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刺客(一)

諸葛玲回到房間,心仍舊怦怦直跳。

長這麼大,從沒有被人如此親密的接觸過。當劉闖保住她的時候,着實把諸葛玲嚇了一跳。

她當然知道,劉闖是無意之舉。

可是……

“姐姐,你怎麼了?是不是不舒服?”

諸葛亮帶着諸葛均,來向諸葛玲請安,可是看諸葛玲魂不守舍的樣子,諸葛亮頓時驚慌起來,連忙上前詢問。

“孔明,我沒事……快吃早食,待會兒還要去鄭先生聽講,可不要晚了。”

諸葛亮一家,住在獨立的跨院裡。一間中堂,三間廂房,旁邊還有一個菜園。

平時,一家人吃飯,都是由諸葛玲負責。

只是今天……

щщщ◆ ttкan◆ ¢O

“姐姐,鹹了。”

“啊?”

“今天早食,有些鹹了。”

諸葛玲頓時醒悟過來,連忙道歉。

她收拾着碗筷,腦海中仍不斷浮現出劉闖的模樣。

“孔明,你覺得劉公子這個人,究竟如何?”

當諸葛亮整理好衣裝,準備出門的時候,諸葛玲終於還是忍不住,喚住諸葛亮,輕聲問道。

諸葛亮一怔,疑惑看着諸葛玲。

半晌後,他回答道:“孟彥哥哥人很好,只是有時候略顯霸道。

姐姐,何以有此問?”

“這個……我只是在想,咱們以後的安排。

之前我想着,先跟隨劉公子安頓下來,等聯繫上大姐或大兄之後,咱們就離開。可現在……孔明,我有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你能拜入康成公門下求學,乃天大幸事。若這麼走了。豈不是要平白錯過了機緣?可是,咱們若這樣留在這裡,始終也不是長久之事,所以我今天,有些心煩意亂。”

嗯,這個理由,聽上去很不錯。

至少諸葛亮眼中的疑惑之色已經消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迷茫。

是啊。如果大姐他們派人前來接他們走的話,該如何選擇?

是留下?

還是離開?

一個月前,如果讓諸葛亮選擇的話,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離開。

可是現在,他對劉闖好感日益加深。而且很喜歡跟在劉闖身邊,出謀劃策的感覺。更不要說,劉闖爲他尋得名師,讓諸葛亮更是感激不已。能夠在鄭玄門下求學,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如果就這麼放棄,豈不是可惜嗎?想到這裡,諸葛亮也不禁感到頭疼。想不出答案來。

姐弟兩人面對面坐着,各自懷着心事。

諸葛玲忍不住用力甩了甩頭,把腦袋裡亂七八糟的想法趕走。

“算了,不說這件事。孔明先去讀書。

這些事情到時候再說……對了,中午我要和三娘子她們出去,你和劉公子就在府中自便吧。”

諸葛亮迷迷糊糊,就被諸葛玲趕出家門。

在前往鄭玄府中的路上。他仍舊有些茫然。

突然間,心裡面有一種期盼。期盼最好找不到大姐和大兄,這樣的話,就不必離開這裡。可是,姐姐說的也沒有錯。留在北海,舉目無親,沒名沒分的,又算是什麼?總有一些尷尬的感覺。

如果,如果,如果孟彥哥哥是姐夫的話,就好了!

這念頭一起,就再也無法抹去。

諸葛亮魂不守舍來到鄭玄家門口,坐在課堂上的時候,腦海中仍舊在不斷的,閃現這個念頭。

“報!”

天將晚,劉闖正在家裡製作沙盤。

他用糯米水混在泥土中,製作出黏土,來勾勒地形地貌。

就在這時,忽聽門外有人叫喊。

緊跟着一名小校跑進來,單膝跪地,語帶驚喜道:“啓稟公子,黔陬六百里加急傳報,太史將軍在沽水河畔與東萊兵馬交鋒,大獲全勝。壯武三千兵馬,折損大半,長廣校尉王營逃回壯武,已無力繼續支援不其。太史將軍說,最遲後日,定可以兵不刃血,將不其城拿下。”

劉闖聞聽,頓時大喜。

他連忙問道:“薛文可曾到達?”

