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袁氏之邀(下)

太史慈並沒有在高密逗留太久,數日後,他帶着荀匡,悄然離開高密。

之所以讓太史慈帶荀匡走,也是事出有因。

“哥哥而今麾下,人才越來越多。

但細數下來,除大野叔父與文向兩位之外,幾乎無人是獨當一方。即便是徐大哥,也是以協助爲主。究其原因,便是哥哥心腹在軍中威信太低。主弱僕強,必有大禍。趁現在哥哥的實力還不算強大,應該在軍中多安排心腹,以加強對軍中掌控,纔不失爲一勞永逸之法。”

劉闖聞聽,不禁愕然。

他後來仔細想想,諸葛亮說的也頗有道理。

的確,他在軍中的心腹力量實在太少,是時候進行一些安排。

在諸葛亮與他談及此事的第二天,劉闖便下令,將許褚抽調至高順身邊,負責協助高順練兵。

劉闖要高順練出一支精銳,那麼這支精銳,必須要在自己手中掌控。

三國演義裡,許褚是個莽夫。

可實際上,這廝卻是個統軍之才,爲曹操練成虎衛軍,可謂軍中精銳。

而許褚與劉闖的關係,自然不必多言。劉闖相信,讓許褚掌控新軍,是一個最爲合適安排。

至於這支新軍喚作何名?

劉闖到目前還沒有想出一個合適名字。

同時,劉闖又下令擴充飛熊衛,將飛熊衛擴充至八百人。

北海國目前騎軍並不多,也就一千多人。劉闖將飛熊衛擴充之後,就等於是把北海的騎軍,完全掌控手中。

這飛熊衛分爲兩部,周倉和武安國各領一部,爲軍中司馬。

劉闖將直接掌控這支力量。作爲親軍扈從。

隨後,他以陳矯爲軍師祭酒,將這個攤子,也算是初步搭建成功。戴乾暫領高密令,而陳羣……劉闖在思忖良久之後,拜陳羣爲從事,假安丘令,統帥安丘和昌安兩縣之地,與高密、東武和姑臧形成有效呼應。自安丘縉紳暴動。魏越對安丘縉紳,實行了極爲血腥鎮壓。

此前劉闖不願接手這兩縣,是因爲他手中的力量還不足以把兩縣控制起來。

可隨着屯田的成功,劉闖手中的糧食將獲得豐收,自然有足夠的力量。把兩縣控制在手裡。

對於劉闖的這個安排,鄭玄不置可否。

雖彭璆派人前來抗議,但鄭玄卻笑着道:“當初便說過將安丘三縣借給孟彥,今孟彥接手過來,也算不得大事。倒是彭相未免有些大驚小怪,有失朝廷臉面,更會弱了文舉的氣度。”

劉闖實力壯大。又與呂布結盟。

鄭玄也就不必在給彭璆好臉色,直接告訴他,你老實一點吧。

你那北海相,是看在文舉的面子上封賞。若不是你當初跟隨文舉。我根本就不會與你好臉色。

彭璆心中大怒,可是卻感到無奈。

他的名聲,的確是很響亮……但是在鄭玄的面前,卻算不得什麼。

就算是孔融。也不敢在鄭玄面前擺譜。更不要說,而今這高密縣城裡。還有一個陳紀陳元方。

這些人,都是當世大儒,享譽清名。

彭璆如果真的激怒了這些人,恐怕這北海相的位子,也難以坐的牢靠。

對於這麼一個結果,彭璆即驚且怒。同時,又感到莫名恐慌……劉闖的勢力越來越強大,那麼他也就越來越危險。這樣子下去的話,用不了太久,劉闖恐怕就會越過汶水,將他趕走。

別看彭璆嘴上說的強硬,可如果真讓他和劉闖火拼,他又不太願意。

於是,在這種提心吊膽中,彭璆整日惶惶然。

最初他接掌北海相的時候,是興致勃勃……可現在,他卻發現,這北海相之職,是個燙手山芋。

就在這種惶恐中,時間悄然流逝。

七月初,劉闖突然藉口他一批貨物在下密縣劫走,也不等彭璆做出解釋,便命管亥率部出擊,率大軍三千直撲下密。同時,淳于令劉政也得到劉闖指示,揮軍強渡汶水,屯兵復甑山。

大戰局勢,一觸即發。

彭璆嚇得驚慌失措,連忙命公沙盧救援下密,同時下令朱虛、營陵和平壽三縣集中兵力,屯駐寒亭,做好與劉闖決一死戰的模樣。可彭璆卻沒想到,不等公沙盧渡過濰水,鄭玄已一封親筆信送至下密令的案頭。

