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雁門月照河山蒼茫

在雁門關不遠的將軍府召開了一場議事,相比以往,這一次會議的時間極爲短暫,一炷香的功夫不到,而且人數規模上,也是大打折扣,一雙手都數的過來。

老將軍的意思言簡意賅,不再堅持死守雁門關,而是向郡內的治縣陰館撤離。

雁門關戰死的幷州兒郎已經夠多了,除去呂布的狼騎營不算,原先守關的兩萬七千人,如今只剩下了不到兩百。明天要再打起來,恐怕連半個時辰都支撐不住,張仲不懼死,但他不想把這最後的百餘兒郎再給搭進去了。

在場的人都沒有提出異議,一個個低着腦袋,不敢去直視老將軍的目光。如今眼下,就算加上呂布的狼騎營也才一千三百人左右,最爲倚仗的厚重關門也被衝破,他們實在是想不到還有什麼辦法,能夠阻擋鮮卑人入關南下。

老將軍無力的擺了擺手,示意衆人退下,去各自準備。

等到衆人走後許久,張仲才慢騰騰的站起身,挪着步子最後一個離開。

鬍鬚花白,滿頭銀髮,步履蹣跚。

他老了,也累了。

呂布離開將軍府後,獨自去了雁門關。此時值守的姜冏已經回營休息,接崗的是同爲百夫長的李封。

從鮮卑人手中的奴隸,到現在的百夫長,其中的辛酸苦辣,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李封見呂布到來,挺直腰桿上前行了一禮,並簡單彙報了關上的情況。

呂布聽得心不在焉,在李封彙報完後,淡漠的吩咐了一句,“去告訴其他人,準備收拾行囊,我們寅時撤離雁門關。”

李封微微愣了一下,隨即‘喏’了一聲,他不明白爲什麼會下令撤離,但整個狼騎營對呂布說的話,從來都只管服從便是。

呂布走到城牆邊緣,雙手壓於牆垛,冷幽的月光將他霜白臉龐平添了幾分寒色。今天黃昏時的持續廝殺,導致呂布的內臟受損嚴重,好在他習武的根底子紮實,只需靜養調息一兩個月,便能恢復如初。

月光將大地照得十分明亮,關下的屍骸無數,就那麼安靜的躺在地面,有漢人也有鮮卑人,生前互相視爲天大仇敵的雙方,死後居然會以這樣的方式長伴彼此。

黑色軍靴輕輕的踏在石階上,伴隨而來的還有一聲充滿磁性的嗓音,聲音中夾雜着幾分和善的笑意:“來雁門關這麼多次,還是第一次發現,原來雁門關的月亮,竟也這般美麗皎潔,可惜了這大好月色啊!”

呂布順着聲音回頭,兩道身影一高一低,出現在了眼眸之中。

身材稍矮的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脣紅齒白,穿一身銀甲,兩道劍眉上挑,英氣蓬勃。在他旁邊則是個跟呂布年歲相仿的青年,面容鸞秀,嘴角保持着微微上揚的弧度。

呂布自然識得張遼,畢竟曾相處過幾日時光。至於張遼旁邊這位,呂布剛剛在會議時也見過,嚴家的四公子,嚴信。

嚴信前進幾步,同樣將雙手扶在牆垛之上,站在呂布右側,享受着關上清風撫面的同時,嘴角的笑意更燦,兀自說了起來:“呂奉先,你是我見過最強的人,尤其是戾氣爆發的時候。”

呂布對這些世家紈絝子弟素來沒有什麼好感,冷冷的回了一句:“如果暴戾不是爲了殺戮,那它存在又有何意義。”

嚴信細細一琢磨,似乎還真是這麼個理兒,於是又換了個話題,漫不經心的問了句:“那你還有什麼別的法子沒有?”

呂布沒有搭腔,他若是有辦法,剛剛在將軍府就提出來了,又何必等到現在。

這時,走到呂布另一旁的張遼開口了,稚嫩的聲音中透着一股殺伐之意,“如果能派一支奇兵襲了鮮卑人在定襄郡的囤糧倉,不出三日,步度根必退!”