“啓稟公子,薛文公子已率一千六百青壯抵達不其城。

他還傳信言:鬱洲山十艘海船已在途中,將有三千餘人最遲在明日登陸,請公子放心即可。”

鬱洲山,終於開始行動了!

雖然只有兩萬八千人,但對於如今的劉闖而言,是一個恰到好處的補充。

單憑東武三縣本地人口,加上高密夷安兩地的人口,不過十幾萬。這人數聽上去似乎不少,可如果分攤到幾個縣城,也是微不足道。一直以來,琅琊三足立鼎之勢,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黔陬。那裡人口稀少,發展空間不足。雖然黃珍已開始着手招募流民,同時也接受徐奕安排,準備在來年屯田。但相比東武和琅琊而言,黔陬的底子太差,算不得特別堅實……

兩萬八千人口,若能安全抵達的話,無疑是對黔陬有力的補充。

如此一來,劉闖就可以徹底控制住膠州灣地區,而後迅速發展。兩萬八千人登陸,而後奪取壯武,就是第二個三足立鼎。由此邁出堅實的一步,便等於打開了東萊郡西南部的門戶。

“傳我命令,着子義加快奪取不其,無比要在驚蟄到來之前,完成安置計劃。”

“喏!”

小校立刻領命而去,劉闖則興奮的在廳上徘徊。

這時候,諸葛亮正好從外面進來,看到劉闖如此模樣,忍不住好奇問道:“孟彥哥哥,何以如此興奮。”

“孔明,壯武敗了!”

諸葛亮聞聽一怔。旋即也露出欣喜之色。

他自己也說不清楚是怎麼回事,按道理說,劉闖奪取不其,和他並沒有什麼關係。可不知爲什麼,在聽到如此好消息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感到非常高興。從最初對劉闖這個羣體的排斥,到如今漸漸融入其中,箇中的心境變化,就連諸葛亮自己。也沒有能覺查出來……

“如此,卻要恭喜孟彥哥哥。”

諸葛亮眼珠子一轉,目光落在劉闖身後那座尚未完成的膠東沙盤上,突然問道:“孟彥哥哥,如此。何不令公劉大哥派一支兵馬屯駐膠水之陽?如此一來,也可以令壯武感受到更大壓力。說不定用不了多久,只要不其拿下,壯武的王營就會自亂陣腳,倒是可不戰而勝。”

劉闖想了想,覺得諸葛亮這個主意很不錯。

於是他點點頭,“孔明所言。甚合我意!”

建安元年,十二月二十七。

張弘再次登上不其城頭,看着城外的兵營,臉色煞白。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

張弘喃喃自語,忍不住嚥了口唾沫,嘶聲咆哮道:“你不是說王校尉會派援兵?援兵呢?援兵在何處?”

當日信誓旦旦,言王營一定回來馳援的縣尉。此時也啞口無言。

是啊,援兵呢?

就在昨天。王營的確是派出援兵,可沒想到在沽水河畔,與黃珍所部遭遇。

其時,王營有三千兵馬,而黃珍不過千餘人。

雙方在沽水河畔擺開陣勢……黃珍借地形之力,死死抵擋住王營兵馬。雙方從辰時開始交鋒,整整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眼見着黃珍就要抵擋不住的時候,太史慈率一支騎軍,突然從王營後陣掩殺過來。王營猝不及防之下,陣腳大亂。黃珍趁此機會,向王營發動反攻。

