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我要修建燕京

“閻鄉大捷,閻鄉大捷!”

一騎飛奔,闖入涿縣城門。馬上的騎士沿途不住高聲叫喊,引得無數人爲之側目。那匹馬,汗水淋漓,口鼻中噴吐霧氣,顯然是長途跋涉而來。而馬上的騎士則風塵僕僕,眉宇間透着疲憊,聲音雖有些嘶啞,可看得出來,他的精神正處在一種極其亢奮的狀態之中……

閻鄉大捷?

路人露出驚訝之色。

“閻鄉在哪兒?”

“你連閻鄉都不知道?便是那易縣所治,位於五阮關西。

前兩日聽人說,那位袁二公子在中山徵召數萬大軍,意圖奪回涿郡。怎地這才一眨眼的功夫,袁二公子就敗了?”

有那明白的人,立刻開口解釋。

只是他臉上仍帶着些不可思議的表情,顯然是對袁軍這麼快敗走,有些難以接受。

是啊,數萬大軍,就算是站在那裡任你屠殺,也不可能這麼快就敗走。戰事,怎就這麼結束了呢?

涿縣,府衙。

劉闖正伏案繪圖。

在他身邊,盧毓一臉詫異之色,頗爲好奇的看着劉闖繪製的圖紙。

劉闖所繪的圖紙,是一座城市的平面圖。只不過他採用的城市格局,與現如今大多數城市格局不太相似,借鑑了後世大唐帝都長安的坊市格局。整個城市,經緯交錯,形成一個個獨立的坊市。劉闖拿着一支自制的炭筆,寫寫畫畫,不時還停下來,似乎在考慮着什麼。

“主公,你這是要重修涿縣嗎?”

劉闖擡起頭,仰着臉想了想。又搖了搖頭。

“這座城市,名叫北平。”

“北平?”

盧毓臉上的疑惑更濃,“莫不是中山國北平?”

“中山國有北平嗎?”

“當然……就位於順水河畔,閻鄉以南四十里。不過城市很小,人口也不是很多,滿打滿算也只有八千人。只是主公你爲何要重修北平?”

劉闖愣了一下,旋即笑了。

“那麼一座小城,焉得北平之名?”

“那主公的意思是……”

劉闖站起身來,在擺放在衙堂上的沙盤旁邊。

這沙盤。是一座簡易的幽州沙盤。劉闖在上面尋找了一陣子,而後拿起一支小旗,插在沙盤上面。

“我欲在此建城,亦即北平,又名燕京。”

盧毓走上前去查看。卻發現劉闖所指的地方,便位於昌平以南,薊縣以北。

沒錯,這就是後世帝都所在位置,不過在東漢末年,這裡仍是一片荒蕪,甚至還未建造城鎮。

“這裡。倒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盧毓在昌平生活了幾年,對附近的地形頗爲熟悉。

他想了想,便點頭稱讚道:“主公要在這裡修建城池,的確是一個極佳選擇。”

當然不錯!這可是未來的華夏帝都所在……

劉闖笑道:“徵北將軍府設立於臨渝。終究有些偏遠,頗爲不便。我準備以後把徵北將軍府就設立在此處,也能更好的掌控全局。不過這工程頗爲浩大,還要仔細籌劃纔好。到時候免不了還要去南山書院找人幫忙。恐怕要費不少心思。等我把圖繪好之後,子家辛苦一遭。把圖紙送去孤竹城,交給幼安先生。幼安先生精通易學,定能夠把整個工程完善起來。”

“喏!”

盧毓欣喜領命。

他久聞南山書院之名,更知道鄭玄、管寧、邴原、胡昭、孔融等一干名士如今都聚集於孤竹城。此前他就想前去拜訪,卻苦於沒有機會。而今劉闖派他前往,倒正好全了他的念想。

就在這時,忽聞衙堂外一陣騷亂。

緊跟着,李逸風攙扶着一名小校來到衙堂上,伏身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閻鄉大捷!”

