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亂起(二)

鮮于輔宣佈歸降,右北平落入劉闖之手。

在劉闖想來,袁熙必然會勃然大怒,甚至會立刻提兵來犯,奪回右北平。

可出乎劉闖意料,袁熙竟然毫無動作,涿郡方面甚至沒有任何反應,這讓劉闖不禁緊張起來。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句老話,劉闖當然知道。

袁熙越是這樣平靜,就越說明有狀況,他也不由得多了幾分小心。

“袁熙此兒,雖不堪大用,但也不能小覷。”

徵北將軍府花園裡,劉闖和諸葛亮、徐庶三人圍坐在一座土壚旁。趙琰坐在土壚後,爲三人溫酒。而劉闖三人則低聲細語,討論着而今右北平的局勢。

徐庶道:“而今袁熙的反應,確是有些古怪。

鮮于輔歸附皇叔,可袁熙卻沒有任何動作,難免讓人心生疑竇。我擔心,此兒怕是另有謀劃,皇叔還要多小心,以免他使計,誤了大事。”

劉闖從趙琰手中接過一杯酒,飲了一口。

他眉頭緊蹙,沉吟不語。

徐庶所言,也正是他擔心的地方。

半晌後,他扭頭向諸葛亮看去,“孔明,此事你如何看待?”

諸葛亮微微一笑,“兄長,元直所言極是,亮亦有此感。

那袁熙絕不是一個能忍氣吞聲之人,而右北平更是幽州東面門戶。如今兄長得了右北平,他卻沒有絲毫動作,着實有些古怪。不過我以爲,即便袁熙有古怪,也無非是從幾個方面下手。”

徐庶濃眉一挑,“願聞其詳。”

“袁熙所倚重者,無非袁紹之子的身份。

他在幽州。實際上並無太深厚根基……幽州屢經戰亂,已疲憊不堪。袁氏佔領幽州並不算長久,尚不能完全掌控。故而,袁熙若要反撲,無非是向外借兵。他很可能會從高幹手中借調兵馬,同時聯絡幽州烏丸各部,正面抵禦兄長,這是其一;而這其二,兄長雖平定遼東。無奈時日太短,根基尚不穩固。若我是袁熙,一定會設法在遼東生事,以牽制兄長行動。

一俟遼東生亂,則兄長西進速度必然放緩。

此消彼長下。待幷州援軍抵達,袁熙一定會集中兵馬,猛攻遼東,到時候兄長便要面臨內外交困的境地。此前兄長遣亥叔前往遼東,確是一步妙着。但想來,袁熙一定還會有安排。”

“那你以爲,當如何是好?”

諸葛亮朝徐庶看了一眼。笑而不語。

徐庶立刻明白過來,當下道:“如今之計,右北平已爲皇叔奪取,當即刻兵進右北平。向漁陽用兵。

相信那漁陽,定會有一場惡戰。

若皇叔能攻佔漁陽,則袁熙定會慌亂,到時候他有什麼謀劃。便可一目瞭然。”

也就是說,加大對右北平兵力的投入。

劉闖閉上眼。沉吟片刻之後道:“今漢升將軍已兵進土垠,文向所部亦隨同前往。在加上子義和子龍兩部兵馬,右北平已投入兵馬一萬五千餘人,差不多已到了極限。我亦準備,不日率部西進,與漢升將軍匯合一處。元直所言不差,而今袁曹之戰已經打響,咱們也要加快速度。”

諸葛亮和徐庶聞聽,也不禁欣然點頭。

三人又商議了一下具體的部屬,諸葛亮和徐庶告辭離去。

劉闖正要起身,卻見卓膺急匆匆趕來。

“主公,方文遠將軍派人前來,言白狼鮮卑與白檀鮮卑兩部合併一處,襲掠盧龍塞。”

劉闖聞聽一怔,立刻從卓膺手中接過戰報。

這白狼鮮卑和白檀鮮卑,同屬鮮卑異部。

其部落大人名叫卜賁異,曾爲鮮卑王檀石槐部下大將。檀石槐死後,鮮卑分裂爲三部。其中東部鮮卑大人名叫燕荔遊,與卜賁異素來不合。只是燕荔遊實力強橫,所以佔居了烏侯秦水和饒樂水一帶水草豐美之地。而卜賁異在爭奪失敗之後,則別立部衆,居於濡水和玄水之間,毗鄰幽州。其王庭,便設立於平崗。袁紹與公孫瓚之戰中,卜賁異也曾參戰,協助袁紹。