呂布聽到這番言論,心中暗自點了點頭,讚許的看了張遼一眼,才一個月沒見,這小傢伙似乎又成長了許多。

張遼的方案固然是上上之策,但以目前雁門關的形勢來看,這條方案的可行度幾乎爲零。

從雁門關去鮮卑囤糧的定襄郡,一趟起碼要大半天的功夫,雁門關唯一能派遣的就只剩下了狼騎營,狼騎營一走,又該由誰來守雁門關?再者說了,步度根也不是智商爲負的蠢豬,敢將定襄郡作爲屯糧的大後方,肯定派了重兵看守,又豈是隨隨便便就能拿得下的。

最重要的是,狼騎營全是騎兵。

傻子都知道,騎兵攻城,乃是兵家大忌。

不等呂布點醒,張遼就已經想到了這一點,咬牙一拳錘在了城牆磚上,滿腔不甘的怒罵起來:“可恨那張懿老兒遲遲不至,若是他能趕到,雁門關根本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被動局面。”

當初張懿在太原郡造足了聲勢,說是要親自去雁門關跟鮮卑人決一死戰。

如今小半月都過去了,卻一直不見張懿的蹤影,這其中的貓膩明眼人一看便知。與鎮北將軍積怨已久的刺史大人,擺明了是想來趁火打劫,等到雙方兩敗俱傷,到時候再來個坐收漁翁之利。

呂布眉頭一壓,語氣不悅:“都國難當頭了,他還有心思玩弄權謀手段?”

嚴信微微搖頭,“張懿雖然愛使些小聰明,但在大事上,還是能夠把握住尺度,絕不至於棄國家危難於不顧。根據嚴家收集到的情報,這一切應該都是由鄭嵩一手促成的。”

“鄭嵩?”

呂布狐疑了一聲,顯然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

嚴信閒着也是閒着,乾脆給呂布一五一十的慢慢詳解起來:“鄭嵩目前擔任的是別駕從事一職,在幷州混跡官場多年,也是鄭家的家主,人脈和情報在幷州境內盤根錯節,滲透極廣。他有兩個兒子,想來你應該都不陌生。大兒子鄭攸,小兒子鄭牧,兩人雖然都屬於廢柴一流,但鄭嵩對兩個兒子卻極爲寵愛,不惜一切的爲兩個兒子鋪路。”

說到這裡,嚴信很是無奈的聳了聳肩,換了口氣後,又繼續說着:“結果鄭攸死在了你的手裡,鄭牧也被你打成重傷。爲此,鄭嵩曾多次逼張老將軍將你交出,好報殺子之仇。然而以老將軍的性子,斷然不會交人。於是鄭嵩這次找準機會,暗中使手段將老將軍徵調的四路人馬全都攔了下來,然後歸於張懿麾下。”

如此卑鄙的行事手段,如此不堪的小人行徑!

如果不是要護衛張仲撤離此處,呂布現在恨不得立馬去摘下鄭嵩的腦袋,管他孃的什麼別駕從事。

想起當初在雲中郡時,韓烈前來宣讀老將軍的軍令,走時轉述的那一番話,‘不要去管鄭家的事情,天塌下來,老夫給你撐着’。

此刻,呂布的心中五味雜陳,很不是滋味。

原來,那個滿頭銀髮的花甲老人爲自己抗下了這麼沉重的壓力,甚至連一句責罰的話語都不曾說過。

“剛剛出門的時候,我看見祖父將自己一個人關在房內,默默垂淚。”

張遼的聲音很小,卻沒能逃過呂布的耳朵。

呂布伸手輕拍了下張遼的腦額門,臉上露出一個溫和的笑臉,用霸氣十足的嗓音說道:“從今天起,雁門關就由我呂奉先來守護吧!”

張遼原先黯淡的眼眸中,一點一點的匯聚起了星光,如小星星一般閃爍的看向呂布,語氣中滿是忐忑的期盼,“真的?你不走了?”