“啊?”

劉闖聞聽一怔,呼的站起身來。

他也得到了消息,袁熙在中山國重整旗鼓,率部前來。

不過,劉闖對袁熙的這次反撲並不是太過在意。五阮關易守難攻,有趙雲坐鎮,袁熙想要攻破五阮關,並非一樁易事。更何況,卑湛已得到消息,正在范陽徵召兵馬,隨時可以給予增援。袁熙而今要兵沒兵,要將沒將,怎可能是趙雲的對手?說實話,劉闖還真不放在心上。

只是,卑湛援兵尚未出發,就傳來閻鄉大捷的消息。

劉闖連忙繞過書案,大步來到那小校跟前,一把將那小校攙扶起來。

“閻鄉大捷,究竟是怎麼回事?”

“回稟主公,前日袁熙率部屯駐閻鄉,適逢風雪來襲。趙將軍以爲袁軍立足未穩,故而親率八百騎軍突襲袁軍大營,火燒閻鄉,一戰功成。袁熙率殘兵敗走,中途又被郝校尉截擊,俘獲牛飲山黑山賊頭目孫輕,得勝而歸。今袁熙帶殘兵逃往北平,趙將軍命我前來告捷。”

劉闖聽得有些發懵,好半天才反應過來。

沒錯,他喜愛趙雲,也一直想要重用趙雲……此前調走田豫,便是想要給趙雲一個成長的空間。可沒想到才一眨眼的功夫,趙雲就給他帶來了如此驚喜。劉闖連忙向那小校詳細詢問,待聽完了之後,又不禁爲趙雲的好運氣而讚歎。說實話,趙雲這閻鄉一戰,的確是有些幸運。若換一個對手,哪怕是現在的張郃高覽,趙雲想要偷襲成功,恐怕都沒那麼容易。

不過,好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如果不是趙雲膽大心細,恐怕也不可能有這麼一場大街。

原本以爲袁熙能蹦躂一下,卻不想被趙雲這麼輕輕鬆鬆的戰敗,恐怕袁二公子的心裡要被窩囊死。

他這一戰,輸得是莫名其妙!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一旁盧毓聽完彙報,笑呵呵上前向劉闖道喜。

“子龍將軍雖有些冒險,但也正說明了。他已經能夠獨領一軍。”

劉闖聽罷,忍不住也點點頭。

不管趙雲這一場大捷是否有幸運的成分在裡面,可畢竟是取得了勝利,也算是爲他獨領一軍開了一個好頭。

“不過,子龍將軍此戰着實有些冒險,看樣子主公還應該爲他配一個助手纔是。”

給趙雲配一個助手,和讓田豫輔佐趙雲的性質完全不同。田豫的武力雖不及趙雲,可論才幹,卻遠勝趙雲。讓他留在趙雲身邊,會使趙雲產生依賴。而助手的性質不一樣,完全是以趙雲爲主,在一旁拾遺補缺。這對趙雲會是一個極爲有利的補充,卻不會產生襟肘和依賴。

劉闖聽罷。頗以爲然。

只是該派何人前往,一時間卻拿不定主意。

不過,閻鄉大捷之後,劉闖的想法,也產生了變化……

他此前命張郃奪取易縣,是想要把戰火燃燒在境外。五阮關畢竟位於幽州治下,一旦袁軍來犯。不管怎樣都會給幽州帶來一些波動。此前袁熙來襲,便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袁熙一個敗軍之將,都能帶來這樣的影響,若是袁紹來襲呢?又會是什麼狀況?要知道。袁紹的影響力可遠非袁熙能比。

“子家,若我兵出五阮關,你以爲如何?”