一場大戰,王營慘敗,落荒而逃,返回壯武縣城。

三千兵馬只剩下一千來人,剩下的不是戰死,便是成爲太史慈俘虜。

經此一戰之後,王營再也無力救援不其。

他一面派人向長廣懇請援兵,一面在壯武加強防禦,以放着太史慈繼續進攻。

可是,太史慈卻根本沒有理睬王營,在沽水大勝之後,立刻率部又返回不其……當晚,薛州剩下十艘海船抵達膠州灣,三千餘人成功上岸,和薛文匯合一處。以至於在天亮後,張弘發現敵軍似乎增加數倍兵力,已多達五千餘人。五千餘人在不其城外紮下聯營,景象無比壯觀。

眼看着遠處旌旗飄揚,張弘被嚇破了膽子。

就在這時候,太史慈帶着薛文和後錢再次來到城下。

“不其令聽着,我家公子乃中陵侯之後,漢室宗親。

今得康成公之邀,前來北海,平定匪患。某最後一次警告爾等,若明日天亮時,還不開城獻降,便馬踏不其城。我家公子心懷仁義,不願不其百姓受刀兵之苦。然爾等若執迷不悟,休怪我等心狠手辣。”

太史慈走馬盤旋,在城下高聲喊喝。

張弘則聽得心煩意亂,更不敢站出來迴應。

他下了城頭,返回縣衙,便如同失了魂魄一樣。

死戰?

他還真沒有這個勇氣……太史慈何等人物,在東萊郡名聲響亮。

想當初,數萬黃巾圍困北海,他單槍匹馬殺出重圍,向徐州借來援兵,才解了黃巾之圍。

此後,太史慈南下江東,以至於人們漸漸把他忘卻。

可誰想到,他居然在這個時候又突然殺回來,而且勢頭之盛,根本不容人抵禦。

張弘一方面想要保全不其,另一方面又不敢與太史慈死戰。

他坐在中堂裡,唉聲嘆氣。想要投降,有不想投降,不想投降,又不願開戰……如果讓劉闖評價,就是一句話:賤人就是矯情。他想要顧全顏面,卻又不敢開戰。進退兩難,不知該如何是好。

“夫君何以如此心神不寧?”

張弘的妻子端着晚飯走進來,看張弘失魂落魄的模樣,忍不住輕聲問道。

“夫人有所不知。

今王營大敗。不其已無援軍。而賊兵兵勢甚大,人馬越來越多……前兩日,也不過千人,可現在竟數千人之衆。我有心以死報國,可又擔心會連累城中百姓;可若獻城投降,又擔心留下從賊罵名。”

張夫人聽罷,忍不住笑了。

“夫君,那太史慈素以勇力聞名,東萊郡何人能與之相敵。

再說了。那劉闖也並非賊衆,我此前聽說,他是皇親貴胄,更拜入康成公門下,乃康成公弟子。你想啊。康成公弟子怎算的是賊人?他今日要奪取不其,夫君又何苦在這裡爲難?”

“可是……”

“夫君可是擔心,那李縣尉?”

張弘點點頭,輕聲道:“夫人當知道,不其兵馬,幾乎都控制在李縣尉手裡。

我今天在城頭上也看得出,他並無信心。擋住太史慈。可他又不願投降……我就算有心開城獻降,也需得他同意纔好。若他不肯同意,我若堅持獻降,反而有可能。被他壞了性命。”

張夫人也不禁眉頭緊蹙。

她想了想,突然道:“夫君,這種時候,萬不可再猶豫。

否則待那太史慈攻破縣城。夫君就算是想要投降,恐怕也難保全性命。妾身有一計。不知夫君敢不敢爲?待會兒,妾身準備些酒菜,夫君就把李縣尉請來,說與他商議事情。你先探探他口風。若他願意投降,自然也就省了麻煩;若他不願,就把他灌醉,然後夫君你……”

張夫人做出一個下刀的動作,卻讓張弘激靈靈打了個寒蟬。

“夫人,這樣能成功嗎?”