劉公子此次出兵,非爲私怨,實爲國事。

北海相彭璆任用宵小,橫行鄉里,早有謀逆之心。

今劉東夷以大漢皇叔之名前來奪取,還請早些開城獻降,他絕對不會對下密造成什麼傷害。

不得不說,鄭玄雖身無官職,可他這身份,卻足以抵得上十萬兵馬。

下密令接到鄭玄的書信之後,二話不說,便打開城門,出城獻降。

隨後,管亥命蕭凌在濰水河畔設伏,大敗公沙盧。

而下密的失守,更使得彭璆惶恐不安。就在他提心吊膽,準備要和劉闖決一死戰的時候,後錢和薛文突然合兵一處,奪取挺縣,直逼長廣。東萊郡太守管統,則是大吃一驚,忙下令王營出兵援救長廣。就在王營出兵之後,太史慈自膠東提兵五千,幾乎兵不刃血,拿下盧鄉。

太史慈在東萊郡的名頭,可是不弱。

雖然離家多年,可是他盛名猶在,故而盧鄉長不願與太史慈爲敵,棄城而走,不知所蹤。

管統聽到太史慈已兵進東萊的消息之後,也是大吃一驚。

他連忙提兵兩萬,屯兵曲城。

東萊郡,地廣人稀,兩萬兵馬,可說是集中了東萊郡六成兵力。七月中,管統正欲和太史慈在過鄉決戰,哪知道徐盛率一支人馬,順沽水逆流而上,兵出陽丘山,出現在管統後方。

管統連忙回兵想要救援。哪知道卻被徐盛伏擊。

兩萬大軍幾乎全軍潰敗,管統在亂軍中被殺,東萊郡除東牟、昌陽和觀陽三縣,盡落入劉闖之手。王營聽聞管統大敗,也不敢繼續和劉闖爲敵。他連夜逃出長廣,直奔泰山而去,整個東萊郡,再也無人能夠抵禦劉闖兵鋒。七月末,東牟昌陽和觀陽三縣。亦舉城獻降……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劉闖兵不刃血奪取東萊郡,令北海國頓時震動。

原本還打算繼續觀察一段時間的北海國縉紳,也都迅速做出了決定。

朱虛營陵兩縣,舉城獻降。

屯駐於漢庭的北海兵。也亂成一團麻。

彭璆眼見大勢已去,乾脆棄城而走。

這北海相,誰願意做誰來做,反正我是不會繼續留在北海。

彭璆這一走,整個北海,便等於盡落入劉闖之手。

八月,東武屯田豐收。膠東屯田豐收,北海國人歡聲雷動。

而就在大家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時,麋芳攜帶大量蜀黍種子,悄然從高密啓程。攜帶大量錢帛,秘密北上,前往幽州。隨行者,還有常勝裴煒等五人。以及奴僕扈從數百人之多。

只是這時候,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北海東萊兩地,以至於麋芳等人的動向,根本無人知曉……

高密縣城中,一派繁華景象。

隨着劉闖屯田成功,高密縣城的人口,已經突破五萬人,成爲膠水和濰水之間,一座大城。

“這劉闖,倒是有些手段!”

高密縣城一座酒樓裡,幾個人正坐在一起,看着街道上繁華景象,不禁輕聲感嘆。

說話之人,身穿錦袍,頭戴高冠,一口濃郁的潁川口音。

而在他下首,一個壯漢也不禁點頭道:“去年我曾來過這裡,一派冷清之色,全不似而今這般繁華。仲治先生,你說此人會答應大公子之邀嗎?呵呵,若換做我,恐怕很難同意吧。”

“所以,你只能爲騎督,而不可爲大將。”

壯漢聞聽,卻不惱怒,反而嘿嘿笑了。

高冠男子又坐了一會兒,便長身而起,“威璜,咱們走吧。”

“這就去見劉闖嗎?”

