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六章 忠奸自有後人評說(4000字)

回到城中,小鈴鐺帶着弟弟換完沾滿泥土的衣服,和父親招呼一聲,就又跑去玩了。

呂布則派人找來陳宮和逄紀,與他們說起了今日外出的所見所聞。

陳宮聽完,臉龐上露出凝重神色,感嘆一聲:“不想兗州的租稅,竟已高達如此地步。”

呂布深以爲然,揹着手轉過身來,神態鄭重:“所以我想改一改政策,把原先的七成土地租稅,降低到三成,至於朝廷賦稅,再另行酌減。”

陳宮點頭,道了聲‘主公英明’。

他很清楚的明白,導致百姓饑荒遍野的罪魁禍首,主要在於當地世家的剝削壓榨。只有把世家所佔的大頭砍了,百姓們纔能有新的活路。

此時,一旁的逄紀表示有不同意見,他出聲好言勸道:“主公,咱們纔剛剛拿下兗州,根基尚未穩固。如今公然侵犯兗州世家大族的利益,簡直同翻臉無異,恐怕會令他們與主公產生隔閡,不利於地方上的治理。”

呂布若有所思的看了逄紀一眼,後者又接着說道:“更何況,田地租稅,是豪族和百姓自願立訂的條款,至於收多收少,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咱們從中間強行干預,會不會不太好啊?”

逄紀說得有理有據,完全找不出任何毛病。

這些年,他跟着呂布南征北討,不管是地方上的治理,還是獻計獻策,都立有諸多功勞。同時,暗地裡也收受了不少好處。

這些金銀玉器,良田瓦舍,都是各地世家暗中送於他的,目的就是希望逄紀能夠在關鍵時候,替他們說說話,爭取些可以爭取的利益。

呂布麾下的四大謀士裡,最好說話、最通人情之人,非逄紀莫屬。

“那我且問你,世家的田土從何而來?”呂布聲音沉了兩分。

逄紀心中‘咯噔’一下,忽然有了種很不好的預感,小心翼翼的回答起來:“自然是祖上庇廕,一代代傳下來的。”

“元圖兄,你這話說的,也不盡然吧。”

陳宮對此顯然有不同見解,他輕捻下頜鬍鬚,緩緩說來:“據我所知,近幾年世家豪強的擴張,都是靠着戰爭暴亂,囤積居奇,大肆兼併土地,逼迫得數以萬計的百姓家破人亡。這些土地,都是他們不擇手段,趁火打劫,強取豪奪得來!”

逄紀一時啞口無言,不知該作何辯駁。

這時,輪到呂布開口了。

他面帶笑意,彷彿在說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我也不是不講道理之人,世家現有的土地,只要不犯事,我也不會去動。只是如今想讓他們退上一步,少收些租稅,給百姓們留條活路。”

這個混亂世道,百姓想要的僅僅是一份溫飽,和一絲安寧,以求能夠活過這場浩劫。

逄紀聞言,面露難色:“主公,這恐怕很難讓當地的世家點頭,倘若削減爲五成,或許還能有商量的餘地。

“商量?誰要與他們商量?”

呂布嗤夷一聲,繼而聲音陡然森寒下來:“衆所周知,我呂布起家,從來都不是靠什麼宅心仁厚,我所依賴的,便是我麾下的數十萬錚錚兒郎。只要我一句話,頃刻間便能將所有的兗州世家連根拔起!你替我轉告下去,誰要是不肯退讓,就別怪我呂布心狠不認人。”

瞧見呂布動了怒氣,逄紀不敢再辯,應了聲‘是’,說等會兒就去制定方案。

世家少了那些租稅一樣能活蹦亂跳,可百姓會死。世家老爺們的命是命,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

呂布捫心自問,當兵除了護國,同樣也要安民。

“除此之外,我還查閱了兗州近年來,各郡縣登記的戶籍。”呂布回到位置處坐下,沉聲說了起來。

兗州共有八郡七十九處縣邑,近四十萬戶,人口數兩百一十二萬人。

這比起三十年前,足足減少了近兩百萬的人口!