盧毓聽了一怔,旋即便明白了劉闖的意圖。

他想了想。便點頭贊成,“主公在幽州根基未穩。一俟幽州戰事發生,勢必會令一些人動搖。

袁熙此敗,短期內恐難恢復元氣,更無力反撲。

既然如此,主公何不趁機出兵,奪取北平縣?若攻佔北平,進可奪取中山,退可守禦五阮關。西進則能威脅常山關,牽制雁門郡兵馬……嗯,如此一來,主公可以發揮的餘地更大。”

劉闖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輕輕點頭。

只是,若奪取了北平,趙雲便等於是孤軍深入冀州。

單憑趙雲,恐怕還不足以勝任。看起來,給他派去一名軍師,勢在必行。可是該派何人前往?劉闖坐下來,心中盤算不停。

此前,劉闖已從張遼部下抽調郝昭前去幫助趙雲。

此時的郝昭,還不是那位後世的鐵壁將軍,雖已嶄露頭角,但還不能獨當一面。把郝昭派去五阮關,從一方面而言,對趙雲只能是一個有力的補充。嗯,軍師!這個人選,倒是麻煩。

就在這時,李逸風再次前來通報:“陸遜求見!”

陸遜?

劉闖聽到這個名字,腦海中靈光一閃。

他扭頭對盧毓笑道:“子龍的軍師,來了……”

袁熙敗逃北平之後,便立刻召集兵馬,收攏殘兵敗將。

三萬大軍,在閻鄉一戰之後,折損六成還多。剩下的兵馬在北平集結之後,袁熙並未感到輕鬆。

閻鄉戰敗,損失的不僅僅是兵馬,更有大批糧草輜重。

北平是一個小城,人口本就不多,怎可能養活的了這萬餘兵馬?

無奈之下,袁熙只能派人前往毋極,再次向甄氏討要錢糧,以期能夠儘快恢復元氣,重整旗鼓。

可是,甄氏此前已付出三千萬錢,以及糧草輜重價值五千餘萬。

就算甄氏家大業大,也經不住袁熙這麼折騰。

袁熙閻鄉戰敗,再次向甄氏討要錢糧的消息傳到毋極之後,甄家闔府上下頓時籠罩在一片愁雲慘淡之中。

“母親,二公子這般貪得無厭,何事才能是個了結?”

甄宓後宅的明堂裡,甄堯忍不住開口抱怨起來,“自小妹下嫁袁家之後,我甄家耗費驚人。好處沒怎麼得到,可是爲了這位二公子的事情,我等已經拿出逾億錢糧,如何再撐下去?

之前他便討要八千萬錢……好吧,這還沒一眨眼的功夫,五千萬錢糧便被他揮霍一空。如今又要討要,開口便是五千萬。母親,我甄家雖然是中山大豪,也經不起這般沒完沒了的索要。前幾日甄常便對我說。家中有些錢兩不足,以至於幾次大生意,都被蘇家給硬生生搶走。

這若是再拿出五千萬來,咱們闔家便等着吃西北風好了……”

甄逸過世,而甄堯的兩個哥哥甄豫和甄儼也都故去,故而家中只有甄堯這麼一個男丁。

平日裡,家中的事務,大都是由甄老夫人做主。雖然主家人丁不旺,可是憑藉着幾個女兒的婆家。倒還能維持住主家的地位。可是現在,甄宓下落不明,至今仍不知是被何人擄走;而袁熙數次向甄家索要錢糧,已經超出了甄家的能力。其他各房對此,也產生強烈不滿。

老夫人的臉色也極爲難看。端坐榻椅上一言不發。

半晌後,她開口道:“姜女,可否再煩勞你,向你婆家借調些錢糧?”

這話一開口,甄堯臉上的不滿之色,便越發濃重。

姜女,便是老夫人的大女兒甄姜。嫁給唐縣張氏子弟。

那唐縣張氏,也是中山有數的大豪之家,此前爲籌措錢糧,甄家已欠下一筆鉅款……

甄姜的樣貌。也頗爲動人。

雖不似甄宓那般貌美,卻別有一番風韻。

她聞聽之下,忍不住苦笑道:“母親,不是女兒不肯幫忙。只是前債未還,如何再去開口?

