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六章 彈劾

關中,長安城。

巍峨森嚴的皇宮大殿裡,天子劉協身穿赤墨帝王袍,跪坐於龍案前,擡頭看向前方,認真聆聽起來,太傅馬日磾正在講課授業。

近幾年來,關中地區勉強能算是風調雨順。君臣和睦,百姓餓死的事情,也是極少發生。

關於朝廷裡的政務批改,幾乎是三公在全權代辦。畢竟天子年幼,還不足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這一日,馬日磾講史書傳記,恰好講到了權臣霍光的事蹟。

聽到霍光廢除皇帝劉賀的時候,劉協的身子下意識的顫抖起來,眼神中充滿怯縮和畏懼。他不覺回想起了當初在洛陽的時候,也曾有個腆着大肚皮闖入皇宮的兇惡男人,夜夜糟蹋父皇的妃嬪,還廢掉了他皇兄的帝位。

儘管那個男人已經死去多年,但那張兇惡燥戾的臉龐,給劉協心中所埋下的陰影,卻從未真正散去。

“一個人的權力大了,難免會起別的心思。”

馬日磾放下手中竹簡,嘆了口氣,似是無心的說了起來。

然則,此話在劉協聽來,無疑是一聲最爲響亮的警鐘。

他是年幼,可他不傻。

聽完霍光的故事,劉協的腦海裡已然浮現出了另外一道身影。

此時,有宦官捧着竹簡進殿,高興稟報起來:“陛下,前線大捷!”

劉協打開從太尉處呈報上來的奏簡,緩緩瀏覽起來。

奏報中提到,大司馬呂布在外黃擊退曹操,並於陳留斬敵兩萬,不日將和袁術在陳留與豫州的交界處,展開決戰。

“朕知道了,你退下吧。”劉協擺了擺手,按照以往慣例,他定是要回書好好褒揚和封賞呂布一番。

然則今天,他似乎忘了此事。

“陛下,陛下,臣有要事啓奏……”

殿外,傳來一陣陣的大喊。

“外邊是何人喧譁?”

劉協臉色很不好看,宮闈禁地,豈容他人放肆。

“回稟陛下,是議郎龔懿,據說是要事稟奏。奴方纔問了他,他卻不肯說。”小黃門韓宣恭身回答起來。

“讓他進來。”

劉協平復心境,坐回帝位。

未幾,殿外走進名約莫四十餘歲的中年男人,穿着低階朝服,面相看起來頗有幾分儒雅氣息,應是儒士出身。

“臣龔懿,拜見陛下,吾皇千秋。”

“龔議郎,你可知罪?”劉協看着下方彎腰的男人,面有不悅。這要換了父皇劉宏的脾性,早命人將他拖下去砍了人頭。

“臣知罪,可臣有要事稟報,故而惘顧了禮儀,請陛下恕罪。”龔懿大聲說了起來,替自己的無禮進行着辯解。

“卿有何事奏表?”正襟危坐的劉協擺開袖袍,詢問起來,如果給不出個合理答案,定要將此人下獄問罪。

龔懿左右看了眼殿內的侍從宮女,欲言又止。

“你們都下去吧!”會意的劉協擺了擺手,僅留下太傅馬日磾在殿內旁聽。

待到侍從宮女出殿之後,龔懿跪在地面,面容堅毅的啓奏起來:“陛下,臣要彈劾當今的大司馬,呂布!”

此話一出,整個大殿裡霎時變得寂靜無聲,落針可聞。

劉協臉上寫滿了驚愕,隨後涌起怒意:“大司馬功勳卓著,深得先帝信任,又曾救朕於危難,乃國之棟樑!你若說不出個好歹來,便是誣陷重臣的罪名,朕會即刻降旨,將你抄家滅族!”

面對天子之怒,龔懿並未有絲毫驚慌,他既然敢說出這話,就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

“陛下,自高祖開創大漢基業以來,歷代帝王皆是以仁孝治天下,懷寬宥之心,以恤萬民。”

龔懿微微跪直起身軀,面色激昂,好似有滿腔怒氣將要噴涌而出:“然則,呂布生性殘暴,仗着有救駕之功,肆意妄爲,草菅人命。”

“早在其還是邊塞校尉時,未得朝廷許可,就擅自私下販賣戰馬,經營鹽、鐵,此乃一大罪也!”

“去年,呂布過溫縣,當地百姓皆跪地大呼萬歲,呂布慨然受之。行事獨斷,根本沒將陛下放在心上,此乃二大罪也!”

“袁家世代忠於漢室,曹孟德亦是爲大漢建過功勳的忠良,呂布卻執意要出關討伐,挑起戰爭,致使百姓受苦流難,此三大罪也!”