高冠男子微微一笑,“如此去見劉闖,不免有些冒昧。

不管怎樣,他現在也算得是一方諸侯……可我與子奇又有交情,到時候你說是我拜他,還是他拜我?與其如此,倒不如去見見康成公。讓康成公出面引介,也可以免去不少麻煩和尷尬。”

壯漢點頭稱是,隨着高冠男子,便走出酒樓。

此時劉闖,正在家中擺弄一個投石車模型。

麋繯、諸葛玲還有諸葛亮太史亨圍坐一旁,看着劉闖把一顆小石子放進投石車裡,而後一扣繃簧,那小石子立刻飛出去一米遠,落在沙盤裡的假山之上。

諸葛玲拿着一張圖紙,不時用炭筆在上面塗抹修改。

半晌後,她突然嘆了口氣,輕聲道:“可惜當年墨家典籍流失太多,不然的話倒是可以拿來做參考。

公子,我回去再想一想,和費沃商量一下,看看如何修改。”

劉闖則微微一笑,他看着沙盤上那個投石車模型,頗有些遺憾道:“可惜沒有火藥,不然倒是可以增加一些威力。”

“火藥?”

諸葛亮好奇問道:“孟彥哥哥,那是什麼東西?”

“這個……算是一種火器吧。

我也只知道一個大概,具體如何製作,恐怕還要找人進行研究。這東西製作過程實在太過危險,不過據我所知,許多方士術士都擅長此道……二娘子,你也不必太計較,改進投石車,並非一樁易事,總要經過多次的實驗才能夠獲得成功。所以,別太放在心上,失敗乃成功之母嘛。”

隨着劉闖和諸葛玲的交往加深,他對諸葛玲的稱呼,也隨之發生變化。

從最初的諸葛娘子,到如今的二娘子……諸葛玲雖然嘴上不說什麼,但心裡面卻是非常高興。

她點點頭,表示明白。

不過眼睛卻留在那圖紙上,一臉沉思之色。

“孟彥,這好端端爲何要改進投石車啊。”

麋繯疑惑問道:“莫不成又要打仗?你不是剛奪下東萊郡,又趕走了彭璆,還打算和誰開戰?”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劉闖輕輕嘆了口氣,“我如今佔得地方越多,就越是遭人嫉妒。

偏北海國這地方,三面環敵,我不得不多幾分小心……對了,再過幾日,鈴鐺就要來了……”

“嗯!”

關於劉闖的婚事,基本上已經有了妥善安排。

這件事,由鄭玄專門操持,也就不必劉闖太過費心。

他如今手頭上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屯田豐收,令劉闖安心許多。不過接下來,他要造船,要爲以後的事情做計劃和打算。同時,高順已經開始練兵,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他來處理。

東萊郡有誰來坐鎮,又該如何徵兵?

劉闖而今的危機感非常強烈,眼見就要進入建安二年底,留給他的時間,似乎也越來越少。

就在衆人說話的時候,周倉突然跑來,向劉闖稟報。

“公子,康成公派人前來,請你過府一敘。”

“啊?”

劉闖愣了一下,旋即點頭道:“請回稟世父,就說我馬上過去。”

如果沒什麼事情的話,鄭玄一般不會主動找他。

劉闖換了一身衣服,帶着諸葛亮和太史亨,匆匆走出別府,直奔鄭府而去。

他而今對鄭府而言,已算是一家人,所以來到鄭府之後,他也不需要鄭府家人通稟,便徑自前往中堂。

還未進入中堂,就聽到裡面傳來一陣笑聲。

劉闖邁步走進中堂,卻見鄭玄端坐榻椅上,而在他下首處,還坐着一個華服高冠男子,氣度非凡。

“孟彥,快來見過你仲治叔父。”

仲治叔父?

