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八章 救兵

“快快有請!”

劉備雖然困居冀州,但他時刻都留意着天下大勢。各地世家望族以及天下名士,他或多或少都有所瞭解。

麋竺是徐州富商,其先祖世代經營墾殖,養有僮僕、食客近萬人,資產上億。

要是能夠得到他的資助,何愁大業不成。

想到這裡,劉備又叫住了轉身而去的陳到:“等等。”

陳到回過頭來,抱拳詢問:“主公還有何吩咐?”

“我親自去請。”劉備如是說着。

來到泥巴院落的大門,木門旁立着位約莫三十來歲的儒雅男子,身穿藍衫,頭戴方冠。

劉備上前行了一記九十度彎腰大禮,盛讚起來:“久聞糜子仲大名,只恨未曾相逢。今日一見,果然謙謙君子!”

糜竺並不識得劉備,遂上下打量起來人,只見此人身高七尺有餘,相貌堂堂,雙目有神。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的那一對大耳垂,幾乎快要垂到肩上。

他的笑,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說不出的舒爽。

“閣下是?”

“在下劉備。”

“原來是玄德公,失敬失敬。”

糜竺拱手見禮,對劉備的印象分,能夠給到八十以上。

劉備將糜竺迎進了院子,招呼他吃茶飲酒,極爲熱情。

隨後,兩人對立而坐,關羽和張飛則插腰站在劉備身後。

“這二人是……”糜竺目光掃過,有些好奇。

“他們是我的結拜兄弟,二弟關羽,三弟張飛。”劉備介紹起來,言語間頗爲自豪。

聽得大哥介紹,關、張二人同時向糜竺抱了個拳,算是見過。

知曉二人身份,糜竺大驚起來:“莫非當年虎牢關下,力戰呂布的兩位勇士?”

當年劉備沒上,所以許多人都只知道關羽、張飛,而不知他們還有個大哥劉備。

“說來慚愧,我這二弟三弟雖勇,卻遠不是呂布對手。”劉備如實說來,沒有任何的吹噓誇耀。

“大哥,下一次我們再見到呂布,勝負未可知也!”身後的張飛虎鬚倒豎,瞪大着銅鈴眼睛,很是不服氣的說着。

虎牢關一戰,張飛的心魔得解。他清楚的意識到自己和呂布之間的差距,所以回來以後,更加刻苦努力。

習武之人通過訓練,會不斷變強,直至達到一個巔峰頂點,然後纔會慢慢下滑。

可張飛如今,遠遠沒達到巔峰境界。

所以,他不斷的奮進,想要進一步的突破界限。

“玄德不必如此妄自菲薄,關張二位將軍,皆有萬夫不當之勇。除去呂布,世間又有幾人能敵之?”

糜竺出言誇讚起來。

閒敘小會兒,劉備把話題拉回正軌:“子仲兄從徐州千里來此,不知有何要事?”

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

糜竺大老遠的跑來冀州,總不至於是真的來這兒探望自己吧。

劉備自認還沒有那麼大的臉面。

糜竺起初還琢磨着怎麼開口,如今既然劉備問起,他便順着回答起來:“實不相瞞,吾此番前來,是有求於玄德。”

這話聽得劉備有些摸不着頭腦,兩人身份地位相去甚遠。就算是求,也應該是他求糜竺纔對,怎麼反過來糜竺求他呢?

劉備不說話,糜竺便接着說道:“兗州牧曹操興兵十萬,大舉進犯徐州,致使數十萬百姓遭難,徐州境內屍橫遍野。陶使君素聞玄德公高義,又是漢室宗親,所以特遣我來,向玄德求救。”

隨後糜竺又將曹嵩遇難的事情經過,同劉備說了。

劉備聽完,深知這是一個揚名的大好時機,可他同時又有些惆悵。

他現在還跟着袁紹在混,袁紹跟曹操又是盟友,就算去求,袁紹也肯定不會給他兵馬。

沒了兵馬,就靠他這五個人單槍匹馬,估計徐州沒救成,還把自個兒也搭了進去。

糜竺見劉備躊躇,試探問道:“玄德不願相救?還是說,有難言之隱?”

“子仲兄,不是劉某推辭,實在是我手上無兵,縱使有心,也恐怕無力。”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劉備也很是無奈。

“公若不去,徐州危矣!”

糜竺輕嘆一聲,然後起身告辭,既然劉備不願趟這渾水,也不強求。

看着糜竺失落無比的往院子外邊走去,劉備猶豫片刻,終究還是叫住了他:“子仲兄,你回去告訴陶使君,容劉備去別處借些兵馬,隨後便來。”

已經走到門口的糜竺回過頭來,語氣中帶有一絲急切:“玄德此言當真?莫要誆我。”

聽得糜竺質疑,劉備故作慍怒:“公以備爲何如人也?聖人云: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劉備借得軍、或借不得軍,必然親至。”

面對劉備的責問,糜竺不僅不氣,反而十分高興,拍掌稱道:“有公此言,徐州有救矣!”