上次夫君強行借調了一千萬錢糧。已經令家主動怒,不但嚴厲斥責,還從夫君手中收回了商行的權力。這一次,莫說夫君無能爲力,就算他有這個能力,恐怕也不敢再私下借調出來。”

老夫人聽罷,也是苦笑不迭。

看樣子,張家對袁二公子也不是特別看好啊!

甄姜這邊借調不出來,想必其他三女那邊也很困難。

老夫人其實也非常猶豫,一來她也看出,袁熙的確是不堪重任,二來這一筆筆鉅款支出,到如今卻沒有半點收回的跡象,也讓她感到擔心。家中其他各房對主家接連贊助袁熙鉅款,已經有了不滿的情緒。而今幼女失蹤,一旦被袁熙知曉,甄家和袁氏的聯絡還能否維繫?

老夫人也要認真考慮一下,這些投入能否收回的問題……

現在看來,前期的投入恐怕是很難收回。

若繼續投進袁熙那無底洞之中,後果恐怕難以預料。

但不答應?

老夫人又擔心袁熙報復。

不管袁熙是否能成就大事,畢竟還是袁家的二公子。這種情況之下,老夫人也感到了沉重的壓力。

“母親,而今二公子被人家趕出幽州,已自身難保。

而且,袁公對二公子素來不親,他上有大公子壓制,下有小公子受袁公寵愛,如何能成就事業?若二公子能坐鎮幽州也就罷了,至少還能緩解一下咱們家的壓力。可是現在……孩兒可不認爲,他還有能力奪回幽州。那劉皇叔何等人物?乃漢室宗親,皇親國戚。便是袁公和曹操,對他也忌憚幾分。而今他兵強馬壯,又佔居了幽州,想要把他趕走,恐怕很難。”

“小堯,住口。”

老夫人聞聽不由得色變,厲聲道:“這種話,也是你能說的?”

“我……”

“小弟,你莫再添亂了。”

見甄堯還想還嘴,甄姜連忙站起身,制止甄堯開口。

“母親,小弟方纔言語雖有些不妥,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沒錯,袁公勢大,劉皇叔弱小。可即便如此,咱們也要考慮周詳纔是……甄家以商事而起家,秉承的便只有兩個字,利益!袁公此次便是勝了曹操,恐怕也元氣大傷。到時候還真未必能奪回幽州。那劉皇叔初至幽州,手中不過寥寥兵馬,便可以橫掃遼東,謀取幽州。

甄家在幽州之戰中,已付出太多。

咱們遼東的商路幾乎被完全斷掉,僅此一項,每年折損便至少有數千萬錢糧……可是咱們得到了什麼?那蘇家和咱們相爭,也未見二公子爲咱們出頭。當年劉良先生曾評價小妹,言她貴乃不可言也。可是看二公子行事,何來貴相?倒是甄家爲他付出,不可謂不多……

他現在不聽壓榨,向甄家索取。

前次咱們借出八千萬,雖還有三千萬未送出,卻已經元氣大傷。現在他又要索取五千萬……母親,他一次次向甄家索取,你一次次滿足於他。卻不知如此一來,也令他的胃口越來越大。”

老夫人一臉苦澀,“姜女所言,我何嘗不知。

可問題是,他向咱們索要,咱們真的可以拒絕不成?”

此話一出,甄堯也好,甄姜也罷,都閉上了嘴……是啊,袁熙向甄家索要,便真的可以拒絕嗎?

一時間,屋中衆人,都沉默不語。

“夫人,外面有人求見。”

“沒看見正在商議事情,哪有那功夫見人……告訴他,家中有事,不見!”

