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四章 透心涼,心飛揚

濟水,古代四瀆之一。

在《禹貢》中有過這樣記載:導水東流爲濟,入於河,溢爲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

濟水的流水很緩,不似濁河的驚濤拍岸,有的只是小家碧玉般的細水長流。透過清澈的河面往下看去,可以看見在水中自由自在的魚兒,以及河底的光滑石子兒。

偶有湍急之處,河水撞擊在石岸,濺起許多白色的晶瑩浪花,給這個炎夏增添上一絲絲的涼意。

袁術吩咐下去,按照各營的排列順序開始渡河。

過河的木橋只有兩架,數萬人想要過去,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完成的事情。

天氣炎熱,蟲鳴聒噪,聽起來倍覺心煩。

袁術下令讓其餘還未渡河的將士暫作歇息,可以去河邊打水,裝進水囊,以備不時之需。

此令一出,麾下將士俱是歡呼起來,一個個撒開腳丫就往河邊衝去,如似一羣餓瘋了的難民。

跑到河邊,有的將腦袋直接撲進水中,有的雙手捧着涼水不斷拍在臉上,有的則是大口大口灌着涼水,想以此來澆滅心中的乾熱……

江淮一帶,幾乎人人皆習水性,不像北方將士,大多都是些旱鴨子,下不得水。

要不是有兵器和布甲的拖累,哪還用得着渡橋,乾脆直接游過去得了。

約莫兩個時辰後,袁術麾下將士渡過了將近一半,袁術本人也騎着馬渡河而過。

完成渡河的士卒沒有立刻集結,而是跟着跑去了河邊,大口灌起涼水。

見此情形,袁術也不制止,他自認是一個很體恤下屬將士的主公,士卒們渴了,去河邊涼快涼快,也不無緊要。

他坐在大樹蔭下,自有人給他打來乾淨清澈的涼水。

袁術飲上一口,臉上立馬露出了享受的表情,那股清涼舒爽的涼潤順着喉嚨,直入腹肚,繼而流行全身。

透心涼,心飛揚。

此時日落尚早,袁術也不急着催促士卒渡河,他眯起雙眼,索性小憩一會兒,在樹下感受着大自然的蔭涼。

陡然間,蹄聲驟響,如似滾滾沉雷。

袁術睜開雙目,半打着呵欠,語氣散漫的詢問起來:“怎麼,打雷了嗎?”

周圍親兵滿目驚愕,用手指着左側前方,怔怔說着:“主公,您看那邊!”

袁術順着瞅了過去,這一瞅,差點讓他直接跳了起來,頓時睡意全無。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清一色的黑甲騎軍,他們眼神中充滿戾氣,手握六尺甲刀,帶着一往無前的洶涌氣勢,怒捲起黃沙,鋪天蓋地。

在其兩側,是舉盾持刀的步卒,快速跟進。

即使是在這麼炎熱的季節裡,也依舊步伐穩健,帶着堅不可摧和捨我其誰的決心,怒吼殺來。

馳騁而來的敵軍之中,揚起一面大大的‘呂’字帥旗,後方還隱約可見張、徐、曹、潘等一系列的副旗。

待到袁術緩過神來,敵軍距離他們餘下不足半里。

“快,防禦!”

袁術一骨碌從地上爬起,朝着那邊還在戲水拍涼的將士,焦急大喊起來。他也讀過兵書陣法,所以一眼就辨出了敵軍陣形,乃是攻擊性十足的錐形戰陣。

錐形陣,顧名思義,就是像錐子一樣尖銳的陣形。

錐形陣的要點在於,前鋒尖銳迅速,兩翼堅強有力,可以通過精銳的前鋒從正面攻擊敵人,突破、割裂敵人陣型,繼而兩翼擴大戰果,是一種強調進攻突破的戰陣。

此陣中指揮官往往處於陣的最前方,適合勇猛型戰將帶領部下衝鋒。

所以,敵軍的主將是……

袁術定睛望去,當看得那主將衣束相貌時,卻渾然愣在了當場,一對眼珠瞪得極大,如似中了魔怔般,神情癲狂的怒吼着:“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因爲來者不是別人,正是享有‘天下第一’稱謂的呂布!

相較於袁術的龜速行軍,呂布可謂是一路急行,日夜兼程,先於袁術抵達濟水。

《孫子?行軍篇》有云: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

其中大意就是,敵方一部分已經上岸,餘部尚在渡河,此時敵方首尾不接,行列混亂,是發動攻擊的最好時機。

如果這個時候不出擊,讓敵方全部渡河站穩腳跟,要取勝就沒那麼容易了。

所以在得知袁術軍渡河一半時,呂布果斷的率軍發起了衝鋒,將己方優勢擴展到最大化。

見到呂布殺來,袁術麾下的雷薄陡然攥住孫策領口,大聲質問起來:“孫策小兒,快說,是不是你透露了行蹤,把呂軍引到這兒來!”