劉闖心裡愕然,不過還是聽命上前,躬身與那高冠男子行禮道:“小侄劉闖,見過仲治先生。”

“你就是劉闖?”

那高冠男子站起來,神色略顯激動。

他拉着劉闖的手,上下打量一番,突然笑道:“康成公,你看孟彥像誰?”

“這個……”

“呵呵,你有沒有覺得,孟彥與淮南厲王頗爲相像?”

淮南厲王?劉長?

劉闖愕然看着這高冠男子,心裡暗自奇怪,這個人,究竟是誰?

鄭玄看出劉闖的疑惑,便笑着道:“孟彥,你不必胡思亂想……此辛評辛仲治,與你父親早年間也頗爲友善。他而今在袁公帳下效力,此次是奉袁譚袁大公子之名,邀你前往齊郡一行。”

ps:??非常抱歉,更得晚了。前日圖一時爽快,不想從凌晨開始,便腹瀉不止。貌似是腸胃炎,所以……從凌晨到現在,拉了近十次,整個人快虛脫了。一小時一千字的龜速寫作,實在是痛苦啊!

第368章 提親(三)第190章 朝天子(三)第306章 雁門風雲(三)第23章 鬱洲山(上)第296章 我要修建燕京第236章 諸葛亮拜將第150章 羣英會(三)第201章 黜官第170章 緣何強硬?(上)第17章 負豪氣者張三將軍(下)第358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三)第245章 明朗第269章 請田先生上座!第175章 凌之戰(四)第65章 致命危機第117章 各有算計第342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二)第227章 廉頗未老(一)第260章 有客來訪第325章 大號小徑(下)第306章 雁門風雲(三)第13章 湖海之士(上)第7章 人善被人欺(下)第177章 飛熊橫行,貂子豈能阻攔?(上)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一)第223章 孤竹城(一)第17章 負豪氣者張三將軍(下)第361章 斬將(四)第366章 腹心之殤(三)第35章 麋繯夜奔(中)第347章 老羌(三)第376章 虎牢(八)第363章 斬將(十二)第51章 這究竟是怎樣一個節奏?(上)第367章 建安九年(一)第370章 交趾之亂(二)第174章 凌之戰(三)第353章 涼州之變(一)第338章 觀滄海(三)第397章 陸遜的手段第255章 黎大隱和風馳第323章 鄴城之變(四)第128章 君恩第1章 你是何方神聖(上)第51章 這究竟是怎樣一個節奏?(下)第273章 大戰再起(二)第63章 似曾相識的感覺第96章 可入北海國弟242章海賊五第170章 緣何強硬?(上)第276章 衣帶詔泄密第352章 瓦亭(四)第348章 血戰賜支河首(三)第335章 混亂的三國(二)第172章 凌之戰(上)第252章 遼東亂(四)第353章 涼州之變(三)第354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二)第336章 孫尚香(三)第112章 虓虎之邀(三)第362章 斬將(八)第329章 冀州之戰(一)第273章 大戰再起(三)第76章 麋芳抉擇第29章 隱藏的記憶(中)第138章 泰山賊來襲(二)第36章 殺機四伏之火焚里閭(下)第355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五)第361章 斬將(五)第65章 致命危機第2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下)第12章 贈金(上)第234章 打完了,談一談!第92章 諸縣之戰第336章 孫尚香(三)第377章 官渡(二)第346章 涼人治涼州(二)第98章 東望第260章 有客來訪第139章 泰山賊來襲(三)第18章 汝南風雲起(上)第364章 斬將(十三)弟242章海賊五第380章 官渡(十四)第84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二)第325章 飛燕(上)第252章 遼東亂(四)第322章 鄴城之變(一)第327章 於羝根(上)第356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八)第348章 血戰賜支河首(二)第209章 從此天高任鳥飛(二)第312章 蘇家獻禮第342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一)第186章 許都,許都(一)第384章 單刀赴會(二)第149章 羣英會(二)第27章 劉勇鬥張飛(上)第236章 諸葛亮拜將第22章 薛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