甄堯正心煩意亂,聽得管事言語,立刻爆發出來。

倒是老夫人一皺眉,厲聲道:“小堯怎地說話?常管事不過是來稟報,怎可以失了禮數?

常管事,是何人求見?”

“回稟夫人,那人說是受小娘子所託。”

小娘子,便是甄宓。

衆人聞聽一怔,老夫人的臉上更露出驚容。

而甄堯則怒不可遏,從牆上拿起寶劍,便往門外走去。

“小堯,你要作甚?”

“定是那擄走小妹的狗賊上門,待我把他拿下,嚴刑逼問,看他還敢不招。”

“你給我回來!”

老夫人啪的一巴掌拍在桌案上,臉上青氣一閃,令甄堯頓時閉上了嘴巴。

“你這般性情,我如何能委你重任?人家既然敢上門來,又怎會懼怕你手中寶劍,真是糊塗!”

說完,老夫人努力平息了心中的怒氣,而後沉聲道:“常管事,請他進來。”

第30章 漢有三仁焉 ,子奇偉丈夫(上)第41章 徐州風雲動(上)第71章 行路難(一)第13章 湖海之士(下)第337章 念天地之悠悠(二)第25章 哪個‘少爺’?(上)第214章 黑山賊第387章 清君側第11章 淮陰步子山(下)第35章 麋繯夜奔(中)第20章 請君三思而後行(下)第364章 斬將(十四)第103章 可怕的是生不如死第128章 君恩第380章 官渡(十四)第411章 鏖戰江東(六)第16章 次奧,都不是一般人(下)第146章 初會(二)第340章 水淹三軍(二)第292章 江東來使第391章 入許都(四)第323章 鄴城之變(三)第17章 負豪氣者張三將軍(上)第339章 矯詔(三)第230章 壯哉,文長(一)第21章 美人恩(下)第14章 軍械(下)第367章 建安九年(一)第269章 請田先生上座!第222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 三 感謝書友星空的物語飄紅!第191章 射鹿(一)求保底月票第411章 鏖戰江東(六)第290章 逐袁第237章 獅子大開口!!!第314章 袁之殤第22章 薛州(上)第76章 麋芳抉擇第334章 冀州之戰(十七)第284章 洛神(一)第229章 廉頗未老(三)弟378章官渡五2/3第33章 從今以後,你的命歸我!(上)第11章 淮陰步子山(上)第30章 漢有三仁焉 ,子奇偉丈夫(下)第42章 蹊蹺(上)第361章 斬將(四)第22章 薛州(上)第354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二)第200章 衣帶詔盟第294章 伯言可願助我?第363章 斬將(十二)第227章 廉頗未老(一)第322章 鄴城之變(二)第418章 長阪坡(三)第334章 冀州之戰(十七)第114章 警示第97章 我有過牆梯第132章 拜見老大人第363章 戰將(十)第29章 隱藏的記憶(下)第318章 鄴城(上)第119章 夜行第351章 瓦亭(二)第42章 蹊蹺(下)第107章 千秋大業第161章 出兵第21章 美人恩(下)第325章 飛燕(下)第377章 官渡(三)第398章 自海上來(下)第109章 女人心思不要猜第393章 問計(二)第12章 贈金(上)第24章 誰是潁川陶?(下)第347章 老羌(一)第382章 官渡第351章 瓦亭(二)第113章 義戰第379章 官渡(七)第37章 飛熊降世(下)第126章 不如歸去第53章 迂腐聰明人第355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六)第300章 瑣事(一)第372章 槍王登門(一)第178章 巨闕第338章 觀滄海(二)第253章 遼東亂(五)第263章 血洗高句麗第271章 重返遼西第40章 陰差陽錯(上)第47章 何謂順勢而爲(下)第194章 射鹿(四)第226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51章 這究竟是怎樣一個節奏?(上)第400章 遷都(一)第96章 可入北海國第20章 請君三思而後行(下)第179章 啞巴吃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