲,馬超會因爲馬休之死而感到悲傷。

可現在看來,他很冷靜,似乎並沒有因此而喪失冷靜!

劉闖心裡也算是穩定了不少,輕輕拍了拍馬超的肩膀,“兄長,青州之戰已告以段落,卻不知兄長如何打算?”

馬超擡起頭,看着劉闖道:“我欲留守平原,皇叔以爲如何?”

劉闖聞聽,卻笑了!

“我本意想請兄長隨我回燕京,不過兄長既然向留守平原,我亦求之不得。”

說實話,劉闖本來並不想讓馬超坐鎮平原國。

不過,馬超既然主動提出,他也沒什麼理由反對。雖然在劉闖心中,史渙纔是坐鎮平原國的最佳人選。但馬超開了口,細想之下,馬超或許沒有史渙沉穩,但其銳氣倒也能是平原無虞。

劉闖現在要考慮的,是東萊。

此次曹操失了平原國,若無法立刻奪回,必然會對東萊施加壓力。

有馬超這等銳氣勃發的人在平原,可以隨時牽制青州曹軍的兵力,也能夠爲東萊分擔不少壓力。

只是……

劉闖可以斷定,東萊接下來必然壓力甚大。

甘寧雖勇,卻更長於海上。雖有陸遜協助,但始終都不是一個最佳的人選。之前劉闖沒有佔居平原,東萊也只作爲一個支點,意義還不是非常明顯。可現在,劉闖坐擁平原,可以和東萊形成呼應。最爲重要的是,劉闖有了平原之後,就可以建立一個港口,用於海軍屯駐。

在劉闖的記憶當中,後世的黃河入海口,有一座名叫利津的城市。

如果能夠在這裡建造一座港口,海軍可以出海後可以直接穿萊州灣抵達東萊,較之此前的航行距離一下子能縮短一半。也就是說,劉闖可以用海軍不斷襲擾河南沿海,以分擔東萊的壓力。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最佳的指揮着,莫過於甘寧……甘寧航行於渤海,周倉肆虐於東海。以東萊爲跳板,可以對青徐沿岸形成有效的威脅,也能夠對曹操帶來更大壓力。

所以,甘寧必須要抽調出來。

可是抽調出甘寧以後,誰來坐鎮東萊?

劉闖的心裡面,已經有了一些打算……

平原失守,臧霸戰死。

青州的局勢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

伴隨着毛暉和徐翕的率先撤退,曹朋對著縣的攻勢也隨之放緩。

不是他不想奪取著縣,而是漢軍援兵抵達。這次前來馳援著縣的也算是曹朋的老對手,當初在觀津和龐德大敗曹朋的許褚。虎癡之勇,曹朋頗爲忌憚。雖則這次許褚帶來的援兵並不是他的虎賁軍。老羆營。但也是漢軍精銳……曹朋在著縣城外與許褚遭遇。雙方大戰一場。

著縣的盧毓,敏銳覺察到援軍抵達,於是立刻下令馬岱率部出城夾擊。

曹朋見腹背受敵,也不敢和許褚戀戰,於是退兵三十里,在漯水河畔下寨紮營。隨着許褚的到來,漢軍士氣大振。而許褚更是一個不肯輕易避戰的人,他命馬岱在城中駐守。他則自領一支兵馬,在城外紮營,和曹朋對峙。與此同時,太史慈也抵達西平昌,在黃河北岸下寨。

曹軍兵力上的優勢,伴隨着平原之戰結束,也漸漸喪失。

劉闖和馬超合兵一處之後,旋即揮軍直奔著縣而來。

一時間,曹朋感受到了漢軍咄咄逼人的氣勢。

他可不敢小覷漢軍,更何況是劉闖親自前來著縣。麾下更有馬超、許褚和太史慈這樣的悍將。

曹朋連忙再次下令,退守漯水南岸。

不過他這次吸取了在漳水時的教訓。於南岸高處紮營。

雖說現在是寒冬臘月,河水冰封。可誰又敢保證,劉闖沒有其他的手段?在河南紮營之後,曹朋有急忙派人向滿寵求援。此時,滿寵在臨甾已經得到平原失守的消息,也束手無策。

他接到曹朋的求援之後,立刻趕奔漯陰,並緊急召見曹朋。

“友學不必擔心,闖賊雖攻佔平原,看似來勢洶洶,實則已經是強弩之末。

咱們現在只需死守漯水一線,絕不可使其渡過漯水……待關中戰事結束,主公班師還都,闖賊自會收兵撤退。他們現在的力量,還不足以肆虐河南,更沒有那個力量吞下整個青州。”

曹朋聽罷,也輕輕點頭。

他何嘗不清楚這個道理,只是被劉闖逼迫到這個地步,曹朋這心裡很不舒服。

然則事實比人強,曹朋也知道現在不是逞強的時候……退守漯水南岸也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正如滿寵所猜測的那樣,劉闖在抵達著縣之後,並沒有立刻下令攻擊。

他在詢問了戰況之後,便找來馬超道:“今我大軍奪取平原,軍力也已經到了極限。若想繼續南下,恐怕力有不逮。當務之急,是要儘快穩住平原……我準備棄守著縣,退至河北。

而河南,只需要保留高唐即可。”

“皇叔要棄著縣而走?”

