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 歷史改寫

家人安然無恙,董卓舒了口長氣。

“翁翁,呂叔父有封書信讓我交給您。”董白拿着一封布帛書信跑來。

這傢伙,居然還有臉給我留信!

“老夫倒要看看,這狼心狗肺之徒有何說辭。”

董卓臉上怒氣陡漲,一雙大手將書信打開。

“董公在上,呂布拜言:回顧往昔,董公待吾極好,禮遇有加,此份恩情曾令呂某無數次夜間輾轉。然,世事難料,布不得不爲今後所計。所謂兵者,詭道也,布此番手段實屬無奈,利用了董公信任,深感愧疚。

虎牢關前,布力戰諸將,亦算是報了董公。布此番所行,正應您當日所言: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又豈能寄居人下?

董公擔心老母、孫女,吾料必會飛馳回奔洛陽。吾只需在城內設下埋伏,便能將董公一網打盡。”

看到這裡,董卓後背一涼,如果真設有埋伏,他此番回來,估計就是自投羅網。

所幸,城內並無伏兵,董卓接着往下看。

“抓老夫人與小侄女爲質,藉以脅迫董公,有人勸過。

吾,不屑爲之!

只願來日,能與董公正面一戰,只是不知是飛熊軍驍勇,還是我的狼騎營更深一籌,布拭目以待。”

卷末,呂布敬上。

從始至終,書信裡呂布都是稱呼董卓爲‘董公’,念着他往日的情分。

董卓看完之後,心中百味雜陳,不知道是該憤怒,還是欣慰,亦或是苦笑。

“翁翁,你不高興嗎?”

董白偏過頭,處在深宅的她根本不知道外邊發生了什麼。

董卓低下頭,醜惡的臉龐上多了幾分慈愛,撫着孫女的烏黑秀髮,溫和說着:“翁翁能夠見到白兒,就十分開心了。”

很難想象,天下人口中殘暴不仁的董魔王,也會有這般和藹模樣。

早年,董卓最喜歡的兒子青年意外身亡,只留下這麼一棵獨苗。董卓爲此沮喪低落了好一陣子,後來便將對兒子所有的愛,傾注在了孫女董白的身上。

將老孃和孫女送回房內之後,董卓站在空曠的院子裡,仰望天空。

黯淡的月色,斑駁的數影,正如他此刻的心情。

“兄長,我已經調查了城內一圈。呂布昨天夜裡裹挾天子百官往長安去了,還帶走了城內七八成的百姓。”

董旻腳步急促的來到董卓身旁,告訴他這位兄長,洛陽如今幾乎已是空城一座。

董卓側目看了他這弟弟一眼,沒有說話。

“如此龐大的隊伍,他們行軍速度應該不會很快。只要兄長率軍追擊,必能追上,救回天子!”

董旻勸說董卓出兵追擊,天子乃是一顆至關重要的棋子,有天子在手,怎麼都佔着一頭理,倘若天子落入別人之手,他們就真的成了叛亂的反賊。

董卓搖了搖頭,月光灑在他粗獷的臉上添了幾許落寞,他嘆了口氣:“算了,老孃和白兒沒事就好。”

他已經不打算追究此事了,呂布騙了他不假,但起碼沒有把事做絕,給他留了後路。

他們之間的帳,就此一筆勾銷。

董旻卻是不甘就此罷手,繼續勸說着董卓:“兄長,關中那邊是你經營的地盤,又有樊綢守在函谷關。呂布想要入關,得廢不少功夫,別說十天半月,就是給他半年都未必能夠攻下函谷關。我們只需追擊過去,和樊綢來個前後夾擊,定能擊敗呂布,奪回天子!”

“叔穎,你覺得你能想到的事情,呂布會想不到嗎?”

董卓反問了一聲,呂布在他身邊蟄伏了這麼久,怎麼可能沒有萬全之策,就貿然帶着天子百官往長安而去。

果然,董卓話音剛落,就有人前來稟報:“太師,樊將軍到了。”

董卓聽得這話,心中嘆息,道了聲:“讓他進來。”

很快,樊綢出現在了董卓面前。

“樊將軍,你不是鎮守在函谷關嗎?怎麼來了洛陽?”董旻納悶兒的詢問起來。

“前幾天來了個叫魏木生的將領,拿着太師符節說是要與我調防,讓我趕往虎牢關增援。我途經洛陽,故而在此暫歇。”樊綢如實回答起來。

函谷關輕而易舉的落入呂布之手,董旻氣急敗壞,指着樊綢急道:“你啊,中了呂布之計矣!”

樊綢懵了,大腦完全反應不過來,這是個什麼情況?

途中他還見到過呂布,聽呂布說是奉了太師之命,帶天子百官遷入長安。

他當時也沒多想,甚至還和呂布寒暄了兩聲。

董卓也不怪他,本以爲讓樊綢鎮守函谷關萬無一失,沒想到到頭來還是給他人做了嫁衣。

想起昔日在虎牢關城頭看到的那道驍勇身影,董卓此刻竟有些欣慰起來,呂布像極了年輕時候的自己,甚至比自己還要聰明、隱忍、勇武,有手段。

“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啊,是真的老了。”

董卓嘆了一聲長氣,望着天上月亮,臉上的落寞又重了幾分。

“兄長,那我們下一步該當如何?”