張夫人看着張弘,心裡不禁一聲輕嘆,眼中閃過一抹鄙薄之色。

“除非他李縣尉能未卜先知,夫君必可將之除掉。

除掉此人,夫君便可以做主。到時候開城獻降,是大功一件,說不得夫君還能得到劉公子賞識,到時候定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張弘站起來,在屋中徘徊不停。

半晌後,他突然一咬牙,“夫人所言極是,那姓李的想要拖着我與他一起送死,我又豈能束手待斃。

就依夫人之計,我這就派人與他聯絡。”

當晚,張弘在府中宴請李縣尉,席間突然發難,將李縣尉誅殺。

旋即張弘便控制住不其縣兵馬,命人打開城門,並派人前往南山大營,向太史慈請降……

太史慈得到消息之後,也是萬分欣喜。

雖然他早就知道,奪取不其不過早晚之間,卻沒有想到,張弘居然這麼快就做出決定。

這樣也好,省的費手腳,也可以加快屯田速度。

當晚,太史慈帶着後錢進入不其縣城,先是對張弘好言寬慰,而後命兵馬進駐不其縣城。

天亮之後,當不其百姓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卻發現這不其城,已換了天地。

好在太史慈嚴令,兵卒不得騷擾百姓,所以不其百姓在經過片刻慌亂後,便迅速恢復平靜。

其實,這樣也好!

對於不其百姓來說,連日來擔驚受怕,也讓他們苦不堪言。

眼看着城外兵馬越來越多,不其已經成爲一座孤城。一旦被攻破,少不得要被洗掠一番……如今可以兵不刃血的解決,倒也是不幸中的萬幸。而且,看這支兵馬,也不似普通賊寇。

在得知劉闖乃皇親國戚,中陵侯之後,鄭康成弟子後,不其百姓,算是徹底放下心來。

中陵侯是誰?

他們不知道!

皇親國戚……似乎也算不得什麼。

可鄭玄弟子這個名頭,卻足夠安撫人心。

鄭玄何人?

那可是北海名士,當代大儒……最重要的是,鄭玄在遭受禁錮的那段日子,有大半時間是在不其渡過。當時鄭玄帶着一幫弟子,在南山耕讀,聲勢浩大。不其人至今仍記得當時的盛況,對鄭玄自然也非常瞭解。鄭玄的弟子,那定然不會是壞人,不其落入他手中,也不是壞事。

所以,這日子該怎麼過,就怎麼過吧……

十二月二十九,隨着不其告破,太史慈命薛文留守不其,他率兩千兵馬,在沽水河畔與黃珍匯合之後,兵進十里,紮下營寨。

他們距離壯武,不過三十里距離。

王營在聽說太史慈已奪取不其,並且率部正向壯武靠攏的時候,也是大驚。

隨後,他又聽到劉闖派出一支人馬,渡膠水屯紮。

那架勢,分明就是要奪取壯武,王營這心裡,又怎能不感到緊張?

再三盤桓後,王營拿定主意,趁着夜色,帶領一幫親信逃離壯武縣……隨着王營逃離,壯武縣頓時大亂。太史慈得到消息,立刻連夜進發,暢通無阻拿下壯武,將膠州灣完全控制在手中。

短短几日光景,劉闖接連佔奪取不其、壯武兩縣。

長廣援兵本已出城,可是才行進到一半,就得到壯武被佔領的消息,立刻又退回長廣。

東莞十三縣,已經被佔領四分之一。

而這一切,是在短短數日內發生,令北海國人頓感震驚。

不過,對高密和夷安兩地百姓而言,劉闖越強大,他們就越是安全。

但對於遠在劇縣的彭璆而言,劉闖展現出如此咄咄逼人的架勢,讓他感到,難以心安。

“伯公,闖兒今已成勢。

他有鄭康成老兒背後支持,今又奪取不其、壯武兩縣,長此以往,只怕早晚會尋你我麻煩。”

彭璆把公沙盧找來,與他商議對策。

公沙盧臉上,仍殘留着淤青之色,上次被劉闖打斷了鼻骨,至今仍未能痊癒。

要說對劉闖的仇視,彭璆遠遠無法和公沙盧相比。

不知是因爲劉闖在大庭廣衆下對他進行羞辱,更重要的是,劉闖那威脅的話語,至今在他耳邊縈繞。

武安國?