馬岱忍不住一聲驚呼,有些詫異看向劉闖。

劉闖點點頭,“著縣之得失,實無礙於大局。

關鍵是要穩住平原,若繼續佔領著縣,非但要分出兵馬,更要耗費大量輜重。

我已命子遠先生在河北着手準備,三日後向河北撤退……至於著縣四萬百姓,則儘量使他們隨我們一起前往平原。平原廣袤,但人口卻略顯稀少。我準備在大河入海口興建一座新城,足以將之安置。當然了,若不願意隨我們走的,也不必勉強。子家這兩日,不妨多費心思。”

平原本是青州大郡,可是自黃巾之亂以後,戰亂不止,人口已減少過半。

劉闖現在也沒有餘力向平原填充人口,便只好從河南擄掠……河南人口甚多,而土地稀少。如果能夠從河南吸引一部分人口的話,倒是可以減輕劉闖不少壓力。盧毓跟隨劉闖多年,當然清楚劉闖的心思。

他當下起身道:“主公放心,我定會使著縣四萬人,全部隨行。”

劉闖點點頭,目光又轉向了馬岱。

“二兄,你性子沉穩,遇事冷靜。

與兄長多年,更忠心耿耿。接下來,我會使兄長坐鎮平原,就請二兄你代爲屯兵高唐,如何?”

馬岱一怔,旋即起身道:“末將必不辱命。”

劉闖微微一笑,旋即站起身來。

他目光掃視衙堂上衆人,突然笑道:“大家也不必爲這小小著縣而煩惱。

今日我們主動撤離,他日便能再打下來……不過,咱們也不能就這麼白白讓出著縣,怎地也要給那曹朋一些教訓纔是。”

第400章 遷都(一)第293章 許攸夜奔第363章 斬將(十一)第345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第345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第75章 因爲我高興!第196章 捨得第180章 撤退第339章 矯詔(二)第124章 同病相憐第301章 建安六年第19章 世間公理,強者爲尊(下)第314章 袁之殤第137章 泰山賊來襲(一)第5章 龍蛇九變(下)第255章 黎大隱和風馳第379章 官渡(七)第82章 自此江山起風雲第197章 衣帶詔第135章 坦承第326章 郭嘉,你好!(下)第406章 鏖戰江東(一)第220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一)第11章 淮陰步子山(下)第129章 袁氏之邀(上)第74章 絕世兇器第74章 絕世兇器第181章 舅父來了!第30章 漢有三仁焉 ,子奇偉丈夫(上)第86章 臥龍吟之崢嶸策第139章 泰山賊來襲(三)第305章 雁門風雲(二)第195章 射鹿第19章 世間公理,強者爲尊(下)第266章 白馬之戰(二)第380章 官渡(十)第398章 自海上來(下)第28章 一門二壯士(上)第327章 於羝根(下)第190章 朝天子(四)第368章 提親(二)第28章 一門二壯士(上)第360章 斬將(三)第248章 暴雪(四)第131章 世態炎涼,冷暖自知第36章 殺機四伏之火焚里閭(下)第307章 可以坐下來談一談第319章 董家子(上)第24章 誰是潁川陶?(下)第414章 鉅變(二)第49章 借道淮陰城(下)第102章 刺客(二)第139章 泰山賊來襲(三)第245章 明朗第329章 冀州之戰(三)第346章 涼人治涼州(二)第396章 蘄春策(下)第403章 遷都(四)第5章 龍蛇九變(下)第11章 淮陰步子山(上)第134章 情敵(二)第336章 孫尚香(二)第106章 兩個蹺家女第293章 許攸夜奔第296章 我要修建燕京第148章 羣英會(一)第296章 我要修建燕京第383章 敢不敢來(一)第272章 黃鬚兒第392章 問計(一)第171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上)第102章 刺客(二)第161章 出兵第264章 官渡序幕第228章 廉頗未老(二)第210章 闖三關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三)第337章 念天地之悠悠(三)第159章 搏!第185章 無題第340章 水淹三軍(二)第85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三)第394章 皇城旁門司馬第40章 陰差陽錯(上)第346章 涼人治涼州(一)第415章 鉅變(三)第424章 君臨第315章 新格局(上)第396章 蘄春策(上)第21章 美人恩(上)第50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上)第35章 麋繯夜奔(上)第5章 龍蛇九變(下)第333章 冀州之戰(十五)第237章 獅子大開口!!!第336章 孫尚香(一)第378章 官渡(六)第149章 羣英會(二)第398章 自海上來(上)第232章 壯哉,文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