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零章 真相總是讓人難以接受

“諸位,汝等有何高見?”

洛陽的大將軍府裡,呂布召集了麾下所有文武,濟濟一堂。

當得知有逾越五十萬的大軍進行討伐時,不管是文僚、幕官,還是將軍、校尉,俱是尤爲震驚。

短暫的震驚過後,將軍們的臉上多了一絲興奮。

“主公,只要您一句話,刀山火海,弟兄們也都跟着你幹了!”華雄粗大的嗓門兒呼吼起來,滿臉的濃密腮胡隨着他的語氣,起伏不斷。

軍中士卒大多懼怕華雄,武力強悍倒是其次,其真正剛猛的地方,隨着私底下的以訛傳訛,簡直令人聞風喪膽。

據說無論多棘手的犯人,哪怕嘴硬如鐵,但凡落到華雄手上,不消一個夜晚,什麼事情都一五一十的老實交代出來。

因此,華雄在軍中還有着‘惡靈審訊官’的恐怖稱謂。

“主公,末將贊成華將軍的意見!自吾追隨主公以來,大小戰役不下百場,不管敵人兵力有多強盛,我們也從未有過一次未戰先逃!”

黃忠出列抱拳,黯金色的兜盔下,浮現出他那一雙戰意十足的眼眸。

儘管年逾五旬,黃忠的身體依然很是康健,雖然不如當年時的巔峰狀態,但仍舊穩穩處於一流中上的水準。

“主公,黃老將軍所言甚是。敵軍雖有五十餘萬,但在某眼中,不過是些毛蟲蛇鼠,某願提精銳之師,爲主公蕩平賊寇!”當下實力最強的馬超亦是緊隨出列,只見他頭戴白銀獅兜,劍眉朗目,身穿一身銀甲,肩系白袍,端的是英氣勃勃,器宇不凡。

曾經力壓一頭的黃忠已經漸漸老去,馬超在軍中已然穩坐榜眼位置,不管平日裡有多少人向他發起挑戰,結果無一不是敗北認輸。

軍中除呂布之外,再無人可以纓其鋒芒。

“孟起,吾知你之勇,但也切莫因此,而小瞧了這羣賊子。”呂布告誡馬超一聲,如果單單自恃勇武,而小覷敵人,吃虧的永遠都只會是自己。

行軍打仗,可以在戰略上藐視敵人,但在戰術上,一定要格外重視。

更何況,劉備手下的關羽、張飛,曹操麾下的典韋、許褚、夏侯惇,袁紹手下的顏良、文丑,哪一個不是身經百戰之輩。

據說公孫瓚手下也還有一白袍將,十分厲害。

“主公,下官不敢苟同於諸位將軍意見。竊以爲,賊軍勢大,不如先把兗州的兵力收回,咱們據虎牢關而守,待到賊軍糧草耗盡,屆時不需主公出手,賊人自會不戰而退。”

從事中郎許汜向呂布建言。

此番提議,得到了不少人的出聲附和。

這些附和之人,大多是在呂布出關以後,才加入到的呂布陣營。

“那照許中郎的意思,是要把兗州白白送人了?”陳宮語氣不悅。

“不是白白送人,這叫戰略性的撤退。”許汜反駁起來,等敵軍糧草耗盡撤退之後,他們就可以出兵將兗州重新收回。

“紙上談兵,膚淺至極!”陳宮當場怒斥,他性情剛直氣傲,但凡有看不慣的人和事,完全不掖着藏着,也絲毫不留情面,直接開懟就是。

“你!”

許汜好歹也是頗有名氣的人物,如今遭陳宮這般辱謾,心中自然氣極。但念及陳宮得呂布器重,他也沒敢與陳宮直接撕破臉皮,只是拂袖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主公好不容易纔在兗州獲得民望的支持,並且還開墾出數十萬頃荒地用來屯田產糧。糧食如今纔剛剛種下,秋天一旦成熟,至少能夠養活數以十萬計的將士和百姓,倘若棄之,實在可惜。”

逄紀此時也出言說了起來,追隨呂布這麼多年,他早已摸清呂布的脾氣。逄紀很清楚,呂布把衆人招來這裡,嘴上說是聽取大家的意見方案,實際上他心裡早有定奪,只是想看看衆人如何表態罷了。

許汜沒有作聲,同爲從事中郎的王楷又站了出來,自覺聰明的說着:“即便在兗州開戰,也一樣會破壞許多莊稼。既然如此,還不如先把田土裡的糧食碾了,來個堅壁清野。敵軍搜刮不到糧食,自然難以維持生計,相信很快就能退去。”

愚蠢!

