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烏丸,是由無數個部族組成,其屬從關係,也非常複雜。

雖然說襲掠寇邊,侵擾漢人是烏丸人常有的動作,可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此次頒下烏丸的行動,絕不可能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行爲,而是有組織有目的的試探。其背後,便是蹋頓。

劉闖和蹋頓素未謀面,更無恩怨可言。

可是,蹋頓背後是袁紹,以他和袁紹之間的關係,劉闖又怎可能猜不出來,蹋頓這麼做的原因?

“皇叔,我等今初來遼西,立足未穩。

烏丸勢大,還要謹慎對待……我以爲,當派遣使者前往柳城,向蹋頓質問,先看看他的態度。”

呂岱老成,不想在這個時候,和烏丸發生直接衝突。

他這想法劉闖倒是可以理解,但卻不代表,劉闖能夠贊同。

劉闖不是勾踐,做不來那臥薪嚐膽的事情……君子報仇,只爭朝夕!劉闖心裡非常清楚,這次頒下烏丸的行動,是蹋頓的一次試探。同時,又何嘗不是整個遼東地區的一次試探?

遼東,苦寒之地。

民風彪悍,不容小覷!

劉闖這時候如果流露出半點軟弱來,那些個烏丸人就會蹬鼻子上臉的湊過來。若真如此的話,劉闖面臨的局面,必然會更加困難。所以他必須要強硬起來,哪怕前方刀山火海,千軍萬馬,也要一馬踏之,絕不能退縮半步。今日他退縮半步,明日就要退出一步。最後退出遼西,失去這塊安身立命之地。

所以,劉闖朝呂岱看了一眼,雖沒有開口。但呂岱激靈靈一個寒蟬,便悄然退下。

說起來,呂岱並無惡意。

他所言是老成謀國之言,總體來說也算不得錯誤。

只不過。他忘了自家這位皇叔,是個何等膽大包天的人物。

想當初靠着三十六人在徐州橫衝直撞,打得劉備顏面無存……後來輾轉千里,從重圍中殺出一條血路,在青州站住了腳跟。劉闖雖然冷靜,但絕不是一個喜歡吃虧的主兒。烏丸人打上門來,以劉闖那性子,又怎可能忍氣吞聲?退讓,忍耐?這些個詞語對劉闖而言。並不存在。

“孔明。你怎麼看?”

劉闖突然發問。只不過他詢問的對象,是諸葛亮。

對此,陳宮也好。步騭也罷,並沒有感到不快。相反饒有興趣的看着諸葛亮,讓諸葛亮有些不好意思。

諸葛亮想了想道:“卻要看皇叔的具體安排!”

這話一出口,劉闖輕輕出了口氣。

而陳宮和步騭的臉上,更閃過一抹讚賞之色。

自古以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你爲了什麼樣的政治目的,也將決定這場戰爭的規模大小。

所以,戰爭從來都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諸葛亮大可以侃侃而談,他也清楚劉闖是什麼態度。

但他還是先詢問劉闖的整體謀劃和部署,而後再做出回答,天性中的謹慎也隨之表露無遺。

陳宮知道,步騭也清楚,劉闖對諸葛亮報以何等的期望。

這是劉闖的蕭何張子房,如果冒冒失失的就回答了劉闖的這個問題,毫無疑問會讓人感到失望。那麼接下來,陳宮和步騭也不會介意從諸葛亮手中把權力搶回來,重新走到臺前……

劉闖閉上眼睛,沉吟不語。

片刻後,他突然道:“文長何在。”

魏延自歸順劉闖之後,一直在黃忠身邊做事。

雖則他的地位較之當初在荊州提高許多,可心中始終還是有些鬱郁,感覺不太舒服。

黃忠也就罷了,在荊州也算一員老將;何以甘寧都爬到他的頭上,如今獨領海軍,權柄日重?而魏延,卻一直沒得到過獨擋一面的機會。甚至許多在他看來,和他無法相提並論的人,都一步步走到臺前,偏他一直沒有動靜。說劉闖只重望族?黃忠甘寧許褚太史慈,哪個不是出身寒門?魏延實在是想不明白,劉闖是什麼意思,也只好耐着性子,等待機會到來。

劉闖開堂議事,魏延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當隱形人。

以至於當劉闖喚他的時候,魏延竟然沒有反應過來……

一雙雙眼睛注視着他,偏他毫無所知,還頗有興致的四處張望,有些奇怪這文長又是哪個?

