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章 此生,不彈琴了

秋去冬來,時光轉眼而逝。

曹操逃回陳留之後,得到當地巨賈衛弘的資助,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招兵募馬。

短短兩三月的功夫,就徵得義兵五千餘人。

新兵交給夏侯兄弟訓練,其中還有兩名壯士來投,一個是陽平衛國人,姓樂,名進,字文謙;另一個山陽鉅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

曹操見此二人不僅有勇,亦是讀過兵書,便留爲帳前效力。

其父曹嵩聽得兒子募兵,也在譙縣徵募千餘兵丁,由曹氏兄弟曹仁、曹洪統領,帶來陳留與曹操匯合。

再加上陳留郡兵,曹操這裡的軍隊就足有萬人。

這天,陳留郡守張邈將曹操請到府上,商量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曹操知道張邈在擔心什麼,陳留這裡雖有萬餘兵卒,但要對付董卓的二十萬大軍,還遠遠不夠。

“靠我們這點兵力肯定不行,所以要號召天下諸侯興兵,共討董卓!”曹操對此早有想法,等到各路諸侯合兵,兵力肯定不會低於董卓。

“那如何讓他們出兵相助呢?”

張邈仍舊有些憂愁,如果只靠一紙書信,估計沒幾個人肯出兵討董。畢竟天子在董卓手上,搞不好還會落得個謀逆的罪名。

興兵作戰,講究師出有名。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不管是攻堅作戰,還是討伐鎮壓,必須都得有一個正義的旗號,起碼得在大義上,站得住腳才行。

現在董卓手中握有天子百官,他那方便代表着正統。

這也是袁紹等人恨及了董卓,卻遲遲不敢起兵征討的重要原因。

“孟卓,汝醉乎?”

曹操笑了起來,他喝完樽中溫酒,高聲呼道:“如今的天子不過是董卓所立的傀儡,先帝所傳帝位之人,乃是當今的弘農王。憑此一點,便能教董卓在天下士人面前,立不住腳。”

張邈立馬領會到了曹操話裡的意思,湊到近前,壓低了聲音:“孟德是說,藉着弘農王的名號,以恢復其帝位爲名,號召天下之人,羣起而攻之?”

曹操點了點頭,有了這個名義,就不怕袁紹等人不出兵伐董。

說起袁紹,張邈不免有些感慨:“這事說來也怪本初,要是他當初不向大將軍出那主意,或許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國之大難。”

“孟卓,現在說什麼都沒用了,還是好好準備準備吧。”曹操拍了拍好友的肩膀,他兩早已合計過了。

明年初春,起兵討董。

隨後兩人暢談飲酒,及至尾聲的時候,張邈無意的說了聲:“要是能把弘農王弄到我們這邊,那就更好了。”

看似無心的一句話,使得曹操如同醍醐灌頂,正所謂撥開雲霧見天日,守得雲開見月明。

曹操哈哈大笑起來:“孟卓,你這倒是提醒我了,或許有一個人可以幫助咱們。”

“誰?”張邈很是好奇。

曹操飲了口酒,一雙小眼睛裡炯炯有神,緩緩回道:“朝廷不久前封的溫侯,呂布。”

張邈聽得這個名字,頓時大爲失望,“孟德,我看你纔是喝多了,胡言亂語。那呂布是誰?董卓手下的爪牙!”

“說起他的這個溫侯,我氣更是不打一處來,太學是什麼地方?天子設立的學府,他居然帶兵強闖,濫殺無辜,簡直就是惡貫滿盈!你居然還指望他去搭救弘農王,莫非也是傻了不成!”

興許是喝了酒的緣故,張邈當場怒斥起曹操,面紅耳赤。

曹操說不過他,也知道他的這個老友就是這種耿直性子,遂不再同張邈爭辯,心中卻是有了主意。

如果呂布真的想投靠董卓,當初就該把他抓回去,作爲投效的資本,又何必冒着風險放他回來。

曹操不懂呂布爲何會給董卓效力,在他心中,卻始終有着股說不出的感覺。

從當初的新鄭初見,到洛陽相聚,再到河畔的重逢。

呂布的心思,他是越來越捉摸不透。

洛陽這邊,自打董卓上一回在崇德殿動怒之後,朝堂上下化爲了一灘死水,興不起丁點兒波瀾,格外寧靜。

呂布雖然升了溫侯,卻仍舊是個空頭將軍。西涼軍營的事務根本不讓他碰,有需要的時候,就讓呂布帶兵護着董卓出行安全,沒需要的時候,就讓他自個兒在家裡呆着。

呂布也因此樂得清閒,在家陪着妻子兒女,共渡難得的美好時光。

私底下蔡邕來過一次,向呂布道謝。當初如果不是呂布的提醒,他根本見不到董卓,也救不了太學的那些學生。

呂布砍了二十個太學生的頭顱,看似殘忍,實則是在故意拖延時間。否則砍頭這種事情,怎麼可能讓他一個將軍親自動手。

呂布嘴上當然不認,好在蔡邕心中清楚,也不點破。

“聽說將軍府上的戲策先生尤擅琴藝,不知老朽是否有耳福聆聽?”這是蔡邕登府的另一個目的。

熟知蔡邕的人都知道,這位老爺子不僅是當事大儒,精通辭賦、書法,在音律方面也是造詣極高。據傳他府中有一桐木琴,名爲焦尾,奏響之時如世間天籟,讓人如癡如醉,沉迷其中。