天子昏聵貪圖享樂,蛾賊作亂,匪患四起,諸侯爲爭奪地盤混戰廝殺,再加上天災人禍等等,這一系列的事件,皆是導致百姓人口銳減的重要因素。

陳宮接過話題,嘆上一聲:“不僅兗州如此,其他州郡人口,亦是在大幅度的縮減。”

只有關中和幷州稍好一些,關中是地理位置優越,很少受到戰亂波及,不過前兩年的那場旱災,也是夠嗆,死了不少百姓。

至於幷州,本來就是窮鄉僻壤,人丁稀薄。不過在呂布擊敗鮮卑人之後,逐漸安穩下來,又有羌人遷入,幷州牧嚴信注重民生農業發展,近幾年又建立起胡市,與西域各國通商,倒是發展得有聲有色。人口在去年,也已經破過了百萬大關。

“關於人口增長,汝等可有好的建議?”呂布詢問起來。

其實,要想增長人口,最爲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讓百姓們更多的繁衍後代。可現在這世道,百姓們連自個兒都養不活,即便生下兒女,也幾乎很難存活於世。

陳宮腦海中略一思量,很快便有了想法:“主公可知越王勾踐的生息之策?”

呂布搖頭,“願聞其詳。”

“春秋時期,勾踐戰敗被俘,臥薪嚐膽數年,定了一個國策,叫做“十年休養、十年生息”。”陳宮緩緩道來,對史書記載幾乎倒背如流:“其中有一條,就是鼓勵人口生產。法令這樣規定:令壯者無取老婦,令老者無娶壯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將免者以告,公醫守之,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人,公與之餼。”

意思大概可以解讀成兩條:

一條是提倡早婚早育,女子十七歲,男子三十歲,如果還不結婚,他們要遭官府問罪。

另一條是提倡人口質量,男女雙方年紀懸殊的,不允許結婚。

當越國的婦女快要分娩時,得上報官府,官府會委派醫生上門,點對點無償守護,接生。倘若生了男娃,獎勵兩壺酒一條狗,生了女娃,獎勵兩壺酒一口豬。生三個子女的,將義務派給乳母哺育。

倘若是妓女生了孩子不願撫養,國家可以替她養育。

呂布託着下巴思索一番,雖說勾踐是六七百年前的史書人物,年代久遠,政令與眼下局勢有些衝突,但仍不失爲好的政策,可以改良效仿。

只要兗州穩定,過個兩三代人,人口自然又會增長回來。

“主公,屬下亦是贊同軍師的意見。”

逄紀出言表示支持,同時還提出建議:“軍中多有未成家的將士,主公也可藉此機會,安排一個大型的相親活動,令各地未出嫁的女子,來兗州相親。若有中意者,可直接登記入戶,回去準備嫁娶事宜。”

如此一來,既能爲人口增長做出貢獻,又能爲軍中將士解決終身大事,還能鞏固兗州的民心。

可謂是,一舉三得。

“說得好!”

聽完逄紀發言,呂布開懷大笑,鼓手稱讚。

關於逄紀收受賄賂的事情,呂布心中有數,但念在逄紀追隨自己十多年的份上,並且能力出衆。所以只要不涉及到原則問題,即便私下收取些報酬,呂布也從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隨後,三人在堂內認真商量和制定了一番新的政策,準備近日在兗州各地進行推廣。

不久,陳衛從堂外走進,手中拿着一卷密封好的竹簡,恭恭敬敬交到呂布手中,輕聲說道:“主公,長安來信了。”

正在與陳宮、逄紀商量的呂布暫作打斷,接過竹簡,認真查看起來。

隨着時間的流逝,呂布眉頭漸漸皺起,緊鎖成了‘一’字。

見呂布臉色不好,陳宮試探問着:“主公,可是出了什麼大事?”