“近日,呂布殺降兩萬手無寸鐵的降卒,此乃屠夫所爲,他卻用以充作功勳,欺瞞聖上。如此迫切的想要建功立業,難道不是想更進一步,封王裂土與陛下平起平坐嗎?有此不臣之心,此四大罪也!”

龔懿是真的敢講,羅列完呂布罪狀之後,他面向天子拱手拜伏,言辭懇切:“陛下,臣所述的每一條罪狀,皆是有證可查。請陛下降旨,將呂布及其黨羽下獄治罪,還天下一個公道!”

說完,龔懿重重磕在地面。

劉協聽完這些,覺得心裡像是壓了塊大石頭,堵得他快喘不過氣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這個道理,劉協現在也懂。如今整個朝廷都捏在呂布手中,他就是想懲處呂布,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這個實力。

尤其是今天馬日磾給他上的一課,更是令他尤爲忌憚起呂布。

面對龔懿的彈劾,劉協的臉上很是茫然,顯得有些不知所措,更不知該如何是好,於是他只能求救般的看向老師,詢問起來:“太傅,你以爲呢?”

整個宮中,劉協信任的人不多,馬日磾當屬其中一個。

聽得陛下垂詢,老太傅佝僂起身子,如同日薄西山的垂垂老人,聲音也是有氣無力:“老臣常年負責教導陛下爲君,少有與人往來,對外界之事也是知之甚少。”

老太傅本想明哲保身,可見到天子那無助的表情時,又想起昔日老袁公的舉薦之恩,他猶豫了稍許,最終沉下心來,補充上一句:“陛下對此若有疑問,大可派遣使節去到陳留,召大司馬回朝,屆時詢問便知。”

劉協對此深以爲然,拿起龍案上的墨寶,大筆一揮。

“好,朕即刻下旨,召大司馬回朝。”

第四七六章 呂策對第五一一章 倉嶺關第二三九章 白眼狼第三七八章 父女鬥法第八五四章 可還記得在下第六五四章 透心涼,心飛揚第二九零章 小鬼第七百章 你猜馬超怎麼說第八零五章 驚蟄(4000字)第二三六章 一夫當關與萬夫莫開第一八二章 定胡碑第八二一章 血虧第七三二章 莫欺少年第九十一章 將軍之意不在酒第六九一章 終究是宿命的相遇第二七二章 內鬼第八零四章 聯曹抗呂第二零七章 呂家有女名綺玲第一九零章 出頭鳥第二七八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七章 宣呂布進殿第三五八章 天子失其鹿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中)第八六一章 弩射第三八零章 爛事一籮筐第四三六章 給你一個時辰第九零二章 生死之鬥第四六五章 你輸了第六十二章 好一座洛陽第四五九章 河北顏良第七六五章 悔恨的小鈴鐺第一七六章 激鬥第一四七章 與虎謀皮第七零七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二五二章第六三二章 呂布借絕影第五五五章 羽翼漸豐第三六四章 將軍變了第八六五章 雙簧第一一一四章 驚蟄第二十九章 要人第五二六章 顏良揚威第二八四章 吾輩往,雄天下第七三五章 于禁的心思第四六七章 虎牢之戰第六章 天下無人識劉備第二二四章 這小子趕我還差點第八七四章 張燕的反擊第六五三章 奔襲袁術第八九三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二三五章 血戰第二二七章 將軍饒命第三十五章 陷城第六二六章 戰書第二零一章 未來的大佬們第八六九章 內訌第二百章 河內董卓第四十二章 呂布和他的騎卒們(下)第二四零章 入城第二二一章 唯有一戰第四九九章 將軍意欲如何第二五一章 過來一試第四七零章 見到真人了第五一八章 蛇鼠之輩,何足懼哉第七一零章 命運不同的兩兄弟第九百章 兄弟第七零六章 倒黴的王子殿下第四三五章 太學第八五五章 天子詔書第五七二章 笑呂布眼盲,戲策短智第三四七章 強勢帶隊第四七八章 你們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第一零三章 北有虎澤第二二零章 黑白不辨,我自斷陰陽第一四三章 敗退第六六零章 岳父看女婿第二四五章 醫者之心第五八九章 策權第二七五章 西涼姜家第六七二章 溫情的一家子第六八二章 父親爲何嘆息?第六零七章 所向披靡第二一七章 戲志才,好久不見第三十三章 大勝第三九三章 給我殺了這羣小畜生第二二零章 黑白不辨,我自斷陰陽第五二八章 言論天下第八百章 捷報傳長安第一零四章 天上掉下個大魔王第六零四章 狗咬狗第四五八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嗎第五十一章 新兵和老兵第八六四章 張雷公第一一六章 成長第一七九章 射殺第七六零章 心態炸了的李儒第二零二章 回家第二九五章 世界可真小第一六九章 對衝第一一三章 負荊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