黃忠實在是看不下去了,走到他身邊道:“文長,皇叔叫你呢!”

平常挺機靈的一個小子,怎地一下子變得如此迷糊?

魏延這才反應過來,劉闖是在找他。

他激靈靈打了一個寒蟬,腳底下一個踉蹌,一個趔趄來到大堂上。那狼狽的模樣,引得衆人頓時一陣發笑。就連劉闖的臉上,也浮起一抹古怪笑容。焉知那後世蜀國跋扈將軍,而今也有此萌狀?見魏延滿面通紅,手足無措的模樣,劉闖搖搖頭,臉上的笑容,隨即便隱去。

“文長!”

“末將在。”

“我有一樁非常要緊的事情,要交給你來做!”

“啊?”

“今日,閻柔閻伯正會抵達臨渝,他對遼東事務,瞭若指掌。

我欲使他前往遼東屬國,着你率一部兵馬,爲副使,隨同閻柔出使遼東屬國,你可願意否?”

出使遼東屬國?

魏延心中一怔,旋即有一絲淡淡的失落感。

還以爲是要他獨領一軍,去征討那頒下烏丸……沒想到是讓他做保鏢,出使那勞什子遼東屬國。

不過,他轉念一想,又覺得這是個機會。

劉闖說了,這是一樁極爲重要的事情,若做得好,也算得一樁功勞。總好過整天跟着黃忠,無所事事。

想到這裡,魏延連忙道:“末將遵命。”

“文長,此次出使遼東屬國。事關重大,將直接影響到我等將來,立足遼東之大計。

所以,我要你保護好閻柔先生。同時更與你專擅之權,見機行事……務必要使此次出使圓滿成功。”

專擅、配合……

這兩個詞,可是相互衝突,彼此矛盾。

魏延是個聰明人,立刻意識到,這次出使遼東屬國,恐怕並不是他想象的那麼簡單。

於是連忙打起精神道:“請主公放心,延定不辱使命。”

劉闖揮手,示意魏延退下。

目光旋即一轉。落在了諸葛亮的身上。

“孔明。你現在可有定奪?”

諸葛亮嘴角一挑。呈現出一抹好看的弧度,沉聲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頒下烏丸不管是無意之失。亦或者是有意試探,我等都不容退縮。前日皇叔言: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亮以爲,而今局勢,不必問敵人是誰,只問敵人在何處,當舉兵討伐之。

此,強我百姓之心,壯我漢室尊嚴之舉措,絕不能有任何妥協。

哪怕是蹋頓在背後指使,也要強硬對待……否則的話,我等日後在遼東,必然會是寸步難行。”

劉闖,笑了!

他笑的非常開心,因爲諸葛亮已經完全領會了他的意圖。

他不無讚賞的看了諸葛亮一眼,而後臉色一沉,厲聲道:“孔明方纔所言,正合我意。

那烏丸人,昔日爲鮮卑所敗,走投無路。幸我漢家,心懷仁德將其收留,並給他們以安身立命之地,令其休養生息。然則這些烏丸人並沒有心存感激,反而屢次犯我漢家百姓,擄掠財貨,攻打城池……孔明說的不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漢家天子,心懷仁德,而最大的仁德,就是將這些烏丸人徹底擊潰,讓他們老老實實,聽從我們的命令,不敢再有異心。

諸位將軍,此我等來遼東的第一戰,也是最爲重要的一戰。

不知哪位將軍願意出戰,爲我馬踏頒下烏丸,取那頒下狗賊項上人頭,以祭奠我漢家兒郎在天之靈?”