看完信簡的呂布將竹簡遞了過去,你們自己看吧。

陳宮雙手接過,與旁邊的逄紀一同瀏覽起來。

信簡所述的內容很多,密密麻麻的幾乎寫滿。

瘦勁清峻的字跡,一看就是戲策親筆所書。

信中提到,關於呂布封王的事情,朝臣們在廟堂上爭論不休,最後天子敕封嚴薇爲永安君,這件事情纔算告一段落。

張沅諸人並非怕了天子,而是想知道呂布的意思,是讓步,還是該繼續爭取。

除此之外,還提到了呂篆撿回王越的事情。

王越青年時期成名,在二十五歲搦戰完天下高手以後,就銷聲匿跡,不見了蹤影。經過校事署的全方位偵查調訪,終於從皇宮的人事錄上查到,王越在消失之後,進入皇宮,給桓帝劉志當起了虎賁將軍,負責近衛安全。

後來靈帝劉宏登基,把王越從明調到了暗,以防不測。

直到光和七年,也就是黃巾作亂的那年,王越因小事觸怒劉宏,而被遣放出宮,至於後來去了哪裡,書中並未記載。

戲策照此推測,以劉宏暴戾無常的脾氣,若王越真是觸怒了天子,肯定會被劉宏當場格殺,哪還會讓他安然離去。

於是戲策便令安插在宮廷中的眼線四處打聽,可因爲當年十常侍作亂,何進被殺之後,宮中宦者遭到袁家兄弟的大量清洗,知道有關王越線索的人,是少之又少。

所以戲策認爲,劉宏九成是藉此佈局,派王越出宮,執行某種任務。

劉宏是個荒唐而霸道的昏君,卻不是傻子。

呂布對此深有感觸。

wωw ⊙тt kán ⊙co

“你們怎麼看?”呂布問向堂內最爲倚重的兩位謀士。

兩人細細琢磨一番,逄紀最先發表意見:“依屬下看來,王越此事,或許會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陰謀……但也保不準真是大公子福至心靈,有此機緣。”

唔~

呂布沉吟,有王越這種劍術師指點篆兒劍術,將會是大兒子的福氣。可如果這是別人所設的圈套,也同樣會是一個隨時爆炸的危險品,危險至極。

查清事情真相之前,呂布決定靜觀其變,讓校事署的王政加大力度,同時也派暗衛緊盯王越,倘若王越有任何異動,直接射殺便是,不必向上通稟。

王越的事情暫擱一邊,話題迴歸到了‘封王’的主題。

陳宮猶豫一下,看向呂布,還是說了起來:“主公,吾以爲封王之事,如今言之尚早。主公雖然名動九洲,功勳卓著,但異姓不得封王,這也是歷代先帝所定下的規矩,輕易不能違背。主公若是執迷於此,恐會遭天下人詬病,失了民心。”

“軍師此言謬矣!”

逄紀當場反駁,據理力爭:“試想,主公兢兢業業,爲漢室江山出生入死多年。如今,主公擊敗曹操,收復兗州,如此大的功勞,朝廷居然只是封賞了主公夫人爲永安君,對主公卻沒有任何嘉獎,簡直有失公允!”

陳宮不甘示弱,大聲質問:“難道你想讓主公背上不忠不義的罵名嗎!”

逄紀冷哼,眼中閃過陰狠的光芒:“既然朝廷與天子不仁,主公又何須與他講什麼忠義,索性取漢自代,看那天子又能如何!”

“夠了!”

呂布眉峰一挑,叱喝一聲,打斷了還要爭論的兩人,同時也瞪了逄紀一眼,警告起來:“元圖,此話以後不得再說!”