隨後,劉備將糜竺送至街道,拱手告別。

既然應承下來,就必須要爭分奪秒,晚了一步,徐州就很可能落入曹操之手。

回到院子,劉備不再去管那些花草,也不忙歡慶生日,直接吩咐下去:“二弟三弟,速去收拾行囊,隨我奔赴幽州。”

當天,五匹快馬從冀州出發,直奔幽州境內。

右北平,公孫瓚的府邸。

得知劉備前來拜訪,公孫瓚很是歡喜。

如今的他,已是北方新貴,烏桓人臣服,連四世三公的袁紹都被他打得認慫。

來到會客大堂,劉備已經坐在堂內等候。

“玄德,今兒個吹的什麼風,竟把你吹來了我這?”公孫瓚爽朗大笑。

見到公孫瓚出現,劉備起身見禮,笑着說道:“闊別許久,兄長還是這般豪爽雄武,令愚弟好生羨慕。”

讀書那會兒,公孫瓚和劉備都在盧植門下求學。劉備不愛讀書,喜歡狗馬、華服,公孫瓚也不消停,經常打架鬥毆。

兩人一見如故,幾年求學下來,竟成了比親兄弟還要好的朋友。

公孫瓚年長劉備七歲,故常常以兄長自居。

事實上,公孫瓚也的確很照顧他的這個‘弟弟’。

當年劉備任高唐令時,高唐被盜賊攻破,劉備恐受到牽連,帶着兩個結拜兄弟,千里跑來投奔公孫瓚。

公孫瓚也是相當耿直,二話沒說,給了劉備別部司馬的職位,這可是秩比千石的軍銜。後來諸侯討董,公孫瓚也帶着劉備去見世面,再後來,又表劉備爲平原相,可謂關照十足。

此番前來,劉備也不兜圈子,說是來借兵援救陶謙。

獲悉事情原委,公孫瓚沉吟稍許,勸說起劉備:“老弟啊,曹操現在勢頭正猛,你跟他無怨無仇,陶謙老兒也沒許你好處,何苦替他出力?”

劉備卻是搖頭,篤定說着:“備已許人,不敢失信。兄若不予,弟自當往別處借兵。”

公孫瓚對此是又好氣又好笑,拗不過劉備,只好應允下來:“你真要去,爲兄自然是要支持於你。就算將來曹操興師問罪,我也未必怵他。”

“愚弟還想借趙雲隨行。”

“好,也借給你!”

公孫瓚十分大方的予以了劉備三千兵馬,本來他是要留劉備在府上吃飯,可劉備說耽擱不得,領了兵馬,辭別而去。

劉備走後,一名神色陰毒的儒士走了過來。

“主公,方纔我在暗中觀其言語神態,此人絕非池中之物,當儘早處之。”

儒士雙眸中閃爍着殺機,語氣也是格外陰冷:“主公不妨派人半道截殺劉備,嫁禍給袁紹,然後用關、張爲先鋒,如此,冀州可得矣!”

第一零七章 廣衍城第五八八章 黃粱一夢第五五一章 聽說你有個女兒,頗有姿色第一七六章 激鬥第三一七章 漢家禮儀,先禮後兵第四三零章 懵了的李蒙第四八三章 唯有破釜沉舟第六二四章 乾了這碗酒,一笑泯恩仇第八九二章 爭執第五九九章 抗逆者,殺無赦第八八三章 受死吧呂布!第二一九章 鋪路第四十六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九零四章 父親第四二一章 曹孟德,好久不見第二一四章 受死吧,曹孟德第五七三章 夜襲第三二三章 白兔將軍第五四五章 擒袁術,如拎小雞第四八九章 安置百姓第二四四章 劫持第三一八章 宰肥羊第六八七章 伏完上門第一九八章 挑撥第四三九章 此生,不彈琴了第八九一章 劉協的憤怒第一一一六章 老卒第八百章 捷報傳長安第八一三章 意外收穫第七三五章 于禁的心思第五八九章 指點第四三三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六一八章 破城之策第七三零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五九一章 百里加急第八一六章 不服輸的呂驍第九十七章 娶你第五四七章 叔父,翁翁什麼時候來接我?第六零二章 不得晌,屬徐晃第二一四章 受死吧,曹孟德第五零六章 崛起的袁紹第三八一章 今日你爲君,我爲臣第八零三章 我要做皇帝第八一九章 螳螂捕蟬第三九二章 小鬼,這裡有漢軍嗎第四九五章 馬超初戰第九百章 兄弟第二三一章 鞭笞第五七六章 進駐洛陽第二一三章 夏侯第六五一章 突襲第五六八章 烽煙四起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中)第七一四章 孩兒也想隨父出征第八零七章 新令(4000字)第三三二章 埋子第三十三章 大勝第一一一四章 驚蟄第五六五章 願天下學子,人人得以金榜題名第六五九章 神秘的謀士第四五一章 我部俞涉,天下無敵第八一三章 意外收穫第七一零章 命運不同的兩兄弟第五零三章 何如霍去病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七二二章 劉備到來第四八八章 梟雄之姿第四六三章 執念第一三八章 騎在老虎身上的狐狸第一三一章 率先登城者,號爲先登第六二二章 將星隕落第一一一六章 老卒第五九三章 中計第八四六章 招降第八零一章 陛下英明第二四二章 蟲蛇纏身第二一四章 受死吧,曹孟德第二七零章 進軍漢陽第二零二章 回家第七七三章 懵逼的呂布第五六九章 即將崛起的梟雄第四五四章 絕境逆襲第七六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五六四章 我這一生,獨鍾情你一人!第三二零章 你家將軍,可曾納妾第二五二章第三八七章 斬將立威第二四零章 入城第七四二章 高處不勝寒第二三三 逍遙我自走我道第十章 縱有萬人,我亦不懼第二八六章 逃出生天第五零九章 以西域之錢糧,來養麾下之精銳第七七七章 呂布,給吾死來!(第一更)第九十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第七四七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十七章 鮮卑人的走狗第一三一章 率先登城者,號爲先登第十七章 鮮卑人的走狗第二十八章 我願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