“皇叔,某願出戰。”

劉闖話音未落,太史慈已搶身而出。

許褚緊跟着站出來道:“子義,你前些時日還說身體不適,我看你還是在家好生休養,此戰便由我來吧。”

“你個許老虎,休得與我相爭。”

太史慈頓時大怒,瞠目怒視許褚道:“先前你與皇叔已多次征戰,而我卻留守北海國,寸功未立。這次就算是輪也該輪到我……虧我前幾日還請你吃酒,不如便把機會,讓與某家吧。”

“子義,仲康,且聽我一言。”

甘寧見兩人爭得厲害,便走出來道:“仲康自去年開始,連番征戰,殺敵無數,建立許多功勞。

我等同爲皇叔效力,你怎好一個人把功勞都佔有?”

太史慈一聽,大喜道:“興霸所言,甚是。”

“不過,仲康說的也沒錯,子義你身體不適,的確是不適宜這時候出戰。

依我看,還是由我統兵。我自投皇叔以來,寸功未立,一直心懷愧疚,這次理應爲皇叔分憂。”

“甘興霸,你與我閉嘴!”

原以爲是站出來說和的,哪知道是個跑出來搶功的。

太史慈和許褚勃然大怒,“你手下盡是水軍,如何出擊頒下烏丸?”

“是海軍,不是水軍……此皇叔親自命名。”

這傢伙就是跳出來攪混水的!太史慈和許褚乾脆不再理睬甘寧,兩人並肩而立,便要再次請戰。

“子義,仲康,你們先別爭。”

劉闖擺手,制止了二人爭執。

他沉吟片刻,突然開口道:“漢升將軍,怎不說話?”

黃忠輕捻長髯笑道:“皇叔心中已有定奪,何必老夫贅言?”

劉闖也笑了,而後沉聲道:“漢升將軍,我與你三千兵馬,可取那頒下人頭,與我下酒乎?”

黃忠上前一步,“皇叔既有差遣,老夫焉敢不從。”

“既然如此,就請漢升將軍爲主將,龐德爲副將,孔明爲軍師,即刻出發。”

劉闖停頓一下,眼中閃爍一抹森然,“此一戰,我不僅要將軍爲我救回我大漢子民,更要那蹋頓從此,不敢窺視我之子民。孔明,這也是你第一次隨軍出征,記得唱出好戲給我來看。”

諸葛亮俊面通紅,躬身道:“定不負皇叔所託。”

旋即,劉闖命史渙率本部兵馬,出鎮白狼堡,並且要加快對白狼堡的營建。

而後他又傳令下去,命各部兵馬,守護好治下百姓,絕不可再使烏丸人,又可乘之機。

“孔明!”

“兄長找我有事?”

劉闖在散會之後,把諸葛亮喚住,從懷中取出一個錦囊來。

“這次我前去孤竹城,黃彣老先生向我求親,想要將女兒嫁給你。

黃家娘子聰慧過人,想來你也見過。這裡有一個錦囊,錦囊中是黃家娘子給你的考題……若你能回答出來,這件事便大功告成。若你不同意這樁婚事,大可以不必回答,將原物奉回即可。你姐姐讓我來決定你終身大事,可我覺得,這件事情,最好還是你自己拿主意。”

諸葛亮聞聽,臉通紅。

他赧然接過錦囊,便匆匆離去。

看他那春心蕩漾的小模樣,劉闖就知道,這傢伙肯定見過黃月英,甚至已經有了些情愫……

這天定的姻緣,果然是奇妙!

原以爲諸葛亮和黃月英此生難以聚首,哪知造化弄人,兩個人居然比歷史上,更早的相聚。

看着諸葛亮的背影,劉闖發出一聲輕笑。

反正錦囊已經交給諸葛亮,至於二人以後會是什麼樣子?也就不是劉闖能夠決定。

想來,應該會非常和美吧!