就憑剛剛那一句取漢自代,按照漢律,就足以將他抄家滅門。

逄紀知曉觸到了呂布底線,但他眼神中似乎並沒有多少惶恐,拱手躬身彎腰,應了聲‘是’。

“你們先退下吧,我乏了。”

呂布揮了揮手,示意二人退下。

待到二人走後,呂布坐在位置上用手揉起微微發脹的腦袋,神色有些疲倦。

封王。

他目前還沒有那麼大的狼子野心,或許呂布根本就沒想過這個。現在他已經是位極人臣,即便封王,除了多個王爺的虛名頭銜,更多的還是遭人唾罵。

爬得越高,就離初衷越遠,

呂布忽然有些理解上一世的曹操,爲什麼寧願被諸侯罵作漢賊,也不願將手中權力歸還於天子。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一旦交還了權力,就等同於成了砧板上的魚肉,呂家覆滅不過彈指揮間。

就算是傳,也只能傳給自己的兒子。

想到這裡,呂布微微嘆息,高處不勝寒啊!

也不知以後青史如何寫我?

是忠,還是奸?

算了,還是留與後人罷。

第四七八章 你們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第七二二章 劉備到來第六六一章 曹操的底牌第七六九章 姐弟第一八六章 兄臺爲何哂笑第七章 願爲將軍牽馬第六七八章 一家之言,我說了算第七一四章 孩兒也想隨父出征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中)第二一一章 虎牢之下聞金戈第九百章 兄弟第八二一章 血虧第七六七章 打不過老子,也贏不了兒子第七百章 你猜馬超怎麼說第五零四章 夫妻夜話第三二六章 父女第六三五章 拖下去,斬了第四九九章 將軍意欲如何第五八一章 逄紀之策第五六五章 願天下學子,人人得以金榜題名第一一一零章 真相總是讓人難以接受第三九一章 主與臣第七九四章 落幕第五八八章 黃粱一夢第九十五章 老丈人第三八六章 白馬公孫第七六二章 機會第七一八章 救兵第二八八章 往北第三三八章 羽林中郎將第三一八章 宰肥羊第二九四章 裝傻第三七二章 熬第四四九章 劉玄德第一章 下邳城上,白門樓下第五一七章 既然不信,那就先來個下馬威吧第九零一章 兄弟相搏第七九九章 這纔是人心第二八七章 大石落地第四四四章 呂布的野望第六三八章 張遼戰孫策第八一六章 不服輸的呂驍第七四三章 團年第五三一章 最後的狂歡第三十一章 雄鷹振翅九萬里第五零六章 崛起的袁紹第一九五章 說媒第六六七章 班師第一四五章 陷陣營還有三十秒到達戰場第一一零章 折回第五一八章 蛇鼠之輩,何足懼哉第五二二章 寧做溫侯走狗,不爲劉焉上官第九零三章 怒火第八八六章 條件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七三九章 醒來第四二九章 我這一拳下去,你可能會死第二三六章 一夫當關與萬夫莫開第三九二章 小鬼,這裡有漢軍嗎第六十九章 傳說中的洛陽第一高手第五六五章 願天下學子,人人得以金榜題名第四九六章 溫侯麾下,比馬超強者有幾何第三五七章 狩獵第五五九章 變數第一六零章 一人,即是一軍第八零四章 聯曹抗呂第三八七章 斬將立威第三七四章 昔年共死,今朝再重逢第八九二章 爭執第三四零章 府宅第七九一章 等一個人第六八三章 傾城之姿——貂蟬第三五零章 小露身手第五七零章 十日之後,出關東進第十九章 好好活下去第七七四章 想當皇帝嗎第五八零章 鷹視狼顧第三一三章 曲線救國第六七七章 非殺不可第六八七章 伏完上門第五三八章 徐榮第八零二章 劍聖第二零八章 今日同飲滿月酒第五七四章 你剛纔,叫誰小兒?第七八六章 不準退,退者死!第七一六章 此去,再無經年第四十四章 難題第三零九章 球場如戰場第八章 願率百人破營第七零八章 呂字旗下,所向披靡第四八二章 遷都之爭第七八一章 廝殺第二五零章第八八二章 賊帥與大將軍第六七二章 溫情的一家子第一四六章 敢叫八百困三千第三八五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八八三章 受死吧呂布!第五一三章 隻身破關第六七三章 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