張遼在文書中寫的非常清楚,白狼鮮卑和白檀鮮卑正集結兵馬,意圖偷襲盧龍塞。

若盧龍塞被兩部攻破,則劉闖側翼便受到威脅。

目前,盧龍塞兵力相對空虛,徐盛方從盧龍塞撤離,也使得守禦比較薄弱。

劉闖看完這份戰報,立刻恍然大悟。

怪不得袁熙沒有動靜,原來這傢伙存着這樣的想法,準備聯合鮮卑,攻打盧龍塞,牽制自己兵力。

不得不說,袁熙這一招倒是很漂亮。

他直接擊中了劉闖的軟肋,那就是兵力相對薄弱。

雖然劉闖奪取遼東之後,也曾徵召兵馬,可由於遼東方定,劉闖也不可能徵召來太多兵力。

而遼東六郡之地,地域廣袤。

如今劉闖又要對右北平用兵,則兵力勢必分散。

如果盧龍塞被鮮卑攻破的話,方平定下來的遼東,必然又將迎來一次動盪。

偏劉闖如今手裡,可用之兵不算太多,不免有些捉襟見肘。袁熙想要用鮮卑牽制自己的兵力,攪亂遼東局勢,來爭取時間。雖然這條計策並不算高明,卻不得不說,效果非常顯著。

看起來,這袁熙手底下,還是有一些能人。

“卓膺,你立刻把許褚找來,順便再請元直先生前來。”

劉闖心裡,已經有了定計。

他對鮮卑人一直心存顧慮,而今那卜賁異既然打上門來,便只有應戰一途。

不一刻的功夫,許褚高順和徐庶,就來到書房。

劉闖把情況說明之後,沉聲道:“今卜賁異來犯,袁熙之用意已非常清楚。

我欲拜仲康出鎮盧龍塞,以元直先生爲軍師,高將軍爲副將,率老羆營前往盧龍塞抵禦鮮卑。

仲康,我要你堅守鮮卑十天。

而後我會命文遠自白狼堡出兵,夾擊卜賁異。”

眼見着黃忠、太史慈、趙雲等人紛紛出戰,許褚早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聞聽劉闖命他鎮守盧龍塞,倒正合了他的心思,當下躬身領命道:“主公放心,許褚定不放過一個鮮卑人。”

()

第92章 諸縣之戰第277章 亂起(一)第365章 腹心之殤(一)第347章 老羌(二)第83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一)第131章 世態炎涼,冷暖自知第372章 槍王登門(一)第341章 短歌行(二)第105章 東夷校尉第315章 新格局(上)第341章 短歌行(一)第272章 黃鬚兒第334章 冀州之戰(十六)第335章 混亂的三國(一)第51章 這究竟是怎樣一個節奏?(下)第258章 建安五年第17章 負豪氣者張三將軍(下)第325章 飛燕(上)第230章 壯哉,文長(一)第42章 蹊蹺(下)第272章 黃鬚兒第143章 豎子不足與謀(上)第43章 快意恩仇大丈夫(上)第243章 動盪第105章 東夷校尉第249章 遼東亂(一)第367章 建安九年(一)第315章 新格局(下)第173章 凌之戰(二)第396章 蘄春策(下)第8章 叔父(上)第140章 門馬爲闖第288章 昌平(一)第149章 羣英會(二)第31章 餘孽(上)第292章 江東來使第346章 涼人治涼州(二)第206章 桃園結義第332章 冀州之戰(十二)第380章 官渡(十四)第341章 短歌行(二)第334章 冀州之戰(十六)第350章 建安八年,東線無戰事(二)第2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下)第401章 遷都(二)第367章 雞肋(一)弟242章海賊五第384章 單刀赴會(二)第382章 官渡第404章 遷都(完)第14章 軍械(下)第412章 鏖戰江東(七)第239章 海賊(二)第174章 凌之戰(三)第366章 雞肋(二)第335章 混亂的三國(三)第147章 初會(三)第147章 初會(三)第33章 從今以後,你的命歸我!(上)第330章 冀州之戰(六)第291章 大勢第317章 錦囊(下)第336章 孫尚香(二)第405章 子義歸天第353章 涼州之變(一)第248章 暴雪(四)第397章 陸遜的手段第286章 洛神(三)第94章 大家都在觀望!第37章 飛熊降世(上)第385章 託孤(一)第34章 前奏(上)第17章 負豪氣者張三將軍(下)第47章 何謂順勢而爲(下)第189章 朝天子(二)第409章 鏖戰江東(四)第16章 次奧,都不是一般人(上)第351章 瓦亭(二)第301章 建安六年第298章 袁熙之死(一)第12章 贈金(下)第375章 虎牢(五)第270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296章 我要修建燕京第41章 徐州風雲動(上)第418章 長阪坡(三)第51章 這究竟是怎樣一個節奏?(上)第374章 虎牢(二)第354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三)第225章 頒下烏丸第253章 遼東亂(五)第369章 銅雀深閨鎖大喬(二)第68章 聲名鵲起第393章 問計(二)第276章 衣帶詔泄密第372章 槍王登門(三)第414章 鉅變(二)第409章 鏖戰江東(四)第178章 巨闕第156章 宿命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