呂布聽到這話,很想打人。

真要這麼做了,無異等同於自絕後路,到那時,兗州百姓對關中朝廷和呂布勢必失望透頂,就算以後重新收復兗州,想再提升民望,可就難了。

“照王中郎這種方案實行,估計曹操、劉備的軍隊還沒抵達兗州,當地百姓就得先找我們拼命。”陳留郡守張邈此刻也坐不住了,並直言不諱的表示,無論如何,他也不會派兵破壞百姓的田土糧食。

張邈是個好官,他不想摻和雙方之間的戰爭,他只想轄內百姓好好生活下去。

“爲天下計,何惜幾寸莊稼,幾個小民!”王楷語氣篤定,渾然不覺自己有錯,說得理直氣壯。

“你腦袋是被驢踢了嗎,你當官就是這樣爲國爲民?”

“我這是舍小民,而救大漢,何錯之有!”

“我呸,貪生怕死就明說,瞧你們那一臉的虛僞嘴臉,可真夠噁心!”

“你這肏夫,哪懂得我們的深謀遠慮!”

眨眼間,兩方人就在堂內對罵了起來,如同潑婦罵街。

“賊軍勢大,正面作戰,恐難以取勝,請主公三思。”

“請主公三思!”

許多文人紛紛請命。

“主公,別聽這幫卵文人的,咱們打吧!”

“對,打他個狗日的!”

武將們則堅持要打。

呂布沒有給出答案,而是含有幾分考校意味的問向候在一旁的兒子:“篆兒,你以爲呢?”

呂篆怔了一下,顯然沒想到父親會詢問起自己的意見,於是在腦海中飛速聯想起以往學過的知識和兵書,不假思索的回答起來:“孩兒以爲,此戰關乎整個兗州地域的得失,甚至於是整個大漢朝未來的命脈。所以孩兒以爲,不管是爲了朝廷,還是爲了兗州百姓,此戰都沒有退縮的理由。兒子也相信父親,一定可以戰勝賊子,還天下一個太平!”

第六二一章 別來無恙第一零三章 別離第七五八章 我主袁紹不曾殺第六三七章 及早除之第三八零章 爛事一籮筐第一六七章 臨陣第四十六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五十七章 高順第二七七章 我欲走,天下誰人可攔之第三三九章 將軍與宦官第三五七章 狩獵第六九九章 喜事不斷第四零二章 給本將軍找個認路的人來第二四九章 千里馬與他的伯樂第五零一章 有人踢館第七三四章 輕鬆破敵第四五七章 兵發虎牢第八零三章 我要做皇帝第四二九章 我這一拳下去,你可能會死第四四三章 風起第一六七章 臨陣第一七一章 置之死地第一六七章 臨陣第八九一章 劉協的憤怒第二四二章 蟲蛇纏身第五九六章 委屈的小鈴鐺第一一一回 敵首第七零二章 勝負難分第七五二章 莽夫第七三五章 于禁的心思第三四九章 孤臣第六三七章 及早除之第七八三章 河北麴義第六六一章 曹操的底牌第八百章 捷報傳長安第七七三章 懵逼的呂布第六百章 放糧救民第七七九章 短兵相接(第三更)第二一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一三一章 率先登城者,號爲先登第七三六章 三刀之內第十六章 遇伏第二八零章 借糧第三四八章 七日之後,再較高低第七一一章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第二一八章 荀家叔侄第一七九章 射殺第五零六章 崛起的袁紹第四三二章 策嘉第八零二章 劍聖第四三五章 太學第七十九章 將軍回來了第五九一章 百里加急第四二二章 曹某不才,願追隨將軍第五四四章 這個鍋,袁術背不背第三四二章 瑣事第一七二章 陷陣之志第一零二章 願爲一農夫,春耕秋收第一六零章 一人,即是一軍第六三二章 呂布借絕影第六三三章 哪裡都有豬隊友第三十三章 大勝第七五六章 天王老子也不行!我說的!第二九四章 裝傻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中)第三二六章 父女第五一四章 願追隨將軍第一一一一章 爆發第七七二章 歸營第四六七章 虎牢之戰第五一八章 蛇鼠之輩,何足懼哉第七一九章 整個北方,我全都要!第二零一章 未來的大佬們第一一一三章 祭第五四七章 叔父,翁翁什麼時候來接我?第一二零章 活着的,死去的第六二七章 老夥計,給你找個媳婦兒回來第五六七章 有人歡笑,有人在哭泣第五七三章 夜襲第五八七章 我看誰敢第四五五章 溫酒已涼第三二六章 父女第五十章 英雄出世,隻手可擎天第八二一章 血虧第五一零章 行路難第七九零章 壓死駱駝的稻草第七二三章 宿命難逃第七二九章 聯姻第五七五章 先禮後兵第五四九章 這不是董白嗎?第二三二章 雙雄第八二一章 血虧第八九五章 合謀第五八六章 將呂布砍作肉泥!第二五二章第三一五章 好生招待一番第五一四章 願追隨將軍第一零四章 天上掉下個大魔王第三二三章 白兔將軍第五四一章 誰爲螳螂誰爲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