“嗯,不走了!”呂布給了張遼一個十分肯定的答案。

望見張遼眼中的雀躍,呂布忽然覺得,心中同樣輕鬆了許多,或許這個答案不僅僅是張遼想要的,也是他自己想要的吧。

嚴信不明白呂布爲何突然改變了注意,心中也不由生出幾分好奇,“呂奉先,你真有辦法守住雁門關?”

呂布未置與否,只是笑着說了一聲:“不去試試,又怎會知道結局如何。”

嚴信微微怔了一下,眼前的高個青年笑起來,如同冰山融化,居然使他感到如沐春風,讓人生出一種想要信任和靠近的強烈衝動。

“奉先大人,我想加入狼騎營。”

張遼鼓足了十二分的勇氣,向呂布說了起來,這個想法他心中沉澱已久。

別的人要是得知鎮北將軍最喜愛的孫子要入營,恐怕會高興得連覺都睡不着,這意味着與幷州張家掛上了關係。而且張遼不管到了哪個營下,起碼都得是軍司馬以上的軍銜。

聽到張遼的請求,呂布也不拒絕,原先他就很看好這個小傢伙,輕聲的對張遼說着:“我先跟你說好,狼騎營是個只講實力的地方,去了那裡,你只能當個普通士卒,連伍長都不可能給你。”

張遼點了點頭,如果一去就給他軍侯或者是軍司馬,他去了又有什麼意義,張遼很敬佩狼騎營的那幫漢子,他們都是靠着自己的實力一步一步爬上那些個位置的,沒有任何捷徑。

“怎麼突然想起加入狼騎營了?”

“恩,我想變強。”

“要多強?

“跟你一樣!”

呂布伸出手,親暱的揉了揉張遼的額頭,笑容溫醇,“好,我教你。”

張遼回過頭,重新仰望着天空中的皎月,不由自主的說了一聲:“要是戲先生在這裡就好了。”

在張遼眼中,戲策無疑是一個高深莫測的人物,從兵法韜略到陰陽縱橫幾乎無所不通。

呂布也想起了那個不修邊幅,穿着隨便的青年文士,突然發現沒了戲策在身旁出謀建言,他除了匹夫之勇,再也沒有半點手段,心中不禁悵然萬分,“是啊,要是他在,我就不會這麼狼狽了。”

…………

“阿嚏~”

此時正騎坐在馬背的戲策打了個大大的噴嚏,用手指背蹭了蹭鼻樑,再一次裹緊身上的藍布夾襖,嘀咕了聲,是哪個傢伙又在背後說我壞話來着。

在戲策的身後,有着兩千五百人的披甲士卒,鱗次櫛比,行進有序。

“先生,你們南方人都這麼怕冷的嗎?”一旁的魏木生問了起來,兩千五百行軍士卒,唯有戲策一人還穿着夾襖。

“哪是我怕冷,分明是你們幷州太冷,都過立夏了,居然颳風還這麼冷颼颼的。”戲策底氣不足的狡辯了一聲,“要是在潁川,我早穿短褂出門了。”

魏木生笑着也不揭穿,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戲策怕冷,晚上常常要蓋着厚厚的棉褥才能入睡。

“先生,就我們兩千五百人去襲擊定襄郡,會不會少了點?據說守定襄郡的是鮮卑六狼將之首的呼律卓和,而且還有五千鮮卑兵看守。”魏木生將心中的擔憂說了出來,他原先的任務只是堅守雲中郡,而並非主動出擊。

戲策對此絲毫未放在心上,伸手輕拍魏木生後背,一副哥倆好的模樣,深邃的眸子中笑意連連,“鮮卑人說得好聽是兇猛善戰,說得難聽就是四肢發達,他們只適合草原上的追逐與廝殺。守城?他們那隻能算是看門罷了,就算我們運氣不好的碰上那麼一兩個聰明人,打不贏,跑總歸是可以的吧!”

魏木生開始還聽得連連點頭,只是越往後,腦門上的黑線就越深,感情戲策壓根兒就沒有把握,還沒開打,就已經做好了要跑路的準備!