聽聞此話,周圍的諸多將領皆是投來質疑的目光,有的更是直接給孫策安上了通敵的罪名。

“沒錯,我早就覺得這小子可疑了!”

“我就說呂布哪會那麼仁慈的放他回來,他們肯定是早就狼狽爲奸,沆瀣一氣了!”

“主公,請您趕快下令,讓我等除去此等小人!”

將領們的刻薄言語,令孫策心中無比痛憤。他知道袁術此時也懷疑起了自己,便豎起三根手指,大聲說道:“我孫策在此以性命起誓,絕對沒有做過反叛通敵的事情。若有半句謊言,天打雷劈,必不得好死!”

然則孫策的誓言,仍舊未能夠換取衆人的信任。

“你去將呂布人頭取來,我便信你。”袁術看向孫策,語氣森冷的說着。

此時的呂布已經逼近,最多不過兩三個眨眼功夫,就能殺至面前。

在他身後,緊跟着一羣黑幽幽的兇戾騎軍,以及兩側漫無邊際的衝鋒步卒,如同一幅拉開鋪張的古墨畫卷。

一時間難以看清判斷,究竟有多少兵馬。

此時上前去取呂布項上人頭,跟送死又有什麼區別?

孫策心中很是清楚這點,且不論實力上的差距,單是從氣勢上講,袁術麾下那些還未排好陣形的驚慌士卒,就已然落了下乘。

“主公,我就知道這小子不敢!”旁邊的雷薄見孫策遲遲不應,再度咄咄逼人。

心中壓抑許久的憤怒終於忍無可忍,孫策攥緊長槍,俊朗的面龐上戾氣十足,用力刺向雷薄胸膛,口中怒喝:“去你孃的!”

第二零六章 養子當如曹巨高第三四一章 斥責第四八九章 安置百姓第九十二張 楊廷出馬第八零五章 驚蟄(4000字)第八六七章 好生想想第七十九章 將軍回來了第六零一章 唯願與將軍一戰第四一八章 返程第十章 縱有萬人,我亦不懼第八六六章 南部羣賊第二七零章 進軍漢陽第一五一章 幹掉他第六七八章 一家之言,我說了算第五零四章 夫妻夜話第八零一章 陛下英明第三零八章 點兵點將第一一一零章 真相總是讓人難以接受第二四五章 醫者之心第六四三章 魚餌第二八九章 東羌第八五二章 爾等終究爲臣第一三七章 同病相憐的兩個人第六零五章 溫侯,讓我追隨您吧!第八零四章 聯曹抗呂第三一六章 須卜骨都侯第七三四章 輕鬆破敵第八八七章 馬踏賊營第一三六章 我啊,要當父親了第七九零章 壓死駱駝的稻草第三一七章 漢家禮儀,先禮後兵第四八五章 臨危受命第八七六章 開道的成家兄弟第七七七章 呂布,給吾死來!(第一更)第五八四章 萬獸之王第七三八章 絕境第二六九章 分兵第二四三章 虎落平陽第四零六章 給我搜第八七六章 開道的成家兄弟第七一八章 救兵第三五一章 第一局,虎賁勝第六七九章 殺伐果斷者,梟雄也第五一八章 蛇鼠之輩,何足懼哉第四八一章 臣提議,遷都長安第一一一二章 信第七九零章 壓死駱駝的稻草第四二七章 你就是呂布第五四零章 不在沉默中爆發第三七二章 熬第七九五章 我的昂兒,只是睡着了第八八六章 條件第三十四章 升任校尉第八七一章 人口第七四五章 大戰在即第六九四章 難伺候的小公子第三七四章 昔年共死,今朝再重逢第六四二章 拋磚引玉第四一二章 威震遼北第四四零章 毛玠第六四九章 排擠第六五二章 破營第一三零章 若有來生,還願爲將軍牽馬第一四七章 與虎謀皮第四零一章 追擊第五七九章 司馬家第二四四章 劫持第五七二章 笑呂布眼盲,戲策短智第二七七章 我欲走,天下誰人可攔之第五五四章 昔日弟兄,今朝齊聚第一零二章 願爲一農夫,春耕秋收第一五一章 幹掉他第二五九章 記住我的名字第七五五章 魏木生第一一一零章 真相總是讓人難以接受第三零九章 球場如戰場第四二七章 你就是呂布第七九六章 東去第六五二章 破營第二十五章 狼和羊第二八六章 逃出生天第四六四章 激鬥第一六五章 齊聚第八十一章 救救我的父親第一章 下邳城上,白門樓下第八五六章 積水爲海,共抗呂布第五八零章 鷹視狼顧第八六零章 麴義練兵第七七九章 短兵相接(第三更)第二章 記憶第六四八章 破敵之策第三二零章 你家將軍,可曾納妾第七七七章 呂布,給吾死來!(第一更)第八五七章 劉備的顧慮第三一零章 精髓所在第五四四章 這個鍋,袁術背不背第三十五章 陷城第五一七章 既然不信,那就先來個下馬威吧第二九零章 小鬼第五一五章 真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