公沙盧怎會不記得……那廝與他有殺子之仇。

而今武安國在劉闖帳下效力,若由着劉闖壯大,只怕用不得太久,武安國就會殺到他面前。

公沙盧眼珠子一轉,沉聲道:“彭相,絕不可由着那闖兒,繼續壯大。”

“伯公,可有對策?”

“闖兒今有鄭玄支持,彭相若對他用兵,恐怕會落人口實。

不過,我有一計,可令鄭康成也說不得話來……前幾日我認識一遊俠兒,武藝高強,劍術無雙。今闖兒得勢,必然驕縱,疏於防衛。不如我買通那遊俠兒,找機會將闖兒刺殺,如何?”

()

第397章 陸遜的手段第369章 銅雀深閨鎖大喬(二)第82章 自此江山起風雲第382章 官渡(十六)第343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五)第364章 斬將(十五)第330章 冀州之戰(四)第395章 封王第43章 快意恩仇大丈夫(上)第198章 十步殺一人(一)第380章 官渡(十)第394章 皇城旁門司馬第244章 蛛絲馬跡第90章 諸縣之戰(四)第169章 又是哪根蔥(二)第101章 刺客之大漢皇叔第70章 女人的悲哀第80章 五禽鬥龍蛇第310章 離間第336章 孫尚香(二)第67章 打的就是軟柿子!第363章 斬將(十二)第96章 可入北海國第47章 何謂順勢而爲(下)第320章 阿醜不哭(下)第112章 虓虎之邀(二)第338章 觀滄海(三)第2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上)第331章 冀州之戰(九)第100章 刺客(一)第275章 劍指右北平第50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下)第14章 軍械(下)第424章 君臨第352章 瓦亭(五)第16章 次奧,都不是一般人(下)第48章 一刀寫春秋(上)第22章 薛州(上)第366章 腹心之殤(三)第55章 厄運連連步子山第83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一)第361章 斬將(五)第183章 匹夫不可奪志(一)第333章 冀州之戰(十三)第135章 坦承第177章 飛熊橫行,貂子豈能阻擋?(下)第383章 敢不敢來(一)第377章 官渡(二)第85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三)第367章 建安九年(三)第102章 刺客(二)第12章 贈金(上)第168章 又是哪根蔥?(一)第351章 瓦亭(一)第28章 一門二壯士(下)第56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一)第385章 託孤(二)第169章 又是哪根蔥(二)第139章 泰山賊來襲(三)第333章 冀州之戰(十四)第135章 坦承第77章 三英戰呂布(一)第176章 凌之戰(五)第339章 矯詔(一)第167章 兵臨城下第315章 新格局(下)第403章 遷都(四)第20章 請君三思而後行(下)第108章 劉胖子,你會幫我嗎?(上)第13章 湖海之士(上)第352章 瓦亭(四)第107章 千秋大業第330章 冀州之戰(六)第15章 痛快!(上)第323章 鄴城之變(三)第136章 欲王天下乎?第155章 建安三年第406章 鏖戰江東(一)第351章 瓦亭(一)第374章 虎牢(三)第230章 壯哉,文長(一)第97章 我有過牆梯第31章 餘孽(下)第295章 火燒閻鄉第127章 北海新氣象第260章 有客來訪第374章 虎牢(三)第395章 封王(下)第250章 遼東亂(二)第245章 明朗第139章 泰山賊來襲(三)第3章 老羆出囚籠(上)第266章 白馬之戰(二)第385章 託孤(一)第143章 豎子不足與謀(上)第401章 遷都(二)第3章 老羆出囚籠(上)第14章 軍械(下)第298章 袁熙之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