戲策見到魏木生一臉的緊張,笑着寬慰起來:“攻城作戰我雖比不上郭奉孝,但總歸還是有兩下子,放心放心。”

“郭奉孝?”

魏木生口中嘀咕了一聲,明顯不知道還有這麼一號人物,居然能讓戲策都自認不及。

就在魏木生等人琢磨郭奉孝是哪位大神的時候,戲策笑意盎然的又丟出一句:“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罷了。”

衆人聽見是孩童後,紛紛舒了口氣,權當戲策是在說笑,也不再深究此人。

若是一個孩童都比戲策厲害,長大了那還得了?

望着遙遠天邊的明月,這個行事不拘一格的青年突然有些掛念潁川了,掛念那個君子如風的荀文若,天生我才的郭奉孝,還有那個整天想着遊俠天涯的白衣徐元直……

思鄉情切之下,戲策攥緊繮繩,猛地一拍馬背,口中呼喝了一聲,駕!

兩千五百甲士緊隨其後,很快就消失在這漫漫黑夜之中,好似從來都不曾出現過。

第八一八章 先鋒黃忠第六三一章 惡戰第八七三章 刺殺第四零三章 封侯立儲第三三八章 羽林中郎將第五章 呂布鬥張飛第四四一章 梟雄老了第四六零章 該我登場表演了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五四四章 這個鍋,袁術背不背第八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八零二章 劍聖第二九一章 風雨山河第二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一七八章 逆轉第五零八章 冬去春來第四七九章 疾如風,掠如火第三十一章 雄鷹振翅九萬里第二五七章 宿命中的際遇第五九六章 委屈的小鈴鐺第二五七章 宿命中的際遇第四一一章 哀其不幸第一二七章 呂將軍,我跟你第八六三章 司馬兄弟第四十二章 呂布和他的騎卒們(下)第十六章 遇伏第五三三章 古之惡來第七二四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第六五四章 透心涼,心飛揚第二十四章 潁川戲志才第七二四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第七零三章 難兄難弟第五三八章 徐榮第一六九章 對衝第五七零章 十日之後,出關東進第八九二章 爭執第三四二章 瑣事第四六四章 激鬥第五六八章 烽煙四起第五七五章 先禮後兵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終)第五二七章 回師長安第一一一六章 老卒第八八四章 破張燕第六零一章 唯願與將軍一戰第二四九章 千里馬與他的伯樂第五三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七八七章 斬落帥旗第二七四章 格局第八八六章 條件第三零六章 神醫第二五四章 英雄最怕遲暮第二六四章 狠揍第九零五章 成長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一零三章 北有虎澤第八零四章 聯曹抗呂第六四五章 欲成大事者第四四八章 只俱一人第六八二章 父親爲何嘆息?第四百章 本將,呂布第六四三章 魚餌第七六零章 心態炸了的李儒第十章 縱有萬人,我亦不懼第四二九章 我這一拳下去,你可能會死第四九二章 跳樑小醜第八四六章 招降第四二八章 本將軍的劍只會殺人第五七零章 十日之後,出關東進第三一二章 禍事第七六三章 不要亂立Flag(4000字)第三四七章 強勢帶隊第三十二章 特取汝命第四零一章 追擊第八五七章 劉備的顧慮第八七七章 不戰而逃第八七零章 消息第十八章 讀書人第七十六章 殺機第七六零章 心態炸了的李儒第四八二章 遷都之爭第二三零章 有趣的傢伙第三四三章 禁軍第一九三章 驅虎吞狼第七八零章 變數(第四更)第四三零章 懵了的李蒙第五九九章 抗逆者,殺無赦第六九五章 莽夫用長兵,帝王才執劍!第六五三章 奔襲袁術第八八三章 受死吧呂布!第五一二章 誰說攻城需要千軍萬馬第五零一章 有人踢館第二十三章 出城第三百章 董卓的憤怒第十一章 夜襲第七六七章 打不過老子,也贏不了兒子第四二零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八十四章 真相第一四五章 陷陣營還有三十秒到達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