董旻在得知函谷關陷落之後,也沒了主意。

董卓這時候倒是重拾起了精神,掃去臉上落寞,剛猛的嗓音裡透着決絕:“輸了呂布一手,卻也不是關東那些鼠輩,就能擊敗本太師的!”

“樊綢。”

“末將在!”

“由你鎮守洛陽,除非我本人親至,任何人來,皆不得開城。”

“喏!”

吩咐完樊綢之後,董卓帶着五千飛熊軍,又連夜奔回虎牢關去。

八月底。

龐大的遷移隊伍終於抵達了函谷關外,百姓們望着前方朦朧的城廓,俱是露出了開心的笑顏。

不停趕路的他們早已是疲乏至極,終於可以好生歇一歇了。

“先生,你輸了。”

馬背上的呂布望向戲策,嘴角露有笑意。

他先前和戲策打賭,他賭董卓不會追來,戲策則賭董卓必來。

事實看來,確實是戲策輸了。

然則輸了的戲策卻滿臉開懷,彷彿比自己贏了還要高興。

當天下午,一個震驚天下的消息傳來。

虎牢關持續數月的鏖戰,終於以董卓的獲勝而落下帷幕。

這場大戰,雙方前前後後投入兵力達到了六七十萬,可以說是近些年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

紙包不住火,諸侯們在得知糧草被焚之後,很快就起了內訌。原先的盟友關係霎時四分五裂,變得心懷鬼胎,互相仇視。

劉岱找橋瑁借糧被拒,更是親手弄死了橋瑁,舉薦王肱成爲新的東郡太守。

沒了糧草,這支打着‘討伐國賊、入京勤王’旗號的正義之師,不攻自破。各路諸侯帶着麾下兵馬,離開了虎牢關外,敗北而歸。

虎牢關沒被攻破,呂布知道,歷史在這一刻,已經正式改寫。

第二八四章 吾輩往,雄天下第六十九章 傳說中的洛陽第一高手第二四六章 新生第一六一章 突圍第五六七章 有人歡笑,有人在哭泣第一一零章 折回第四三五章 太學第一一五章 斬將第四章 沉石第六十八章 朝聖第六零六章 較量第八四八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五六零章 唯有情字最傷人第六一二章 圍城第五三三章 古之惡來第五六一章 謀士之爭第四十章 大戰在即第六三三章 哪裡都有豬隊友第七五二章 莽夫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三)第七七五章 決戰在即第七八九章 信念第七七八章 廝殺開始(第二更)第六一九章 使君,大事不好了第一零一章 即將登場的陷陣營第一六五章 齊聚第三十九章 縱橫塞北的無敵騎兵第七二四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第五二零章 此人交給我第四七四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七四四章 請先生幫我第六三四章 失敗的代價第六十三章 變異的黑虎第八九二章 爭執第七七一章 喚一聲孟德第四二六章 青獠第六三四章 失敗的代價第一七三章 有死無生第一四六章 敢叫八百困三千第六三零章 力破八將第二十四章 潁川戲志才第一三七章 同病相憐的兩個人第五五一章 聽說你有個女兒,頗有姿色第九十九章 二愣子第一一一五章 真相第六七四章 當務之急第六九一章 終究是宿命的相遇第六七九章 殺伐果斷者,梟雄也第七三二章 莫欺少年第三三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八零二章 劍聖第二零九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六三章 木釵與鈴鐺第五一五章 真的是他!第六十四章 只恨虎父生犬女第三六四章 將軍變了第四十七章 聽一線蹄聲如雷(中)第三九二章 小鬼,這裡有漢軍嗎第八五二章 爾等終究爲臣第五一二章 誰說攻城需要千軍萬馬第五一二章 誰說攻城需要千軍萬馬第一八三章 凱旋第三九零章 立信第四二一章 曹孟德,好久不見第二八一章 求救第六七一章 我也想乘你的車第五零五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三零五章 所謀者,天下耳第四七三章 入關南下第一八六章 兄臺爲何哂笑第九零七章 願望第六三八章 張遼戰孫策第五六七章 有人歡笑,有人在哭泣第四十章 大戰在即第八一四章 陳宮的遠見第六六七章 班師第二零一章 未來的大佬們第一八七章 出任長史第四三七章 溫侯第八零三章 我要做皇帝第三十九章 縱橫塞北的無敵騎兵第三七二章 熬第八九四章 進駐洛陽第二一五章 潁川世家第三三二章 埋子第四五九章 河北顏良第六七六章 侍御史,借你頭顱一用第七八九章 信念第六五九章 神秘的謀士第四八六章 歷史改寫第六二八章 百騎闖營第六三四章 失敗的代價第四二七章 你就是呂布第七二一章 故人相見第五九一章 百里加急第六一二章 圍城第二二八章 殺降第二二三章 接風第四零七章 虎父當無犬女第九零八章 玲綺,你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