閻柔於午後,在魏越派人保護之下,抵達臨渝。

在聽聞了劉闖的決定之後,閻柔也不禁點頭稱讚,對劉闖的這個決定,非常讚賞……

這傢伙曾經做過烏丸人的俘虜,可是後來,卻和烏丸人做起了朋友。他對烏丸人的瞭解,更遠勝劉闖等人對烏丸人的瞭解。

“皇叔要小心,那蹋頓絕不會坐視皇叔,消滅頒下。”

“我知道!”

劉闖微微一笑,“我也正要藉此機會,試探袁紹底線。

蹋頓雖強,我卻不懼。今我所顧慮者,唯袁紹耳,其餘皆不足爲慮。倒是先生,需儘快動身。我已派了一員大將,協助先生前往遼東屬國。此人倒是頗有才幹,說不得能爲先生排憂解難。”

閻柔聞聽,立刻點頭。

“勢不容緩,今皇叔既然要對頒下用兵,那我就即刻前往遼東屬國,拜會蘇僕延。

皇叔這邊打得越狠,我那邊就越好與蘇僕延說話。不過,這裡面的度,還要皇叔掌控,以免過度刺激了蹋頓,說不得會使局勢,變得更加複雜。那我現在就去和魏延匯合,馬上動身。”

“如此,我就命甘寧準備船隻,先生可以從海上前往遼東屬國。”

第350章 建安八年,東線無戰事(三)第344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七)第313章 蒼亭第67章 打的就是軟柿子!第378章 官渡(四)第27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第42章 蹊蹺(上)第91章 諸縣之戰(五)第338章 觀滄海(三)第44章 江表虎臣(下)第372章 槍王登門(一)第171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下)第14章 軍械(上)第286章 洛神(三)第184章 匹夫不可以奪志(二)第43章 快意恩仇大丈夫(下)第183章 匹夫不可奪志(一)第330章 冀州之戰(六)第149章 羣英會(二)第315章 新格局(下)第347章 老羌(二)第22章 薛州(上)第24章 誰是潁川陶?(下)第274章 虎牢(一)第57章 神亭嶺(一)第353章 涼州之變(二)第280章 亂起(四)第267章 白馬之戰(三)第308章 獅子大開口第394章 皇城旁門司馬第395章 封王第319章 董家子(下)第1章 你是何方神聖(下)第9章 雛虎初鳴(上)第320章 阿醜不哭(上)第65章 致命危機第374章 虎牢(三)第30章 漢有三仁焉 ,子奇偉丈夫(中)第107章 千秋大業第2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下)第63章 似曾相識的感覺第292章 江東來使第196章 捨得第296章 我要修建燕京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一)第412章 鏖戰江東(七)第414章 鉅變(二)第119章 夜行第272章 黃鬚兒第367章 雞肋(一)第265章 白馬之戰(一)第330章 冀州之戰(四)第84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二)第54章 借道曲阿第137章 泰山賊來襲(一)第338章 觀滄海(二)第141章 飛熊一身是膽第143章 豎子不足與謀(上)第399章 天子守國門(上)第14章 軍械(下)第325章 飛燕(下)第1章 你是何方神聖(下)第324章 大號小徑(上)第94章 大家都在觀望!第5章 龍蛇九變(下)第313章 蒼亭第238章 海賊(一)第358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四)第249章 遼東亂(一)第357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一)第350章 建安八年,東線無戰事(一)輕鬆和愉悅第367章 雞肋(一)第70章 女人的悲哀第189章 朝天子(二)第47章 何謂順勢而爲(下)第30章 漢有三仁焉 ,子奇偉丈夫(下)第336章 孫尚香(二)第174章 凌之戰(三)第225章 頒下烏丸第321章 改變的歷史(下)第376章 虎牢(七)第186章 許都,許都(一)第150章 羣英會(三)第352章 瓦亭(五)第70章 女人的悲哀第401章 遷都(二)第1章 你是何方神聖(下)第282章 偷營第349章 大捷(三)第143章 豎子不足與謀(下)第73章 行路難(三)第389章 入許都(二)第379章 官渡(八)第358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四)第48章 一刀寫春秋(下)第64章 生不能同衾,死同穴輕鬆和愉悅第45章 鐵漢柔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