呂布沒聽過也不知道真假,唯一讓他好奇的是,蔡邕是從何處得知的戲策也會彈琴。

只是好巧不巧,蔡邕來晚了一步,戲策和郭嘉大清早就出門遛彎兒去了。按照他兩的習慣,一般得日落黃昏纔會回來。

“沒事,老朽可以等。”

蔡邕態度意外的堅定,這使得呂布就更爲好奇。名滿天下的大儒蔡伯喈,居然願意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後生晚輩,而且觀摩他的神情,似乎還頗爲期待?

既然願意等,呂布肯定不能把人往外攆,更何況還是當世大儒。他讓下人備好瓜果點心,好生伺候着這位老爺子。

等上小會兒,戲策仍舊未歸,董卓倒先差人來了,說是得了幅好畫,讓蔡邕上府品鑑。

蔡邕不能推脫,只好跟着去了。

走之前,他讓呂布幫忙轉告,說是隨時都歡迎戲策去蔡府做客。

臨近黃昏,戲策和郭嘉散漫的回到府中。

呂布將白天的事情同戲策說了。

聽完之後,戲策的神情變得有些微妙,眼神裡似乎藏着哀傷,微微搖了搖頭。

身旁的郭嘉很是納悶兒,偏過頭看向戲策,“以前在潁川書院的時候,你不是說,生平最想和蔡伯喈合奏一曲嗎?如今實現願望的機會擺在面前,怎麼又不去了?”

“此生不彈琴了。”

戲策笑了起來,如似在說一件小事。

郭嘉一愣,有些心疼的追了過去,大聲罵着:“戲志才,你就是個傻子!”

第六四四章 偷雞不成第六七八章 一家之言,我說了算第五四九章 這不是董白嗎?第四七九章 疾如風,掠如火第一一七章 說段故事與你聽第六六三章 曹仁擅守第七一二章 出兵兗州第四六八章 奇襲第五十章 英雄出世,隻手可擎天第三七四章 昔年共死,今朝再重逢第五八八章 黃粱一夢第八四八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六十六章 提頭過鬧市第四五六章 三兄弟第六十一章 洛陽城第七五四章 天助我也第七二一章 故人相見第四一七章 大風起第七二八章 聽說,你還有個妹妹?第七七七章 呂布,給吾死來!(第一更)第三二九章 且以深情共白頭第七九七章 慶功晚宴(4000字)七三一章 內部之爭第二四九章 千里馬與他的伯樂第三四一章 斥責第二一四章 受死吧,曹孟德第二八三章 等一個人第二三七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四七三章 入關南下第三一四章 爲所欲爲第四九八章 朝堂激辯第五五九章 變數第七七九章 短兵相接(第三更)第二五三章 先生不死,鬼才難出第四六九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三九二章 小鬼,這裡有漢軍嗎第三三零章 少帥軍第二三九章 白眼狼第六二六章 戰書第五七四章 你剛纔,叫誰小兒?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五)第三五七章 狩獵第二七五章 西涼姜家第一九六章 我從十五年後來第三九四章 對峙第二一九章 鋪路第五六五章 願天下學子,人人得以金榜題名第四二二章 曹某不才,願追隨將軍第八六八章 稷風寨的兩位當家第五八零章 鷹視狼顧第二六四章 狠揍第四七五章 行動在即第七五二章 莽夫第八五九章 何爲英雄第八六六章 南部羣賊第六四六章 彈劾第二七一章 遇襲第五零三章 何如霍去病第一八八章 羽衣卿相,非我所願第一九五章 說媒第五三一章 最後的狂歡第六零九章 序幕拉開第五二八章 言論天下第六四四章 偷雞不成第五十一章 新兵和老兵第七零五章 爹爹,有人欺負我!第二七四章 格局第六三五章 拖下去,斬了第八零二章 劍聖第四六六章 痛快第一一二章 飛將之名第二三九章 白眼狼第四零四章 去,把呂卿叫回來第四一八章 返程第三零一章 回退關中第五十四章 定教你滿門,人畜盡喪!第四一六章 帝星落,帝星起第七七一章 喚一聲孟德第一三二章 逆轉第三八一章 今日你爲君,我爲臣第七二一章 故人相見第三五四章 呂卿,敢應戰否第二六七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六一章 河北雙雄第五四一章 誰爲螳螂誰爲蟬第七三七章 追擊第八二二章 張郃戰黃忠第六九六章 涼州大捷第二零一章 未來的大佬們第三三二章 埋子第五八八章 黃粱一夢第五零二章 司徒王允第六一八章 破城之策第一九九章 合夥第二一五章 潁川世家第三七九章 重逢一故人第三二三章 白兔將軍第七七五章 決戰在即第一四六章 敢叫八百困三千第八一七章 天下英傑,入吾彀中矣!